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樊代明

半月刊

1000-2790

edjfmmu@fmmu.edu.cn

029-84774674

710033

西安市长乐西路169号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he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由第四军大学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征稿和发行的高级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半月刊,A4开本,105g铜版纸印刷;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0-2790,国际刊名代码CODEN DJDXEG,邮发代号52-86;属我国核心期刊、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并已进入著名国际检索系统。如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等。本学报多次被评为国家、军队优秀,在建国50周年荣获“首届国家期刊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去势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雌二醇的保护作用及其对凋亡抑制基因表达的影响

    成小蔓曹洪王永红周远大...
    985-9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雌二醇(E2)对去势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的保护作用及其对凋亡抑制基因bcl-2的影响.方法:建立雌性Wistar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MACO),分为4组,WT去势大鼠安慰剂组(A组)、苯甲酸雌二醇组(B组)、ERKO去势大鼠安慰剂组(C组)、苯甲酸雌二醇组(D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激光多普勒血流(LDF)仪、免疫组化和RTPCRC等检测血浆E2水平、脑血流量的变化、促血管生成素-1(Ang-1)mRNA的表达、调亡指数以及bcl-2表达.结果:经E2处理的雌性野生(WT)和雌激素α受体基因敲除(ERKO)去势大鼠,其脑缺血再灌注后脑血流的变化幅度、脑组织中Ang-1 mRNA表达和bcl-2的表达均高于安慰剂对照组(P<0.01).结论:E2介导的Ang-1 mRNA和bcl-2表达的增加及其对微血管结构的稳定作用是脑缺性再灌注损伤修复的重要机制.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雌激素血管生成素凋亡

    高龄食管癌患者360例的外科治疗

    陈胜李士亭方友平谈进...
    988-988页

    食管肿瘤高龄患者外科治疗

    姜黄素对哮喘小鼠气道重构及TGF-β1 mRNA表达的影响

    陈衡华孙杰陈青梅
    989-9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姜黄素对哮喘小鼠气道重构及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8只雄性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A组)、哮喘组(B组)、地塞米松1 mg/kg治疗组(C组)、姜黄素治疗组(D组),用卵清蛋白(OVA)进行致敏和激发,建立哮喘模型.收集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行白细胞和嗜酸粒细胞(EOS)计数,观察并计算离体支气管壁厚度、支气管平滑肌厚度、支气管平滑肌细胞核数量和肺组织形态学改变,采用医学图像分析软件测定支气管各项指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哮喘组、地塞米松治疗组、姜黄素治疗组的EOS分别是(0.51±0.17)×108/L,(7.42±0.33)×108/L,(4.89±0.75)×108/L,(3.14±0.24)×108/L,哮喘组明显比正常对照组增高,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哮喘组小鼠具有明显的气道炎症,出现上皮细胞增生、平滑肌肌层增厚、结缔组织增生、黏液分泌旺盛并伴小气道栓塞,支气管黏膜下、血管壁及周围、肺间质均有大量胶原纤维沉积,姜黄素治疗组小鼠炎症明显改善,黏液产生减少,上皮增生、平滑肌层增厚不明显,气道周围胶原纤维及黏液颗粒均减少.免疫组化法TGFβ1的表达中,正常对照组阳性率为8.3%(1/12),哮喘组达66.7%(8/12),地塞米松治疗组为41.7%(5/12),姜黄素治疗组为25.0%(3/12),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姜黄素不仅可明显抑制哮喘小鼠的气道炎症反应,还可明显减轻气道重构的程度,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TGF-β1mRNA表达来实现的.

    哮喘气道重构转化生长因子β1姜黄素

    绝经后阴道出血298例的临床和病理分析

    孙敏玲
    992-992页

    绝经阴道出血良性疾病恶性肿瘤

    α-硫辛酸拮抗铅对幼年大鼠骨生长及代谢的影响

    裴丹李俊林王志云单伟...
    993-9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α-硫辛酸(LA)对染铅大鼠骨显微结构及骨髓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2组,空白对照组和铅染毒组(230 mg/L的醋酸铅灌胃),40 d后各组取3只大鼠测血铅和骨铅,将已染铅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铅对照组、3个LA治疗组[30,60,100 mg/(kg·d)].LA治疗80d后处死动物,测定血铅、骨铅、HE染色观察骨小梁结构,免疫组化法检测碱性磷酸酶表达.结果:①LA各治疗组大鼠血铅、骨铅水平均低于铅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LA 100 mg治疗组大鼠,HE染色观察骨小梁结构,碱性磷酸酶表达与铅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能够拮抗铅的骨毒性.

