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邓立虎

双月刊

1009-0312

xuebao@dgut.edu.cn

0769-22861633

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区大学路1号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可逆热致变色纳米微胶囊材料在肿瘤光热治疗法中的应用

    黄少波易耀辉张玄陈伊雪...
    73-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光热治疗法是当今治疗肿瘤的一项新技术.综述了纳米微胶囊在肿瘤光热治疗法中的应用及前景,阐述了肿瘤光热治疗法的治疗机理和不同光吸收材料的优缺点,总结了纳米微胶囊的基本生产工艺特点,提出了一种未来用于肿瘤光热治疗法中的可逆热致变色纳米微胶囊材料的制备新工艺和光热治疗法中所使用的可逆热致变色材料存在光热转化效率低、成本高等关键技术瓶颈的解决途径.

    微胶囊纳米材料壳聚糖可逆热致变色材料光热治疗法

    MXene/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陈龙李亮
    8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对MXene和石墨烯的研究,发现它们在电学、储能、力学和光学领域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当前MXene/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MXene/石墨烯复合凝胶、薄膜、纤维的制备,从简单复合到通过引入其他组分来改善MXene和石墨烯所固有的缺点,解决了MXene的弱凝胶化问题、氧化石墨烯机械强度不足、低导电性等问题,从而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性能,以便能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达到最佳性能.同时介绍了复合材料在传感器、可穿戴设备、电磁屏蔽、超级电容器、航空航天以及生物检测器中的应用及未来发展的可行性.最后,对MXene/石墨烯的复合材料未来发展提出展望.

    MXene石墨烯复合材料薄膜凝胶纤维

    公共建筑空调冷源能耗特性及光电协同减碳效果研究

    王忆娴丁云飞尹辉斌
    89-93,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是实现建筑节能减排的关键,其中建筑光伏受到社会普遍关注.本文针对夏热冬暖地区公共建筑,以某图书馆为例,建立了空调冷源及屋顶光伏系统TRNSYS仿真模型,对冷源系统能耗及光伏系统发电进行模拟.结果显示,在空调典型日,冷源系统运行功率需求与光伏发电供给两者具有较好的匹配性;在夏季空调运行时段,建筑光伏发电用于冷源系统的自给率达68%,碳排放量减少657.71 t/a.建筑光伏能被空调冷源有效消纳,减排效果显著.

    公共建筑建筑光伏空调冷源能耗碳排放

    传感器信息融合下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信号故障检测方法

    江雪峰
    94-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能源汽车作为节能环保的新产品具有较好社会前景,内在的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主动力源,但电池发动机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在处于恶劣环境时,可能出现各种故障问题.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若发生故障,不但会使汽车的系统性能下降,还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为此,研究传感器信息融合下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信号故障检测方法.通过一致性定律整理电池系统传感器数据,在近似概率和频率中估算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信号;选择熵权重法理论对数据信号进行区分,以时刻内单体电压作为评价指标,在预处理后构建判断信号故障矩阵;通过故障判断矩阵确定异常信号,在传感器信息融合算法下修订权值,以最大误差范围检测信号输出,检测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信号故障,完成检测方法设计.实验以四组不同类型的新能源汽车作为测试对象,对其动力电池的运动工况进行信号模拟,在不同的接口处获取故障电压信号并完成检测测试,设计的电池信号故障检测方法能够实现精准的故障信号跟踪,完成较为精准的故障信号检测,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信号故障检测传感器信息融合

    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辨识永磁同步直线伺服系统的负载惯量参数

    武静陈浩君王岩
    100-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永磁同步直线电机带柔性负载产生谐振频率的辨识问题,提出通过使用非线性扩展卡尔曼滤波器(EKF)辨识负载惯量进行对谐振频率的计算.首先建立电机-柔性连接-负载的二质量系统模型;其次在系统模型上搭建EKF算法,重点研究EKF算法在二质量系统模型中状态方程与量测方程的建立.建立EKF二质量系统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实验;最后将EKF算法应用在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系统之中进行辨识,实现对永磁同步直线电机带柔性负载的负载惯量辨识,根据仿真验证能在0.1 s以内辨识0.1 kg∗m2负载惯量.在惯量变换时能够实时修正辨识结果,辨识误差小于1%.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扩展卡尔曼滤波负载惯量参数辨识

    基于机械臂运动轨迹控制双生成对抗网络的设计

    陈振伟
    109-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机械臂的运动准确性,以改善机械臂的工作效率,设计了一种用于机械臂运动轨迹控制的双生成对抗网络.首先,对机械臂的结构进行了分析,根据机械臂的结构特点建立了机械臂的坐标系,在该坐标系上,通过机械臂各关节点的变换矩阵,求取了机械臂的运动学方程;然后,将机械臂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向量、关节速度等信息与编码器相结合,以获取双向生成性对抗网络,并在双向生成性对抗网络的基础上,设计了双生成对抗网络,以对机械臂的运动轨迹进行控制;最后,利用所提方法与干扰观测器方法对机械臂的运动轨迹进行控制测试.测试结果显示,所提方法的控制准确度比干扰观测器方法的控制准确度提高了40.13%,而且所提方法控制机械臂运动过程中,出现的波动也比干扰观测器方法的控制过程要小.说明所提方法不仅能较为准确地控制机械臂运动,而且控制过程较为平稳,有助于提高机械臂的工作效率.

    机械臂运动轨迹双生成对抗网络轨迹控制

    面向区域制造业高端转型的东莞理工学院先进制造学院(长安)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实践

    黄辉宇孙振忠齐晓杰
    116-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学内容是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开发是关键.现代产业学院的课程不能直接选用高校现有课程,也鲜有现成教材可用,必须走自主创新开发之路.通过校企合作,协同施教,不断引进企业先进生产技术和知识,将生产一线先进生产与管理技术、工艺流程、标准规则、经验和知识等进行吸收创新和重构再生产,从而构建与时俱进的模块化、系统化、工程化、实战化的课程知识体系,这是现代产业学院课程开发建设的必由之路.东莞理工学院先进制造学院(长安)面向区域制造业高端转型,大力开展校企合作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论文对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缘起、"四个导向"原则、逻辑与结构内容重构以及组织创新和实施平台建设等进行了探讨.

    现代产业学院课程开发与重构校企合作制造业高端转型

    工业工程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探讨

    晏晓辉张良伟张智聪龙建宇...
    12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作为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肩负着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工业工程专业的专业特点,强调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应该同各高校办学定位、所属地区产业特色、人才需求方向、科技与时事前沿等相结合.并以东莞理工学院工业工程专业为例,对课程思政的展开从强化内涵、与时俱进、丰富形式、注重实践、产教融合、持续改进等六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并针对一些课程的课程思政设计点给出了具体示例,以供同类院校参考借鉴.

    课程思政工业工程思政观产教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