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唐建武

双月刊

1671-7295

dyxb@dlmedu.edu.cn,dlykdxxb@yahoo.com.cn

0411-86110140

116044

大连市旅顺南路西段9号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Dalian Medical Universit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反映多学科科研、医疗及教学的理论性学术刊物。设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讲座与综述、技术方法、病例报告、短篇报告,医学教育等栏目。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所引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肿瘤化疗耐药相关机制及干预策略

    郭微华春雨
    97-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尽管肿瘤的治疗方式不断改进,但化疗仍是主要的治疗方式.在化疗过程中,患者极易因内源性或获得性机制对化疗药物产生耐受,严重限制化疗的治疗效果,极大影响患者的预后.化疗耐药性产生的机制多种多样,目前临床上仍未有特异性靶向耐药肿瘤细胞的治疗策略.因此,充分了解和掌握肿瘤化疗耐药机制,对制定更优的化疗方案,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本文就肿瘤化疗耐药的相关机制及干预策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肿瘤化疗耐药分子机制干预策略

    多模态MRI评估单侧大脑中动脉狭窄所致急性脑梗死临床预后的价值

    王健陈海沈晶伍建林...
    102-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利用多模态MRI技术评估单侧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所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缺血半暗带(IP)及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 2022 年 10 月至 2023 年 6 月收治的 66 例单侧MCA狭窄伴ACI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院治疗前均行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三维时间飞跃磁共振血管成像(3D-TOF-MRA)和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其中 48 例在治疗 7 天行 3D-ASL、DWI复查,6 例在治疗 30 天再次行 3D-ASL、DWI复查.依据 3D-TOF-MRA提示的血管狭窄程度进行分级,其中 0~1 级为重度狭窄组,2~4 级为轻中度狭窄组.根据病灶最大层面DWI高信号面积、3D-ASL异常灌注面积评估IP,测量梗死核心区、IP区与对侧镜像区的脑血流量(CBF),比较两组治疗前后IP范围.于治疗前及治疗7 天和30 天行NIHSS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 本研究中,重度狭窄组 31 例(47%),轻中度狭窄组 35 例(53%).46 例(70%)存在IP区,其中重度与轻中度狭窄组分别为 28 例(60.9%)和 18 例(39.1%).46 例CBF比较显示,梗死核心区<IP区<对侧镜像区(P<0.05).在两组治疗前存在IP区并经治疗 7 天后复查的 32 例患者中比较显示,轻中度与重度狭窄组IP范围减小分别为 10 例(71.4%)和 9 例(50.0%),两组组内治疗前与治疗 7 天 CBF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组间在治疗前、治疗 7 天CBF及两次差值的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 30 天NIHSS评分均降低(P<0.05).轻中度组与重度组预后的好转、稳定与进展比率分别为 74.3%vs 54.8%,20.0%vs 38.7%和 5.7%vs 6.5%.两组间临床预后好转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轻中度狭窄组预后明显好于重度狭窄组.结论 利用多模态MRI技术可准确评估单侧MCA狭窄所致ACI患者IP区及治疗前后IP区脑血流恢复情况,对随访和评价该类患者的预后有重要价值.

    急性脑梗死缺血半暗带三维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三维时间飞跃磁共振血管成像弥散加权成像

    半导体激光联合TheraCal? LC直接盖髓术对深龋露髓恒牙的修复效果评价

    于汶源刘建平房祥艳刘家兴...
    109-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半导体激光与TheraCal® LC直接盖髓术联合应用对深龋露髓恒牙的临床修复效果.方法 选取 2022 年 1 月 1 日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于青岛市市立医院口腔科接受治疗的 120 颗深龋露髓恒牙并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 40 颗).A组行半导体激光照射与TheraCal® LC直接盖髓,B、C两组分别行TheraCal® LC和三氧化矿物凝聚体(MTA)直接盖髓,记录盖髓所用时长.修复后第 1、3、6、12 个月对每颗患牙进行临床和锥形束CT(CBCT)检查,测量并比较各组修复成功率、患牙变色率、牙本质桥的厚度和密度.结果 修复中,A、B两组的盖髓时长均比C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成功率方面,修复后第 1、3 个月,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第 6、12 个月,A、B两组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牙变色率方面,A、B两组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牙本质桥的厚度和密度方面,修复后第 1、3、6、12 个月,A、B、C各组均逐渐增加,A组高于B、C两组,B组又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TheraCal® LC修复深龋露髓恒牙比MTA盖髓拥有更好的远期成功率,且具有操作时间短和变色少的优点,与半导体激光联合使用时促进牙本质桥形成效果更佳,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深龋露髓直接盖髓术半导体激光TheraCal®LCMTA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预后分析

