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樊代明

半月刊

1000-2790

edjfmmu@fmmu.edu.cn

029-84774674

710033

西安市长乐西路169号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he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由第四军大学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征稿和发行的高级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半月刊,A4开本,105g铜版纸印刷;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0-2790,国际刊名代码CODEN DJDXEG,邮发代号52-86;属我国核心期刊、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并已进入著名国际检索系统。如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等。本学报多次被评为国家、军队优秀,在建国50周年荣获“首届国家期刊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Smad 4在贲门及非贲门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生存的关系

    李强周永宁张志镒姬瑞...
    1413-1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Smad4在胃贲门和非贲门癌中的表达状况,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之间的关系,探讨贲门癌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及组织芯片技术,对78例贲门癌、113例非贲门癌组织中的Smad 4蛋白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贲门及非贲门癌中Smad 4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9%和66.4%.在贲门癌中Smad4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及分化程度有关(P<0.05);在非贲门癌中Smad 4的表达与各临床病理特征均无相关性(均P>0.05).生存分析表明,Smad 4表达仅与非贲门癌患者的预后有关(P=0.010).结论:在胃贲门和非贲门癌中Smad 4的表达对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影响不尽相同.Smad 4蛋白表达对非贲门癌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作用.贲门胃癌不仅在分子水平上同非贲门癌存在差异,在生存预后方面亦存在不同.

    贲门癌非贲门癌Smad4临床病理特征生存期

    护理干预对择期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李凤萍
    1416页

    护理干预择期手术焦虑抑郁

    CK20 mRNA和hTERT mRNA表达与大肠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的临床研究

    陈萍王宁菊刘新兰
    1417-14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检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细胞角蛋白20(CK20)mRNA和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mRNA的表达,探讨其能否作为判断大肠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及预后的分子生物学指标.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大肠癌32例、肠道良性病变11例和健康体检者20例的外周血中CK20mRNA和hTERT mRNA的定性和半定量表达.以人胃腺癌细胞株SGC-7901作阳性对照.实验数据采用SPSS13.0 forWindows软件包统计分析.结果:①CK20 mRNA和hTERTmRNA在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0%和56.2%,相对系数分别为0.89±0.17和0.88±0.17;在肠道良性病变患者外周血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1%和0%,相对系数分别为0.11和0;在健康体检者外周血中阳性表达率及相对系数均为0.大肠癌患者与肠道良性病变患者、健康体检者相比,CK20 mRNA和hTERT mRNA的表达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CK20 mRNA和hTERT mRNA阳性表达率和相对系数与临床分期、远处转移均有关(P<0.05);其阳性表达率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无关,但相对系数与之均有关(P<0.05).阳性表达者生存率低于阴性者(P<0.05).结论: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存在CK20 mRNA和hTERTmRNA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及患者生存密切相关,提示CK20mRNA和hTERT mRNA的表达能预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可判断预后.

    结直肠肿瘤外周血微转移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CK20mRNA,hTERTmRNA

    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野菊花中的5种金属元素

    刘宗亮敖慧斌范小娜张洋...
    1421页

    微波消解野菊花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金属元素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LR7 mRNA表达与血清IL-12,HBV-DNA载量的相关性

    段乃荣陈红王岐洁
    1422-14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TLR7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的表达及其与IL-12,HBV-DNA载量之间的关系,探讨TLB7在抗病毒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机制及意义.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38例具有不同HBV-DNA载量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12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LR7耵mR-NA表达,患者按病毒载量分为低、中、高3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血清病毒载量,ELISA法测定血清IL-12的水平,多组均数间的比较用方差分析,直线相关性分析用Spearman秩相关.结果:患者组中TLR7 mRNA水平比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3组患者间TLR7 mRNA表达有显著差异且与血清HBV-DNA载量呈负相关,患者组血清IL-12比正常人显著增高,3组患者外周血清IL-12,低、中病毒载量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与病毒载量呈负相关(r=-0.075,P<0.01).结论:TLR7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的表达下降,TLB7与IL-12可能在慢性乙型肝炎中对病毒清除有重要作用,其水平降低可能与疾病的慢性化机制有关.

    Toll样受体7白介素.12病毒载量免疫,天然慢性乙型肝炎

    不同重组人造血细胞生长因子在髓系白血病骨髓细胞染色体检测中的应用

    杜庆锋张嵩丘信葵刘晓力...
    1425-1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造血细胞生长因子对髓系白血病细胞染色体形成的能力、可能机制及其应用价值.方法:用含不同重组造血细胞生长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3,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培养液体外分别培养22例髓系白血病的骨髓细胞24 h,G显带染色观察其染色体形成情况.结果:7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IL-3对4例有刺激作用,GM-CSF对3例刺激作用,G-CSF对2例有刺激作用;异常核型检出率为57.1%(4/7).15例慢性髓系白血病(CML)中,IL-3对4例有刺激作用,GM-CSF对9例有刺激作用,G-CSF对8例有刺激作用;异常核型检出率为100%.结论:造血生长因子对不同患者白血病细胞染色体形成能力的影响差异很大,IL-3对AML作用较大,GM-CSF和G-CSF对CML作用较大.多数患者的骨髓细胞染色体形成不同程度地需要一种或几种造血生长因子的刺激.

    造血细胞生长因子髓系白血病染色体

    颈部淋巴结结核17例诊治分析

    许军冯莉波
    1427页

    淋巴结结核病治疗

    替罗非班治疗中危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评价

    李岚姜述斌帕尔哈提张保俭...
    1428-14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盐酸替罗非班(四联)联合使用治疗中危非ST段升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住院中危非ST段升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17例,其中观察组57例,对照组60例,所有患者均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静脉输注盐酸替罗非班2~3 d.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在7 d内全因死亡、顽固性心绞痛发生率、4 d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率方面均有下降(P<0.05),但再次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内轻度出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联治疗中危非ST段升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是有效和安全的.

    替罗非班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

    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癌的相关多因素分析

    李翰城廖乘龙夏悦明
    1431页

    肝内胆管结石胆道肿瘤因素

    运动与代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刘冬梅王卉杨智琼
    1432-14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代谢综合征(MS)是一种与生活方式不良有关的疾病.运动可通过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及葡萄糖的转运速度,促进骨骼肌利用葡萄糖而降低血糖;减轻体质量,改善内脏脂肪堆积,降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促进胆固醇的逆向转运,干预MS的发生与发展,减轻糖尿病、肥胖、血脂异常等MS的临床表现,起到预防和辅助药物治疗的作用.

    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