    α-硫辛酸骨/代谢

    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行为的影响

    曹艳杰王福波
    996-996页

    急性脑梗死康复训练

    脓毒症大鼠脑线粒体功能损伤与氧化应激的关系

    曾其毅王阳钱新华
    997-10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脓毒症脑组织线粒体功能及可能损伤机制.方法:选取40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180~220 g),以抽签方式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3 h脓毒症组(3LPS组),6h脓毒症组(6LPS组)和24 h脓毒症组(24LPS组),每组10只.腹腔注射革兰阴性菌脂多糖(LPS)溶液建立脓毒症大鼠动物模型,各脓毒症组大鼠在相应时点处死后分离获得线粒体.测定各组大鼠脑线粒体膜电位、线粒体丙二醛(mtMDA)含量、线粒体一氧化氮合酶(mtNOS)活性以及线粒体一氧化氮(mtNO)浓度.结果:3LPS组大鼠脑线粒体膜电位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0.5±0.5)vs(1.2±0.6),P<0.05];6LPS组和24LPS组大鼠脑线粒体膜电位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1.4±0.7)vs(1.2±0.6),(1.6±0.7)vs(1.2±0.6)].3LPS组和6LPS组大鼠脑mtMDA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12.0±2.1)μmol/Lvs(5.7±0.8)μmol/L,(8.7±0.8)μmol/Lvs(5.7±0.8)μmol/L,P<0.01];24LPS组大鼠脑mtMDA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别[(6.5±1.6)μmol/L vs(5.7±0.8)μmol/L].3LPS组和6LPS组大鼠脑mtNOS活性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74±24)μkat/g vs(16±13)μkat/g,P<0.01;(32±10)μkat/g vs(16±13)μkat/g,P<0.05];24LPS组大鼠脑mtNOS活性较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别[(28±12)μkat/g vs(16±13)μkat/g].3LPS组、6LPS组和24LPS组大鼠脑mtNO浓度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15.4±4.8)μmol/g vs (1.2±2.6)μmol/g,(6.5±3.8)μmol/g vs(1.2±2.6)μmol/g,(3.6±2.1)μmol/g vs (1.2±2.6)μmol/g,P<0.01].脓毒症大鼠脑mtMDA含量、mtNOS活件和mtNO浓度与脑线粒体膜电位存在明显负相关性(r=-0.677,P<0.01;r=-0.738,P<0.01;r=-0.715,P<0.01).结论:大鼠脓毒症病程中存在可逆性脑线粒体功能损伤;脓毒血症时脑线粒体损伤发生高峰在3~6 h;氧化应激是导致脓毒症大鼠脑线粒体功能损伤的主要机制之一,其中mtNOS和mtNO在这一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大鼠线粒体氧化应激一氧化氮

    芪丹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63例观察

    黄剑林周秦
    1000-1000页

    芪丹胶囊冠心病心胶痛

    益肾中药复方防治大鼠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

    王育才丁勇范清宇张殿忠...
    1001-10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益肾中药复方用于实验性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观察其疗效,并对中药复方的机制做初步的探讨.方法:使用糖皮质激素肌肉注射制造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同时给予益肾中药复方治疗3 mo后,观察模型动物股骨骨密度(BMD)、血钙、血磷、血碱性磷酸酶(AKP)理化指标.结果:益肾中药复方治疗组大鼠股骨BMD高于模型组(P<0.05),血钙、血磷、血AKP等均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益肾中药复方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由糖皮质激素诱发的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病因学中药复方大鼠

    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齐杰玉郭占军赵华
    1003-1003页

    依达拉奉注射液急性脑出血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