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地理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地理研究
地理研究

刘毅

月刊

1000-0585

dlyj@igsnrr.ac.cn

010-64889584

100101

北京安外大屯路甲11号

地理研究/Journal Geographical ResearchCSCD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地理学学术期刊,也是中国地理科学领域最具权威性、代表性的学报级核心期刊之一。主要刊登地理学及其分支学科、交叉学科的有创新性的论文、研究报告,对地理学发展有指导意义的综述、评论,反映国内外地理学进展情况的报道等,是我国地理学界展示、交流地理学成果的一个最重要的窗口与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武汉市轨道交通TOD绩效评估与类型划分——"节点-场所-功能"模型的实证应用

    安睿仝照民王梓蒙吴子豪...
    2684-270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全面评估各地铁站域内公交导向发展(TOD)绩效并划分类型,大都市可以精准制定鼓励交通和用地良性互动的开发策略以缓解城市问题.传统的2D指标忽略了城市是立体化发展的典型对象,其密度/强度指标也忽略了POI类型间潜在的功能组合.因此,本文引入街道/建筑3D形态及POI功能语义等新型指标重构"节点-场所-功能"框架,测度武汉市188个站域的TOD绩效并采用KMeans划分为六类,进而探索TOD绩效/类型与地铁客流这一关键外部效能的关系.结果显示:①TOD绩效以江汉、武昌滨江为核心向四周降低,其高值呈大-小团簇状分布;②TOD类型遵循相似的圈层分布,由中心向外围(Ⅰ类~Ⅵ类)依次为:高值功能优势类、高值节点优势类、中值平衡类、中值场所优势类、低值节点优势类、低值节点劣势类;③TOD绩效与工作日/休息日进出站总客流均显著正相关,早高峰时段大量客流从Ⅲ类~Ⅵ类站点汇聚至Ⅰ类、Ⅱ类站点.文章扩展的量化评估体系可以有效推测潜在客运量,划分的TOD类型也鼓励规划者因地制宜、精准施策.

    公交导向发展(TOD)地铁站域节点-场所-功能类型学地铁客流

    地理标志农产品对农户生计脆弱性和福祉的影响——以黄河流域旱塬区为例

    冯晓史兴民赵振斌
    2702-2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理标志对于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改善农户生计与福祉发挥着重要作用.以黄河中游渭北旱塬区苹果种植户为例,构建评估框架,采用熵值法、TOPSIS模型和自然断点法评估农户生计脆弱性和福祉.以地理标志商标采用为切入点,应用倾向得分匹配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从微观尺度探究了地理标志对降低生计脆弱性和改善农户福祉的作用.研究表明:①研究区农户生计脆弱性与福祉整体上处于高度脆弱、中度福祉水平.②农户采用地理标志商标能够通过降低生计脆弱性提升福祉,对降低其生计脆弱性的净效应为15.6%~18.3%.③农户采用地理标志商标能够将其生计纳入地理标志农产品经济、生态和文化附加值的实现过程并以降低生计系统的敏感性为关键作用路径实现福祉的提升.深入解析政策因素、生计脆弱性与福祉之间的关系和作用路径,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当前研究仅从单一视角剖析农户生计脆弱性与福祉的不足,扩展了可持续生计研究的前沿领域,为政策推广和完善提供了基于农户的微观着力点.在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应关注地理标志作为乡土特色农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对农户生计和福祉的微观作用机制,推广并鼓励农户采用地理标志商标.

    地理标志生计脆弱性农户福祉倾向得分匹配苹果种植户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乡村电商空间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河北省淘宝村为例

    谷祎璠丁疆辉武裕晗张雅璐...
    2721-27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淘宝村是乡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典型表征,探究其空间演化特征对厘清乡村电商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分析河北省淘宝村空间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空间萌芽阶段(2009-2013年),村民自组织发展乡村电商形成淘宝村,主体适应行为和空间扩张程度有限;空间扩散阶段(2014-2019年)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力量加强,创新要素和流的集聚性增强,推动淘宝村涌现和空间结构复杂性提升,而网商主体的负面互动和基础设施滞后短缺等问题导致部分淘宝村适应失败;空间稳固阶段(2020年至今),电商模式更新下多元主体间相互作用增强,进一步推动淘宝村转型升级和空间发展.②淘宝村主营产品的同质扩散、多元扩散和产业孤岛型等扩散类型以及自产自销、代理销售的流转途径,强化了产品标识作用和商品流的流动.③淘宝村空间结构的形成源于多元要素协同作用,其中,外部环境子系统影响力最大,区位条件、电商设施和物流设施要素是淘宝村的核心驱动力,子系统要素的刺激和主体间的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了淘宝村空间结构的演化.本研究为电子商务在乡村发展的时空过程与机制提供了可参考的理论分析框架,研究结果对基于电子商务的数字乡村建设具有一定普适性指示作用.

