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张延华

双月刊

1671-7031

skxb@163.com

0411-84729280

116026

大连市凌海路1号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交通部主管,大连海事大学主办,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社会科学类学术理论刊物。2002年6月创刊,季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强制调解的适用问题研究

    潘晓琳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设立的一项和平解决海洋争端的政治方法,强制调解逐渐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兼具政治和法律方法属性的强制调解在解决海洋争端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能够在充分尊重当事国主权与意愿的前提下,通过规范化程序的运作,为争端解决提供有效建议.在使用强制调解解决海洋争端的过程中,明确可适用及应排除的争端范围、确保调解委员会应有的职权以及提升调解报告影响力,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强制调解的效能,从而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实现海洋和平安宁.在其他争端解决方法成效并不显著的情况下,强制调解可以为海洋争端的解决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强制调解国际海洋争端调解委员会调解报告

    毛泽东海洋安全思想的多维内涵及新时代启示

    王茹俊张宁宁
    1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洋安全是海洋事业发展的根基.从革命时期到建设时期,毛泽东深刻认识到海洋安全的重要性与现实性,在一系列海洋实践中形成了系统完整的海洋安全思想.毛泽东海洋安全思想包含四方面内涵,即政治上主张"争海御敌"、军事上建设"海上长城"、经济上打造"海上铁路"、发展上实施"经略海洋"行动,构成了一套较为系统完备的理论体系.毛泽东海洋安全思想对于新时代推进建设海洋强国重大战略任务具有重要启示,即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循以人民为中心原则,深化海洋经济贸易往来,推进海洋安全力量建设.

    毛泽东海洋安全海洋战略新时代

    轻罪治理背景下定罪免刑的功能激活与规则优化——基于醉酒型危险驾驶罪定罪免刑审判实践的分析

    陈望舒
    19-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刑法》第 37 条规定的定罪免刑制度是提升轻罪治理质效的重要实体法资源.通过以醉酒型危险驾驶罪的相关案例为分析样本展开的实证研究发现,轻罪司法裁判中定罪免刑的适用呈现出规范基础存在争议、全面审查思维缺失、裁量依据择取不当等定性难题,以及对影响基准刑的情节把握不同、对从重处罚情节的态度不同等定量难题.对此,应将《刑法》第 37 条的独立适用范围原则上限定于轻罪领域,并围绕作为刑罚裁量核心要素的责任和预防两方面构建"犯罪情节"的全面审查和甄别提取规则,从而化解定罪免刑裁断中的定性难题.考察责任和预防及其内部的子要素在定罪免刑裁量中的主次地位和比重大小,发掘"罪责导向下人格责任的有限突破"之定罪免刑裁量要素的结构地位,并将这一结论具体应用于针对影响基准刑的情节和从重处罚情节的规范性分析中,实现定罪免刑定量规则的系统优化.

    定罪免刑轻罪治理醉酒型危险驾驶罪

    后果考量融入司法裁判的证立逻辑与方法论省思

    丁慧康乃心
    3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我国司法裁判中,法官考量或诉诸后果的情形十分普遍,通过梳理并归纳后果考量融入司法裁判的实践样态,可初步将其类型化为隐性融入和显性融入两种方式.无论是基于法律规则的开放结构,还是司法活动的实践面向,抑或是人民法院的功能变迁角度,后果考量都存在成立的正当性.为防止恣意进行后果考量,学界普遍认为应当将后果考量的引入固定于疑难案件场域,但疑难案件识别标准难以明确统一,将其作为前设性条件会进一步增加后果考量融入的不可控性.因此,可通过严格的法律论证方法予以技术性回避,将后果考量补充性、辅助性地嵌入外部论证过程.同时,构建"回应型"和"前瞻型"并轨的准立法模式,加强裁判者释法明理的论证义务,发挥准立法和司法二元视角共轭互补作用.

