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气自动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气自动化
电气自动化

黄建民

双月刊

1000-3886

Dqzdh2007@126.com

021-63018345 63014492

200023

上海市蒙自路360号

电气自动化/Journal Electrical Automation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变分自编码高斯混合模型的海量新能源出力场景生成方法

    宋晓维
    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最近几年,风电、光伏等各种新能源在电力系统中的接入率不断攀升,对于新能源出力的不确定性进行精确度更高的建模愈发重要.为了简化随机场景生成步骤,提高场景生成的效率和精度,采用数据驱动的建模思路,以无监督变分自动编码高斯混合模型为基础,构建了一种全新的海量新能源出力随机场景生成方法.将高维训练集数据经编码器映射到结构良好的低维隐变量空间进行概率建模、抽样,再经解码器还原回原有维度,得出场景集.与已有的概率方法相比,这一方法能够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完成风电、光伏训练数据的时空特征、波动性特征的学习,从中提取出具有典型意义的出力曲线,并快速形成与观测特相契合的数据集,并不需要实施场景约简.经南方某省电网分地市实际历史新能源出力算例的检验,证明所提算法是可靠、合理和有效的.

    场景分析法变分自动编码器深度学习场景生成新能源电力系统

    基于积分调节算法的光伏电池负荷功率跟踪控制

    刘雪原陈玉敏魏阳张凌浩...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光伏发电系统和微电网的普遍应用,在微电网孤岛运行时,光伏发电功率与负荷额定功率不匹配的问题日益突出.通过研究光伏电池输出功率特性,提出一种基于积分调节算法的光伏电池负荷功率跟踪控制策略.在孤岛模式下可实现光伏发电系统输出功率在容量范围内自动跟踪微电网负荷所需额定功率,从而满足微电网孤岛运行模式下功率平衡的要求.最后通过构建的额定功率为100 kW的光伏微电网动模试验平台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可行性.所得研究成果可为无电地区利用太阳能发电就地解决负荷供电的稳定性问题提供技术参考.

    光伏发电积分调节器微电网孤岛运行功率平衡

    计及可再生能源不确定性的储能系统优化配置方法研究

    刘军福张怀鹏马耀东周伟昌...
    8-1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减少配电网的功率损耗,提升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活性,提出了计及可再生能源不确定性的的储能系统多目标优化配置方法.首先,通过概率密度函数对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不确定性进行了分析,并基于可再生能源的不确定性构建储能系统优化配置模型;其次,提出改进海鸥优化算法求解优化配置模型,通过引入Logistic映射模型、非线性移动系数和局部收敛挖掘算子以克服传统算法中早熟收敛和局部最优问题;最后,在IEEE 14节点系统中进行案例分析.案例分析结果验证了所提模型的可行性和所提算法的有效性,配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和灵活性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配电网可再生能源储能系统改进海鸥优化算法优化配置

    考虑DG无功调节和不确定性的配电网新能源消纳容量评估

    张骁郑舒蒋国栋
    1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充分考虑分布式电源不确定性和控制多样性对配电网运行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考虑分布式电源无功调节和不确定性配电网新能源消纳容量的评估方法.首先分析了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电压分布的影响、分布式电源无功调节能力以及分布式电源出力的不确定模型;其次,以最大化新能源消纳容量和最小网损为优化目标,以计及分布式电源无功调节和不确定性的有功-无功作为重要约束,建立配电网新能源消纳容量评估模型;然后,以分布式电源和无功补偿装置的出力为优化变量,通过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实现了新能源消纳容量的准确评估;最后通过应用实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评估方法实现了配电网新能源消纳容量的可靠评估.

    分布式电源无功调节不确定性配电网消纳容量

    基于电压无功控制模型的光伏电网储能分析

    孙勇李峰
    18-1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含高比例光伏并网配电网中,设计了一种基于电压无功控制模型的光伏电网储能模型.模型外层选择电池储能系统(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s,BESS)位置和容量,内层为BESS有功和无功功率分配.在IEEE 28节点系统上进行验证.结果表明:BESS的功率分配完成优化后,无功功率损耗与有功功率损耗的均降低幅度20%左右.系统电压波动在电压无功控制及BESS设备协同调度影响下不断减弱,进一步促进电能质量的提升,大大降低了系统能量需求.

