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地下水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地下水
地下水

吕书君

双月刊

1004-1184

dxs131@126.com;

029-87329077,87344844

710003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路185号

地下水/Journal Underground Water
查看更多>>本刊是面向从事水资源管理、地下水和开发利用专业的广大管理干部、科技人员、勘查设计人员、技术工人的综合性刊物,也是国内地下水专业唯一比较集中的技术与信息交流园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河南省泌阳县崩滑流灾害孕灾地质条件分析

    黄凯李亚娟贾方建郭丽丽...
    134-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分析泌阳县地质灾害孕育、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深化地质灾害早期识别、形成机理和规律认识,在地质灾害风险调查成果的基础上,分别对崩塌、滑坡、泥石流进行孕灾地质条件分析.针对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工程地质岩组、斜坡结构、水文地质条件、人类工程活动等孕灾因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崩塌、滑坡主要孕灾因子为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岩组及斜坡结构;泥石流主要孕灾因子为地形地貌和工程地质岩组.结合主要孕灾因子,将全县划分为四个孕灾大区及若干小区,并对各分区孕灾地质条件进行详细论述,阐明不同分区内主要孕灾因素.

    泌阳县崩滑流孕灾地质条件孕灾地质条件分区

    浅谈金安区中生界地层地质灾害发育规律

    朱义田国林黄德国
    137-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安徽六安市金安区地质灾害分布于低山丘陵区,而低山丘陵区的主要出露多为中生界地层.对中生界地层地质灾害发育规律进行研究,有利于提高居民对金安区地质灾害的认识,为区域地质灾害的预防与治理提供基础依据.通过收集金安区地质灾害发育基础资料,对研究区中生界地层中发育地质灾害分布情况统计,分析其孕灾地质条件、形成机理与成灾模式,并提出防治措施建议.结果认为:(1)金安区现有地质灾害点 32 处,其中 21处灾害点发育于中生界地层,占灾害点总数的 65.63%,其中滑坡 17 处,崩塌 4 处,金安区灾害点有一半以上分布于中生界地层中.(2)区内灾害点的治理措施及工艺相对成熟,以"减载工程+支挡工程+排水工程"与"减载工程+防护工程+排水工程"为主;(3)该地层中地质灾害主要受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岩组等控制.金安区中生界地层中仅存在发育滑坡与崩塌地质灾害,两种地质灾害的破坏模式有所不同,滑坡地质灾害破坏模式多为突滑+毁伤模式,崩塌灾害成灾模式主要为滑移或倾倒+毁伤模式和崩落+毁伤模式.(4)结合既有治理区的工程经验及本次研究成果,认为通过加强切坡建房中的防护,做好切坡后相应的排水措施,完善排水系统;对坡面采用植被护坡、种草籽、喷浆等手段,可达到护坡的作用.研究结论对同类型切坡建房灾害的防治可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中生界地层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形成机理防治措施

    鄂尔多斯盆地周家湾地区长4+5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

    卢达吴颖周凯
    141-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收集整理了周家湾地区延长组长 4+5 储层的岩心观察,扫描电镜和压汞等测试资料,从岩石学,物性,孔隙类型及结构特征等方面,统计分析了研究区长 4+5 储层特征及影响储层特征的主要控制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是三角洲前缘亚相中水下分流河道和水下分流间湾微相;区内长 4+5 储层受沉积作用影响,储层物性最好的区域分布在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物性特征表现为以残余原生粒间孔为主;受成岩作用影响,岩石被压实而致密化,如绿泥石早期环边稳定,孔渗条件难改变,后期环边堵塞喉道使孔渗变差,碳酸盐胶结物降低原生粒间孔、储层孔渗性,但因增加了骨架颗粒强度而部分阻止压实作用;溶蚀作用改善储层孔渗条件.研究区长 4+5 储层属特低孔隙度,特低渗透率储层.

    控制因素储层特征延长组长4+5周家湾地区鄂尔多斯盆地

    花岗岩残积土农村边坡安全监测预警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李日升曾凯史建松
    144-147,2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已有边坡防灾减灾项目,对典型花岗岩残积土农村边坡开展安全监测与预警研究.研究表明:监测剖面应根据坡度、坡高和削坡方式,选择在易发生破坏且具代表性的部位,必要时可增加监测剖面,共设置两条剖面;边坡安全监测内容宜包含降雨量、坡体含水率、边坡位移、坡脚挡墙倾斜观测和视频监控设备组合;边坡监测设备应布置在坡体的不同部位、不同高程,以便对坡体的稳定性在空间上进行整体控制,至少在监测剖面顶部和中部设置位移监测点;变形监测站点的埋设位置应选在岩土体性能较差、预计变形较大的位置;此类边坡规模较小且易发生失稳破坏,宜采用成本较低、安装位置灵活的GNSS方法开展此类边坡位移监测;边坡安全预警指标宜采用降雨量和坡顶位移量双指标,增加容错率,必要时可增加坡体含水率指标;报警方式除采用常规的短信提醒外,应设置诸如声音、光照等设立在现场的报警装置,增强报警效果.降雨对花岗岩残积土边坡的稳定性存在直接的和主要的影响,随降雨量上升,坡体含水率及边坡位移量相应提高并存在一定的滞后现象.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 Geo-studio软件中的SIGMA/W模块和Slope/E模块对该边坡进行渗流分析和稳定性分析,岩土体力学参数、水土特征曲线、渗透系数等来源于实测勘察数据,网格单元的大小为 1m,单元网格的形状为正方形和三角形相结合.模型校正调试选取监测期间内降雨量最大时间段进行拟合,模型坡顶位移量与实测值误差为 5%,满足可行性校验.选用 70 mm降雨强度定义模型降雨边界,观测边坡稳定系数变化,选择预警稳定性系数为 1.1.最终设定边坡降雨量预警值为70 mm/d,坡顶位移量 5 mm/d.本项研究提高了农村消坡建房危险边坡安全监测和预警的有效性和经济性,为解决该类边坡的监测和预警问题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花岗岩残积土Geo-studio安全监测预警

