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淡水渔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淡水渔业
淡水渔业

陈大庆

双月刊

1000-6907

dsyy@chinajournal.net.cn

0716-81780185

430223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大园1路8号

淡水渔业/Journal Freshwater Fisheri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水产专业技术性刊物。主要刊载淡水渔业方面的科研报告及论文,介绍实用生产技术,报道渔业动态信息。读者对象为渔业生产、科研与管理人员、水产院校师生。是水产类创办最早、连续发行时间最长的刊物,以报道科学实验和生产试验为主要特色,在技术类期刊中保有传统的优势。历年的核心期刊和影响因子统计排名均在S9(水产、渔业类)前5名,因而《淡水渔业》成为反映作者工作成绩、认定作者科研成果及作为作者申报技术职称的最佳媒体;读者也乐于从《淡水渔业》中获得新的知识,了解同行工作进展。这种优势是广大作者踊跃投稿,社会反响热烈的基础,也是各级图书馆和科技人员主动订阅的基础。在国际上,联合国水科学和渔业情报系统(ASFIS)从20世纪80年代就已将《淡水渔业》作为核心期刊收录,90年代初《淡水渔业》与国外的杂志交换达30余种。可以说,《淡水渔业》是国外水产工作者最初了解中国淡水渔业科研和生产的最佳渠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的三角湖鱼类营养结构研究

    刘淑君翟东东罗进勇熊飞...
    3-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武汉地区三角湖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特征,本研究应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了鱼类的δ13C值和δ15N值组成、营养级和营养结构特征及其季节变化规律.结果显示,三角湖鱼类 δ13C、δ15N均值分别为-26.16‰±1.33‰、13.19‰±1.97‰,平均营养级为3.05±0.64.鱼类δ13C值无显著季节差异,秋季鱼类δ15N值(11.33‰±2.02‰)与夏季(13.67‰±1.24‰)、冬季(14.46‰±1.36‰)差异显著.不同食性鱼类营养级存在差异,肉食性鱼类>杂食性鱼类>浮游生物食性鱼类.三角湖鱼类群落的营养结构存在季节差异,秋季鱼类基础食物来源(CR)、鱼类群落营养长度(NR)、生态位总空间(TA)、核心生态位空间(SEAc)均为最大,说明秋季鱼类食物来源多样性高,春季NR、TA、SEAc值均为最小,说明春季鱼类食物来源多样性低,鱼类之间竞争相对较大.三角湖杂食性鱼类较多,建议通过投放一些浮游生物食性鱼类及肉食性鱼类优化鱼类群落营养结构.

    稳定同位素营养结构三角湖鱼类

    水体pH对福寿螺和中国圆田螺存活及器官结构的影响

    张春霞陈映僮姚富成陈琪...
    1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同本地螺类竞争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温度、干旱和饥饿等因素.为探究酸碱胁迫下福寿螺与华南地区常见淡水螺中国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chinesis)的响应特征,本研究以五种不同的水体pH作为梯度,对福寿螺和中国圆田螺进行处理,以研究其存活情况,并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两种螺类肝脏和头部的表面结构变化.结果显示:两种螺在酸碱胁迫下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死亡,福寿螺在水体pH值4.5、6.5、8.5、10.5的存活率均高于中国圆田螺,对酸碱适应范围更广,但pH 2.5处理下中国圆田螺存活率更高.同时,扫描电镜结果显示,酸碱胁迫下两种螺头足部和肝脏存在明显的外表破损,但中国圆田螺肝脏和头足部损伤更为严重.结果表明,福寿螺比本地中国圆田螺具有更强的酸碱耐受性和适应性.

    福寿螺(Pomaceacanaliculata)中国圆田螺(Cipangopaludinachinesis)pH肝脏扫描电镜

    金沙江干流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龚进玲朱挺兵杨德国胡飞飞...
    2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金沙江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对2017-2019年春季和秋季采集自金沙江干流的浮游甲壳动物样品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共鉴定浮游甲壳动物31种,其中枝角类11种,桡足类20种.优势种主要为长额象鼻溞(Bosminida longirostris)、 广布中剑水蚤(Mesocyclops leuckarti)和特异荡镖水蚤(Neutrodiaptomus incongruens).金沙江干流浮游甲壳动物的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0.97±0.12)ind./L和(0.069±0.011)mg/L.密度和生物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均为春季高于秋季,中下游高于上游.浮游甲壳动物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的均值分别为0.75±0.08和0.59±0.07,表明金沙江干流甲壳动物群落结构简单.聚类分析显示,金沙江干流浮游甲壳动物可分为2个类群.典范对应分析(CCA)表明,影响金沙江干流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为pH、流速和化学需氧量.研究结果可为金沙江干流水域水生态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金沙江干流浮游甲壳动物环境因子典范对应分析

