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动物营养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动物营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动物营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卢德勋

月刊

1006-267X

yyxb@cau.edu.cn

010-62817823,62734530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西区动科动医大楼153室

动物营养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Nutri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动物营养学报》办刊宗旨为报道反映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各学科前沿的研究动态与进展、对学科发展有指导意义的综述,以及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各领域未公开发表或未出版过的原创性研究论文和简报,促进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为提高我国畜牧业生产综合效益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苜蓿源miR168b通过靶向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A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凋亡和脂滴积累的调控研究

    贾晶莹刘宝宝蔡小艳
    6699-6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探究苜蓿源miRNAs(mtr-miRNAs)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试验首先通过CCK8、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流式细胞术、基因和蛋白定量等方法检测苜蓿源-miR168b(mtr-miR168b)对BMECs增殖、凋亡和周期的影响.然后,敲低mtr-miR168b靶基因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A(CPT1A)表达后,检测了 BMECs的活力和凋亡.通过诱导转染后细胞,用氟硼二吡咯(Bodipy)染色和油红O染色检测mtr-miR168b和CPT1A基因干扰对BMECs脂滴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mtr-miR168b高表达极显著降低了BMECs 活力(P<0.01).2)mtr-miR168b 高表达极显著抑制了 BMECs 增殖(P<0.01),延长了细胞G1~S期进程,极显著促进了细胞凋亡(P<0.01).3)mtr-miR168b在BMECs中高表达极显著抑制了细胞增殖基因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CDK4)、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和细胞周期蛋白D2(Cvclin D2)的基因的表达水平(P<0.01),极显著增加了凋亡标志基因Bc12关联X蛋白(BAX)基因的表达水平(P<0.01),极显著抑制了 PCNA蛋白表达水平(P<0.01),极显著增加了 BAX蛋白表达水平(P<0.01),并且mtr-miR168b显著抑制了蛋白激酶B(AKT)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基因的表达水平(P<0.05).4)mtr-miR168b高表达抑制了 BMECs中脂滴的积累.5)干扰mtr-miR168b的靶基因CPT1A,对BMECs脂滴积累也有抑制作用.综上所述,mtr-miR168b可通过抑制BMECs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并通过靶向CPT1A基因抑制BMECs中脂滴的生成.试验结果可为mtr-miRNAs调控牛奶乳脂合成提供分子层面的技术支撑.

    苜蓿源miR168bCPT1A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脂滴

    不同硒源对羊生长性能影响的系统综述与网状Meta分析

    郑雪玥王祚万发春沈维军...
    6713-67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于网状Meta分析方法,比较不同硒源对羊生长性能的影响,以期为羊生产中硒源的选择提供参考.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PubMed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等,搜索有关硒源干预羊生长性能的所有试验研究,检索期限为各个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11月18日.采用STAIR清单对纳入的文献进行偏倚风险评价并汇总相关有效信息,使用ReVman 5.4.1软件、ADDIS v1.16.5软件和STATA 16.0软件进行贝叶斯模型网状Meta分析.结果表明:纳入39项研究,选定亚硒酸钠、酵母硒和硒代蛋氨酸进行网状Meta分析.与对照组相比,硒代蛋氨酸提高平均日采食量的概率最高(0.82),酵母硒提高平均日增重(0.59)和降低料重比(0.59)的概率最高.网状Meta分析表明,本研究选定的3种硒源在提高羊生长性能方面均具有良好的效果,以酵母硒效果最佳.

