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动物营养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动物营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动物营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卢德勋

月刊

1006-267X

yyxb@cau.edu.cn

010-62817823,62734530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西区动科动医大楼153室

动物营养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Nutri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动物营养学报》办刊宗旨为报道反映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各学科前沿的研究动态与进展、对学科发展有指导意义的综述,以及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各领域未公开发表或未出版过的原创性研究论文和简报,促进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为提高我国畜牧业生产综合效益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甜菊糖苷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何振涛熊云霞王丽朱翠...
    779-7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甜菊糖苷是一类提取于甜叶菊的四环二萜类糖苷物质,被认为是一种天然、安全、低热量、高甜度的甜味剂.因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抗炎、免疫调节及促生长的作用,可作为新型饲料添加剂应用于畜禽生产.本文主要综述了甜菊糖苷的化学结构、提取方法以及味觉评价、甜菊糖苷在机体的水解代谢过程、甜菊糖苷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相关应用进展,以期为甜菊糖苷在畜禽生产中的合理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甜叶菊甜菊糖苷甜味剂畜禽

    稀土元素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邓蒙蒙高慧刘建新王迪铭...
    789-7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稀土元素是一类具有独特理化性质的金属元素.大量研究表明,稀土元素可通过增强酶活性、抑菌作用、调节免疫功能、改善胃肠道微生物区系等方式,参与动物代谢和生理调控,最终改善动物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等.由于稀土元素的高化学活性,所以其通常以有机或无机形式应用到生产实践中.本文综述了稀土元素的理化性质、生物学功能以及不同形式稀土元素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情况,并对未来稀土元素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应用做出展望,以期为利用稀土元素作为新型饲料添加剂配制饲粮提供全面的理论参考,并为饲粮补饲稀土元素在动物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提供广泛的实践参考.

    稀土元素理化性质生物学功能动物生产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及其受体对动物肠道脂肪消化吸收的调控作用及机制

    汪骏峰张枫琳江青艳王松波...
    798-804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高肠道对脂肪的消化吸收效率可以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及维持机体健康.脂肪被肠道消化吸收后,在细胞内再合成,包括脂肪酸的摄取、甘油三酯的重新合成、乳糜微粒的合成以及乳糜微粒进入乳糜管等过程,其中乳糜微粒进入乳糜管是影响肠道对脂肪消化吸收的关键因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是一种促血管内皮细胞生长的调控因子,能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结合,从而参与调控机体的多项生理过程.最新的研究表明,VEGFC还参与调控乳糜微粒进入乳糜管这一过程,进而影响动物肠道的脂肪消化吸收.本文主要阐述了VEGFC及其受体VEGFR3在动物机体内的分布情况及其对肠道脂肪消化吸收的调控作用,并初步探讨了VEGFC及VEGFR3对乳糜管结构和淋巴内皮细胞(LECs)连接方式的调控机制,以期深入了解VEGFC及其受体在动物肠道脂肪消化吸收中的作用,并为其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肠道脂肪消化吸收调控

    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对畜禽肠黏膜屏障的影响及调控机制

    邓雄张云常王文欢刘明...
    805-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肠道微生物与宿主的互作可以通过微生物代谢产物来实现.目前,已有研究报道,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在调控宿主肠黏膜屏障中发挥重要作用,是维持肠道稳态和肠道健康的关键因素.为了更好地研究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与肠黏膜屏障之间的关联效应与作用机制,本文针对当前研究的热点——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如短链脂肪酸、次级胆汁酸和色氨酸代谢物,通过阐明其体内代谢途径及其对动物肠黏膜屏障功能的调控机制,旨在为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天然功能成分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畜禽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肠黏膜屏障

    不同加工工艺玉米妊娠母猪净能值研究

    李哲高文君徐松王力...
    814-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通过间接测热法结合直接法测定并比较了不同加工工艺玉米在妊娠母猪上的净能值和养分表观消化率.试验选取6头二元(长×大)杂交健康经产妊娠第42天母猪,体重为(244±22)kg,平均胎次为5.9,采用4×6尤丁方试验设计,分为4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饲粮处理包括粉碎玉米饲粮、压片玉米饲粮、膨化玉米饲粮和糯玉米饲粮.试验共开展4期,每期试验期8 d,其中预试验4 d,正试期4 d;正试期将试验猪转入自主研发的猪专用开路式呼吸测热小室,前3 d进行正常测热,最后1 d进行绝食测热.结果表明:1)妊娠母猪对膨化玉米饲粮总能、干物质、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粉碎玉米饲粮(酸性洗涤纤维除外)和糯玉米饲粮(P<0.05).2)膨化玉米的消化能、代谢能和净能显著高于其他3种玉米(P<0.05),妊娠母猪对不同加工工艺玉米饲粮的总产热量和绝食产热量无显著差异(P<0.05).3)妊娠母猪对粉碎玉米、压片玉米、膨化玉米和糯玉米的净能值分别为12.79、12.37、13.63、12.88 MJ/kg DM.结果提示,膨化工艺可以显著提高妊娠母猪饲粮中玉米的有效能值和养分表观消化率.