    漳河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水质评价

    王娜康涛胡登权屈万民...
    2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漳河水库浮游植物的群落组成、分布模式及其驱动因子,本研究于2022年1-10月选取21个采样点开展了4个季度的浮游植物群落和水环境特征的调查分析,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100属223种,其中,绿藻门最多,其次是硅藻门和蓝藻门.浮游植物优势种主要为小环藻(Cyclotella sp.)、 湖泊鞘丝藻(Lyngbya limneti-ca)、 腰带多甲藻(Peridinium cinctum)、 分歧锥囊藻(Dinobryon divergems)和双对栅藻(Scenedesmus bijuga).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变化范围为3.62×106~4.16×107 cells/L,时间上表现为夏秋季的丰度明显高于冬春季,除夏季主要以蓝藻门为主外,其他季节基本都为硅藻门.生物量变化范围为0.031~0.861 mg/L,受水温、 营养盐及其他环境因子的影响,时间上表现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全年均表现为蓝藻门占绝对优势.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均表明漳河水库水体处于轻度污染—中度污染状态.冗余分析结果表明:水温、透明度、化学需氧量、溶解氧、总氮和总磷是影响漳河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

    漳河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环境因子冗余性分析

    五品系尼罗罗非鱼对自然慢性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

    朱琳祝璟琳邹芝英李大宇...
    4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筛选出耐低温性能较好的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品系,本研究以尼罗罗非鱼埃及品系(NE品系)、埃及尼罗抗逆品系(NER品系)、湘湖品系(NX品系)、新吉富(NNG品系)和吉富品系(NG品系)为研究对象,采用从最适生长温度28℃自然降温到死亡临界温度11℃的方法,分别测定它们在两个温度条件下血液生化和酶类指标的变化;当水温降到11℃后,连续观察一周,统计每种尼罗罗非鱼的存活率,绘制Kaplan-Meier曲线,比较5个品系尼罗罗非鱼的耐寒性能差异.结果显示,NER品系的存活率最高;NX品系和NER品系葡萄糖水平极显著升高,NER品系和NG品系总蛋白水平极显著降低,而白蛋白/球蛋白的值均没有显著性变化;超氧化物歧化酶、溶菌酶及乳酸脱氢酶活性均显著或极显著升高,但NER品系的乳酸脱氢酶活性升高程度最低;同时NX品系、NG品系、NE品系和NG品系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均极显著增高,但NER品系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没有显著性变化,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只是显著增高.上述结果表明5个品系尼罗罗非鱼能一定程度抵御低温对机体带来的损伤,适应慢性自然降温,但NER品系存活率最高,肝功能和肌肉受损程度相对最小,在5个品系尼罗罗非鱼中耐寒性能最强.

    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niloticus)慢性低温胁迫生理响应生化指标生存曲线耐寒性能

    草鱼膨化饲料中硫酸锌和蛋氨酸锌的应用效果比较研究

    徐光明董立学刘阿朋易新文...
    5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膨化饲料中硫酸锌和蛋氨酸锌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生长、 体成分、 锌蓄积、 血清生化和抗氧化的影响,实验选用初始体质量为(4.29±0.18)g的草鱼幼鱼48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分别投喂4种饲料,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养殖8周.对照组饲料(D1)不补充锌,另外三组饲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补充60 mg/kg不同形式的锌源,分别为硫酸锌组(D2)、 蛋氨酸锌组(D3)、 混合组(硫酸锌和蛋氨酸锌分别提供30 mg/kg锌,D4).结果显示:(1)D2~D4组的生长性能和全鱼锌含量均显著高于D1组,且D2~D4组全鱼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D1组,D2~D4组间的生长性能、全鱼体成分和锌含量均无显著差异.(2)D4组血清总蛋白含量和谷草转氨酶活性最高,其次为D2和D3组,D1组最低;D1组谷丙转氨酶活性最高;D4组的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低于D1组.(3)D1组肝脏的CAT活性最低,MDA含量最高.(4)D1组肝脏细胞出现空泡、 膜边界模糊、 细胞核偏移,锌补充组肝脏形态明显改善.综上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60 mg/kg(以锌元素计)硫酸锌、蛋氨酸锌或混合锌(以锌元素计1∶1)都可提高草鱼的抗氧化性能和健康水平,提高草鱼的生长性能;混合锌源对草鱼的健康作用效果更好.

