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动物营养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动物营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动物营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卢德勋

月刊

1006-267X

yyxb@cau.edu.cn

010-62817823,62734530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西区动科动医大楼153室

动物营养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Nutri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动物营养学报》办刊宗旨为报道反映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各学科前沿的研究动态与进展、对学科发展有指导意义的综述,以及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各领域未公开发表或未出版过的原创性研究论文和简报,促进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为提高我国畜牧业生产综合效益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苜蓿干草、燕麦干草及二者混合饲喂对哺乳期牦牛犊牛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瘤胃发酵参数、组织形态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周亚楠冯宇哲杨得玉刘书杰...
    995-100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探究苜蓿干草、燕麦干草及二者混合饲喂对哺乳期牦牛犊牛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瘤胃发酵参数、组织形态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选取21只体重[(36.47±0.99)kg]相近、健康的45日龄牦牛公犊牛,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3组,每组7头牛.各组在代乳粉和开食料的基础上饲喂粗饲料,苜蓿干草组(AH组)饲喂苜蓿干草,燕麦干草组(OH组)饲喂燕麦干草,苜蓿干草+燕麦干草组(AO组)饲喂苜蓿干草+燕麦干草(苜蓿草干∶燕麦干草=1∶1),3组的粗精比均7∶3(粗饲料∶开食料).预试期21 d,正试期120 d.结果表明:1)AO组的终末体重、瘤胃重显著高于AH组和OH组(P<0.05),AH组和OH组的料重比显著高于AO组(P<0.05).2)AO组和AH组的血清白蛋白含量显著高于OH组(P<0.05),AO组的血清肌酐含量显著高于AH组和OH组(P<0.05).3)AO组的瘤胃乙酸、丁酸、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和乙酸/丙酸极显著高于AH组和OH组(P<0.01),AO组的瘤胃氨态氮含量显著高于OH组(P<0.05).4)AO组的瘤胃肌层厚度、黏膜上皮厚度、黏膜下层厚度、乳头高度、乳头宽度和浆膜层厚度显著或极显著高于AH组和OH组(P<0.05或P<0.01).5)在门水平上,AO组和OH组的瘤胃拟杆菌门、光古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高于AH组(P<0.05).在属水平上,AO组和OH组的瘤胃欧鲁森氏菌属相对丰度显著高于AH组(P<0.05),AO组的瘤胃普雷沃氏菌属、克里斯滕森菌科R-7群、甲烷短杆菌属和普雷沃氏菌科-UCG-001相对丰度显著或极显著高于AH组和OH组(P<0.05或P<0.01),AH组和OH组的瘤胃梭菌属UCG-014相对丰度显著高于AO组(P<0.05).综上所述,采用饲喂代乳粉方式培育哺乳期牦牛犊牛,在开食料的基础上同时饲喂苜蓿干草和燕麦干草提高了牦牛犊牛体重,改变了瘤胃微生物菌群多样性及相对丰度,正向调控了瘤胃形态和功能的发育,为青藏高原地区牦牛犊牛在粗饲料组合饲粮的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苜蓿干草燕麦干草牦牛犊牛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瘤胃微生物区系

    复合微生态制剂对断奶前犊牛生长性能、腹泻率及血清生化、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管晓轩高民赵濛宋利文...
    1008-10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复合微生态制剂对断奶前犊牛生长性能、腹泻率及血清生化、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以期为复合微生态制剂在犊牛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选取体重[(42.67±1.07)kg]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1日龄新生荷斯坦犊牛3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头牛.各组均饲喂牛奶和开食料,在对照组(C组)的基础上,犊泄克组(B组)2~11日龄在牛奶中添加10 g/(d·头)犊泄克;犊泄克+犊益康组(BP组)在犊牛摄入初乳后立刻灌服30 mL/头犊益康,2~11日龄在牛奶中添加10 g/(d·头)犊泄克.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1)与C组相比,BP组的1~30日龄、1~60日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B组和BP组的腹泻率降低,腹泻持续时间缩短.2)与C组相比,BP组的30日龄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降低(P<0.05),60日龄血清尿素氮(U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5),30日龄和60日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显著提高(P<0.05),30日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白细胞介素-4(IL-4)含量显著提高(P<0.05).综上可知,添加复合微生态制剂可提高断奶前犊牛平均日增重,降低腹泻率,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

