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都市快轨交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都市快轨交通
都市快轨交通

施仲衡

双月刊

1672-6073

dskgjt@vip.sina.com

010-51683785

100044

北京市西直门外北京交通大学7公寓733室

都市快轨交通/Journal Urban Rapid Rail Transit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都市快轨交通》宣传国家关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各项方针、政策,介绍地铁与轻轨国内外建设、运营过程的经验,实时报道国内外最新科技成果及重要技术信息,促进同行间的学术研讨和技术交流,以推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本刊面对行业主管人员、业界广大科技人员、各大城市交通院校师生以及对地铁与轻轨关心的其他人士。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内地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线路运营与建设统计分析

    范全永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统计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线路的建设和运营情况,介绍全自动运行线路及线路规模、全自动运行等级、开通时间,分析近年来国内全自动运行线路建设和运营里程增长趋势、各城市全自动运行线路的建设规模、全自动运行等级情况,以及信号和列车供货商情况.数据表明,截至2021年底,国内共计有24个城市建设全自动运行线路65条,建设总里程1913km,其中有15个城市己开通全自动运行线路,数量为29条,运营总里程932 km.采用自动化等级GoA4的线路共58条,占总线路数量的89.2%,里程1 683 km,占总里程的87.9%;采用GoA3的线路共7条,占总线路数量的10.8%,里程230 km,占总里程的12.1%.统计结果表明,GoA4自动化等级已成为全自动运行线路的优先选择.国内全自动运行线路已有选用的全自动运行信号供货商11家,列车供货商10家,且多为国内供货商,表明已实现自主知识产权,这有利于我国轨道交通技术装备的创新,从而推动交通强国目标的实现.

    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线路里程自动化等级信号供货商列车供货商

    重庆璧山导轨胶轮系统获"中国钢结构金奖"

    5页

    南京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发展互动思考

    蔡玉萍黄娟常炳阳徐亚琨...
    6-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规划和实施效果两个层面,研究南京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间的相互影响.首先,通过梳理南京历版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互动关系,阐述各时期、不同城市形态下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对轨道交通线网布局的需求,显示轨道交通"依据总规、支持总规"的属性;然后,通过剖析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佐证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反作用,展现轨道交通"超越总规、回归总规"的作用.南京地铁在引领城市空间拓展、支持中心体系构建、促进城市立体化和集约化建设、引导城市人口与产业分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对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发展互动中的问题展开思考,提出下阶段轨道交通发展策略:合理响应片区发展需求、强化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协调建设及科学引领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等.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城市空间发展

    北京市郊铁路与城市融合发展规划建议

    兰亚京张研杨志刚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市郊铁路作为一种大容量轨道交通系统,在支撑现代化都市圈发展、提高地区综合交通承载能力、保障远距离通勤效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加强市郊铁路与城市融合发展,一直是北京轨道交通工作的重点.系统分析北京现状市郊铁路的运行特征,挖掘影响客流效益重要因素,分析得出线路起终点设置区位、站点与城市交通网络的衔接关系、以发车频次为代表的轨道服务水平等主要因素;并从城市功能布局、运营服务模式、网络衔接关系等方面,借鉴国外典型城市的市郊铁路发展经验.在基于对未来北京人口就业、城市功能、空间结构等发展宏观问题的战略分析上,为进一步加强北京市郊铁路与城市融合发展,从市郊铁路发展路径、城市功能布局、网络融合形式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对北京市郊铁路规划提出重要建议.

    市郊铁路城市功能服务水平网络融合互联互通

    山地组团型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要点及实践——以贵阳为例

    朱兰赵亮
    18-22,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地组团城市受到山体、丘陵、河谷等自然条件制约,其城市形态、路网结构及交通特征与平原城市有较为明显的区别,直接影响轨道交通线网布局.以贵阳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为例,针对山地组团型城市特征,对线网规划常规使用的面线点要素层次分析法进行优化,并分析总结山地组团城市在线网规划阶段的规划要点,为后续山地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通过研究分析,提出山地组团型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在"面"的分析中应重点对关键交通截面的轨道供需关系进行量化分析,根据需求并结合网络形态提出轨道供给方案;在"线"的分析中应充分考虑和利用竖向关系进行线路规划,增加轨道交通的可达性;在"点"的分析中提出站点布设应充分考虑地形因素,并做好与周边用地的衔接.