    乡村电商淘宝村空间演化复杂适应系统河北省

    空间商品化视角下传统渔村文化景观基因变异过程与机制研究——以海南省疍家渔村为例

    费雪艳程叶青罗柳莎孔熙平...
    2744-27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村落空间商品化和文化景观是地理学关注的重要议题.以海南省疍家渔村为案例,基于景观基因理论识别疍家渔村文化景观基因,从空间商品化视角分析疍家渔村文化景观基因变异过程及特征,为传统村落文化凝聚力提升和文化景观基因保护提供实践参考.研究表明:①疍家渔村空间商品化经历了由单一"渔业"向"渔业+旅游"再向"渔业+旅游+文化"融合的演化过程.②疍家渔村空间商品化驱动文化景观逐渐由海上物质文化景观基因格局形成到海陆物质文化景观基因快速变异再到海陆物质和非物质文化景观基因联动的多元化转变.海陆物质文化景观基因空间形态和整体布局阶段性特征和现代化趋势明显.依托疍家博物馆、疍家海上餐厅和海上渔排民宿等物质文化景观载体,以疍家传统技艺、节日、音乐和语言等为表征的非物质文化基因与现代文明逐渐融合并得以传承和弘扬.③疍家渔村文化景观基因变异是自然环境、政策引导、市场推动和村民诉求共同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自然环境是基础,政策调控变异方向,市场推动产业转型刺激主体利益诉求与行为转变是关键.④重视疍家陆上文化景观基因保护、强化文化景观基因原真性挖掘、激发疍民内生动力和构建异质主体间的良性利益联结和合作机制是促进疍家渔村传统文化景观保护与开发利用的重要举措.

    空间商品化传统村落景观基因理论变异过程与机制海南省

    从嵌入到共生:SES视域下乡村旅游地高质量发展过程及其驱动机制研究

    吴文智许建波孔翔
    2763-27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旅游嬗变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社会、生态问题严重阻碍了乡村旅游地高质量发展与全面振兴,而对于乡村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演化的机制研究尚缺理论与实证创新.基于社会-生态系统及"压力-状态-响应"的理论主张,从系统内部协调与压力适应两方面构建了乡村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演化的理论分析框架,采用历时性分析、过程-事件分析等质性分析方法,深入探究仙潭村社会-生态系统高质量发展的过程、特征及其驱动机制.研究发现:①仙潭村社会-生态系统高质量发展经历了资本嵌入与内生、新乡人介入与探索、返乡人回归与共生3个阶段,从传统的农业乡村转型为现代的民宿旅游乡村,初步实现了乡村旅游地高质量发展.②仙潭村社会-生态系统高质量发展过程实质是系统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即系统全要素提质发展及其结构优化协调,最为关键的是发展主体全面提升与生态价值高效转化.③精英带动、市场导向与制度变迁构成核心驱动力,多元主体遵循精英逻辑、市场逻辑与制度逻辑与社会、生态环境交互作用、协同演进,共同驱动仙潭村社会-生态系统高质量发展.本研究所构建的理论框架为乡村旅游地高质量发展及旅游地演化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借鉴,而仙潭村的实践也为推动乡村旅游地高质量发展与全面振兴提供了鲜活的样本.

    社会-生态系统乡村旅游地高质量发展过程驱动机制

    女性主义补充视角下拼装地理学的应用探索——以乌干达土地共同所有权的提出与夭折为例

    牟雅图胡志丁
    2785-28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拼装地理学(Assemblage Geographies)以"异质生成空间"和"后关系本体论"为基本特征构建了一种共通的解释策略,然而在作为人文地理学的前沿分支提供启发式思维和方法论的同时,它因为模糊了内部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权力差异性而丧失了对权力关系运作的关注,其描述性"空洞"和精确性缺乏等弱点也不可避免地显现出来.近几十年来,女性主义理论开辟了新的地理学研究空间,其垂直性的权力关系与结构内涵可以弥补拼装地理学在关注权力的差异相关性与影响方面的缺失,得以解释拼装内部各种形式的不平等关系是如何持续并抵制变革的.在女性主义补充视角下,本文将拼装地理学应用的分析框架分为"异质生成空间""后关系本体论""动态涌现过程"以及"权力的差异相关性与影响"4个部分.基于此,本文以在乌干达的田野调查作为经验材料,揭示了乌干达女性土地赋权路径是如何具有拼装的基本特征,塑造了土地共同所有权作为一项土地法案修正案条款的提出,而正是权力差异关系的持续导致了这一条款在最后颁布时被删除.通过拼装地理学与女性主义理论之间的对话,本文在批判地讨论西方前沿理论思想的基础上,以期为拼装思维的应用提供经验参考,并为拼装地理学增添新的解释力与应用价值.

    拼装地理学拼装女性主义差异性原则非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