    复合微生态制剂犊牛腹泻抗氧化能力免疫功能

    云上黑山羊常用粗饲料瘤胃降解特性与常规营养成分的预测

    余烨高欢矣国杨明华...
    1018-1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云上黑山羊常用16种粗饲料的瘤胃降解特性,并建立不同营养成分有效降解率与营养成分含量间的预测模型.选用5头体重为(65±0.5)kg、装有永久性瘘管的去势云上黑山羊,运用尼龙袋法测定16种粗饲料的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瘤胃降解率及降解参数.结果表明:1)在72 h时,DM降解率最高的为北部地区的苜蓿,达90.54%,并且其在各个时间点的DM降解率均显著高于其他15种粗饲料(P<0.05);DM降解率最低的为北部地区的麦糠,仅为43.95%.在72 h时,CP降解率最高的为北部地区的苜蓿,达96.41%;最低的为北部地区的麦糠,仅为53.50%.北部地区的苜蓿在各个时间点的NDF和ADF降解率均高于其他粗饲料.2)DM有效降解率最高的为南部地区的玉米青贮,CP有效降解率最高的为北部地区的蚕豆糠,ADF和NDF有效降解率最高的均为北部地区的苜蓿.3)DM、CP、NDF和ADF的瘤胃降解率均受饲料常规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DM有效降解率与CP含量呈正相关,与NDF和ADF含量呈负相关;CP有效降解率与CP含量呈正相关,与NDF和ADF含量呈负相关;NDF和ADF有效降解率与ADF含量呈负相关.综上可知,北部地区苜蓿的DM、CP、ADF和NDF降解特性较优,可作为云上黑山羊优质粗饲料,北部和中部地区的麦糠降解特性较差,需与营养价值较高的粗饲料配合饲喂云上黑山羊.

    尼龙袋法云上黑山羊瘤胃降解特性粗饲料营养成分

    柠条发酵饲料对宁夏滩羊生长性能及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王锦张连全王文亮赵正伟...
    1035-1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柠条发酵饲料对宁夏滩羊生长性能及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探讨柠条发酵饲料在滩羊饲粮中适宜添加比例.选择健康、体重[(24.42±1.53)kg]相近的断奶滩羊公羔羊6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15只羊.对照组饲喂100%柠条饲料,试验1组饲喂75%柠条饲料+25%柠条发酵饲料,试验2组饲喂50%柠条饲料+50%柠条发酵饲料,试验3组饲喂25%柠条饲料+75%柠条发酵饲料.结果表明:1)试验2组的终末体重、平均日增重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试验组的操作分类单元(OTU)数目均低于对照组,OTU数目顺序为对照组>试验3组>试验2组>试验1组.3)各组间ACE、Chao 1、Shannon和Simpson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其中试验2组的ACE和Chao1指数略高于对照组.4)门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滩羊瘤胃液中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厚壁菌门和Pa-tescibacteria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试验2组滩羊瘤胃液中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Patescibacteria和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试验3组滩羊瘤胃液中变形菌门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有提高的趋势,与其他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5)属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滩羊瘤胃液中巨球形菌属和琥珀酸弧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瘤胃球菌属、uncultured_bacterium_f_Muribaculaceae和普雷沃菌科UCG_001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试验2组瘤胃液中解琥珀酸菌属和普雷沃菌属_1的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其余菌属相对丰度有升高或者降低的趋势,但差异都不显著(P>0.05);试验3组瘤胃液中普雷沃菌科UCG-001和瘤胃球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其余菌属相对丰度有升高或者降低的趋势,但差异都不显著(P>0.05).综上可见,饲粮中添加柠条发酵饲料虽然不能提高滩羊菌群多样性,但可以显著增加厚壁菌门、解琥珀酸菌属和普雷沃菌属_1的相对丰度,从而提高终末体重,且以试验2组即添加50%柠条发酵饲料的育肥效果最好.

