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镀与涂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镀与涂饰
电镀与涂饰

谢素玲

月刊

1004-227X

admin@plating.org

020-61302516

510663

广州市科学城科研路6号

电镀与涂饰/Journal Electroplating & Finish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镍-钴-氧化铝复合电刷镀工艺及其性能

    蔡铭泽喻世臣朱平黄宁...
    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工艺参数和Al2O3纳米颗粒用量对 45 钢表面复合电刷镀Ni-Co-Al2O3的影响,提升 45 钢的耐磨性.[方法]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不同条件下所得镀层的表面形貌及截面形貌,以确定合适的工艺参数.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Al2O3纳米颗粒质量浓度对Ni-Co-Al2O3复合镀层显微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结合磨损形貌观察和元素组成分析,探讨了复合镀层的磨损机理.[结果]复合电刷镀的较佳工艺参数为:电压10 V,温度40~50℃,镀笔速率6~8 m/min.镀液中Al2O3 纳米颗粒的质量浓度为 20 g/L时,Ni-Co-Al2O3 复合镀层的显微硬度最高(约为 850 HV),耐磨性最好.Ni-Co-Al2O3复合镀层的磨损机理以疲劳磨损为主,并伴随轻微的粘着磨损.[结论]通过电刷镀技术可在 45 钢表面获得高硬度、耐磨损的Ni-Co-Al2O3复合镀层.

    复合电刷镀纳米氧化铝显微硬度耐磨性

    印制电路板盲孔填充电镀铜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何念连纯燕潘炎明王健...
    13-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电子产品日益追求轻量化和微型化,这促使印制电路板(PCB)制造向更高精度、更高密度及更小孔径的方向发展.盲孔电镀填充是PCB制造的关键工艺之一.在酸性电镀铜溶液中添加抑制剂、光亮剂、整平剂等添加剂,可借助它们之间的协同效应来实现盲孔的超等角填充.[方法]综述了电镀铜抑制剂、光亮剂和整平剂的研究现状,探讨了它们的作用机制与协同效应,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结果]使用适当的添加剂可实现盲孔"自下而上"的超等角填充.[结论]加强电镀铜添加剂的研究和开发可为PCB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印制电路板盲孔电镀铜添加剂超等角沉积综述

    铜-锌合金电沉积及脱合金化法制备多孔铜箔

    郭翡翔杨斌凌羽宋克兴...
    23-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纳米多孔铜由于其开放的多孔结构、较高的比表面积、较低的密度等独特的理化性能,在储能、催化剂、传感器等领域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为了解决金属锂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存在的锂枝晶及安全问题,采用脱合金化法制备多孔铜箔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方法]先以钛板为基体电沉积铜箔基底,接着电沉积Cu-Zn合金,再脱合金化处理得到多孔铜箔.重点研究了工艺参数对Cu-Zn合金镀层形貌、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Cu-Zn合金电沉积的较优工艺条件为:电流密度1.0 A/dm2,温度40 ℃,时间20 min.该条件下所得Cu-Zn合金镀层表面平整、结构均匀、形成单一合金相,经脱合金化处理后Zn元素的去除率为70.6%.[结论]采用电沉积+脱合金化的方法有望制得孔径均匀的多孔铜箔,但会产生裂纹,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改善.

    多孔铜箔铜-锌合金电沉积脱合金化微观结构

    C/SiC复合材料表面SiC过渡层的包埋法制备与性能

    赵泽马壮高丽红
    3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碳/碳化硅(C/SiC)复合材料是航空航天领域最有发展前景的高温热防护结构材料之一,但其表面由于制备过程中化学气相渗透而造成粗糙度低、与涂层间结合强度差的问题有待解决.[方法]以Si粉、C粉和少量Al2O3粉为原料,通过包埋法在C/SiC基体表面制备了SiC涂层.[结果]该涂层与基体之间具有较好的化学亲和性,热膨胀系数匹配度高,表面状态改善情况好.SiC涂层的表面粗糙度(Ra)相较于C/SiC基体实现了从1.732 μm到5.531 μm超2倍的提升,且涂层与基体结合良好,平均抗拉结合强度达到了 4.946 MPa.[结论]该方法处理后的C/SiC复合材料满足了后续制备功能化涂层的要求.

    碳/碳化硅复合材料过渡层包埋法表面粗糙度抗拉结合强度

    低合金钢激光淬火表面强化处理层与渗碳处理层的性能比较

    余总昌苏晓龙胡中辉王龙...
    4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高压电气机构产品的传动类零部件广泛使用20CrMnMo低合金钢制造.为使该材料达到产品使用性能要求,需要进行气体渗碳、淬火、回火及驱氢处理,存在工序繁多、生产周期长、效率低,有害气体排放量高等问题.[方法]以 42CrMo低合金钢为基体,进行激光淬火表面强化处理.对比了 42CrMo淬硬层与 20CrMnMo渗碳层的有效深度、显微硬度、组织结构、耐磨性和冲击功.[结果]经过激光淬火表面强化处理的 42CrMo钢具有略优于渗碳 20CrMnMo钢的综合性能.[结论]激光淬火表面强化处理技术有望替代20CrMnMo的传统处理工艺.

