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断块油气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断块油气田
断块油气田

孔凡群

双月刊

1005-8907

dkyqt@vip.163.com

0393-4820093

457001

河南省濮阳市中原路157号

断块油气田/Journal Fault-Block Oil and Gas Field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唯一一份专门研究断块油气田的综合性刊物。主要介绍断块油气田勘探开发,钻采工艺等方面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旨在提高断块油气田的勘探开发水平,促进石油工业的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吐哈盆地深层、超深层致密砂岩成岩作用及成岩相——以丘东洼陷J7井区三工河组二段为例

    于海跃肖冬生王波
    369-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工河组二段致密砂岩储层作为吐哈盆地重要的油气勘探目标,缺乏成岩作用及成岩相的定量评价.文中利用岩石薄片、物性分析、粒度分析、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等资料,并通过对视压实率、视胶结率、溶蚀增加孔隙度、破裂增加孔隙度以及成岩综合系数的计算,开展成岩相划分,同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建立成岩综合系数的测井计算模型,实现对成岩作用及成岩相的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吐哈盆地丘东洼陷J7井区三工河组二段岩性主要为岩屑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结构成熟度与成分成熟度差,孔隙度多小于6%,渗透率多小于1×10-3 μm2,为典型的特低孔-特低渗储层,在地质历史时期主要经历了压实、溶蚀、胶结和破裂等成岩作用改造;三工河组二段致密砂岩储层共发育6种成岩相,其中强压实-溶蚀相和强压实-溶蚀微裂缝相为研究区重要的建设性成岩作用相带;研究区目的层不同砂层组的成岩相分布有一定差异,但总体规律基本一致,在一定条件下受到了沉积作用的影响.该研究不仅明确了研究区三工河组二段成岩相纵横向展布特征,同时为成岩作用的定量评价及预测提供了方法和技术支持.

    成岩作用成岩相致密砂岩三工河组丘东洼陷吐哈盆地

    川西新场地区须二段致密砂岩气藏气水分布特征及主控因素

    赵俊威陈恭洋赵星杨映涛...
    379-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致密砂岩气藏气水关系复杂,为了阐明川西新场地区须二段气水分布主控因素,以试产数据、压汞曲线、岩石薄片分析为手段,探讨了地层水宏观特征,明确了新场地区须二段气水分布主控因素.结果表明:新场地区须二段储层较致密,孔喉连通性差,致密化储层使气水分布复杂,须二段气藏总体呈上气下水特征,但气水倒置现象较多;研究区气水分布受控于构造演化、砂泥岩相配置关系、河道间叠置方式及单砂体内部成岩差异,多期构造演化过程控制了气水分布的宏观尺度格局,不同类型的河道叠置及砂泥配置关系影响砂体尺度的气水分布,厚层-薄层垂向分离型叠置关系及砂泥互层型配置关系有利于形成气层,单砂体内部成岩差异影响单砂体内部尺度气水分布.对研究区气水分布主控因素的研究结果,可有效指导新场地区须二段气藏的勘探开发.

    致密砂岩气气水分布须家河组新场地区川西坳陷

    砂质辫状河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以苏里格气田石盒子组8段为例

    田兵苑艺瀚段志强唐俊...
    387-394,4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基于丰富的岩心、测井、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和物性分析等资料,对苏里格气田东区密井网区石盒子组8段(盒8段)砂质辫状河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盒8段砂岩平均孔隙度和渗透率分别为8.79%和0.219×10-3 μm2,是典型的低孔、低渗—特低渗储层;孔渗关系呈分区特征,发育低孔低渗、低孔特低渗和特低孔特低渗3类储层;(假杂基化)岩屑溶蚀孔为主要孔隙类型,储层孔喉偏细,连通性较差;辫状河心滩厚层粗粒砂岩是优质储层发育的基础,并影响后续成岩作用类型及进程,差异化、韵律性成岩演化是决定储层非均质性的关键;厚层砂体中部以岩屑溶蚀段为主,两侧过渡为硅质胶结段,边缘发育钙质胶结段;粗粒岩屑砂岩为主的强溶蚀厚层心滩砂体中部多为气层、含气水层,可作为剩余气开发"甜点"区.

    致密砂岩储层特征辫状河成岩作用苏里格气田

    TY含水页岩气藏产量递减规律及可采储量预测

    赵康陈民锋王艺文东珺珲...
    395-4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含水页岩气藏具有产量递减快、能量消耗大的特点.文中结合页岩气藏生产过程理论研究,提出表征页岩气藏产能、产水和产出效率变化的3类指标,分析了含水页岩气藏在不同生产阶段的生产动态变化特点;在对比不同页岩气藏产量递减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可描述含水页岩气藏生产全过程的产量递减预测模型;利用衰竭开发条件下的产量-能量置换守恒原则,提出了一个基于累计产气量与累计能耗关系的可采储量预测方法,并分析了其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较全面、准确地预测含水页岩气藏的产量递减规律和可采储量,为此类气藏的合理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页岩气藏生产特征递减规律压能损耗可采储量

    深层页岩天然裂缝群发育下缝网压裂优化方法——以川南地区LH-7井为例

    高上钧于志豪罗彦力任岚...
    403-4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川南地区深层页岩气区块天然裂缝发育情况变化较大,压裂期间容易发生滤失严重、井间压窜等现象,对页岩气井缝网压裂效果存在显著影响.开展深层页岩地层天然裂缝群影响下的压裂缝网扩展模拟,并根据天然裂缝群特征针对性地进行缝网压裂参数优化,减少天然裂缝群造成的不利影响,有助于改善压裂效果,降低施工风险,提高气井最终采收率.文中构建了深层页岩天然裂缝群发育下的压裂缝网扩展模型,以川南地区LH-7井为例,绘制了天然裂缝群发育井段压裂优化设计系列图版,提出了裂缝发育井段压裂参数优化设计流程.该井采用压裂液变黏变排量缝网压裂设计,压裂液总量增多0.75%,缝网体积扩大14%,缝网建造效率提高13%,优化效果显著.