    薛慧李敏胡永超刘志彬...
    115-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单纯外周血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复发及生存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7 年 1 月至 2022 年 6 月化疗后获首次血液学完全缓解(CR1)的 52例ALL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改良BU/CY±ATG清髓性预处理方案,造血干细胞均来源于亲缘间供者外周血,观察移植相关并发症,分析移植后血液学复发的危险因素及生存情况.结果 白细胞重建时间为 14(10~19)d,血小板重建时间为 16(11~25)d,18 例(34.6%)出现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15 例(28.8%)出现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33 例(63.5%)出现巨细胞病毒(CMV)感染、10 例(19.2%)出现出血性膀胱炎.单因素分析提示,Allo-HSCT后复发与患者性别、年龄、血型、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GVHD的发生、CMV感染、出血性膀胱炎无关(P>0.05);与移植前微小残留病(MRD)水平有关,移植前MRD阳性者复发率更高(P<0.05).随访至 2023 年 6 月,中位随访时间 38(4~69)月,3 年累积复发率、无病生存率(DFS)、总生存率(OS)分别为31.6%、56.7%、64.3%;5 年累积复发率、DFS、OS分别为37.3%、52.0%、59.0%.结论 亲缘间外周血Allo-HSCT可以明显提高ALL患者临床疗效,移植前MRD阳性有更高的复发率.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

    大连地区孕妇肌肉量情况及其与维生素D水平关系的研究

    岳晓玲马晓晖梅彦红刘亚鑫...
    120-123,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大连地区孕妇的肌肉量情况及其与维生素D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取 2022 年 12 月至2023 年 5 月在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集团)产检的 274 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孕妇年龄(32.11±4.00)岁,孕周(24.11±7.50)周.通过查阅孕期就诊病历及问卷调查收集孕妇的一般资料,检测孕妇血清 25(OH)D水平,使用生物电阻抗法评价孕妇肌肉量,计算全身肌肉量指数(MMI).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年龄、孕周、维生素D水平与MMI的相关性.结果 274 例孕妇的MMI为(16.48±1.81)kg/m2,血清 25(OH)D水平为(18.54±7.82)ng/mL.年龄≤35 岁者 227 例,MMI(16.35±1.81)kg/m2,年龄>35 岁者 47 例,MMI(17.07±1.73)kg/m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维生素D正常孕妇 24 例,MMI(17.01±1.68)kg/m2,维生素D不足 79 例,MMI(16.39±1.84)kg/m2,维生素D缺乏 171 例,MMI(16.25±1.83)kg/m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孕早期孕妇 46 例,MMI(16.03±1.86)kg/m2,孕中期 147 例,MMI(16.40±1.75)kg/m2,孕晚期 81 例,MMI(16.89±1.82)kg/m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相关性分析显示,孕妇年龄、孕周、维生素D水平与MMI呈正相关(P<0.05).以MMI为因变量,以年龄、孕周、维生素D水平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孕周、维生素D水平与MMI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孕妇的年龄、孕周、维生素D水平与MMI相关,维生素D水平减少可能影响肌肉量的衰减.

    孕妇肌肉量维生素D肌肉量指数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临床胰瘘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评价

    滕达许悦杨青松张文俊...
    124-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术后临床胰瘘(CR-POPF)发生的危险因素,明确胰瘘风险评分(FRS)和术后第 1 天腹腔引流液淀粉酶(DFA1)预测CR-POPF的可行性及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6 年1 月至 2022 年 1 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滁州医院肝胆胰脾外科一病区接受PD的 105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CR-POPF分为CR-POPF组和非CR-POPF组.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明确PD术后发生CR-POPF的危险因素,应用ROC曲线验证FRS和DFA1 对术后发生CR-POPF的预测价值.将FRS分值细化为低分段组(0~2 分)和中高分段组(3~10 分),比较不同分段组中围手术期诊疗进程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共有28 例(26.7%)患者发生CR-POPF.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FRS为PD术后发生CR-POPF的独立危险因素(OR=3.278,95%CI 2.021~5.319,P<0.001).FRS预测术后CR-POPF的曲线下面积为 0.911(95%CI 0.857~0.965,P<0.001),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0.857 和 0.844.进一步分析FRS中各项指标,显示患者胰腺质地和胰管直径与CR-POPF明显相关(P<0.05).FRS中高分段组术后CR-POPF和感染发生率远高于低分段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分段组术后拔管和住院时间延长,二次入院率和住院死亡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DFA1 数值绘制ROC曲线,得出曲线下面积为 0.777(95%CI 0.673~0.882,P<0.001),计算约登指数,临界值为 1 526.16 U/L,预测CR-POPF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0.714 和 0.753.结论 FRS是影响PD术后发生CR-POPF的独立危险因素,FRS和DFA1 可准确预测CR-POPF的发生.对于FRS≥3 分、DFA1>1 526.16 U/L的患者应早期预防,强化围手术期管理,个性化选择干预和治疗措施.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腺瘘胰瘘风险评分预测

