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低温建筑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低温建筑技术
低温建筑技术

张锦屏

月刊

1001-6864

Lowtem@163.com

0451-86334097,86335022

150080

哈尔滨市南岗区清滨路60号

低温建筑技术/Journal Low Temperature Architecture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立足三北 面向全国 内容丰富 独具特色《低温建筑技术》1979年创刊,由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施工学术委员会冬季施工专业委员会、黑龙江省土木建筑学会、黑龙江省寒地建筑科学研究院主办。本刊寓实用性、学术性、知识性于一体,是中国自然科学建筑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是指导我国三北地区(东北、西北、华北)建筑科学技术和冬期施工技术发展的唯一专业性刊物。《低温建筑技术》主要报导三北地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的设计、科研、教学与建筑工程冬期施工技术、冻土与地基基础、建筑节能和新型建筑材料的研究成果与应用、混凝土外加剂的研究与应用、冬期施工质量通病:普及建筑技术与现代化的科学管理知识等。《低温建筑技术》为大16开,国内外公开发行。每期定价8.00元,全年48.00元,邮发代号14-122,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也可直接与本刊编辑部联系订阅(另附邮资12元/年)。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清滨路60号      邮编:150080     E-mail:Lowtem@163.com传真:0451-86334097 电话:0451-86334097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侧向冲击下高强圆钢管动力响应及参数分析

    张伟达李方慧范佳红刘端宣...
    146-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对高强圆钢管在侧向冲击载荷作用下的整体和局部变形以及冲击力结果进行分析,探讨钢管在不同径厚比、冲击位置和冲击高度条件下的动力响应特性,以此研究其对钢管动力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冲击高度和径厚比是影响钢管冲击力峰值和跨中变形的重要因素,冲击高度越大,冲击力峰值及跨中变形都越大,径厚比越大,冲击力峰值越小,跨中变形越大.分析结果为抗冲击结构设计和防护提供参考依据.

    高强圆钢管动力响应冲击力峰值径厚比

    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开展农房防灾常识宣传

    《中国建设报》报社
    150页

    侧向冲击下不锈钢方形钢管动力响应分析

    张德华李方慧吉祥迟昊淞...
    151-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为研究侧向冲击下不锈钢方形钢管动力响应,建立两端简支的不锈钢方形钢管数值模型,与已有的冲击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重点分析了冲击过程中钢管的能量吸收和应力变化状况,研究不同钢管壁厚、截面尺寸、冲击动量和冲击动能对不锈钢方形钢管动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冲击动能主要通过钢管的变形来耗散,随着钢管壁厚和截面尺寸的增加,跨中位移显著减小,钢管壁厚增加,冲击持续时间大幅增加,不锈钢方形钢管的抗冲击力学性能增强.冲击动量的改变对跨中位移的影响较小,冲击动量增加2 916.54 kg·m/s,跨中位移略微减小,冲击力持续时间增加0.076 s.冲击动能增加2187.42 J,跨中位移增加41.9%.研究为工程结构的设计和抗冲击性能的提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不锈钢方形钢管侧向冲击能量吸收动力响应

    某博物院增设夹层改造加固设计

    颜扬程健
    156-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以某博物院增加夹层改造工程为例,研究了新增夹层采取不同连接形式对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影响和大重量仿生机器在楼板上行走的舒适度问题,研究得出新增夹层与原结构优先采取铰接连接,可减少对原结构的加固工程量;可以通过增大钢梁刚度的方式来改善楼板舒适度.并介绍桩基补强技术和钢梁与型钢混凝土柱连接加固节点大样,可为同类型改造工程参考.

    钢结构夹层改造加固设计舒适度计算外包钢加固

    某大空间混合结构建筑火灾后检测鉴定

    王重庆伍砥柱谢国龙张松...
    161-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建筑火灾特别是公共建筑火灾频发的背景下,为了解决大空间混合结构复杂建筑火灾后检测鉴定工作繁杂、难度高的问题,根据某建筑火灾后的检测鉴定工程为例,从检测鉴定思路与原则、检测鉴定过程分析、鉴定评级与采取的措施等多个方面论述,提出了"初步调查—火灾后初步鉴定—火灾影响区域内的构件调查检测—火灾影响区域外的构件调查检测—火灾后详细鉴定—结构整体安全性鉴定"的思路,混凝土及钢结构火灾后材料性能检测应采用的方法以及应特别注意的检测内容.研究成果可为后续火灾事故后的鉴定工作提供检测思路、检测方法及监测内容提供参考.

    大空间混合结构复杂建筑结构损伤建筑结构检测鉴定

    地铁车辆段超长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应力分析

    闫浩杰
    165-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准确获得超长混凝土温度荷载对结构变形和结构应力的影响,文中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由温度荷载对超长结构的变形和应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施加预应力以消除温度荷载对超长结构应力的影响.由分析结果可知,由于内外环境温度差异较大,以及混凝土收缩时的当量温差,导致混凝土产生温度应力,采用"疏"与"堵"结合的方式缓解了超长结构混凝土初期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应力,即在混凝土浇筑完的早期阶段,采用加强混凝土养护或设置后浇带的措施来减轻温度应力;在混凝土浇筑后期,通过预施加预应力的方法,在混凝土内部形成一种压应力,以补偿因冷却或收缩而产生的拉应力.研究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良好的工程经验.

    地铁车辆段超长混凝土结构温度应力当量误差

    《低温建筑技术》稿件征集

    《低温建筑技术》编辑部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