    网状Meta分析生长性能亚硒酸钠酵母硒硒代蛋氨酸

    5种益生菌对大鼠肠道感染产肠毒素大肠杆菌的预防效果

    蔡熙姮尹望汪凤莲王红梅...
    6726-67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5种益生菌对大鼠肠道感染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的预防效果,以筛选出对ETEC产生的不良影响具有较好预防效果的益生菌株.将80只3周龄无特定病原体(SPF)级SD雌性健康大鼠随机分成8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大鼠.空白对照组(CK组)和阴性对照组(NC组)正常饮水,阳性对照组(AC组)在饮水中添加硫酸黏菌素(20 mg/L),试验1组(EG-1组)、试验2组(EG-2组)、试验3组(EG-3组)、试验4组(EG-4组)和试验5组(EG-5组)分别在饮水中添加唾液乳杆菌E33、贝莱斯芽孢杆菌F5001、戊糖片球菌9601、乳酸片球菌11403和植物乳杆菌B6401新鲜菌液(1×107 CFU/mL);试验最后5 d,除CK组外,其他各组每只大鼠每天灌胃1 mL的ETEC菌液(1x1010 CFU/mL)进行攻毒,建立腹泻模型.预试期7 d,正试期20 d.结果表明:1)CK、AC及EG-4组大鼠存活率均为100%.2)EG-3和EG-1组平均日增重明显高于CK组,EG-3和EG-1组料重比明显低于CK组.3)NC组肝脏指数显著低于EG-4和EG-5组(P<0.05).4)CK组血液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5)EG-4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高于NC组(P<0.05),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显著低于NC组(P<0.05).6)EG-1组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含量显著低于CK、NC、EG-2及EG-5组(P<0.05).7)EG-1、EG-2、EG-3、EG-4和EG-5肝脏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极显著高于CK组(P<0.01),EG-4组大鼠肝脏ALT活性显著高于AC组(P<0.05).由此可见,唾液乳杆菌E33、贝莱斯芽孢杆菌F5001、戊糖片球菌9601、乳酸片球菌11403和植物乳杆菌B6401的添加对ETEC感染对大鼠造成的不良影响均具有一定的预防效果,其中乳酸片球菌11403的预防效果最好.

    益生菌大鼠大肠杆菌免疫抗氧化

    琼胶寡糖缓解呕吐毒素诱导小鼠肝脏损伤的作用效果与机制

    全浩玮王庆凤王毓甜李泽昆...
    6737-67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探究琼胶寡糖缓解呕吐毒素(DON)诱导小鼠肝脏损伤的作用效果与机制.选取32只7周龄、初始体重为(20.04±0.80)g的无特定病原体(SPF)级C57BL/6J雌性小鼠,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小鼠.对照组(CON组)和呕吐毒素组(DON组)小鼠每天灌胃200 μL无菌生理盐水,琼胶寡糖组(AO组)和琼胶寡糖+呕吐毒素组(AO+DON组)小鼠每天灌胃200 μL(200 mg/kg BW)琼胶寡糖,连续处理21 d;随后,DON组和AO+DON组小鼠每天灌胃100 μL(4.8 mg/kg BW)DON,CON组和AO组小鼠每天灌胃100 μL无菌生理盐水,连续处理7 d.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1)与CON组和AO组相比,DON组和AO+DON组小鼠肝脏指数显著增加(P<0.05).2)与CON组相比,DON组血清和肝脏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显著增加(P<0.05),肝脏白细胞介素-6(IL-6)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加(P<0.05),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过氧化氢酶(CAT)、总超氧化物岐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减少(P<0.05).与DON组相比,AO+DON组血清和肝脏IL-1β和TNF-α含量显著减少(P<0.05),肝脏IL-6和MDA含量显著减少(P<0.05),T-AOC及CAT、T-SOD和GSH-Px活性显著增加(P<0.05).3)肝脏组织病理结果表明DON组肝细胞出明显的炎性浸润,排列呈现不规则结节撞,有特征性放射纤维状,然而AO+DON组肝脏呈现明显改善.F4/80免疫荧光染色结果表明与CON组相比,DON组肝脏巨噬细胞浸润显著增加(P<0.05);与DON组相比,AO+DON组肝脏巨噬细胞浸润显著降低(P<0.05).4)与CON组相比,AO组肝脏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和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DON组肝脏AST、ALT活性和TG、TC含量显著增加(P<0.05).与DON组相比,AO+DON组肝脏AST、ALT活性和TC含量显著降低(P<0.05).5)与CON组相比,DON组肝脏IL-1β、TNF-α、IL-6、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半胱天冬蛋白酶-3(Caspase-3)、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β(LC3B)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DON组相比,AO+DON组肝脏IL-1β、TNF-α、IL-6、NLRP3、Caspase-3、LC3B 的 mRNA 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琼胶寡糖能够通过改善小鼠肝脏抗炎、抗氧化功能,调节免疫细胞因子分泌,抑制肝脏组织病理学损伤和炎性浸润,缓解DON诱导的小鼠肝脏损伤.