    低合金钢激光淬火渗碳表面强化显微组织耐磨性脆性

    Co-Pt改性铝化物涂层的氧化行为

    张胜宝德先龙邓鹏尹斌...
    46-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铝化物涂层的抗氧化性能及高温服役性能亟待提高.[方法]采用电镀和高温气相渗铝的方法,在镍基单晶高温合金表面制备了Co改性铝化物(NiCoAl)涂层、Pt改性铝化物(NiPtAl)涂层和Co/Pt共改性铝化物(NiCoPtAl)涂层,利用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及X射线衍射仪(XRD)研究了3种涂层在1 100 ℃下恒温氧化过程中的氧化行为及组织结构演变,探究Co的添加对铝化物涂层抗氧化性能及涂层/基体界面组织结构演变的影响.[结果]恒温氧化 300 h后,NiCoAl涂层表现出最差的抗氧化性能,NiCoPtAl涂层和NiPtAl涂层的抗氧化性能则更优,它们的单位面积质量依次增大了0.426 26、0.342 53和0.296 01 mg/cm2.NiCoPtAl涂层试样互扩散区和二次反应区中的析出相较其他两种涂层少.[结论]适量Co的添加对铝化物涂层表面氧化层的形成有促进作用.在Co和Pt的协同作用下,铝化物涂层/单晶界面组织的稳定性更好.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气相渗铝改性铝化物涂层电镀恒温氧化

    光催化二氧化钛超亲水无机涂层的制备及性能

    陈君华神潇陈雨荫杨创辉...
    5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超亲水涂层具有自清洁、防雾、防污等特性,但在玻璃上应用时透光性往往不够理想.[方法]以钛酸丁酯为前驱体,乙酰丙酮为抑制剂,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为溶剂,加入硝酸进行催化,合成了TiO2 溶胶,并将其涂覆在玻片上,经煅烧处理后获得超亲水性透明涂层.分别考察了溶胶的粒径及涂层的表面形貌、水接触角、透明度和热稳定性.[结果]TiO2亲水涂层的水接触角为8.0°,400~700 nm波长范围内的透光率仅比空白玻璃低4个百分点,加热至800℃的过程中质量损失仅为8%.[结论]该涂层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和防雾性能.

    二氧化钛涂层溶胶-凝胶法超亲水性透光率防雾性能

    层状润滑涂层的制备及防冰性能

    李贤明谭文胜杨凯钧刘强...
    62-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防结冰是目前风力发电机设备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方法]以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液体石蜡和Fe3O4为主要原料,采用旋涂法在普通玻璃表面制备了层状润滑涂层,研究了它的表面稳定性和防冰性能.[结果]这种层状润滑涂层在 70 ℃高温蒸发或水流冲击 7 d后,润滑液的质量损失仅为 3%左右.在 15 次重复结冰实验中,旋涂 10 层所得涂层表面的冰附着强度只从 2.41 kPa增大到 3.55 kPa.水滴在该涂层表面凝结的时间为 363 s,比普通玻璃表面的结冰时间(40 s)长得多.[结论]该层状润滑涂层具有优良的表面稳定性及抗冰耐久性.

    聚二甲基硅氧烷液体石蜡层状润滑涂层旋涂法表面稳定性抗冰耐久性

    基于酰基氨基脲和脲键协同作用的自愈合聚脲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徐舒心董小焕张开元张逸飞...
    70-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制备具有优异力学性能和室温自愈合能力的材料具有极大的挑战性.[方法]以间苯二甲酰肼(IPDH)和硫脲为扩链剂,通过在聚合物硬段中引入酰基氨基脲和脲键基团来制备室温自愈合聚脲材料,分析了不同氢键密度下聚合物的化学结构、热学性能、力学性能和自愈合性能.[结果]以IPDH与硫脲的物质的量比3∶2所制备的材料显示了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拉伸强度19.33 MPa,断裂伸长率929.6%,韧性52.69 MJ/m3.聚合物中存在的多种氢键作用赋予了材料优异的自愈合能力.断裂试样经 25 ℃修补 5 h后断裂面基本消失,36 h后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恢复了至少 80%.[结论]该材料可以在温和的条件下愈合,在智能保护材料方面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聚脲酰基氨基脲自愈合氢键协同效应力学性能

    硅溶胶-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复合乳液对泡沫混凝土防水性能的影响

    付静刘世豪刘宇平李学昭...
    77-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硅溶胶-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IBTS)复合乳液对泡沫混凝土防水性能的影响,为拓宽其应用提供实验数据.[方法]通过宏观力学特性试验和微观结构分析,综合考察了该复合乳液对泡沫混凝土的防护效果.[结果]涂抹了复合乳液的泡沫混凝土表现出比涂抹了单一IBTS乳液的泡沫混凝土更优异的抗渗透性能和耐久性,其水渗透深度和碳化深度更小,浸水48 h后的吸水率为0.46%,氯离子迁移系数为1.1×10-12 m2/s,冻融240次后的质量损失率为0.55%,且动弹性模量仍维持冻融试验前的 85.34%.[结论]复合乳液的防水机理涉及表面效应、化学反应、物理效应等多个方面,通过形成致密的防水层、填充孔隙和微裂纹、吸附并包固水分子等方式来防止水分渗透和扩散,从而提高泡沫混凝土的防水性能.

    泡沫混凝土硅溶胶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防水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