    光伏电压无功控制储能系统双层优化实时调度

    三相PWM逆变器直接并联系统零序环流分析与抑制

    崔巍奚磊
    20-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环流抑制是实现三相PWM逆变器直接并联系统重要关键技术之一.首先在同步旋转坐标下建立了三相PWM逆变器直接并联系统的零序环流数学模型,结合逆变器空间矢量调制算法详细分析了环流抑制原理.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一种基于比例谐振与非零矢量占空比前馈控制的环流抑制策略.该策略可通过调整逆变器空间矢量中的零矢量,在减小环流幅值/有效值的同时,可进一步抑制并联零序环流中的工频波动.最后通过试验给出了不同控制策略下的环流抑制波形,充分证明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为三相PWM逆变器直接并联系统可靠稳定运行提供技术支持.

    环流分析变换器并联电感不平衡比例谐振控制环流抑制策略

    考虑燃气设备掺氢运行与碳交易的多能联供配网优化调度

    张琪赵文会王浩钰
    2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配网的低碳运行与多能联供能力不足的问题,引入燃气设备掺氢运行技术及碳交易机制,提出一种多能联供配网优化调度模型.燃气设备掺氢运行技术不仅可以有效降低燃气设备的碳排放量,而且拓宽了风电消纳渠道.提出了多能联供配网的运行框架,并建立了燃气轮机与燃气锅炉的掺氢运行模型.引入阶梯碳交易机制限制配网的碳排放,建立了考虑购能成本、碳交易成本及弃风成本的配网调度模型.通过算例表明,所提策略具备较好的经济性,提高掺氢比例可以降低系统运行成本.

    配网多能联供燃气设备掺氢运行阶梯碳交易

    DFIG定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下的调频优化策略研究

    王伟胡喆赵磊贺凯妮...
    2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定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是造成双馈风力发电机功率突变,进而导致系统频率下降常见的高风险故障,同时由于速度和频率之间的解耦控制,在频率波动时很难对系统提供动态支持.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基于附加转矩控制的复合频率控制策略.首先构建定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数学模型,分析故障对频率的影响特性,然后基于传统的频率控制方法提出基于附加控制器的复合惯性频率控制策略;最后通过仿真平台验证所提控制策略在定子绕组匝间短路下的表现特性.结果表明,复合频率控制降低了频率变化率,减少了定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后频率的漂移.复合频率控制在定子绕组匝间短路下能够提供频率的动态支持,改善了匝间短路故障下弱电网的频率下降问题,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

    双馈风力发电机定子绕组匝间短路频率波动附加转矩复合频率控制

    基于换相角预测计算的高压直流输电双桥共同换相预判方法

    谭展鹏郭亚勋李晓华李昊...
    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交流故障下出现双桥共同换相会增大换相失败的风险,提前判断双桥共同换相的发生有利于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换相失败.为获取对双桥共同换相进行预判所需的高精度换相角预测计算结果,利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建立换相角与中值时刻的关系,并构造虚拟换相过程用于确定中值时刻.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换相角预测计算方法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精度,用于双桥共同换相预判中能有效预判双桥共同换相的发生.

    高压直流输电换相失败双桥共同换相换相角预测计算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配电网主站馈线故障区段自动隔离方法

    张裕陈巨龙李震张兆丰...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隔离方法不能准确判断馈线故障区段,导致隔离时间过长、直流电压峰值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网架结构和关联矩阵的配电网馈线故障区段自动隔离方法.首先根据典型的配电网网架结构搭建了配电网模型,获取配电网节点的关联矩阵;根据配电网主站馈线故障类型获取故障等效电路;根据关联矩阵元素取值生成馈线开关开断前的电流,提供故障判断和定位依据,优化故障区段自动隔离流程,完成配电网主站馈线故障区段自动隔离方法的设计.将设计方法应用于配电网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故障时的馈线自动隔离算例中.结果表明:在不同位置的故障区段下,与两种传统方法相比,设计故障区段自动隔离方法能有效降低故障直流电流的峰值,清除故障电流的耗时更短.所提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和效率,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网架结构关联矩阵配电网馈线故障自动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