    琼胶寡糖呕吐毒素小鼠肝脏

    褐藻寡糖对呕吐毒素诱导小鼠肝脏损伤的影响

    王毓甜米金秋全浩玮王庆凤...
    6748-67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探究褐藻寡糖(AOS)对呕吐毒素(DON)诱导小鼠肝脏损伤的影响.选取32只7周龄雌性C57BL/6J小鼠,适应1周后,随机分为4个组:基础饲粮组(CON组)、褐藻寡糖组(AOS组)、呕吐毒素组(DON组)、褐藻寡糖+呕吐毒素组(AOS+DON组),每组8只小鼠.试验共28 d,分为DON处理前和处理后;前21 d,AOS组和AOS+DON组小鼠每天灌胃200 µL(200 mg/kg BW)AOS,CON组和DON组小鼠每天灌胃等体积无菌生理盐水;后7 d,DON组和AOS+DON组小鼠每天灌胃100 μL(4.8 mg/kg BW)DON,CON和DON组小鼠每天灌胃等体积无菌生理盐水.结果表明:1)与CON组相比,AOS组的10和11周龄体重显著增加(P<0.05).与CON组相比,DON组的12周龄体重显著降低(P<0.05),肝脏指数显著增加(P<0.05);与DON组相比,AOS+DON组的12周龄体重显著增加(P<0.05),肝脏指数显著降低(P<0.05).2)与CON组相比,DON组的血清和肝脏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显著增加(P<0.05),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含量显著增加(P<0.05);与DON组相比,AOS+DON组的血清和肝脏IL-1β、IL-6和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IL-8含量显著降低(P<0.05).3)与CON组相比,DON组的肝脏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加(P<0.05),肝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与DON组相比,AOS+DON组的肝脏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肝脏T-SOD活性显著增加(P<0.05).4)肝脏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表明,DON组肝细胞出现明显的点状坏死,且变形、肿胀,存在炎症浸润、脂质沉积,有特征性放射纤维状,添加AOS可明显改善上述病理损伤症状.F4/80免疫荧光染色结果表明,与CON组相比,DON组的肝脏巨噬细胞含量显著增加(P<0.05);与DON组相比,AOS+DON组的肝脏巨噬细胞含量显著降低(P<0.05).5)与CON组相比,DON组的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与DON组相比,AOS+DON组的血清AST、ALT、LDH活性和TG、TC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AOS可改善肝脏指数和病理组织结构,降低血清和肝脏中炎症细胞因子的含量,进而缓解DON诱导的小鼠肝脏损伤.

