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消费电子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消费电子
消费电子

侯丽萍

半月刊

1674-7712

xiaofeidianzi@163.com

010-52420279 68253737

100036

北京海淀区翠微中里15号楼二层240室

消费电子/Journal China This Week in Consumer Electronics
查看更多>>  《消费电子》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中国电子商会主办的一本集高端人物访谈、热点事件报道、产品评比测试、导购等的大型消费电子资讯半月刊。上半刊立足最新消费电子产品评测推荐,放眼全球消费电子前沿动态,全面指导理性健康的消费电子产品购买,下半月刊注重消费电子理论研究,是国内最具权威性和实用性的消费电子资讯大型综合半月刊。   杂志脱胎于2003年创刊的《电器评介》,现正式更名为《消费电子》,目前已成为家电领域最具权威性、专业性、实用性、广泛性和针对性的知名媒体。是消费电子爱好者交流、学习及收藏的首选;更是政府和企业高层了解消费电子行业动态和普通消费者购买消费电子产品的首选参考刊物。编辑内容我们的编辑方针  及时准确、客观详实地传递消费电子技术和产品信息,促进消费电子市场的繁荣,为国内外厂商提供全方位高水准的服务,帮助消费者提高对产品的认知水平,正确引导合理消费。每期杂志均以大量篇幅发布“消费电子评测室”对各类电器产品的横向对比评测报告,为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提供依据。客观、独立、公正、公开地评价、推荐优秀的电器产品,是我们的工作准则。同时关注行业热点事件和人物,为读者奉上行业最热门人物的专访报道。  现已建立国内权威性的消费电子主观评介测试实验室,逐步形成了具有品牌标志的消费电子产品认证标志奖项,众多消费电子生产厂商都以获得这些奖项为荣。  为了更好的贴近消费者的需求,新增的“潮人玩转消费电子”和“商品集装箱”栏目进一步提升了杂志的趣味性、可读性和实用性。我们的主要读者描述:  读者对象主要是消费电子技术和产品发烧友、需要购买消费电子产品的普通消费者和消费电子行业从业者。目前订阅和购买用户已达到每月16万左右,并且仍旧在不断增长之中。读者对象包括国家公务员、企业高层管理人员、IT业者、医疗卫生业者、公司职员、服务业人员、学生和家庭主妇等。读者群的收入处于中高水平,多数读者具有较强的购买力,并且对周围人群具有较强的购买影响力。这些读者基本覆盖了国内的所有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其中来自北京、上海、广东等发达地区占总量的45%以上。读者年龄主要集中在20—50岁之间。 发行数据  《消费电子》为大16开全彩印半月刊,在全国公开发行,发行量突破16万册,其发行渠道遍及全国各地邮局、报刊亭、同类企业界、相关展会和销售终端。其中尤以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核心城市为主,在重点城市的银行、4S店、宾馆、酒楼及高档写字楼等场所均有本刊的展示,北京及广州等重点城市的主要报摊点均有销售,在工信部中国电子商会主办的全年二十个大型论坛和高峰会议上均会随会议资料派送,并已进入部分高校阅览室、图书馆和上海爱知书店等。   编辑部联系方式:020-62215592、010-68253737-147  发行部联系方式:010-68253737-146  邮箱:sally@cechoice.com  《消费电子》杂志(学术)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中国电子商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大型科技理论期刊。本刊秉承一贯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办刊宗旨,坚持学术性、时代性、创新性和超前性,探讨和报道国内外消费市场、信息产业、电子信息行业在科研、教学、应用方面的学术论文及成果,为国内外同行提供专业的学术交流的平台。  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4-7712 国内统一刊号:CN11-5879/TM 邮发代号:82-224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一、栏目设置:>消费市场 >电子科技 >计算机科学 >技术交流  二、征稿对象:  从事经济管理、信息科学、电子技术相关领域学习或工作的人员均可向本刊投稿。  联系方式:  电话:010-52420279  投稿邮箱:xiaofeidianzi@163.com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企业视角下无糖饮料产品网络营销策略分析——以Y公司为例

    黄小珊
    68-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各类饮料品牌基本将市场划分完毕,新出现的品牌一般而言很难再找到着力点进入市场,而Y公司则凭借其敏锐的市场嗅觉及互联网思维,结合当下人群对健康问题关注度的提升及消费主力人群的更迭背景,挖掘饮料市场的空白并迅速占领一席之地.本文从企业角度出发考察其在网络环境下的营销策略,并给出一定发展建议.