    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a)硫酸锌蛋氨酸锌生长血清生化抗氧化

    皮质醇(COR)介导的氨氮抑制团头鲂免疫功能

    郭红会王勋伟葛恒王羽慧...
    60-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浓度氨氮始终被视为水产养殖中最具危害的环境因子,严重影响鱼类的免疫抗性,导致死亡率升高,因此氨氮对鱼类免疫功能影响的机理亟需阐明.高浓度氨氮引发鱼类应激反应,导致肾间组织中皮质醇(COR)分泌激增以及免疫指标的下降.高浓度COR通常抑制机体免疫功能.为了阐明COR在氨氮抑制鱼类免疫功能中的作用,本实验设置对照、氨氮暴露、COR注射、米非司酮(RU486)注射以及RU486注射+氨氮暴露5个处理组,处理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幼鱼[(2.63±0.33)g]48 h.结果显示,氨氮暴露与注射COR对团头鲂作用效果类似,均导致团头鲂血清COR含量显著升高,表明急性氨氮暴露和注射COR均能导致团头鲂应激反应.氨氮暴露与注射COR均显著抑制了团头鲂血清溶菌酶和补体C3水平以及头肾免疫相关基因(tnf-α、il-1β、il-6、tlr1、tlr2、tlr3、tlr4、tlr5、myd88、traf6、nf-κb1和nf-κb2)表达水平.此外,RU486可以有效地阻断氨氮对免疫指标的抑制作用,表明急性氨氮暴露可通过COR/TLR/MyD88信号通路抑制团头鲂免疫功能.综上所述,COR介导了氨氮抑制团头鲂免疫功能,为开发降应激措施来管理与预防氨氮胁迫以及培育抗氨氮鱼类新品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氨氮皮质醇免疫功能应激团头鲂(Megalobramaamblycephala)

    玉屏风多糖复合益生菌对大口黑鲈响应迟缓爱德华氏菌脂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

    杨映杨颖刘念欧阳俊烨...
    69-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玉屏风多糖复合益生菌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响应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tarda)脂多糖(LPS)的免疫调节作用,选取450尾健康大口黑鲈(11±2)g,随机分为对照组、复合益生菌组(CPB)、玉屏风多糖组(YPF)、未发酵玉屏风多糖复合益生菌组(UYP)和发酵玉屏风多糖复合益生菌组(FYP)5组,饲喂28 d后注射迟缓爱德华氏菌LPS,在注射后0、8、24、48 h采样,测定免疫器官生长指数、 血清生化指标、 组织抗氧化指标和肝脏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结果显示:饲喂28 d后,FYP组头肾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和YPF组.在LPS免疫刺激0 h时,实验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免疫刺激8 h时UYP组和FYP组血清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肝脏白细胞介素-1和肿瘤坏死因子-α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肝脏核因子-κB抑制物激酶、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8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均显著下调.与其他实验组相比,FYP组在免疫刺激后8 h时肠组织和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48 h时血清免疫球蛋白M浓度显著高于其他组.综上,本研究表明玉屏风多糖与复合益生菌均能提高大口黑鲈的免疫能力,发酵玉屏风多糖复合益生菌效果更佳.

    大口黑鲈(Micropterussalmoides)玉屏风多糖复合益生菌免疫

    七彩神仙鱼β-胸腺素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彭啸温彬陈再忠高建忠...
    78-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胸腺素基因在七彩神仙鱼(Symphysodon aquifasciatus)中的特征、 进化和功能,基于转录组序列比对及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七彩神仙鱼的胸腺素进行了鉴定、基因与蛋白结构分析、系统发生分析,通过RACE技术克隆获得了七彩神仙鱼胸腺素基因全长,利用qRT-PCR技术研究其在各组织中的表达规律,通过病原感染实验,研究了七彩神仙鱼β-胸腺素基因在病原胁迫下的表达规律.结果显示,七彩神仙鱼的胸腺素基因鉴定为胸腺素β1型,命名为dfTβ.克隆结果显示,dfTβ 的全长为779 bp,ORF区序列长度为303 bp,编码100个氨基酸,其5'-UTR为43 bp,3'-UTR为433 bp,含有22个poly-A.系统发育进化分析结果显示,七彩神仙鱼β-胸腺素同尼加拉瓜湖始丽鱼β-胸腺素聚为一簇.qPCR结果显示,β-胸腺素在七彩神仙鱼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肠、 皮肤、 鳃中表达最高,在头肾和脾中表达最低.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感染后,七彩神仙鱼皮肤、头肾、脾和肠中dfTβ均在短时间内显著上调,并随着时间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各组织中上调倍数最高峰的时间不同.研究结果表明,dfTβ基因参与了七彩神仙鱼受病原刺激后的免疫应答,且表达模式不同,表明其可能在不同组织、免疫的不同阶段发挥不同的作用.

    七彩神仙鱼(Symphysodonaquifasciatus)β-胸腺素基因克隆表达分析

    稻田-沟渠协同净化池塘养殖尾水效果

    陈思媛陶玲彭亮代梨梨...
    85-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实现养殖尾水达标排放和循环利用,本研究构建了稻田-农沟-强化沟协同净化系统,考察了各净化单元对池塘养殖尾水中TN、TP、CODMn和TSS的处理效果,并采用水质标识指数法评价其去除特征和效果,通过浓度沿程衰减的模型拟合分析了相关水质指标沿流程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净化系统出水中TN、TP、CODMn和TSS浓度平均值分别为1.33、0.19、6.61和12.00 mg/L,去除率分别为86.73%、89.26%、85.77%和93.68%.池塘养殖尾水经净化系统处理后综合水质得到明显改善,其中主要污染物TN得到了显著改善,相关水质达到 《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SC/T 9101—2007)一级排放要求;TN、TP和CODMn沿流程变化规律符合线性削减模型.结果表明稻田-沟渠系统可用于池塘养殖尾水的达标排放.

    养殖尾水系统构建净化效果沿程削减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