    褐藻寡糖呕吐毒素小鼠肝脏损伤

    3个不同品种甜高粱营养价值研究以及蛋白质分子结构比较

    张思琦吕静仪魏梓恒李培龙...
    6759-67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采用湿化学检测、模型预测及光谱分析对3个不同品种甜高粱(牛魔王、海牛和绿巨人)的营养价值进行评估.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并用苜蓿干草作为正对照,玉米秸秆作为负对照,采用常规营养成分分析方法、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CNCPS)、能值估算、尼龙袋法、DVE/OEB2010模型预测等方法对饲料的营养价值进行分析,同时利用红外光谱技术分析样本的蛋白质分子结构.结果表明:1)3个品种甜高粱的常规营养成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绿巨人的粗蛋白质、非蛋白氮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高;牛魔王的粗灰分、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木质素、淀粉、中性洗涤不溶蛋白质和酸性洗涤不溶蛋白质含量最高.2)绿巨人的慢速降解蛋白质组分、不可利用氮含量、不可降解碳水化合物组分及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甜高粱样本(P<0.05).3)绿巨人的可消化蛋白质、总可消化养分和能值显著高于其他甜高粱样本(P<0.05).4)绿巨人的瘤胃可降解蛋白质含量在甜高粱饲料样本中最高,瘤胃可降解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5)牛魔王和海牛的蛋白质降解平衡值为9.07~9.35 g/kg DM,绿巨人最高,为52.95 g/kg DM.6)蛋白质一级结构(酰胺Ⅰ带和酰胺Ⅱ带)和二级结构(α-螺旋和β-折叠)的光谱参数在不同饲料样本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3个品种甜高粱的营养特性存在差异,绿巨人的营养价值相对较高.

    甜高粱营养价值DVE/OEB2010蛋白质分子结构

    辣蓼与全株玉米混合青贮对青贮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

    卞彬彬赵峻祥郑杨晨孔令芝...
    6773-67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辣蓼与全株玉米混合青贮对青贮品质、有氧稳定性以及抑菌能力的影响.以大庆本地全株新鲜辣蓼和全株玉米为青贮原料,各原料切为1~2 cm小段,制成每袋300 g的原料,设置3组,以无添加辣蓼记为对照组,以分别添加5%、10%辣蓼为添加组,每组3个重复,全株玉米青贮30 d后添加1×105 CFU/mL的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分别在8、24、48和72 h检测3种有害菌数量,室温下在青贮3、7、14和30 d时开封检测青贮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结果表明:1)青贮30 d,添加有害菌青贮48 h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组有害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2)青贮30 d,添加组p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添加组乳酸菌数量、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10%辣蓼组在青贮14、30 d后有氧暴露,与对照组相比,pH显著降低(P<0.05),提高了其有氧稳定性.综上所述,辣蓼的添加抑制了青贮中有害菌的增长,改善了青贮玉米的品质,提高了其有氧稳定性.

    辣蓼全株玉米青贮青贮品质有氧稳定性非靶向代谢组学

    固态发酵饲料工艺优化及抗营养因子降解效果研究

    陈诗宇茶光辉李吉琴梅会友...
    6787-68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对黑曲霉和乳酸杆菌(植物乳杆菌和发酵乳杆菌)二段固态发酵大豆皮和菜籽饼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其发酵前后营养物质和抗营养因子含量变化进行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以发酵产物中还原糖含量为指标,筛选出黑曲霉发酵阶段适宜的发酵温度、料液比、发酵时间、大豆皮和菜籽饼原料比例和接种量,并通过四因素三水平(L934)正交试验探究料液比、发酵时间、大豆皮和菜籽饼原料比例和接种量对黑曲霉发酵产物中还原糖含量的影响.在黑曲霉固态发酵的最佳工艺基础上,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以发酵产物中乳酸杆菌活菌数为指标,探究乳酸杆菌发酵阶段适宜的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接种量和尿素添加量,并通过四因素三水平(L934)正交试验探究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接种量和尿素添加量对乳酸杆菌发酵产物中乳酸杆菌活菌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黑曲霉最优发酵工艺为发酵温度35℃,料液比1.0∶2.8 g/mL,发酵时间60 h,大豆皮和菜籽饼原料比例2∶1,接种量5x107 CFU/g.乳酸杆菌最优发酵工艺为发酵温度35 ℃,发酵时间60 h,接种量5×106 CFU/g,尿素添加量1.0%.经黑曲霉和乳酸杆菌二段固态发酵后,发酵产物中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含量较发酵前均显著增加(P<0.05),粗纤维、大豆球蛋白、β-伴大豆球蛋白、硫代葡萄糖苷和单宁含量较发酵前均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见,黑曲霉和乳酸杆菌(植物乳杆菌和发酵乳杆菌)二段固态发酵可提高大豆皮和菜籽饼饲用价值.

    大豆皮菜籽饼固态发酵工艺优化抗营养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