    柠条发酵饲料滩羊菌群多样性

    过瘤胃氨基酸和过瘤胃脂肪对饲喂低蛋白质饲粮滩羊生长性能、消化代谢、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李庆敏周玉香温红瑞马步仓...
    1046-10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过瘤胃氨基酸和过瘤胃脂肪(RPF)对饲喂低蛋白质饲粮滩羊生长性能、消化代谢、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选择健康无病、体重[(22.00±1.00)kg]相近的3月龄滩羊27只,随机分成3个组,每组9只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组饲喂基础饲粮+7.5 g/d过瘤胃赖氨酸(RPLys)+4.5 g/d过瘤胃蛋氨酸(RPMet),试验Ⅱ组饲喂基础饲粮+2.4 g/dRPF,各组饲粮营养水平相近.预试期10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试验Ⅱ组滩羊终末体重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各组间其他生长性能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2)试验Ⅰ组中性洗涤纤维(NDF)表观消化率较对照组和试验Ⅱ组分别极显著提高了 33.59%和51.91%(P<0.0l);试验Ⅰ组酸性洗涤纤维(ADF)表观消化率最高,并显著高于试验Ⅱ组(P<0.05).3)试验Ⅱ组胴体重、骨重、眼肌面积和骨肉比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P<0.01),试验Ⅱ组净肉重和屠宰率较对照组分别显著提高了 50.27%和12.33%(P<0.05).4)试验Ⅰ组羊肉pH45min极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试验Ⅱ组(P<0.01),失水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试验Ⅱ组(P<0.05).5)试验Ⅰ组羊肉粗蛋白质含量极显著高于试验Ⅱ组(P<0.01),粗灰分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在低蛋白质饲粮条件下,添加RPLys和RPMet能够提高滩羊NDF和ADF表观消化率,而添加RPF能够改善滩羊屠宰性能.

    过瘤胃氨基酸过瘤胃脂肪低蛋白质饲粮滩羊生长性能消化代谢屠宰性能

    过瘤胃胍基乙酸对育肥后期湖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肌肉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张含桂红兵张晨俭张建丽...
    1057-10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探讨过瘤胃胍基乙酸(RPGAA)对育肥后期湖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肌肉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体重[(37.81±4.44)kg]相近的7月龄育肥后期湖羊公羊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低水平组(L组)和高水平组(H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4%、0.08%的RPGAA.预试期10 d,正试期40 d.结果表明:1)L组第1~20天和第1~40天平均日增重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2)各组之间屠宰性能无显著差异(P>0.05).3)L组和H组的背最长肌熟肉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组和H组的背最长肌粗蛋白质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L组的半腱肌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组和H组的背最长肌和半腱肌肌内脂肪含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O.01).4)各组血清生化指标基本正常.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0.04%的RPGAA能够提高育肥后期湖羊生长性能,促进肌肉生长,减少脂肪沉积.

