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

谭艺玲

双月刊

1674-1757

dldrq@126.com;dldrq@xihari.com

029-84221423

710077

西安市西二环北段18号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Journal Power Capacitor &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电力电容器行业唯一在全国发行的电工技术类专业期刊。本刊连续十年入选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现已全文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并加入中国期刊网。主要栏目有:论文、设计和研究、制造技术、试验研究、使用与维护、综述、专题讲座、问答及消息报道。主要读者为从事电力电容器科研、设计、运行及相关的原材料,配套件厂家的工程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和大专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HVDC用直流滤波电容器组均压技术研究

    左强林赵彦军孙振瑜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HVDC用直流滤波电容器的台架结构出发,研究了台架设计对直流电压分配的影响,研究了电容器外壳连接元件串联段数、泄漏比与直流电压不均匀系数的关系,得出元件串联段数越多直流电压分配越不均匀的结论;结合电容器单元的特点,得出电容器的电时间常数是一个仅与ρε相关的常数的结论,并依据上述结论分析了大容量直流电容器组运行不理想的原因,给出了直流滤波电容器组的设计建议.

    HVDC直流滤波电容器均压措施直流电压不均匀系数泄漏比电时间常数

    多端直流输电工程交流滤波器设计与无功补偿研究

    曹洋任军辉张万荣党瑞...
    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端直流输电系统是实现多个能源、负荷中心跨区域互联的有效技术,在技术性和经济性等方面都具备较强竞争力.笔者以我国企业承建、目前在建的某项海外多端直流输电工程为例,进行多端直流输电工程交流滤波器设计与无功补偿研究.该工程中某换流站是弱交流系统,对电压稳定性要求较高,标称频率为60 Hz,设计交流滤波器时采用依照北美惯例的性能指标—IT乘积.介绍了多端系统与双端系统差异,IT乘积的计算假设回路结构,在此基础上针对换流站弱交流系统设计出满足性能要求的交流滤波器,并进行无功补偿研究.研究结果对最终确定实际工程交流滤波器方案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多端直流输电工程交流滤波器性能指标无功补偿

    一种10 kV配电线路分布式串联补偿兼不停电融冰技术研究

    孙先山盛跃峰赖旬阳陈烨...
    1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10 kV配电线路分布式串联补偿兼不停电融冰技术.该技术具有覆冰时对配电线路进行不停电融冰;正常气象情况下能够提高电压质量、降低线路损耗的功能.对该技术的电压提升功能和不停电融冰功能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建立了10 kV配电线路分布式串联补偿工况下的潮流计算数学模型,并开发了相应的潮流计算程序.最后通过一个案例分别计算正常工况下分布式串联补偿和融冰工况下的线路电压分布,验证了本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分布式串联补偿10kV配电线路不停电融冰

    基于阻抗判据的变电站并联电容器组串抗率选择方法

    甘景福潘建铭刘淇玉李永刚...
    19-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保证谐波不超标,实际应用中一般先投入高串抗率电容器,高、低串抗率电容器动作次数存在着差异性和不均衡性,而高串抗率电容器的配置和使用带来更大的有功损耗,经济性较差.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阻抗判据的变电站并联电容器组串抗率选择方法.首先,获取公共连接点谐波数据,建立状态空间表达式,采用卡尔曼滤波算法和标准差最小原则估计系统谐波阻抗;然后,依据电能质量标准得出限值谐波阻抗,分析并联电容器组限值谐波阻抗、等值谐波阻抗与谐波放大倍数的关系,确定串抗率选择的阻抗判据;最后,通过仿真算例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降低并联电容器组配置时优先使用高串抗率电容器带来的有功损耗,提高经济性.

    串抗率有功损耗卡尔曼滤波谐波阻抗阻抗判据

    相角前馈改善STATCOM直流电压控制的分析与仿真

    刘宇轩戴朝波赵国亮李彬...
    28-38页
    查看更多>>摘要:STATCOM是应用非常广泛且被长期研究的灵活交流输电装置,STATCOM性能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在分析基于派克坐标变换的三相锁相环鉴相器输出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相角瞬时跟踪特性的三相锁相环,改进STATCOM直流电压的暂态性能,以期通过减少直流电容容值、增加直流电压来提升直流电容或IGBT等部件的利用率.在PSCAD软件中分别搭建了三相桥STATCOM和链式级联STATCOM的等值仿真系统.系统地仿真并分析了无功电流指令的跃变,电网电压幅值、相角和频率的跃变等小扰动工况和电网发生短路故障的大扰动工况.仿真分析对比的结果表明,如STATCOM公共连接点电压相角在扰动过程中有显著变化,则新方法的直流电压控制特性显著优于传统方法,无功功率响应速度也略有提升,且能明显降低直流电容的电气应力.

