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网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网技术
国家电网公司
电网技术

国家电网公司

张文亮

月刊

1000-3673

pst@epri.sgcc.com.cn

010-82812532

100192

北京清河小营东路15号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内

电网技术/Journal Power System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电网技术》创刊于1957年,由国家电网公司主管、主办,编辑部挂靠在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为自然科学学术技术期刊,每月5日出版。《电网技术》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中国电力、电工和能源等方面的技术发展情况及科研成果,重点报道中国电力和能源建设及发展规划、超?特高压输变电技术、国家和电力行业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及重大电力建设项目中的关键技术、大区联网和全国电网互联及其运行技术、电力市场建设及运行等。《电网技术》的报道范围几乎囊括了电力系统除发电厂中热工部分和土木工程以外的所有专业。此外,《电网技术》还适时增设热点专栏,如专家论坛、特约专稿、特高压输电技术、智能电网技术等。《电网技术》发行的对象主要是电力、电工、铁道、煤炭、石化等系统工程技术人员和高等院校师生。《电网技术》是中文核心期刊,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EI收录核心期刊,1996年开始被国家教委列为发表学位论文(包括博士论文、硕士论文)的有效刊物。收录《电网技术》的国内外检索系统包括: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引文分析数据库(CSTPC)、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清华同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数据库、英国《科学文摘》(SA)、俄罗斯《文摘杂志》(AJ)。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电网二次设备自主芯片失效率预计方法及其验证

    舒治淮李仲青王雨茜喇军...
    3844-3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网二次设备的核心芯片严重依赖进口,存在断供风险,威胁电网安全.同时,现有二次设备中自主芯片部署数量少,退化机理复杂,可靠性未知,如何评估其可靠性有待研究.有鉴于此,该文提出了适用于二次设备芯片的失效率预计方法,并通过现有进口芯片验证其有效性.具体的,首先,分析介绍了现有新研产品的失效率预计方法;其次,结合二次设备自主芯片特点,提出了加速寿命试验与环境因子修正相结合的芯片失效率预计方法;再次,结合二次设备芯片-模块-整机结构和设备失效统计数据,提出了基于装置缺陷统计数据的芯片失效率估计方法,进一步,分析对比利用试验方法和统计数据的方法得到进口芯片失效率,验证了该文方法的有效性;最后,基于所提加速寿命试验与环境因子修正相结合的方法,预计了自主芯片的失效率,并与对标进口芯片进行了对比.

    芯片二次设备Arrhenius模型加速寿命试验环境因子失效率

    适用于含新能源交流电网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的故障计算方法研究

    郑心怡张健康李怀强任龙飞...
    3852-38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阻抗矩阵的故障计算方法以其计算量小、适用于局部求解等特性,在交流电网继电保护整定计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新能源的大范围接入改变了整定计算中故障计算的局部性特征,增加了故障计算所需内存、降低了故障计算效率.针对这一问题,该文基于含新能源的故障计算公式,根据新能源对故障节点的影响因素,提出了适用于含新能源交流电网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的故障计算方法.首先,从网络结构方面,筛选对故障电气量具有强影响的新能源,构建初始计算域;其次,从新能源输出方面对初始计算域进一步增补和修正;最后,经过逐层外扩,形成最终计算域.在保证工程所需计算精度的同时,降低了矩阵元素使用率,减少了故障计算的计算量,提高了计算效率.在IEEE39节点、IEEE118节点系统中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度和计算效率.

    阻抗矩阵新能源故障计算逐层外扩计算效率

    基于IEC 61968的配电终端数字孪生体建模方法

    陈国炎张泽荣洪雪梅李程...
    3863-3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配电终端存在量大且分布广、故障率高、运维难度大等特点,数字孪生技术为配电终端从"被动运维"向"主动运维"转变提供了新思路.该文提出了配电终端数字孪生体的建模原则、五层建模架构和建模方法.其中,为实现数字孪生体与外部系统的信息交互,提出基于IEC 61968规范的CIM(Common Information Model)模型的扩展方法.最后以健康评估为例,构建了基于数字孪生体的配电终端健康评估构架和信息流.研究成果可为配电终端健康评估、远程运维等具有配电自动化发展趋势的高级应用奠定模型基础.

    配电终端数字孪生体五层架构IEC61968

    数字孪生技术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发展综述

    王榕泰吴细秀冷宇宽侯慧...
    3872-388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能源入网比例的增加,电力系统正经历向新型电力系统转型的深刻改变,面临很多新问题,尤其是新能源并网带来的不确定性,给电力系统建模带来了巨大挑战.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数字孪生技术在应对转变上具有独到优势,是解决和发展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手段.为此,该文梳理近年来数字孪生在电力系统最新的应用情况,首先通过文献计量分析了解数字孪生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在此基础上明确数字孪生在电力领域的定义,辨析其与传统仿真的区别.根据不同学者的研究成果对比总结数字孪生的共性特征、实现框架、实现方法及关键使能技术.然后,总结现有数字孪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现状,通过Pareto曲线和时间趋势分析对数字孪生的具体应用展开讨论,分析数字孪生应用的评价标准,并通过数字孪生建模案例初步探讨了数字孪生在电力系统中的实际应用和评价体系.最后,理清数字孪生目前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展望数字孪生在电力系统应用的未来发展趋势.

