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低温建筑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低温建筑技术
低温建筑技术

张锦屏

月刊

1001-6864

Lowtem@163.com

0451-86334097,86335022

150080

哈尔滨市南岗区清滨路60号

低温建筑技术/Journal Low Temperature Architecture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立足三北 面向全国 内容丰富 独具特色《低温建筑技术》1979年创刊,由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施工学术委员会冬季施工专业委员会、黑龙江省土木建筑学会、黑龙江省寒地建筑科学研究院主办。本刊寓实用性、学术性、知识性于一体,是中国自然科学建筑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是指导我国三北地区(东北、西北、华北)建筑科学技术和冬期施工技术发展的唯一专业性刊物。《低温建筑技术》主要报导三北地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的设计、科研、教学与建筑工程冬期施工技术、冻土与地基基础、建筑节能和新型建筑材料的研究成果与应用、混凝土外加剂的研究与应用、冬期施工质量通病:普及建筑技术与现代化的科学管理知识等。《低温建筑技术》为大16开,国内外公开发行。每期定价8.00元,全年48.00元,邮发代号14-122,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也可直接与本刊编辑部联系订阅(另附邮资12元/年)。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清滨路60号      邮编:150080     E-mail:Lowtem@163.com传真:0451-86334097 电话:0451-86334097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供暖建筑外窗空气渗透数值模型建立与验证

    熊珊珊展长虹王永杰张东杰...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供暖建筑外窗空气渗透影响建筑耗热量和室内热舒适.采用常规外窗气密性现场测试方法获取数据,存在工作量大、效率低、人力物力投入大等弊端.文中尝试建立外窗空气渗透稳态数值模型,用实测数据验证了其准确性与合理性.仿真模型与实测实验的温度值结果基本吻合且温度趋势基本一致:模拟与实测温度结果的逐点百分比误差PE在-6.9%~5.0%内;模拟与实测空气渗透量结果的绝对误差在0.2 m3/h以内,相对误差在5.0%以内.验证结果可为后续外窗气密性相关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供暖建筑外窗建筑耗热量空气渗透量模拟静压箱气密性

    基于神经网络的高压蒸汽管道损伤识别

    崔晓明贾浩文魏宗远
    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核电站高压蒸汽管道存在诸多问题,对他进行结构健康监测至关重要.文中以某核电站高压蒸汽管道为研究对象,建立缩比模型,结合有限元模型更新方法和BP神经网络进行损伤识别.通过管道模态采集试验获取结构特征参数,更新有限元模型,使他与实际管道结构在动态响应上相似.利用BP神经网络对损伤工况进行识别,选取合适的参数进行训练.结果表明训练后的神经网络在损伤识别中具有高准确率,证明了该方法的可靠性,为实际管道结构的损伤识别积累经验.

    损伤识别神经网络管道结构固有频率模态振型高压管道

    双碳背景下BIM技术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赵明哲唐建
    11-1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对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粗放式发展模式带来的环境危机,社会对绿色人居环境的建设愈发重视.在当前阶段,绿色建筑发展与"碳达峰、碳中和"任务密切相关,室内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比重逐年增加.在这一背景下,建筑信息模型(以下简称BIM技术)作为新一代建设辅助工具,它能够将建筑物的形式、技术、功能等多维信息数字化、信息化,并进行仿真模拟.采用实证研究与定性分析等方法,深入探寻双碳目标背景下BIM技术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为帮助室内设计产业在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中做出重要贡献,促进绿色建筑的高质量发展,可为室内设计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碳中和碳达峰建筑信息模型绿色人居环境

    严寒地区公共建筑LCA环境影响研究

    葛星滕佳颖
    1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用建筑中,由于公共建筑的建筑标准以及服务功能的特殊性,因此公共建筑对环境影响程度明显高于住宅建筑.文中利用eFootprint软件平台,展开严寒地区某公共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通过分析公共建筑的LCA结果,明晰建筑各个阶段对九大指标的贡献率,经比较分析可知,在生产阶段,门窗工程对ADP影响较突出,装饰工程对ODP的影响贡献度较大;在使用阶段,供暖对建筑各环境指标的影响均比较显著.因此可根据比较公共建筑各部分对环境指标的影响贡献度,为后续制定减排策略提供数据支持.

    公共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影响贡献率特征化指标

    严寒地区高铁站房电气设计要点

    杨江柳少公胡江川贾潇然...
    1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严寒地区高铁站房电气设计的目的是能在极端低温环境下,实现高铁站房电气设备的稳定、高效、安全地运行,同时满足乘客的舒适性和安全性需求.文中就严寒地区高铁站房电气设计过程中的要点难点进行分析,提出了严寒地区中型高铁站房的供电方案,给出了防雷接地措施的加强做法,分析了站房体感温度较低的原因并给出提升温度的有效解决方案.文中设计方案以鸡西西站高铁站房为设计实例,站房已建成使用,且处于有效运行中.文中拓展了严寒地区建筑的电气设计思路,为严寒地区高铁站房的电气设计提供了案例参考.

