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南中医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南中医杂志
湖南中医杂志

谭达全

月刊

1003-7705

hnzy188@sohu.com

0371-88888572

410006

湖南省长沙市麓山路58号

湖南中医杂志/Journal Hun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报道中医医疗、教学、科研的实践成果,深入探讨中医药领域中的理论问题,广泛交流广大中医药人员及民间防病治病、养身保健等方面的实践经验,特别是老中医经验,反映国内外中医药研究的新信息、新方法、新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马鞭草-虎杖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纤维化机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陈雯雯张锋邓建男
    132-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探析马鞭草-虎杖抗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肺纤维化(PF)的主要成分和靶点,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在TCMSP、PharmMapper获得活性成分与靶点,通过GeneCards收集疾病基因.采用Cytoscape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相互作用网络,获得关键成分.通过STRING、Metascape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筛选关键靶点.对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对关键成分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和蛋白激酶B1(AKT1)进行分子对接.结果:马鞭草-虎杖抗COVID-19-PF的关键成分为白藜芦醇、毒扁豆次碱、儿茶素、大黄素、艾黄素等.筛选出的核心靶点为细胞肿瘤抗原p53(TP53)、AKT1、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雌激素受体1(ESR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等.GO功能分析显示主要涉及细胞增殖调控、缺氧反应、炎症反应、转录调控等.KEGG通路分析显示主要涉及TNF、白细胞介素-17(IL-17)、磷酯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等信号通路.其中与VEGFR对接结合能最低的为艾黄素,与FGFR、AKT1对接结合能最低的均为β-谷甾醇.结论:马鞭草-虎杖通过调控PI3K/AKT、炎症和抗病毒等相关通路,减少细胞外基质的产生、减轻胶原沉积、抑制成纤维细胞的迁移等机制发挥对COVID-19-PF的治疗作用.

    肺纤维化COVID-19马鞭草-虎杖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缺血性心肌病的关键基因鉴定及中药预测

    张帅林建秀张卓珺陆曙...
    139-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和机器学习算法筛选和分析缺血性心肌病(ICM)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对干预Hub基因的中药进行预测,为深入探索ICM相关作用机制及干预中药的用药规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中获取GSE116250数据集中有关ICM和非ICM患者左心室组织切片的数据;利用Limma包筛选2组间的DEGs,对ICM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基因富集分析(GSEA).利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获取与临床性状相关最高的基因模块,再与DEGs取交集获得次Hub基因,并对次Hub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构建次Hub基因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构建随机森林(RF)回归模型及支持向量机-递归特征消除(SVM-RFE)模型,筛选Hub基因,然后应用Coremine Medical数据库来预测干预Hub基因的中药,收集其性味归经、功效等信息.结果:共筛选出805个DEGs和8个Hub基因,基因富集分析结果显示,DEGs在氧化磷酸化、细胞外基质与受体的相互作用、白细胞跨内皮迁移、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通路显著富集.中药预测结果显示:药性以平、温、寒为主;药味以苦、甘、辛为主;多归肝、肺、脾经,药物类别以补益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和活血化瘀药为主.结论:本研究筛选出ICM的8个Hub基因,同时还筛选出潜在治疗ICM的靶向中药,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炎、抗心肌凋亡及调节氧化应激反应相关,为ICM的发病机制和遣方用药提供了参考.

    缺血性心肌病生物信息学差异基因中药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胡毓恒降压方"治疗高血压病的作用机制

    肖幸刘海明
    152-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胡毓恒降压方"治疗高血压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借助数据库获取"胡毓恒降压方"靶基因与高血压病发病基因的交集基因,利用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中药化合物-靶点网络及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筛选关键靶点,对关键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筛选获得木犀草素、槲皮素、山柰酚和黄芩素等主要功效成分23个,获得"胡毓恒降压方"治疗高血压病的潜在靶点117个,PPI分析筛选得到类固醇受体共激活因子基因(SRC)、磷脂酰肌醇-3-激酶p85基因(PI3KR1)、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11基因(PTPN11)、蛋白激酶B基因(AKT1)等59个核心基因.GO分析得出生物过程29条,涉及靶点较多的生物过程有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通路、蛋白质磷酸化、蛋白激酶B信号的正向调节、正调节MAP激酶活性、跨膜受体蛋白酪氨酸激酶信号通路、炎症反应等.KEGG分析获得相关信号通路44条,涉及靶点较多的信号通路有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钙信号通路、氮代谢、内分泌抵抗等.结论:"胡毓恒降压方"主要通过木犀草素、槲皮素、山柰酚和黄芩素等成分经多靶点、多途径、多通路发挥降血压的作用,该方治疗高血压病的机制可能与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钙信号通路相关.该结论仍需通过细胞实验、动物实验等予以进一步验证.

    高血压病胡毓恒降压方网络药理学作用机制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小儿退热口服液治疗感冒的作用机制

    张翠英姜艳艳陈玉平
    160-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小儿退热口服液治疗感冒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HIT数据库筛选小儿退热口服液的成分和靶点,GeneCards数据库筛选感冒作用靶点,STRING数据库构建小儿退热口服液与感冒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分子对接技术对主要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小儿退热口服液中有253种成分,247个靶点作用于感冒,包括肿瘤蛋白P53(TP53)、蛋白激酶B抗体(AKT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1β(IL-1β)等,涉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信号通路.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与孕酮、TP53与熊果酸、IL-6与熊果酸对接的结合能绝对值较大.结论:小儿退热口服液治疗感冒涉及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可能与抗炎的作用机制有关,该结论可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感冒小儿退热口服液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中医病机认识及治疗进展

    张芷珊任清良
    168-172页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因病机治疗进展综述,学术性

    广泛性焦虑症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郑岩李丹丹阳美蒋文静...
    173-177页

    广泛性焦虑症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综述,学术性

    黄芪及其有效成分对慢性肾小球肾炎免疫治疗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张美霖李淑菊金春花
    178-182页

    黄芪有效成分慢性肾小球肾炎免疫治疗作用机制综述,学术性

    针刺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代锟张莉莉夏语孙富强...
    183-188页

    脑缺血再灌注针刺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学术性,综述

    耳穴疗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研究概况

    黄棋
    189-194页

    功能性便秘耳穴疗法综述,学术性

    针灸治疗网球肘的临床研究进展

    张晴刘丹
    195-198页

    针灸治疗网球肘肱骨外上髁炎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