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樊代明

半月刊

1000-2790

edjfmmu@fmmu.edu.cn

029-84774674

710033

西安市长乐西路169号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he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由第四军大学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征稿和发行的高级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半月刊,A4开本,105g铜版纸印刷;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0-2790,国际刊名代码CODEN DJDXEG,邮发代号52-86;属我国核心期刊、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并已进入著名国际检索系统。如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等。本学报多次被评为国家、军队优秀,在建国50周年荣获“首届国家期刊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型无支架猪主动脉瓣的体外加速疲劳试验

    贺强杨剑魏旭峰谭红梅...
    694-6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测试新型无支架猪主动脉瓣的加速疲劳试验耐久性,并与XJ有支架猪主动脉瓣进行埘比研究.方法:试验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以新型无支架猪主动脉瓣(A组)和XJ有支架猪主动脉瓣(B组)为试验瓣和对照瓣,19 mm的瓣膜各3枚,分别在完成加速疲劳试验5×107,10×107次循环时,观察瓣膜的外观情况.第二部分,以完成加速疲劳试验10×107次循环后无支架瓣为A组,5×107次循环后无支架瓣为B组,新鲜无支架瓣为C组,每组6个样本,分别进行瓣叶的生物力学测试以及超微结构的观察.结果:第一部分,加速疲劳试验10×107次循环后,19 mm无支架瓣和有支架瓣无明显瓣膜结构损坏.第二部分,A组弹性模量、最大负荷小于B组和C组,最大拉伸位移则大于B组和C组;A组瓣膜组织胶原纤维结构紊乱、失去纤维状结构,B组和C组瓣膜组织胶原纤维结构排列较整齐.结论:我科研制的新型无支架猪主动脉瓣具有良好的耐久性,符合IS05840与GB-12279-2000瓣膜检测标准.

    心脏瓣膜,人工无支架主动脉瓣加速疲劳试验生物力学超微结构

    ICU危重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的护理

    唱荣艳周花
    696-696页

    肠内营养并发症护理

    姜黄素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舒砚文王天红王祥
    697-7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姜黄素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组织块法体外培养大鼠VSMCs,MTT法测定姜黄素对VSMCs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Western Blot印迹法检测VSMCsP21,P53,Bcl-2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MIT显示不同浓度姜黄素(7.5~120 μmol/L)在24~72 h范围内,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抑制VSMCs增殖;流式细胞术显示30,60 μmoL/L姜黄素作用VSMCs 24 h后,凋亡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30 μmol/L姜黄素在不同时间点可上调VSMCs P21蛋白表达,下调Bcl-2蛋白表达,对P53蛋白表达没有影响.结论:姜黄素具有明确的抑制VSMCs增殖,并能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与上调VSMCa P21蛋白表达和下调Bcl-2蛋白表达有关.

    姜黄素肌细胞,平滑肌,血管细胞调亡

    米非司酮联合甲基睾丸素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85例

    袁红
    700-700页

    子宫肌瘤米非司酮甲基睾丸素围绝经期

    免疫抑制剂布雷迪宁预防异种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临床效果评价

    韦星蔡明石炳毅李州利...
    701-7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布雷迪宁联合环孢素A、强的松预防异种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首次接受肾移植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采用霉酚酸酯+环孢素A+强的松常规3联免疫抑制方案治疗,治疗组采用布雷迪宁+环孢素A+强的松方案治疗,观察术后6 mo内急性排斥反应(AR)的发生率和发生时间、血肌酐平均下降速度、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发生率等.结果:治疗组AB发生率和发生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血肌酐平均下降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种治疗方案骨髓抑制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但治疗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布雷迪宁预防异种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临床效果好,毒副作用低.

    布雷迪宁肾移植免疫抑制

    持续性植物状态85例预后的相关因素

    李茂林王祝峰王东杰刘鑫...
    703-703页

    持续性植物状态预后因素

    结核性脑膜炎临床诊断的分析

    常晓琳张敏杨毅宁代文...
    704-7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TBM)的临床诊断.方法:对45例IBM和40例病毒性脑炎(病脑)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辅助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颅神经损害在TBM组发生率较高(P<0.05),发热、头痛、呕吐、精神异常、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及颅内压等两组间无差别.TBM组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率显著高于病脑组(P<0.05),而血沉无明显差异.TBM组EEG、头颅CT及MRI表现异常亦均高于病脑组(P<0.05).TBM组脑脊液的蛋白、免疫球蛋白IgG和IgM高于病脑组(P<0.05),而氯化物低于病脑组,葡萄糖及免疫球蛋白IgA两组之间无差别.TBM组脑脊液的中性粒细胞百分率、混合型细胞反应均高于病脑组,而淋巴样细胞反应低于病脑组(P<0.05).结论:综合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尤其是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结果,对TBM的诊断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结核,脑膜诊断,鉴别脑脊髓液/细胞学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对哮喘儿童肺功能的影响

    李渠北龚财慧
    707-7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雾化吸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加沙丁胺醇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2006-01/2007-12我院儿科门诊哮喘患儿130例,随机分为3组:①A组(n=60),用雾化器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加沙丁胺醇混悬液;②B组(n=45),使用贮雾罐和面罩,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加沙丁胺醇气雾剂;③对照组(n=25),不接受表面激素的吸入治疗.观察期为1 a,在第4,12,24,48周随访,记录观察期的临床症状评分及哮喘急性发作时药物使用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组和B组明显降低了日间症状评分、夜间症状评分,有更多的无症状天数;显著减少了口服激素和吸入速效β2受体激动剂的需求,减少了哮喘的急性发作.而A组在观察期的第4,12周的治疗效果比B组更明显(P<0.05),两组在观察期的第24,48周的治疗指标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加沙丁胺醇治疗可以更好地减轻哮喘症状,更早地达到长期稳定,是婴幼儿哮喘的首选吸入方式.

    哮喘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沙丁胺醇

    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

    董逸飞董书强李庆新尹强...
    710-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总结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2003-01/2008-10手术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17(男14,女3)例.年龄21~62(平均41.8)岁.采用深低温停循环(DHCA)加右腋动脉选择性脑灌注(ASCP)10例(59%),体外循环+DHCA 3例(18%),中低温体外循环4例(23%).手术方式:升主动脉+全弓置换+降主动脉术中支架置入术7例,升主动脉+全弓置换2例,升主动脉+右半弓置换3例,升主动脉置换5例.结果:手术死亡2例(死亡率12%).生存的15例中,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4例(24%),心包积液2例(12%),胸腔积液4例(24%);肺部感染1例(6%),均治愈出院.随诊1 mo~4 a,无随诊期死亡.结论:急性Stanford A型夹层的患者应争取尽早采取手术,根据内膜破口位置、夹层的范围决定手术的范围和方式,熟练的手术操作、合适的体外循环和脑保护技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主动脉瘤动脉瘤,夹层心脏外科手术

    桡侧返动脉-头静脉内瘘术12例

    王章华付惠敏芮海荣
    712-712页

    桡侧返动脉头静脉内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