    胍基乙酸湖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

    饲粮中全株饲料桑比例对育肥湖羊屠宰性能、肉品质、瘤胃组织形态和瘤胃微生物组成的影响

    寇宇斐杨旭许辉张兆才...
    1066-10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全株饲料桑比例对育肥湖羊屠宰性能、肉品质、瘤胃组织形态和瘤胃微生物组成的影响.选取54只健康状况良好的3月龄湖羊公羔[初始体重为(25.02±1.81)kg],随机分为3个组,每个组设1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湖羊公羔.3组试验羊分别饲喂全株饲料桑比例为0(CON组)、4%(MUL4组)和8%(MUL8组)的试验饲粮.试验期共70 d,其中预试期7 d和正试期63 d.结果显示:1)GR值随着饲粮中全株饲料桑比例的增加呈一次线性增加(P<0.05),其中MUL8组显著高于CON组(P<0.05).MUL8组瘤胃重显著高于CON组和MUL4组(P<0.05).各组之间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肝脏重、脾脏重和眼肌面积均无显著差异(P>0.05).2)MUL8组背最长肌的pH45min显著降低于CON组(P<0.05),而各组之间背最长肌的pH24h无显著差异(P>0.05).屠宰后45 min和24 h的背最长肌红度(a*)值MUL8组显著高于CON组(P<0.05).各组之间背最长肌的滴水损失、剪切力、失水率和蒸煮损失差异均不显著(P>0.05).3)MUL8组肌肉的挤压硬度显著低于CON组(P<0.05).MUL8组和MUL4组肌肉的穿刺力与CON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MUL8组肌肉的弹性显著低于MUL4组和CON组(P<0.05).各组之间肌肉的内聚性、胶黏性和咀嚼性差异均不显著(P>0.05).4)MUL8组瘤胃背囊的肌层厚度显著高于CON组和MUL4组(P<0.05).MUL8组和MUL4组瘤胃背囊的乳头长度显著高于CON组(P<0.05).各组之间瘤胃背囊的乳头宽度和腹囊的肌层厚度、乳头长度和乳头宽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5)CON组瘤胃中产琥珀酸丝状杆菌和溶纤维丁酸弧菌的数量均显著高于MUL8组(P<0.05).CON组和MUL4组瘤胃中白色瘤胃球菌的数量显著高于MUL8组(P<0.05).CON组和MUL4组瘤胃中反刍月形单胞菌的数量显著低于MUL8组(P<0.05).CON组与MUL8组瘤胃中短普雷沃氏菌的数量显著高于MUL4组(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配合4%或8%的全株饲料桑均未对育肥湖羊的胴体重、眼肌面积、屠宰率产生显著影响,但有利于胴体脂肪的沉积;饲粮中配合8%的全株饲料桑可显著提高育肥湖羊瘤胃背囊的肌层厚度和乳头长度,有利于瘤胃发育,同时还可显著提高背最长肌的a* 值,显著降低挤压力和穿刺硬度,改善育肥湖羊的肉品质.

    全株饲料桑育肥湖羊屠宰性能肉品质瘤胃组织形态瘤胃微生物

    羔羊运输应激不同处理对屠宰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肉品质的影响

    陈聪慧杨欣雨夏翠段春辉...
    1078-10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羔羊运输前后不同处理对湖羊羔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肉品质的影响,为缓解动物运输应激、改善肉品质及提高动物福利奠定理论基础.选用平均体重相近、健康的4月龄湖羊公羔60只,随机均分为3组,每组20只.所有试验羊进行8 h长途运输,运输当天记为第0天,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电解多维组于第-2~7天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375 g/(d·只)电解多维,新霉素组于第0~7天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00 mg/(d·只)新霉素进行治疗.在第0、7、14天每组随机挑选5只羊采血并屠宰.结果表明:1)电解多维组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新霉素组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第0~7天的ADG、ADFI均显著低于第8~14天与第0~14天(P<0.05).2)随着饲养时间的延长,与对照组相比,电解多维组胴体重逐渐升高(P<0.05),其他组间无显著变化(P>0.05).3)饲养时间显著或极显著影响了羔羊血清皮质醇(COR)(P<0.01)、葡萄糖(Glu)(P<0.01)、乳酸(LA)(P<0.01)及非酯化脂肪酸(NEFA)含量(P<0.05);随着饲养时间的延长,对照组第14天血清Glu含量显著高于第0、7天(P<0.05),第14天血清LA含量显著低于第0、7天(P<0.05);电解多维组第14天血清COR含量显著低于第0、7天(P<0.05),第 0天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显著低于第7、14天(P<0.05).4)饲养时间极显著影响了肌肉pH24h、红度(a*)45min、黄度(b*b)45min、a*24h、b*24h值及系水力(P<0.01),随着饲养时间延长,对照组第0天肌肉a*45min及a*24h值显著高于第7、14天(P<0.05),第7天肌肉b*45min值显著高于第0、14天(P<0.05),第0天肌肉滴水损失显著低于第7、14天(P<0.05);电解多维组第0天肌肉亮度(L*)45min、a*45min及a*24h值显著高于第7、14天(P<0.05),第0天肌肉蒸煮损失显著低于第7、14天(P<0.05);新霉素组第0天肌肉b*45min、b*24h值及滴水损失显著低于第7、14天(P<0.05).此外,第7天电解多维组肌肉滴水损失和剪切力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综上所述,相较于运输后抗生素治疗,运输前2 d至运输后7 d饲粮中添加0.375 g/(d·只)电解多维可提高羔羊ADG及胴体重,缓解运输应激并改善肉品质.