    NLR、PLR对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预后的评估价值

    冯丹王凤
    132-137,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对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 3 个月预后情况的评估价值.方法 收集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首次发作的AIS患者 202 例,根据患者预后 3 个月时的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 143 例和预后不良组 59 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血液学检测指标,计算获得NLR和PLR,并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IS 3 个月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入院时NIHSS评分、心房颤动、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PLR、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和脑利钠肽(BN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NLR、FIB和入院时NIHSS评分是AIS 3个月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LR预测AIS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为 0.795(95%CI 0.721~0.870,P<0.001),敏感性 66.10%,特异性 88.80%,最佳截断值 3.31;FIB的 AUC为 0.653(95%CI 0.569~0.735,P<0.001),敏感性 59.30%,特异性 68.50%,最佳截断值 3.145;入院时NIHSS评分的AUC为0.883(95%CI 0.828~0.938,P<0.001),敏感性 90.20%,特异性 72.90%,最佳截断值 5.5.NLR联合FIB的AUC为0.827(95%CI 0.758~0.829,P<0.001),敏感性 69.50%,特异性 90.20%.在评估AIS预后不良中,NLR联合FIB比应用单一指标有更好的预测价值.结论 NLR、FIB和入院时NIHSS评分是AIS患者 3 个月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相比单一指标,NLR联合FIB对AIS患者 3 个月预后不良的价值更大.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PI-RADS v2.1联合PSAD对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

    姜贤梅陈云辉董诗存胡娟...
    138-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前列腺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 v2.1)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相结合对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csPCa)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 2019 年 2 月至 2023 年 2 月期间行前列腺MRI检查并行穿刺活检 522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年龄、实验室指标(tPSA、f/tPSA、PSAD)、前列腺体积(PV)、表现扩散系数平均值(ADCmean)、PI-RADS v2.1 评分.根据穿刺或手术结果,分为前列腺癌(PCa)组和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根据病理结果,分为csPCa组和非csPCa组.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比较不同预测因子的诊断效能,并根据PSAD检测PCa和csPCa及识别异常值的分界点,将患者分为 4 个不同等级亚组,进一步分析PI-RADS v2.1 不同评分和PSAD不同等级对诊断csPCa的临床意义.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tPSA、PV、PSAD、ADCmean、PI-RADS在PCa组和BPH组,以及csPCa组和非csPCa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PI-RADS v2.1 评分和PSAD是csPCa的危险因素(P<0.001).两者联合诊断 PCA和 csPCa的 AUC分别为 0.895 和 0.936;根据确定的 PCa和 csPCa的PSAD值分界点(0.24,0.64)和接受阈值(0.15)进一步分析显示,PSAD≥0.15 ng/(mL·cm3)或PI-RADS v2.1 评分≥4分组与PI-RADS v2.1 评分≤2 分或PI-RADS v2.1 评分为 3 分且PSAD<0.15 ng/(mL·cm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RADS v2.1 评分和PSAD联合检测对csPCa的诊断效能较好,PI-RADS v2.1 评分≤2 分或PI-RADS v2.1 评分为 3 分且PSAD<0.15 ng/(mL·cm3)的患者发生csPCa的风险较低.

    前列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多参数磁共振成像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诊断

    NLR联合PLR检测在川崎病急性期的临床应用价值

    郭苗刘启张宏郝玉青...
    144-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川崎病(KD)急性期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的变化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 2017 年 1 月 1 日至 2023 年 8 月 8 日于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KD的患儿 85 例为KD组,并选取同期收治的存在发热(腋温≥37.5℃且时间≥5 d)的呼吸道感染患儿 82 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实验室检测指标,包括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中性粒细胞(NEUT)、淋巴细胞(LYMPH)、单核细胞(MONO)、血小板(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NLR、PLR、平均血小板体积与淋巴细胞比值(MPVLR)、C-反应蛋白(CRP)及病原学检测结果.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KD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以ROC曲线评估NLR、PLR的诊断效能.结果 (1)KD组患儿的WBC、NEUT、PLT、NLR、PLR、CRP高于对照组,而LYMPH、MPV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儿的RBC、HGB、MONO、MPVLR、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支原体感染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LR和PLR是发生K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4)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LR、PLR和两者联合预测发生KD的灵敏度分别为 63.90%、65.10%、62.70%,特异度分别为86.30%、77.50%、86.30%,AUC分别为 0.788、0.765、0.824(P<0.05).结论 KD的发生与病原体感染有关;NLR、PLR比值越高,KD的患病风险越大,NLR联合PLR检测对诊断KD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川崎病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溃疡微生物在糖尿病足伤口愈合中的作用

    李英赵跃斌
    149-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糖尿病足溃疡(DFU)伤口是开放的,其皮肤环境有利于微生物定植,这些微生物的存在是导致DFU难治性和高复发性的主要原因.健康皮肤中的微生物处于平衡状态,而在DFU伤口中微生物(如共生菌和致病菌)处于不平衡状态,可能会导致伤口愈合延迟或皮肤组织进一步损伤.本文综述了皮肤伤口的愈合机制,DFU伤口中被鉴定出的致病菌及共生菌,以及它们在DFU伤口愈合中的作用,为DFU诊疗提供新视角.

    糖尿病足溃疡微生物伤口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