    STATCOM直流电压控制锁相环瞬时响应

    基于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双向变流装置分散补偿无功的技术与应用研究

    戴丽君杨立新张喜海成明华...
    39-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一般采用在新建主变电所内设置无功补偿装置等方式进行无功补偿,受安装场地、环控通风及供电线路无功特点等影响,补偿装置前期安装容量不宜过大.本文结合大功率可控双向变流装置的系统特征和应用情况,对双向变流装置分散补偿无功的原理及控制策略进行了论述及研究.依据实际工程案例对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无功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对采用双向变流装置分散补偿无功的可行性以及其系统接入、容量选择等方面进行分析,现场测试数据表明双向变流装置能够分散补偿地铁供电系统中压网络产生的容性无功,可供同类线路设计参考.

    无功补偿双向变流装置分散补偿容性无功

    分布式光伏并网导致功率因数变低的案例分析及解决方案

    邵红星
    46-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布式光伏电站并网后,造成关口功率因数降低,通过实际案例调研,发现功率因数降低的原因并非完全一致,跟并网点位置、光伏安装容量、实际负荷、无功补偿型式、无功补偿容量分配、无功补偿采样点位置、谐波保护配置等有关,通过分析、计算,针对不同原因,提出针对性的有效解决方案.

    功率因数分布式光伏电站无功补偿谐波解决方案

    特高压分级式可控高抗的集约化设计与应用

    喻劲松史英赵波魏宏...
    54-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特高压分级式可控高抗(HCSR)解决了固定高抗在限制过电压和无功补偿方面无法兼顾的矛盾,其系统调控的灵活性高,为特高压交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HCSR各个分设备不仅具有特高压设备重量重、体积大、结构复杂等特点,分设备之间的集成设计、绝缘配合均会导致建设用地需求大幅增加,这与国家严控建设用地增量的政策存在偏差.为此,本文充分考虑户外环境因素的影响,合理利用立体化空间设计理念,创新性提出了取能电抗器区域转接母线垂直设计,以及成套装置局部GIS设计的集约化设计方案.在合理控制设备和工程建设成本的前提下,优化解决了其粗放型使用建设用地的问题.采用集约化设计后,HCSR占地可节约25%左右,效果显著.

    分级式可控高抗辅助电抗晶闸管阀旁路开关集约化设计

    一起35 kV干式空心串联电抗器故障原因分析

    廖斌冯春林陈松黄桂发...
    63-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电力系统中户外型并联无功补偿装置的电抗器大多数采用干式空心串联电抗器,在运行过程中,电抗器常因绝缘老化、局部温升过高、过电压、谐波以及环境等因素影响,导致电抗器匝间绝缘损坏击穿、线圈被雨淋时包封表面爬电,甚至局部放电电弧烧毁现象发生.为此本文介绍了某500 kV变电站35 kV并联电容器组的干式空心串联电抗器故障烧毁情况,进行了现场检查和返厂试验;对烧损相和非烧损相均进行了由外向内的包封层解体分析,推断出故障原因为:由于电抗器本体运行了近十年后,电抗器本体包封层的环氧材料劣化开裂,遇雨水天气时潮气浸入包封层内部,长期运行导线绝缘薄膜加速老化,在电容器组多次投切产生过电压,造成电抗器匝间绝缘损坏,最终导致电抗器绝缘击穿、起火烧毁.针对本次事故电抗器损坏情况,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干式空心串联电抗器解体开裂过电压绝缘击穿措施

    基于相位差变化的干式空心电抗器匝间短路故障监测研究

    王智弘李威尹旭吴世宝...
    7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干式空心电抗器是电力系统的重要设备之一,其失效破坏形式主要表现为匝间短路,在电抗器匝间短路故障早期,发出有效预警具有重要意义.干式空心电抗器在健康运行时,电压电流相位差为固定值,匝间短路后相位差随之变化,基于此提出一种相位差变化特性的匝间短路在线监测方法.建立匝间短路场-路耦合模型,根据仿真结果整定匝间短路的相位差变化阈值;采用SOGI-PLL结合apFFT算法实时监测相位差的变化特性;搭建匝间短路在线监测系统,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线监测系统既能灵敏地发现匝间短路,又能精确地测量相位差,满足了灵敏性和可靠性的要求.研究工作验证了基于电压电流相位差变化的匝间短路监测方法的可行性,并为其实现方法提供了参考.

    干式空心电抗器匝间短路相位差在线监测SOGI-PLL结合apFFT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