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体育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体育科技
当代体育科技

林月峰

旬刊

2095-2813

ddtykjbjb@163.com

0451-51869099

150008

哈尔滨市南岗区宣化街99号

当代体育科技/Journal Contemporary Sports Technolog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菏泽市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社会力量融入实践与启示——基于"武术+"理论的应用

    朱礼金王文科徐振营刘新民...
    111-114,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基于"武术+"理论,梳理了菏泽市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社会力量融入培养的概况,总结经验并提出启示。菏泽依托武术之乡域特色,发挥体育社会力量的服务功能,推进武术专业人才转型发展,实施基层体育跨界选材的人才战略",形成了菏泽模式。启示:畅通多元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渠道,构建地域特色的社会力量融入新模式;加强基层教、体部门的深度协作,建立联合选拔培养机制;搭建体育社会组织新平台,强化基层体育社会组织的培育。

    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社会力量"武术+"菏泽模式

    新时代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的三重逻辑与现代化路径研究

    未玲玲
    115-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新时代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立场出发,认为新时代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传播逻辑具有历史逻辑、文化逻辑和主体逻辑三重传播逻辑,其传播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人民体育文化素养、夯实体育强国建设基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因此,新时代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优化路径应从"觉"深思,找寻中国传统体育的发展之根;从"合"出发,激发中国传统体育的发展动力;从"兴"筑梦,熔铸中国传统体育的时代归宿。

    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文化自觉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传播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北方游牧民族弓马文化的传承价值研究

    潘仲华李凤新
    119-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北方游牧民族的弓马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体育文化,它在社会的发展与民族的融合中体现了重要价值。该文以北方游牧民族的弓马文化为研究对象,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北方游牧民族弓马文化的起源与演进展开深入挖掘,并剖析其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传承价值,有利于拓宽文化根基、巩固文化主体和推进文化建设,从而为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北方游牧民族弓马文化的传承路径研究提供思考与帮助。

    中国式现代化弓马文化北方游牧民族传承价值

    体教融合背景下我国学校体育竞赛体系发展困境及推进策略

    孙雨
    12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以体教融合为视域,对我国学校体育竞赛体系进行研究,剖析发展困境,提出优化对策。研究认为,学校体育竞赛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夯实后备人才培养以及体育产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亦存在赛事目标定位模糊、项目结构失衡、赛事水平不足等问题。今后应明确学校体育赛事目标以及价值体系,优化项目布局,促进一体化赛事发展。同时,应不断整合体育赛事资源,助力赛事水平提升。

    体教融合学校体育竞赛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

    体教融合背景下贵州省高校健身气功的推广策略研究

    施洁赵伟李世伟
    125-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健身气功不仅是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还是一种以自身活动、呼吸调控和心理调节为主要形式的传统体育项目。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针对体教融合国家战略推动下,高校健身气功的推广现状及策略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当前高校健身气功的推广面临的主要困境是学生对健身气功的了解程度不足、专业师资缺乏等。对此,提出的策略为:传承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构建良好师资,加强专业培训;优化教学质量,打造精品课程;健全组织机构,营造良好氛围;扩大宣传渠道,推动赛事交流。

    体教融合贵州省高校健身气功推广策略

    新时代中华体育精神融入高校育人实践的资源优势探究

    郝海霞宋顺
    129-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中华体育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力量,将中华体育精神融入高校育人实践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要之举。中华体育精神蕴含着高校开展育人实践的丰富资源,具有独特的育人资源优势。本文立足中华体育精神的主要内容,从资源来源、特质及优势三个层面,挖掘中华体育精神融入高校育人实践的育人元素,探讨在动力、质量及能力等方面对高校育人实践建设的支持,得出提升高校育人实践厚度、高度及深度方面的资源优势,以期为高校培育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新启示。

    新时代中华体育精神高校育人实践资源优势

    高校体育教师开展思政教育的问题审视与改进策略

    尤晓旭
    13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审视了高校体育教师在开展思政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问题主要包括体育教师课程思政建设意识不足、思政资源创设能力有限以及缺乏健全的课程思政建设机制。针对问题,该文提出了深化体育教师课程思政建设意识、提高思政资源创设能力以及健全课程思政建设机制的改进策略。这些策略旨在提升体育教师的思政教育能力,促进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校体育教师思政教育改进策略

    课程思政视域下蔡李佛拳课程"以武化人"创新实践研究

    王雷吴强
    136-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利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比分析法等,从蔡李佛拳自身价值、育人内涵以及课程思政的内在逻辑出发,分析蔡李佛拳课程"以武化人"在认识缺位、体系不完善、师资力量不足层面面临的困境,分别从理论创新、资源整合、教学创新3个层面详述蔡李佛拳课程"以武化人"的创新路径,为更好地传承我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提供参考依据。

    蔡李佛拳课程课程思政以武化人思政育人

    大思政视域下军事体育课程思政设置构想

    刘文强刘守君
    140-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思政视野下军校军事体育课程思政设置,需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和军事体育课程教学中所蕴含的思政内涵进行深入分析,旨在增强立德树人的时效性,促进军校学员全面发展,推动军校教育内涵式发展。引导学员在教学实践中反思,树立正确价值观,培养学员"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作风。大思政视野下军校军事体育课程思政的设置,应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借鉴优秀教学方法,不断增强思政内容在军事体育中的实用性与开放性,同时在军事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军事体育课程思政设置进行探讨研究,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达到为战育人,立德树人的目的。

    课堂思政军事体育军校教育思政设置教学实践

    课程思政理念在高校乒乓球运动队中的训练实践

    丁冠铭
    144-146,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乒乓球运动因其自身的文化和特点,具有天然的思想政治教育属性,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片沃土。该文列举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高校乒乓球队训练的实践应用,并通过问卷抽样调查的方式获得了反馈。结果表明,融入课程思政理念的训练有效地进行了球队队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为发挥高校运动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示范作用奠定了基础。

    课程思政乒乓球高校运动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