    4P理论营销策略互联网思维

    计算机成像技术在影视特效中的运用

    牛小明
    70-7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电影领域当中,计算机成像技术的大规模应用让电影特效制作水平显著提升,并且逐渐地将虚拟的效果转换为身临其境般的现实,使得电影不再被视觉和听觉所限制,从而传播至世界各地.对于中国电影而言,它已经不单纯是意识形态工具,同时也是产业化的发展结果.

    计算机成像技术影视特效电影制作

    基于Excel的成绩管理策略探微

    李建
    7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Excel软件在数字整合和统一中具有高效性、便捷性,能够在中小学、大学成绩统计中发挥良好的作用.在本文的研究中将利用Excel表格中的功能,进行学生考试成绩统计,能够减轻教师制作成绩单的压力,且数据整合详细、统计精准,避免因人工计算出现差异、错误等问题,提高学生成绩管理效率.

    成绩管理Excel表格数据分析

    用DSP软件编程实现的引导装载系统研究

    李德印
    7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今,我国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已达到世界先列水平,随着其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对其引导装载系统应用功能的全面完善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这一高要求,就要积极利用DSP软件编程.本文也会根据该处理软件的特点,对其如何升级优化引导装载系统进行着重分析,以便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DSP软件编程引导装载系统设计实现研究分析

    任务驱动法在高职计算机的运用浅探

    何汝博
    74,83页
    查看更多>>摘要:计算机在科技的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互联网、人工智能都和信息技术患患相关,学会使用计算机是人类科技进步的基础.为了适应教育部提出的培养适应社会的综合型人才,高职院校应注重学生在计算机方面的教学.但在传统的高职院校当中,计算机课程的开展效果一般,致使学生对学习计算机提不起兴致.随着科技的进步与提升,高职教师可以将"任务驱动法"应用到教学当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在计算机应用水平,不断提高教学实效性.

    任务驱动法高职计算机运用策略

    基于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管理的计算机应用

    李宇飞
    75,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信息化时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21世纪被人们称作是互联网经济时代,通过这个名称也能够看到当前信息技术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密不可分,计算机信息技术虽然方便了人们生活,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例如黑客病毒和其他的破坏行为威胁了网络信息安全.面对这样的问题,本文通过描述现阶段网络信息技术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对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管理下的计算机应用进行相关分析.

    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管理重要意义应用

    中职计算机基础分层教学的组织与实施——以百年职业教育计算机基础教学为例

    韩雪
    76-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百年职校计算机基础分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储备、操作能力和学习动力等因素,把学生划分为A、B、C三个层次,每层学生在不同的学习目标和任务中开展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操作,以提升中职计算机基础的教学质量.

    中职计算机分层教学

    遏制网络盗版视频的非传统思路

    孙桦
    78-79,8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进入数字媒体时代以后,互联网带来了新的资源传播方式,也使现有制度陷入困境.一直以来,社会各方包括立法者、执法者、版权者等传统主体积极行动,却未能有效遏制盗版视频.因此,要寻找非传统的切入点进行规制的路径设置,从受众、盗版者的底层角度思考,建构起新型的视频保护体系,以此促进版权文化事业发展.

    遏制网络盗版非传统思路数字媒体受众视角盗版者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下学习性投入影响机制研究——院校资源支持的视角

    利荣豪
    80-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生学习投入是促使其学业成功的重要"助推器",院校资源支持是影响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关键因素,本项目通过调查问卷和实证分析,研究得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对大学生的学习投入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学生主动配合线上线下课程的学习,学习效果更好.但是,院校资源对学生在混合教学下的学习投入影响并不明显,院校资源在混合教学利用并不充分.研究建议,优化校园网络、提升师资水平、整合线上线下资源等方面优化院校资源支持,从而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学习投入.

    混合教学学习投入院校资源

    基于迁移学习的网络入侵检测

    奚雨新
    82-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们身处于互联网时代,数据泄漏事件屡见于各大新闻,数据孤岛现象在企业数字化、信息化过程中也随处可见,如何打破数据孤岛,保护数据隐私安全,成了新时代面临的关键问题.针对当前网络入侵检测技术存在训练数据模型复杂度高且时间长、误检率高、适应性差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将迁移学习用于网络入侵检测模型,该模型能够很好地解决网络入侵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其对网络入侵检测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入侵检测技术网络入侵检测模型迁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