    深层页岩天然裂缝群缝网压裂设计变黏变排量

    复兴区块陆相页岩油水平井降摩减阻技术

    张文平王怡臧艳彬周忠鸣...
    409-4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复兴区块陆相页岩油水平井摩阻异常高,导致成井困难,为了揭示复兴区块水平井摩阻异常发生的原因,文中开展了岩石力学及钻井液性能分析等相关实验,对比分析了陆相页岩与海相页岩地质特征差异.通过建立考虑岩屑床、钻井液液柱压力与地层孔隙压力差的管柱力学模型,研究了岩屑床和压差对摩阻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陆相页岩微裂缝发育、压力传递速度快、钻井液液柱压力与地层孔隙压力的差值大、钻井液低密度固含超标而引发的管柱与地层之间的压差黏附过大是导致摩阻异常高的根本原因.制定了钻井液性能调控、低密度固含控制、减小压差等降摩减阻工程措施并进行了现场先导试验,水平段摩阻得到极大改善.研究结果为解决四川盆地陆相页岩水平段摩阻异常高这一工程难题提供了参考.

    陆相页岩油摩阻异常岩屑床压差黏附复兴区块

    基于FEM-DFN的页岩气井复杂裂缝扩展与优化——以长宁页岩气藏X1水平井组为例

    郑健何永生汪勇蔡景顺...
    415-4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长宁页岩气示范区水平井裂缝扩展形态认识不清、井间干扰频繁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页岩气藏的高效开采.对此,文中基于地质-工程一体化思想,结合适用于多井压裂分析的有限元-离散裂缝网络(FEM-DFN)方法,分析了水平井组体积裂缝扩展形态及天然裂缝对水力裂缝扩展的影响,厘清了井间干扰因素.结果表明:在天然裂缝带发育区域,天然裂缝带对水力裂缝的诱导、捕获和阻隔作用主导了水力裂缝的扩展行为;天然裂缝带导致的水力裂缝不对称扩展、非均匀起裂是造成井间干扰的重要原因;天然裂缝带中各类裂缝的发育程度对水力裂缝扩展有重大影响.该研究成果可为长宁页岩气藏高效水力压裂参数设计提供支撑和依据.

    水力压裂天然裂缝裂缝扩展井间干扰

    泌阳凹陷页岩油水平井随钻定测录导一体化模式探索

    王春伟杜焕福董佑桓孙鑫...
    424-4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平井是油藏开发实现少井高产、一井多靶、降本提效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泌阳凹陷核三段页岩油藏地质条件复杂,不利于水平井钻井提速提效.文中以地震、测井、录井及分析化验资料为基础,通过对泌阳凹陷核三段页岩油藏地质特征剖析,梳理了页岩油水平井钻井施工难点,从一体化组织运行、一体化协调施工及一体化支撑保障等方面阐述了泌阳凹陷定测录导一体化模式的探索及应用.研究表明:泌阳凹陷核三段页岩油层存在局部微构造及断层发育、地层倾角变化快等特点,同时其地震资料品质差.这些导致钻井施工中靶点预测及井眼轨迹调整难度大,影响随钻资料评价的准确性.通过优选定向系统、钻具组合及高效钻头,应用正反演结合测井数据及校正后的元素录井资料综合评价,实现了井眼轨迹优化着陆及长水平段持续追踪.随钻定测录导一体化模式在YYY1HF井进行了应用,提高了机械钻速,目的层钻遇率达100%,助力了区域页岩油水平井优快钻井,对于水平井优快钻井技术的发展及页岩油高效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页岩油水平井定测录导一体化泌阳凹陷

    页岩气水平井暂堵坐封机制与可控暂堵压裂工艺

    李绍鹏李常兴周鹏蓝宝锋...
    432-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平井暂堵转向压裂技术是页岩气增产的关键技术之一.文中采用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与离散元方法(DEM)相结合的数值建模方法,研究了水平井暂堵转向压裂技术中暂堵球在井筒中的运移规律以及颗粒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建立DEM-DDPM耦合模型发现,施工排量、暂堵球密度、暂堵球直径和压裂液黏度是影响暂堵球坐封效果的主要因素.模拟结果表明:当施工排量在4~6 m3/min时,暂堵球的密度小于或等于流体密度;射孔炮眼磨蚀率在6.15%以内可以有效提高封堵效率;同时,随着压裂液黏度的增加,封堵效率先升后降.该研究结果对于优化水平井压裂暂堵球用量以及施工工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指导价值.

    暂堵转向压裂暂堵球运移DEM-DDPM耦合坐封

    延长油田东部浅层致密油储层驱油压裂技术及应用

    周东魁余维初周丰樊平天...
    439-443,4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南泥湾采油厂浅层致密油储层采用滑溜水分段压裂取得初步成效,但产量递减快,原因之一就是油藏能量不足.针对浅层致密油藏增能需求,采用大排量、大液量、低砂比的驱油型滑溜水压裂液滞留地层,补充地层能量,通过焖井进行油水置换,形成驱油压裂技术.根据施工排量控制总射孔数,按照每孔排量最少0.3 m3/min进行压裂,压后焖井,通过优化压裂缝模拟设计形成较大的储层改造体积,达到体积压裂的效果.评132井区平2井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实施简单,整个施工泵压较低且平稳,排量稳定,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

    浅层致密油驱油压裂技术驱油型滑溜水压裂液压裂参数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