    后果考量司法裁判外部证成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参考文献标注方法

    40页

    人口政策转型时代生育权的差异保护及冲突纾解

    徐婧马昕
    4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育权受性别特征的影响,兼具身份属性和人格属性,由夫妻双方共同享有、平等享有,在合理分配权利义务的同时,强调对女性的优先保护,其权利的行使受到公法与私法的共同规制.生育友好型社会应当以生育保障获得权为核心,在《民法典》"婚姻家庭受国家保护"原则下,生育保障的制度构建应当实现从管制型向服务型、从政策化到法治化的递进.面对人口政策转型时代所存在的问题,需要关注生育权在孕前与孕后的"阶段性"区分原则,尊重女性身体自主权的权利排他性,充分保障男性的知情权.通过加强对人工辅助生殖技术领域的立法回应,明确技术准用范围及胚胎所有权归属,并在司法实践中对生育协议涉及的经济性违约赔偿条款采取较为宽松的裁判尺度,从而构建完整的生育权纠纷解决机制.

    生育权生育支持人口政策转型性别差异权利冲突

    论国际航空运输承运人先行付款制度的国内法构建

    耿绍杰
    50-60页
    查看更多>>摘要:《蒙特利尔公约》赋予各缔约国自由选择是否在其国内法构建国际航空运输承运人先行付款制度的权利.公约第 28 条仅搭建了该制度的主体框架,很多关键问题仍需通过缔约国的国内法进行明确和补充.我国国内法已构建的援助制度与先行付款制度在历史沿革、义务履行形式、资金给付对象、法律后果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二者并非同一制度,我国国内法目前缺失后者.援助制度与先予执行制度对缓解受害主体迫切经济需要存在局限,而先行付款制度既可弥补此不足,亦可提升我国承运人市场竞争力并掌握制定国际民航规则标准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因而我国国内法有必要构建该制度.域外立法例对此提供了路径选择和内部设计层面的借鉴,即以公约制度为主体框架并辅以具体化和补充化规定.在内部设计上,可借鉴美国立法赋予承运人对"有权索赔的自然人"的酌定权及先行付款法律后果的规定,以及欧盟立法对履行期限标准的规定,履行强度标准可在借鉴域外立法基础上加以完善,同时增设未履行先行付款义务的惩罚措施.

    《蒙特利尔公约》国际航空运输承运人先行付款制度援助制度迫切经济需要

    非法侵入住宅罪客观要件探究——平稳-安宁说的展开

    吴浩
    6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个人住宅神圣而不可被侵犯.从我国基本国情和刑事政策的角度出发,非法侵入住宅罪之保护法益宜采用平稳-安宁说,以合理确定本罪侵入行为与被侵入的住宅的含义.法令、紧急避险以及合意侵入住宅具有正当事由,但须严格遵守适用条件.行为人未经允许单纯以平和方式侵入住宅,对他人平稳-安宁居住权益的侵害显著轻微,不宜认定成立本罪;若平和侵入伴随携带凶器等情节或以暴力及相当的方式侵入,这些情节与方式使得侵入行为充足而具有独立的刑法评价价值,理应成立本罪.住宅是他人形成较为固定的生活场所,不以所有权为前提;共居关系中相对独立的私人空间,亦可成为非法侵入的对象.

    非法侵入住宅罪平稳-安宁说住宅权说客观要件要素

    海南自贸港国际生态航运中心与粤港澳大湾区协同治理研究

    李茂生魏爱民
    7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海南自贸港国际生态航运中心与粤港澳大湾区的航运协同治理对于促进区域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文献资料、政策文件和统计数据,通过文本分析方法,阐述海南自贸港国际生态航运中心的内涵、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制度设计和政策创新,探讨其与粤港澳大湾区协同治理的价值、挑战和机遇,客观分析两地协同治理的路径机制和效果收益,并制定了至 2025 年、2035 年、2049 年的三个阶段规划,旨在为两地的航运协同治理提供科学的方法和路径,显著提升两地航运业务的规模、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中国式现代化海南自贸港国际生态航运中心粤港澳大湾区航运协同治理制度设计政策创新

    RCEP背景下中日自由贸易合作的路径选择

    伍方凌
    8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RCEP背景下中日经贸合作是区域经济合作的必然结果,是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需要以及基于中日两国自贸谈判现实的优选.中日间经贸关系紧密,并且RCEP合作为中日自由贸易创造新窗口,使得中日对标更高水平自由贸易具有现实基础.但中日自由贸易政策差异、敏感产业开放问题以及日本对华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也给中日自由贸易带来阻碍.综合考虑中日经贸发展的现实及其特性,中日之间宜采用北美自贸区和东盟自贸区相结合的模式建立高水平的自贸合作关系,分阶段、分领域逐步实现自由贸易,推动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

    中日自贸区RCEP东亚经济一体化自由贸易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