    山地组团型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规划要点交通截面需求

    轨道交通复合型快线线站位研究——以厦门地铁9号线为例

    田飞
    2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满足都市圈快速出行的要求、量化研究复合型快线的功能与线站位,提出"圈层—结构—走廊—沿线"的宏观到微观的分析理论体系.以厦门地铁9号线为例,分析城市圈层,并建立基于交通态势的可达性模型、空间句法模型,确定线路承担功能;在功能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对沿线走廊各方式竞合关系、沿线组团分级、沿线覆盖需求的研究,最终确定适宜的速度目标值、线站位方案、运营方案.结果表明,在前期分析中,引进空间量化分析方法确定的厦门地铁9号线复合型快线既能实现同安区快速进岛的目标,又能兼顾沿线覆盖率.

    轨道交通圈层空间结构走廊复合型快线

    深圳地铁6号线绿色低碳建设探索与实践

    周超
    3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并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也面临建设成本不断增加、能源消耗和碳减排压力与日俱增等现实问题.深圳地铁6号线在建设中倡导绿色低碳理念,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综合选线、综合减振降噪、预制装配式和预留预埋等创新技术应用,其建设成本大幅低于同期建设的其他线路,提升工程建设品质,实现轨道交通绿色建造;同时,通过应用分布式光伏发电、海绵城市、云平台、再生制动能量吸收、牵引网组合开关柜及空气品质提升等技术,大幅降低运营期能耗,实现城市轨道交通低碳运营.深圳地铁6号线从设计出发,对建设、运营期进行诸多探索和实践,为城市轨道交通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挖掘节能减排潜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借鉴.

    地铁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碳达峰碳中和

    厦门轨道交通建设数字化转型实践与思考

    史永飞
    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化转型是轨道交通建设降本、提质、增效的重要手段.通过深入分析传统轨道交通行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厦门轨道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数字化转型实践出发,阐述厦门地铁在建设过程中的总体流程和数字化实践过程.厦门地铁建设探索传统工程建设与数字技术有机结合的可行性和创新性,制定以建设数字底座、开展数据治理、建设智慧地铁和完善企业管理的实施路径.同时,厦门地铁在信息模型、智能乘客服务、智能运输组织、流量经济等方面开展数字化转型建设的初步尝试,不仅促进企业管理模式的变革和智慧场景应用的进步,而且为企业和轨道交通行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数字化基础.

    厦门轨道交通数字化转型实践

    市域快轨列车间隔时间计算方法

    高国飞杜港德鞠昕郑汉...
    40-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市域快轨列车控制方式和运输组织模式,综合考虑列车长度、运行速度、制动距离、安全防护距离及车站作业时间等影响因素,借鉴铁路列车间隔时间计算思路,归纳出市域快轨列车间隔时间类型及定义,并针对不同越行条件下的各种间隔时间提出计算方法.以国内某市域快轨线路进行实例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区间追踪间隔时间为45~52 s,起车附加时间为22~56 s,停车附加时间为19~46 s,列车到通间隔时间为45~51 s,通发间隔时间为18~19s.与OpenTrack仿真结果进行对比,理论计算结果平均误差约为0.21.列车间隔时间理论计算方法的提出,为市域快轨系统运输组织计划编制过程提供了关键参数选取的参考依据.

    市域快轨列车间隔时间追踪间隔时间车站间隔时间

    基于胎-梁耦合的湿滑跨座式单轨梁面抗滑性能研究

    赵阳雷振国陈柏坤
    48-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确保跨座式单轨车辆在不同工况下的行车安全,针对跨座式单轨车辆在雨天、冰雪、潮湿环境下的运行状态进行研究.基于流-固耦合算法(CEL)和有限元方法构建耦合关联的轮胎-梁面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积水深度、不同行车速度条件下,轮轨垂向力和轮轨应力等参数的变化情况,解析水膜厚度与轮轨垂向力以及轮胎应力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接触参数数值变化受到梁面抗滑性能影响,这是引发行车安全问题的主要诱因.车辆轮胎接触垂向力随着梁面积水厚度的增加快速降低,从而引起车轮漂移、瞬间打滑现象.研究成果可为跨座式单轨制定行车安全的保障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跨座式单轨抗滑模型抗滑性能轮轨垂向力轮轨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