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樊代明

半月刊

1000-2790

edjfmmu@fmmu.edu.cn

029-84774674

710033

西安市长乐西路169号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he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由第四军大学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征稿和发行的高级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半月刊,A4开本,105g铜版纸印刷;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0-2790,国际刊名代码CODEN DJDXEG,邮发代号52-86;属我国核心期刊、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并已进入著名国际检索系统。如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等。本学报多次被评为国家、军队优秀,在建国50周年荣获“首届国家期刊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微笑的天使——谈先天性唇裂的精细治疗

    曹强
    481-482页

    外科整形唇裂儿童

    婴幼儿泌尿系结石6例治疗临床报道

    杨世峰尹爱萍谭峰
    482页

    婴幼儿泌尿系结石急性肾功能衰竭

    量身定做下颌骨

    马秦
    483-484页

    下颌骨缺损功能修复牙种植体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放射摄影术

    颈交感阻滞对烧伤早期小鼠各器官IFIT1表达的影响

    巩继平陈玉培郭晓姝粟永萍...
    485-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小鼠心、肝、脾、肺、肾等器官干扰素诱导蛋白IFIT1(Interferon-induced protein with tetratricopetide repeats 1)的表达情况,探讨颈交感神经阻滞(cervical sympathetic block,SB)对烧伤后早期小鼠各器官iFIT1表达状况的影响.方法:将雄性昆明小鼠1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烧伤组和颈交感神经阻滞(SB)治疗组、烧伤组和SB治疗组采用体表总面积(Total body surface area,TBSA)15%~20%Ⅲ度小鼠烧伤模型,SB治疗组于烧伤后即刻进行双侧颈交感神经阻滞,各组分别于4h后取心、肝、脾、肺、肾组织,提取RNA,以RT-PCR检测WIT1表达情况.结果:RT-PCR显示IFIT1在各组的各器官均有表达,并存在差异.烧伤组IFIT1在心、肝、脾表达低于正常组,同时在肺、肾表达高于正常组,差异显著(P<0.01).SB治疗组IFIT1的表达均低于正常组(P<0.01);同时,SB治疗组IFIT1在心、肝、肺、肾的表达也低于烧伤组(P<0.01).另外,在各组内的不同器官的IFIT1表达量存在差异(P<0.05).结论:烧伤后早期小鼠各器官IFIT1表达有不同的变化,可能与不同器官在烧伤应激反应过程中损伤程度不同有关.SB可显著降低各器官IFIT1的表达.

    IFIT1颈丛自主神经传导阻滞烧伤

    腹腔镜治疗慢性胃扭转11例

    展鹏远郑兰东皇甫深强邢燕来...
    488页

    扭转腹腔镜

    NLS-RARα与ISCA1相互作用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验证

    王东生王春光王翀曹炬...
    489-4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利用免疫共沉淀和蛋白质印记技术验证铁硫簇组装蛋白1(ISCA1)与带核定位信号的维甲酸受体α(NLSRARα)蛋白间的相互作用.方法:构建含融合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pCMV-HA-NIS-RARα和pCMV-Myc-ISCA1,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后,转染人胚肾293细胞,利用免疫共沉淀和蛋白质印记技术进一步证实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真核表达载体成功构建并经测序鉴定,转染293细胞,抗HA多克隆抗体沉淀HA-NLS-RARα相互作用蛋白复合物后,用抗Myc mAb进行蛋白印记检测,可以检测到Myc-ISCA1蛋白的表达.结论:分别成功构建了含HA-NLS-ILARα与Myc-ISCA1融合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利用免疫共沉淀和蛋白质印记技术在体外证实了NISRARd与ISCA1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核定位信号受体雏甲酸ISCA1蛋白质相互作用免疫共沉淀

    高龄前列腺增生患者汽化电切术围手术期278例的护理

    黄美兰张晓霞
    492页

    前列腺增生汽化电切技术护理

    中国海域分离的创伤弧茵的致病性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研究

    马骢郭建巍都秀红蒋学兵...
    493-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就中国海域分离的创伤弧菌对小鼠的毒力、伤口感染力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进行实验研究.方法:昆明小鼠腹腔注射创伤弧菌悬液,观察一般状态、白细胞计数和血培养.第5日脱颈处死后解剖取脏器,用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制片,HE染色,光镜观察.在毒力实验中,昆明小鼠致伤后浸泡在含创伤弧菌的人工海水中45~60 min,打捞后分笼于层流柜中饲养.于致伤浸泡后不同时间行白细胞计数及血培养,并观察一般状态和伤口炎性反应、定时取伤肢分泌物培养.将伤肢用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制片,HE染色,用光镜检查.用K-B法作创伤弧菌对各种抗生素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小鼠注射创伤弧菌悬液后白细胞升高,死亡率为80%,小鼠的血、脾、肺、肝、肾、肠组织及腹腔培养物细菌培养均为阳性,病变部位以肺、肝及肾脏为重,病变性质主要为血液循环障碍,并由此引起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及血停滞现象.海水浸泡伤创伤弧菌感染小鼠死亡率为20%;20%小鼠12 h血培养阳性;6,12 h及1~3 d伤肢培养均为阳性,死亡小鼠及1d后活杀小鼠所有脏器培养均为阳性.感染小鼠的脏器可见到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以肺和肝脏较为明显,并有脓肿灶形成.结论:中国海域分离的创伤弧菌具有高度致病力,创伤弧菌除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氨曲南、磺胺类抗生素的敏感性较低外,对其它抗生素均有很好的抗菌活性.

    中国海域弧菌创伤毒力抗菌药

    肠三叶因子的纯化、理化性质及其稳定性分析

    孙勇张勇吕尚军吴炜...
    497-5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制备高纯度的肠三叶因子(ITF),研究其理化性质及其在模拟胃肠道环境中的稳定性.方法:首先利用硫酸氨分级沉淀、镍离子亲和层析、超滤离心三步法纯化ITF,然后分析氨基酸序列、肽指纹图谱、三级结构,最后建立模拟胃肠道环境模型,研究ITF的稳定性.结果:经过三步纯化后ITF的纯度超过95%,产量约为50 mg/L;氨基酸序列分析、肽指纹图谱分析与预测值完全一致,质谱分析显示精确Mr约为7879.4,与理论值(7679.7)基本一致;三级结构研究证实ITF主要以二聚体的形式存在;模拟胃肠道环境中的稳定性研究显示,ITF在蛋白酶/ITF的比例高达1:1时,经过4 h消化,ITF二聚体残余量超过50%;在pH值2.0~12.0的缓冲液中,37℃水浴5 h后,残余量均超过90%;pH7.8缓冲液37℃水浴5 d,残余量超过70%.结论:获得了高产量、高纯度及高度稳定的ITF,为ITF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及口服药的制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肠三叶因子纯化药物稳定性

    维药西帕依溃结安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COX-2表达的影响

    勾晓玉库热西·玉努斯黄静静黄国虹...
    501-5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维药西帕依溃结安(KIA)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结肠组织中环氧化酶2(COX-2)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2,4-二硝基氧苯与乙酸复合法制备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分为5组进行实验.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 方法分别检测各组COX-2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KJA大剂量干预组COX-2的蛋白质表达水平与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相比均明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A中剂量干预组和5-氨基水杨酸治疗组的COX-2的mRNA表达水平与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相比明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JA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可能与下调COX-2的表达有关,而其调节COX-2的表达可能发生在转录水平上.

    结肠炎溃疡性环氧化酶2维药西帕依溃结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