    新型电力系统数字孪生文献计量分析数据驱动评价体系

    国内柔性直流换流阀与阀控系统综述

    高剑剑刘卓锟李国强周凯...
    3890-390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几年我国柔性直流技术发展迅速,已建成多个高压大容量柔性直流工程.换流阀作为柔性直流系统的核心设备,其可靠性直接影响直流系统的稳定运行.自渝鄂工程开展柔性直流换流阀标准化设计与可靠性提升专项工作以来,国内换流阀可靠性得到了明显提升,但随着设备运行时间的增加仍发生了多起因换流阀或阀控系统(valve base controller,VBC)故障导致子模块损坏或直流临停事故.该文通过梳理换流阀和阀控系统设计与功能配置情况、总结不同换流阀厂家技术路线差异并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相关建议,为下一阶段换流阀与阀控系统标准化设计与可靠性提升专项工作提供参考.

    子模块保护配置控制策略阀控硬件

    基于自适应协调触发量的UHVDC分层接入系统同时换相失败抑制策略

    夏莉涵刘健林圣赵静波...
    3903-3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特高压直流分层接入方式下,非故障层换相失败预测控制存在启动滞后、输出的提前触发量偏小等问题,系统面临同时换相失败风险.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协调触发量的特高压直流分层接入方式下换相失败抑制策略,将故障层换相失败预测控制输出的触发角调节量引入到非故障层,从而使非故障层换相失败预测控制提前触发.同时,引入联络线两端电压变化量来动态跟踪故障演变过程,以获得自适应协调触发量.在PSCAD/EMTDC中搭建电磁暂态仿真模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抑制策略能够有效降低分层接入方式下高低端换流阀同时换相失败风险.

    特高压直流输电分层接入同时换相失败换相失败预测控制自适应协调触发量

    直流换相失败故障下DFIG暂态特性分析与过电压抑制

    闫佳颖刘其辉李开心吴林林...
    3912-39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大规模风电基地通过电网换相高压直流输电(LCC-HVDC)远距离送出的背景下,直流系统换相失败故障会在送端产生暂态电压扰动.已有研究缺乏对风电机组呈现出的电压"先低后高"连续变化且磁链不断累积特性的探讨,亟须从磁链累积的角度分析风电机组在换相失败期间的电压特性,提出一种具有暂态电压抑制作用的风机故障穿越(fault ride through,FRT)策略.首先,采用曲线拟合的方法,推导了双馈风电机组(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在直流系统换相失败期间的电压与磁链方程,分析了直流系统定电流环节(constant current amplifier,CCA)控制对暂态过电压的影响;其次,提出一种基于灭磁控制的故障穿越策略,通过全定子磁链观测并引入灭磁系数,在转子侧变流器(rotor side converter,RSC)有功、无功电流参考值中分别计及灭磁电流,拓宽了 RSC无功输出的能力.最后,MATLAB/Simulink平台验证了所提策略在实现DFIG故障穿越的基础上还能够进一步抑制暂态过电压,提高了系统稳定性与安全性.

    换相失败暂态过电压特性刻画故障穿越灭磁抑制

    双重移相控制下双有源桥变换器最小回流功率全局优化控制

    王祺张泽轲刘彬韩栋梁...
    3921-39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有源桥(dual-active-bridge,DAB)DC-DC变换器通常用于能量转换.然而,传统的单移相控制使得变换器在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不匹配时产生较大的回流功率,特别是轻载情况下该现象更为严重.现有基于双重移相控制(dual-phase-shift,DPS)的回流功率优化策略,尚未考虑全功率范围内的回流功率,也缺乏对所有工作模式下最小回流功率的研究.为此,该文提出一种考虑全功率范围、全工作模式的DPS最优控制策略.首先,详细阐述回流功率产生的机理,建立了不同工作模式的传输功率和回流功率数学模型.然后,计及不同工作模式的功率限值,将DPS控制的传输功率分成不同的功率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回流功率的DPS最优控制策略,通过分析不同工作模式下的优化路径获得各个功率区的最优移相角,进而提升DAB变换器的传输效率.最后,搭建实验平台验证所提最小回流功率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双有源桥变换器双重移相控制最小回流功率全功率范围全工作模式

    断路器并联动态合闸电阻对滤波器合闸涌流的抑制效能研究

    刘士利吕东建张飞
    3931-39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断路器并联合闸电阻是抑制换流站交流滤波器合闸涌流的常用措施之一,运行经验表明,若合闸电阻为定值电阻,则其对合闸涌流的限制作用并不十分理想,为此,该文提出了断路器并联动态合闸电阻的涌流抑制方案.以天山换流站为工程背景,搭建了滤波器合闸涌流仿真计算模型,针对HP24/36、BP11/13、HP3及SC 4种典型滤波器,结合选相合闸、动作持续时间等因素,研究了线性动态电阻及非线性动态电阻对合闸涌流的抑制效能,并分析了其对滤波器主电容电压应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动态电阻对滤波器涌流的抑制效果明显优于定值电阻,同时也有效限制了滤波器主电容的电压幅值;综合动态电阻4种阻值衰减趋势下的涌流及电压响应特性,提出了动态电阻阻值的最优变化规律.

    动态电阻合闸涌流断路器交流滤波器

    基于融合K-近邻算法的电压互感器在线监测方法

    李振华崔九喜杨信强吴海荣...
    3938-39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受工作时长和环境因素的影响,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apacitor voltage transformer,CVT)在运行过程中误差稳定性不高,易出现电能计量失准现象.为此,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融合K-近邻算法(fusion K-nearest neighbor algorithm,FKNN)的电压互感器在线评估方法.该方法利用互感器的历史运行数据构建虚拟标准器,通过改进K-近邻算法对互感器实时状态进行监测,实现对异常情况的报警.同时,提出了一种加权移动时间窗的方法,自适应更新异常阈值,有效削弱电网不平衡波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方法能够准确监测互感器的0.2级误差漂移.

    电压互感器虚拟标准器K-近邻算法自适应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