    妊娠母猪玉米净能加工工艺间接测热法

    胆汁酸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陈张华王亚超张玲段茜...
    823-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胆汁酸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将180头(28±1)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按照公母各占1/2、体重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头.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黄芪多糖组饲喂添加0.1%黄芪多糖的基础饲粮,试验Ⅰ、Ⅱ、Ⅲ组分别饲喂添加400、500、600 g/t胆汁酸的基础饲粮.试验期50 d.在仔猪28、45、78日龄时采集血样,检测血清免疫、抗氧化和生化指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500 g/t胆汁酸能显著提高28~78日龄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P<0.05),并能显著降低料重比和腹泻率(P<0.05);能显著提高78日龄断奶仔猪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补体3(C3)、补体(C4)含量和猪瘟抗体阻断率(P<0.05);能显著提高78日龄断奶仔猪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5),并能显著降低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P<0.05);能显著提高78日龄断奶仔猪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和甘油三酯(TG)含量(P<0.05),并能降低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和总胆固醇(TC)含量(P>0.05).相比黄芪多糖组,饲粮中添加500 g/t胆汁酸显著提高了28~78日龄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了料重比(P<0.05);显著提高了78日龄断奶仔猪血清中C3、C4含量和猪瘟抗体阻断率(P<0.05),显著提高了血清中GSH-Px活性(P<0.05),并降低了血清中MDA、TC含量(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500 g/t胆汁酸能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降低腹泻率、改善免疫功能和增强抗氧化能力,且效果优于黄芪多糖.

    胆汁酸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腹泻率免疫功能抗氧化能力

    不同纤维源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肠道通透性和粪便微生物的影响

    刘宁刘攀郎育杰卢小斌...
    833-8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麦麸(WB)和甜菜粕(SBP)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肠道通透性和粪便微生物的影响.选取75头28日龄平均体重为(8.25±0.83)kg、健康的三元(杜×长×大)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5个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CON组)、4%和8%WB替代基础饲粮的饲粮(WB4组和WB8组)以及4%和8%SBP替代基础饲粮的饲粮(SBP4组和SBP8组).试验期28 d,分为第1~14天和第15~28天2个阶段.测定每头猪初始体重、第14天和第28天体重及试验期间耗料量,在试验结束时采集血液样本进行血清指标的测定,试验第14天和28天采集直肠粪便样品进行16S rRNA测序.结果表明:1)试验第1~14天,与WB4组相比,SBP8组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2)SBP8组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WB8组(P<0.05).3)SBP4组血清二胺氧化酶活性极显著低于WB4组和WB8组(P<0.01);与CON组和WB8组相比,SBP4组和SBP8组血清内毒素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与CON组和SBP4组相比,SBP8组血清D-乳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4)SBP4组和SBP8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极显著低于CON组(P<0.01);SBP8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0含量极显著高于CON组和WB4组(P<0.01);SBP8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含量极显著低于WB4组、WB8组和SBP4组(P<0.01);与CON组和WB4组相比,SBP4和SBP8组血清免疫球蛋白G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5)试验第14天,SBP4组和SBP8组粪便微生物群落Simpson指数显著低于CON组(P<0.05).线性判别分析效应大小(LEfSe)分析结果发现,试验第14天,粪球菌属(Coprococ-cus)在SBP8组中显著富集(P<0.05);试验第28天,毛螺菌科NK4A136群(Lachnospiraceae_NK4A136_group)在SBP8组中显著富集(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粪便未分类毛螺菌科(unclassified_f_Lachnospiraceae)相对丰度与血清IL-1β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综上所述,8%SBP替代基础饲粮可以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肠道屏障功能,并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结构,提高有益菌丰度,促进肠道健康.