    严寒地区高铁站房电气设计防雷接地

    严寒地区地铁站冬季热湿环境实测研究

    李奕骞王艺憬苏汝照张洪瑞...
    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铁站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市民出行质量和体验有着重要影响.以哈尔滨地铁2号线为代表,选取五个代表车站研究严寒地区冬季地铁站公共区域的热湿环境与热舒适性,采用现场实测和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分析与评价,并基于HDR指标对哈尔滨地铁站各公共区域的热环境进行评估.研究表明地铁站公共区域的95%情况下符合对温湿度的要求,能够满足对地铁站的基本要求.根据投票结果得出,地铁站公共区域热环境与湿环境80%以上的乘客可以接受且HDR值在冬季规定舒适范围内,满足热舒适的要求.该研究可为严寒地区地铁站冬季通风运行提供理论参考,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热湿环境.

    严寒地区地铁站热湿环境热舒适

    多用户集中供暖建筑用户停热影响研究

    辛瑞峰高慧王睿鑫
    2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区域供热网络,多用户住宅建筑中出现的停热用户所导致的户间传热影响,研究基于TRNSYS数值模拟的方法构建并标定了一个综合考虑热力与水力耦合的多户型住宅供暖系统模型.并详细分析了不同调节条件下,八个不同建筑区域内的三种用户位置的相邻停热用户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停热用户位于正常供热用户的上方时,正常供热用户的单位面积热负荷将增加6.45 W/m2.停热用户的不同相对位置对其邻近的正常供热用户造成的影响各不相同,位于上方的停热用户对下层供暖用户的影响最为显著.

    停热用户仿真模拟居住建筑水热耦合

    钢筋与地聚物混凝土黏结性能试验研究

    易星辰刘金亮刘昀泽龚婉淇...
    32-3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泥在生产过程中消耗能源较高,污染严重.地聚物混凝土具有节能减排的特点,有望在建筑材料领域得到广阔应用.文中开展了钢筋-地聚物混凝土中心拉拔试验研究,深入分析了钢筋与地聚物混凝土之间的黏结破坏机理,并探究地聚物混凝土在抗压、劈裂抗拉强度以及黏结长度等方面对黏结破坏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钢筋直径14 mm和黏结长度5d条件下,相对保护层厚度(c/d)=4.86是钢筋-地聚物混凝土中心拉拔试件破坏模式从拔出破坏到劈裂破坏的临界点;钢筋直径为14 mm和黏结长度为7d的地聚物混凝土中心拉拔试件,会导致钢筋屈服早于钢筋拔出或者地聚物混凝土劈裂.研究可为地聚物混凝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理论经验,对后续钢筋与地聚物混凝土黏结性能起到指导意义.

    地聚物混凝土钢筋黏结性能黏结强度

    盾构渣土作为护壁泥浆最大化再利用研究

    翟逸欣张振波康佳灵张妍娇...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盾构渣土最大化再利用,文中依托苏州盾构隧道工程,设计了24组不同配比的护壁泥浆试验,基于最小二乘法原理,建立了泥浆性能与原材料配比函数关系,结合规范得到了护壁泥浆渣土含量最大的配比方案.研究表明原材料与护壁泥浆各项指标正负相关性及相关程度,最优配比为渣土:水:膨润土=0.36:0.51:0.125.研究为苏州地区的粉质渣土作为护壁泥浆再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盾构渣土护壁泥浆粉质黏性渣土

    矿物掺合料对FHPC性能影响及其尺寸效应研究

    郭学武周健武黄笑宇张凯强...
    3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纤维高强混凝土(FHPC)的性能,探究了硅灰、Ⅰ级粉煤灰和S95矿渣粉在不同掺量和掺加方式下对FHPC力学性能及尺寸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掺矿物掺料中,S95矿渣粉对提高FHPC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效果最好,硅灰次之,Ⅰ级粉煤灰效果最弱.当Ⅰ级粉煤灰与S95矿渣粉以1∶2复掺时,FHPC的抗压强度显著提高;硅灰与S95矿渣粉以1∶1复掺时,FHPC的抗折强度提升效果最好.同时加入3种掺合料,保持硅灰掺量不变的情况下,Ⅰ级粉煤灰与S95矿渣粉以1∶1复掺,可以显著提高FHPC的力学性能.此外,低水胶比下FHPC的抗压抗折强度尺寸效应更为显著,但随着水胶比的增加,FHPC的抗压抗折强度尺寸效应逐渐减弱.

    活性矿物掺合料料纤维高强混凝土尺寸效应低水胶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