    基于神经网络法的脆性指数预测——以B区部分井为例

    王超梁旺东王子龙
    148-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A井区长 62 主要发育致密砂岩,脆性指数对于储层进行压裂以及施工改造效果有直接的关系,如何准确高效的建立脆性指数模型是油田储层改造进行压裂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的实验矿物分析法建立模型需要大量的实验数据,普通的测井参数预测法准确性较低.因此本文通过选取各测井曲线参数与脆性指数做线性回归,选取相关系数较高的测井参数作为建模的输入层的原始数据,通过灰色关联法对其进行原始数据进行权重系数计算,按照其权重系数与测井原始数据的加权平均的乘积作为神经网络的最终输入层参数,通过建模可以得出该方法对于脆性指数预测精度明显优于较弹性参数法,其预测精度达到 90.24%,其对于该区块目标储层改造的后续开发压裂需求.

    神经网络脆性指数预测测井解释

    赣州地区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分析

    何寒舟刘学亮
    152-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赣州地区地质灾害发生的发育特征,了解地质灾害与岩土体、降雨及人工活动的成因关系.通过收集赣州市各县市区1/5 万地质灾害风险调查成果数据,统计分析已发生地质灾害的岩土类型,并选取典型灾害点进行剖析,结果表明:(1)地质灾害体的物质成分以土体为主,岩土体为辅;(2)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主汛期和台风影响期;(3)地域上多分布在变质岩、花岗岩分布的山地丘陵地带,与降雨区域相吻合,突发性、群发性强.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岩土类型以变质岩建造(B)为主,原因是其分布面积大,以及受构造运动的影响,岩石破碎,抗风化能力差等.除此之外,绝大部分发生的地质灾害与不合理的人工切坡有关,汛期集中强降雨是诱发地质灾害的主要自然因素.今后对于这些小型地质灾害的防治,建议主要以简易工程治理为主,对简易工程治理的方案选取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赣州工程岩组地质灾害成灾因素

    云南禄丰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评价及保护策略

    郑云柯谢非凡左若函肖上云志...
    157-161,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云南禄丰恐龙国家地质公园以闻名世界的禄丰恐龙及禄丰古猿化石最为特色,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本文总结了公园内古生物化石地质遗迹的科学、美学、科普等景观价值并对保护区地质遗迹进行分级评价,针对各级地质遗迹提出不同的规划管理、科普利用等方面的建议.结果表明:根据地质公园的总体布局、地质遗迹空间分布特征、科学价值和珍稀程度及各景区旅游开发建设现状等,将公园的地质遗迹保护区划分为特级保护点、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三级保护区.其中,特级保护点 7 处、一级保护区 4 个(面积 1.13 km2,占比 1.11%),二级保护区 4 个(面积12.80 km2,占比12.62%)和三级保护区4 个(面积38.47 km2,占比37.92%),总保护面积52.40 km2,约占地质公园总面积的 51.66%.根据遗迹的类型、分布特点进行系统分类并提出相应的保护策略,可为该区域绿色利用地质遗迹资源,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及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

    地质公园古生物恐龙化石地质遗迹保护

    京津中关村科技城通宁公路工程地质特征及灾害评估

    胡艳青
    162-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京津中关村科技城通宁公路工程项目位于天津市地质灾害易发区,工程建设内容包括通宁公路(宝武公路-宝白公路)、一座桥梁、一座下穿地道、4 道箱涵、1 个排水站.在广泛收集分析区域已有基础地质、水文地质及地质灾害资料的基础上,对评估区范围内地层岩性、地质灾害进行了全面调查,确定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为复杂,主要地质灾害为地面沉降、饱和粉(砂)土地震液化、水土腐蚀三个灾种.分别对各项地质灾害进行了危险性评估,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为工程顺利实施和长期运营提供科学依据.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天津市

    物探法在安庆市孝肃路停车场勘察中的应用

    查李平
    166-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调查安庆市孝肃路 2 号停车场工程地质异常情况,结合前期勘察成果采用地质雷达、面波勘探法进行调查.经过解释,获得以下结论:勘查区土体状态相对较好,除了已知塌陷区域,在其他勘查区域的 3~5m内没有明显的土洞发育状况.整个场地的土层波速层位清晰,反映出了剖面线上由浅到深地层的整体变化特点.

    地质雷达面波勘探地质勘察

    广东省海丰县公平镇滑坡地质灾害研究

    谢志平
    169-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次地质灾害专题研究选择了广东省海丰县公平镇滑坡作为研究对象,滑坡地质灾害研究的主要方向是以区内地质构造、地层岩性、斜坡结构类型、人类工程活动、防治规划等进行分析,将查明滑坡的发育特征、空间分布、变形特征、诱发(影响)因素、发育史、危害对象及稳定性等综合分析.并结合成果资料,对调查区内滑坡现状调查评价,分析预测灾害发展趋势,预测分析可能形成的灾害链.通过本次对海丰县公平镇滑坡地质灾害专题研究可进一步完善针对滑坡防治对策和建议的理论支撑,更为精准地估算滑坡治理费用等;同时可以完善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加强群专结合的监测网络,更为全面和精细地提出地质灾害综合防治规划建议和措施,进一步加强我省滑坡综合防治能力.

    海丰县滑坡地质灾害专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