首页期刊导航|电镀与精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镀与精饰
电镀与精饰

赵达均

月刊

1001-3849

DDYJS@126.com

022-24410599

300011

天津市河东区新开路美福园2号楼1门102

电镀与精饰/Journal Plating & Finishin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该刊为专业技术类期刊。报道电镀及其他表面处理技术领域的动态水平发展趋势科研成果及专题资料。理论实践结合,普及与提高并重,强调应用技术研究与探讨。本刊为中国引文统计源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来源刊,为国外重要检索刊物所收录。适于从事电镀与精饰工作的科技人员、高校师生、技术工人和生产管理者阅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激光熔覆再制造镍基合金层的组织和性能研究

    钱绍祥仇莺璇
    69-7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激光熔覆再制造技术在316L基材上开展多层镍基合金梯形槽试验研究,分析了修复区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组织结构,研究了修复区的组织变化对熔覆层的显微硬度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修复区与基材呈现良好的冶金结合,其结合区的组织主要为胞状晶和柱状晶,熔覆层内的组织主要为柱状晶和等轴晶;晶粒内部具有较高的位错密度且以小角度晶界为主;修复区的平均显微硬度约为基材平均显微硬度的2.23倍;相较于基材,修复区具有更好的耐腐蚀性能.

    激光熔覆再制造多层镍基合金微观组织

    基于物联网的电镀铬镍混合废水浓度监控系统

    马连志李凯勇
    76-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监测废水中的铬和镍浓度有助于早期发现和处理潜在的问题,减少对自然环境和水资源的污染风险.为此,设计了基于物联网架构的电镀铬镍混合废水浓度监控系统.在指挥层中使用LoRaWAN通信方式连接电化学传感器和监控系统,监控系统可以实时采集废水中的铬和镍浓度数据.在网络层中使用箱线图对指挥层中采集的数据进行异常值识别,并去除这些异常值.为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通过物联网技术中的监控系统软件协议代码将数据传输至云平台.在云平台中利用孤独森林算法对传输到云平台的数据进行模式识别和监测,通过感知层将废水浓度数据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示出来,使用户能够直观地了解混合废水的浓度情况.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系统的监测准确度保持在95%以上,且数据传输效率保持在96%以上,具有较高监测准确度的同时具有良好的运行性能.

    电镀铬镍物联网浓度数据混合废水监控系统

    纳米复合智能防腐涂层在金属表面上的应用研究

    韩文静宋进朝张晓光
    83-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能防腐涂料能可有效地提高金属的使用寿命,因而具有自愈功能的智能防腐涂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概述了pH响应、光刺激响应、离子响应等不同触发机制的纳米智能防腐机制研究,总结了不同金属表面纳米复合智能防腐涂层研究进展,最后提出金属表面智能自修复防腐涂层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前景.

    金属表面纳米防腐智能涂层复合

    氯离子在局部电化学中对铜电沉积的影响

    卿启新黄炎光王晨朱挺...
    9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局部电化学沉积(LECD)制造金属微结构是一种非常便捷和经济的方法.用20 μm直径微阳极来研究Cl-浓度在LECD上对铜微柱形貌、直径、沉积速率等的影响.Cl-使铜离子先还原为亚铜离子,然后再还原成铜,能促使铜微柱沉积速率提高,进而可调控铜微柱形貌质量,提高沉积效率.在铜还原过程中氯化亚铜会在铜微柱表面形成,并发生歧化反应,使铜微柱表面产生孔隙、粗糙形貌,而过高Cl-浓度会形成氯化亚铜结晶,增大铜微柱直径.受高电流密度和高氢离子浓度影响,在铜微柱内部无法沉淀氯化亚铜.Cl-浓度所对铜微柱形貌、沉积速率等的影响为Cl-与其它添加剂在LECD上协同应用提供了参考.

    局部电化学沉积Cl-浓度铜微柱形貌沉积速率

    灯丝型辅助离子源的设计及其对薄膜参数的改善研究

    任翼张殷周亚东金尚忠...
    99-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以较低成本的技术提高磁控溅射沉积薄膜的纯度、致密性和均匀性,设计出一种可以活化氧气的双腔室直流加热灯丝型辅助离子源.通过实验改变辅助离子源的工作参数,探究其对磁控溅射镀膜机所沉积薄膜的光学参数的影响.通过对比不同工艺条件下所沉积薄膜的透过率、折射率、基板上膜层不同位置的相对厚度,最终证明设计提出的辅助离子源可以一定程度改善Ta2O5 和SiO2 单层镀膜的透过率、折射率以及均匀性,提升了原磁控溅射镀膜机的镀膜质量和有效镀膜面积,对提高镀膜生产效率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离子源结构设计离子束辅助沉积(IBAD)光学薄膜

    齿面锈蚀对齿轮磷化质量的影响

    赵清碧马勇田晓丽孙峰...
    107-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齿轮磷化是齿轮常用的一种表面处理方式.某型变速器磷化后齿轮在极限性能试验及耐久试验过程中发生了齿轮轮齿折断及齿面剥落的失效现象.通过宏观及微观形貌测试,发现齿面有直径50 μm以上,深度50 μm左右的凹坑;通过工厂现场调查及后续试验分析,确定是齿轮流转过程中发生锈蚀导致齿面凹坑,继而在磷化过程中保留凹坑,最终导致齿轮试验中失效.

    磷化齿轮失效凹坑锈蚀

    铝合金电镀金鼓包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李大洋熊俊良
    11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铝合金零件镀金层出现鼓包故障,扫描电镜结果显示鼓包位置有晶间腐蚀形貌,沿晶腐蚀与表面贯通.镍层在局部位置沿晶裂纹渗入到基体内,且在沿晶裂纹内存在P元素.说明沿晶腐蚀在镀镍前已经存在,电镀后晶间腐蚀处被镀层覆盖,因此在结合力检测过程中,在晶间腐蚀产生应力的作用下,该处形成鼓包现象.机械加工和电镀过程中采取一系列防锈措施后,解决了该故障.

    铝合金镀金鼓包现象晶间腐蚀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电镀锡板表面涂油量

    周桂海王德智
    116-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涂油量是电镀锡板产品关键指标之一.通过对有机萃取剂、吸收波长、校准曲线等研究,建立了紫外光度法测定电镀锡板表面涂油量检测方法.选择正庚烷作为有机萃取剂,吸收波长为270 nm,油质量浓度在10.00~100.00 mg/L范围内,吸光度与涂油质量呈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121.710 x+0.965.应用该方法检测电镀锡板表面涂油量,检测结果相对标准偏差为‒2.81%~2.57%%,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为97.2%~103.2%.该方法与重量法比对,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完全满足电镀锡板表面涂油量指标监控要求.

    紫外光度法镀锡板涂油量测量

    电镀工艺与装饰设计的融合探索

    左晓超
    后插1-后插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