    断奶仔猪纤维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肠道通透性粪便微生物

    饲粮中添加不同饼粕源发酵饲料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李佳橙张文喆南珊珊薛瑞鑫...
    847-8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添加不同饼粕源发酵饲料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和肠道菌群的影响.选择120头体重[(8.42±0.76)kg]接近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对照组(C组)饲喂基础饲粮;4个试验组(M组、K组、H组和F组)分别用6%的不同饼粕源发酵饲料替代基础饲粮中6%的豆粕,其中,M组为发酵棉籽粕,K组为发酵葵花籽粕,H组为发酵红花籽粕,F组为复合发酵饼粕(发酵棉籽粕、发酵葵花籽粕和发酵红花籽粕按照3:1:1混合而成).预试期5 d,正试期21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各试验组的平均日增重(ADG)和料重比(F/G)均有改善的趋势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F组的腹泻率显著降低(P<0.05);2)H组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升高(P<0.05),F组的干物质、粗蛋白质、有机物和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升高(P<0.05);3)F组的粪便中丁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4)各试验组的粪便微生物Ace指数、Chao指数和Shannon指数显著升高(P<0.05),Simpson指数显著降低(P<0.05),主坐标分析显示各试验组与对照组出现不同的聚类;各试验组粪便中拟杆菌门(Bacteroidota)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狭义梭菌属1(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_1)、土孢杆菌属(Terrisporobacter)等有害菌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乳酸菌属(Lactobacillus)等有益菌的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6%不同饼粕源发酵饲料可以改善断奶仔猪的肠道菌群组成,且对生长性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复合发酵饼粕可以提高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降低断奶仔猪的腹泻率.

    饼粕源发酵饲料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表观消化率肠道菌群

    生长育肥猪小麦消化能和代谢能的测定及预测模型的建立

    刘小杰冯淦熠蒋线吉欧阳晴...
    863-8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测定小麦用于饲喂生长肥育猪的消化能(DE)和代谢能(ME),并基于小麦有效化学成分含量构建DE和ME的预测模型.选取健康、体重为(50.0±1.7)kg的"杜×长×大"阉公猪22头,采取有重复的11×3不完全拉丁方设计,分别饲喂10个小麦饲粮和1个基础饲粮,试验共3个周期,每期12 d(7 d预饲+5 d粪尿收集),采用全收粪、尿法和套算法测定生长育肥猪对小麦的DE和ME.结果显示:1)在饲喂基础上,10个小麦的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总淀粉(TS)、粗灰分(Ash)、粗纤维(CF)、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钙(Ca)、木聚糖(Xylan)和总磷(TP)含量及总能(GE)的平均值分别为87.40%、13.34%、1.94%、55.19%、1.83%、1.56%、14.78%、3.05%、0.05%、6.44%、0.31%和15.48 MJ/kg.2)在饲喂基础上,10个小麦DE和ME的平均值分别为13.85和13.32 MJ/kg.3)小麦NDF含量与DE、ME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DE和ME的最佳预测方程为:DE(MJ/kg)=17.783-0.266NDF(%)[剩余标准差(RSD)=0.375,决定系数(R2)=0.60,P<0.01];ME(MJ/kg)=19.453-0.415NDF(%)(RSD=0.400,R2=0.76,P<0.01).综上可知,不同来源小麦的化学组成变异性较大,NDF含量是生长育肥猪小麦DE与ME的最佳预测因子.

    小麦生长育肥猪消化能代谢能预测模型

    发酵牡丹籽粕对黄山黑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蛋黄中脂肪酸含量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刘伟陈相名马瑞钰朱涌峰...
    874-8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发酵牡丹籽粕对黄山黑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蛋黄中脂肪酸含量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240日龄产蛋率及体重相近的黄山黑鸡86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72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5%FPSM组)和9%发酵牡丹籽粕(9%FPSM组)的试验饲粮.预试期1周,正试期8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5%FPSM组的产蛋率显著升高(P<0.05),料蛋比和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降低(P<0.05);9%FPSM组的产蛋率和平均日采食量极显著降低(P<0.01).2)与对照组相比,9%FPSM组的蛋形指数显著升高(P<0.05),蛋壳颜色显著降低(P<0.05).3)与对照组相比,5%FPSM组的蛋黄中ω-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显著升高(P<0.05);9%FPSM组的蛋黄中总饱和脂肪酸(SFA)含量和ω-6/ω-3 PUFA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总PUFA和ω-3 PUFA含量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4)与对照组相比,5%FPSM组的血清甘油三酯(T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总抗氧化力(T-AOC)极显著升高(P<0.01),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9%FPSM组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TG、尿素氮(UN)、IgA、IgM含量和ALP活性及T-AOC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丙二醛(DMA)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5%的发酵牡丹籽粕可提高黄山黑鸡的生产性能;添加5%和9%的发酵牡丹籽粕可提高黄山黑鸡的蛋黄中ω-3 PUFA含量,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力.本试验条件下,黄山黑鸡饲粮中发酵牡丹籽粕的适宜添加比例为5%.

    发酵牡丹籽粕黄山黑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脂肪酸血清生化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