    羔羊运输应激电解多维新霉素肉品质

    开食料中玉米加工方式对羔羊血清生化指标和瘤胃代谢组的影响

    杨瑞鑫李勇蔡小芳韩铖星...
    1092-1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含不同加工方式玉米(粉碎玉米和蒸汽压片玉米)的2种开食料对羔羊血清生化指标和瘤胃代谢组的影响.选取24只体重相近的8日龄湖羊公羔24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12只),分别饲喂含粉碎玉米和蒸汽压片玉米的开食料.每组分别在断奶前(21日龄)、后(42日龄)随机选取6只羔羊,采血(每组6个样本)测定血清生化指标,随后屠宰收集瘤胃内容物(断奶前每组5个样本,断奶后每组6个样本),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代谢组学分析,并结合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以变量投影重要度(VIP)>1.0、差异倍数(FC)>2或FC<0.5且P<0.05为标准筛选2组羔羊瘤胃内的差异代谢物,用KEGG数据库研究差异代谢物的功能和代谢通路,以P<0.05作为关键代谢通路的判别标准.结果显示:蒸汽压片玉米组羔羊血清中尿素氮和β-羟丁酸的浓度在断奶前、后均显著高于粉碎玉米组(P<0.05).2组羔羊在断奶前、后共有862个代谢物发生显著变化(P<0.05),蒸汽压片玉米组分别有458(高于)和404个(低于)代谢物的相对浓度与粉碎玉米组显著不同(P<0.05);共有12条代谢通路(断奶前:味觉传导,cAMP信号通路,α-亚麻酸代谢途径,氨酰-tRNA生物合成,ABC转运蛋白,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组氨酸代谢;断奶后:细胞色素P450对外源性药物代谢,磷酸盐和亚磷酸盐代谢,FceRI信号通路和萜类化合物主链的生物合成)发生显著变化(P<0.05).综上所述,与含粉碎玉米的开食料相比,含蒸汽压片玉米的开食料增加了羔羊血清中尿素氮和β-羟丁酸的浓度,改变了瘤胃内氨基酸、必需脂肪酸及能量等代谢物的相对浓度及其相关代谢通路,这可能是其促进瘤胃发育的重要原因.

    玉米加工方式开食料羔羊血清生化指标瘤胃代谢组学

    妊娠后期饲粮中添加N-氨甲酰谷氨酸对伊犁母马血浆参数及新生马驹体重、体尺指标的影响

    徐浩院东臧长江李晓斌...
    1103-1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妊娠后期饲粮中添加N-氨甲酰谷氨酸(NCG)对伊犁母马血液参数及新生马驹体重、体尺指标的影响.按照体重、年龄、预产期相近的原则选择30匹妊娠后期[(280±15)d]伊犁母马,随机分为2组,每组15匹,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NCG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17%的NCG.饲喂期共计52 d,其中预试期7 d,正试期45 d,分别于试验的第0、21、45天采集母马血液样品,分离血浆用于血浆参数的测定.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NCG组新生马驹的初生重、体高显著提高(P<0.05),胸围、管围极显著提高(P<0.01).NCG组母马分娩后的妊娠率与对照组相比提高了 19.99%(P>0.05).与对照组相比,在试验第21天,NCG组母马血浆中总一氧化氮合成酶(TNOS)、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一氧化氮(NO)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在试验第45天,NCG组母马血浆中TNOS、iNOS、eNOS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在试验第0、21天,NCG组母马血浆中尿素氮、氨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在试验第0天,NCG组母马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在试验第45天,NCG组母马血浆中尿素氮和丙二醛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试验第0、21、45天,NCG组母马血浆中生长激素、胰岛素生长因子-1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可知,在伊犁母马妊娠后期饲粮中添加NCG可提高新生马驹的初生重、体尺指标及改善母马分娩后的妊娠率,提高妊娠后期母马血浆中TNOS、iNOS、eNOS活性和NO含量.NCG可以作为营养调控剂,用于繁殖母马妊娠后期或分娩后改善母马的繁殖力.

    N-氨甲酰谷氨酸伊犁马妊娠母马新生马驹血液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