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徐子方

双月刊

1671-511X

skxbzf@163.com

025-83791190 83795426

210096

南京四牌楼2号东南大学校内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关注传统学科、基础理论研究,特别注重应用学科、边缘学科、新兴学科、学术史以及各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和综合研究,以推进学术研究与我国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实际的结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人类世的"生态共产主义"如何可能?——从斋藤幸平看马克思晚年的共产主义思想

    刘魁王秀
    5-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对当前严峻的人类世危机,日本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家斋藤幸平近年依据对马克思的手稿研究,提出具有"去增长"特征的生态共产主义思想,引起国内外学界的高度关注.在理论上,斋藤幸平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生态共产主义"概念,但他以马克思晚年的生态思想为依据试图倡导具有"去增长"特征的共产主义思想,以回应资本主义盲目的技术与经济增长追求导致的各种危机,实际上就是一种谨慎的生态共产主义思想尝试.尽管他的"去增长"发展战略以及他对马克思晚年共产主义思想的"去增长"解读引起了巨大的学术争议,但是,他从生态维度对马克思晚年共产主义思想的深层发掘,从人类世视角不自觉提出"生态共产主义如何可能"的问题,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发展空间,值得认真关注.

    人类世危机斋藤幸平去增长生态共产主义

    非意识形态的伦理学何以可能——论阿尔都塞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思想贡献

    晏扩明
    1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阿尔都塞基于对马克思哲学存在认识论断裂的理论判断,提出了一种马克思主义的反人道主义立场,并以矛盾的多元决定论为依托,从根本上动摇了以人道主义为基础建立一种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合法性,由此为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性上建立起一种非意识形态的伦理学提供了理论视域.这种伦理学完全超出了既往西方哲学史框架下对伦理学的认知和印象,并具有一种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特征.

    认识论断裂矛盾的多元决定论反人道主义伦理学阿尔都塞

    孟子性善论的伦理使命

    任丑
    2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孟子性善论试图打通天道与人道、真与善、外在环境与内在自我之间的鸿沟.此宏大的理论抱负集中体现为三大伦理使命:(一)人性存在论确立人性的本体根据,断定人性是人人生而固有的先天之心;(二)人性价值论肯定人性善是人性先天具有的、源自"四心"的道德价值,是不受任何外在因素影响的内在善,是人之为人的内在价值;(三)人性方法论主张人性善的实践程序是天道通过君子实践人道,也就是说,君子秉承天道,自觉地保持善、追求善、彰显善.孟子性善论既有其生命力与合理性,亦有其不足之处.其伦理使命的当下践行,尚需注入新的时代要素.

    性善论人性存在论人性价值论人性方法伦理使命

    平台经济数据权益的三重伦理属性

    李欣隆
    3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平台经济是数据驱动、平台支撑和网络协同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充分发挥数据要素在平台经济中的作用,需要在尊重数据来源、加工和流动规律基础上,保障数据生产和流通交易过程中各参与方享有的权益,平台经济数据权益集中体现在数据产权、数据流通交易以及数据收益分配等方面.数据归属的正当性体现了数据产权的伦理属性,数据产权既是法律权利又是道德权利,数据归属关系的法律确权是数据产权伦理的体现.数据确权涉及多元数据主体之间基于正义原则的伦理关系;数据交易的平等性体现了数据流通的伦理属性,表现为数据流通交易主体的法律地位和道德地位的平等性、流通交易机会的均等性以及流通交易竞争的公平性;数据收益分配的公平性体现了数据利益的伦理属性,要求遵循按劳分配原则、数据价格合乎市场评价贡献的原则以及数据来源与使用合乎法律规定原则.

    平台经济数据权益数据产权伦理数据流通伦理数据收益伦理

    脑机接口技术(BCI)能够带来永生吗?——基于传统生死哲学的探讨

    张静
    39-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鉴于脑机接口技术(BCI)能令人"永生"之假说带来的困惑,运用传统生死哲学对其技术实质进行分析和反思.首先,应对核心问题,即BCI是否实现了对生命存在主体的复制和存续.依据作为生命存在主体之心智的双重体用性分析发现:(1)具有本体性的心智是非功能主义的,因此不等同于脑信号采集后的数据化集合;(2)具有主体性的心智是非计算主义的,因此不等同于程序化运行,所以BCI始终没有实现心智的复制与存续,只是脱离了生命真实存在的,耽于部分生理表象的观测和模拟程序演算.其次,反思同类"数字永生"技术对生命理解的局限.正因其缺乏对生命存在的主体性乃至本体性的理解层次,导致对生命的物质化和表象化认同,从而耽于对局部生理信号的抓取、数据化和程序化,这样的"数字永生"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的.

    脑机接口(BCI)永生生死哲学自性功能主义计算主义

    企业数字化转型与供应链韧性:基于社会网络分析视角

    宋冬林刘甫钧丁文龙
    4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2008—2022年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构建综合指标体系,涵盖预防能力、适应能力和恢复能力三个关键维度,以量化企业供应链的韧性水平.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从供应链的预防能力、适应能力和恢复能力三个方面显著增强供应链韧性,并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和提升供应质量间接提高供应链韧性.企业所有权性质、科技投入水平和区域虚拟集聚程度等因素对数字化转型与供应链韧性之间的关系产生影响.研究结果为理解企业数字化转型如何增强供应链韧性提供社会网络分析视角,为企业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自身竞争力提供了实践指导.

    数字化转型供应链韧性社会网络分析交易成本供应质量

    著作权使用声明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60页

    制度性交易成本与"专精特新"——来自上市民营企业的经验证据

    李慧
    6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03—2020年民营上市企业数据和制度性交易成本的匹配数据,运用GMM方法实证分析制度性交易成本对民营企业"专精特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我国制度性交易成本在样本考察期内总体呈现下降态势,下降幅度为23.91%,各地区之间存在差异,东部最低,西部最高.制度性交易成本与民营企业"专精特新"负相关,即制度性交易成本越低,民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越快,创新水平越高.(2)制度性交易成本的降低有利于民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以及民营企业创新水平的提升,有助于民营企业迈向"专精特新",这种助力作用主要通过促进企业进入来实现.(3)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对民营企业"专精特新"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企业以及高融资约束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制度性交易成本"专精特新"民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数字经济促进了平衡发展吗?——基于287个地级市各领域发展差异的实证研究

    刘博涛涂正革
    7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11—2019年全国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实证考察数字经济对平衡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数字经济赋能各领域平衡发展提供更为可靠的经验证据.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推进了各领域的平衡发展,这一效果在西部地区和市场化程度居中地区更为明显.相较于重点城市和中小城市,普通城市和特大城市的数字经济对平衡发展的推动效果更好.进一步研究发现城市创新水平和创业活跃度是数字经济影响各领域平衡发展的主要机制.

    数字经济平衡发展城市创新水平创业活跃度服务结构升级

    迈向"治理枢纽":街道的角色转向及其组织建构

    任克强康镇
    9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持续推进,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对街道体制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城市行政科层体制变革过程中,街道先是由临时性的派出机构演变为压力倍增的行政末梢,进而开始寻求向行政型治理枢纽的转变.当前街道凭借党建引领下的"行政吸纳治理",将党建引领原则贯穿于基层社会治理的全过程,积极调适国家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突破传统的"行政有效、治理无效"困局.为切实增强街道的治理枢纽功能,需要进一步理顺"区县—街道—社区"三级治理体系,以分域治理机制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街域治理共同体,以技术赋能创新街道治理方法,最终成功兑现街道统筹协调、资源链接、规范引导的体制性优势.

    街道体制行政末梢治理枢纽基层治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