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动物营养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动物营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动物营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卢德勋

月刊

1006-267X

yyxb@cau.edu.cn

010-62817823,62734530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西区动科动医大楼153室

动物营养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Nutri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动物营养学报》办刊宗旨为报道反映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各学科前沿的研究动态与进展、对学科发展有指导意义的综述,以及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各领域未公开发表或未出版过的原创性研究论文和简报,促进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为提高我国畜牧业生产综合效益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酶在肉鸡中应用的耐受性评价

    陈星郑爱娟陈志敏张广民...
    885-8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依据《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畜禽靶动物耐受性评价试验指南(试行)》对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酶(AHLase)在肉鸡中的应用进行耐受性评价.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选取健康、体重接近的1日龄科宝肉仔鸡36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公母各占1/2且分笼饲养.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500(AHLase-500)和5000 mg/kg(AHLase-5000)的AHLase.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AHLase-5000组公鸡1~21日龄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提高(P<0.05),22~42日龄以及1~42日龄的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AHLase-5000组母鸡22~42日龄末重显著提高(P<0.05),而AHLase-500、AHLase-5000组1~42日龄母鸡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降低(P<0.05).2)试验期内公鸡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母鸡(P<0.05).1~21日龄公鸡的料重比有高于母鸡的趋势(P=0.075).性别对1~21日龄肉鸡末重表现出趋于显著的影响(P=0.079).3)随着AHL-ase添加水平的增加,1~21日龄肉鸡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提高(P<0.05),平均日增重有提高的趋势(P=0.052),而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22~42日龄肉鸡的末重显著提高(P<0.05).4)AHLase添加水平和性别在1~21日龄平均日采食量、22~42日龄平均日采食量以及1~42日龄料重比中均表现出显著互作效应(P<0.05);在22~42日龄料重比(P=0.069)以及1~42日龄平均日增重(P=0.064)中表现出互作趋势.5)饲粮中添加AHLase对肉鸡血常规和血清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6)饲粮中添加AHLase对肉鸡器官指数无显著影响(P>0.05),组织未观察到形态结构变化.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5000 mg/kg的AHLase改善了肉鸡生长性能,对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内脏器官发育无显著影响,表明肉鸡对AHLase的耐受剂量在5000 mg/kg以上.

    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酶肉鸡生长性能器官指数耐受性

    丁酸梭菌对爱拔益加肉鸡生长性能、肠道健康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王思梦聂存喜姬琳堡沈家坤...
    897-90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丁酸梭菌对爱拔益加(AA)肉鸡生长性能、肠道健康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1日龄AA肉仔鸡12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丁酸梭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5%丁酸梭菌(活菌数为2.88×109 CFU/g)的饲粮.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丁酸梭菌组肉鸡42日龄体重以及22~42日龄和1~42日龄平均日增重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22~42日龄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丁酸梭菌组肉鸡十二指肠绒毛高度极显著提高(P<0.01),回肠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回肠和十二指肠绒隐比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3)与对照组相比,丁酸梭菌组肉鸡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丁酸梭菌组空肠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回肠T-SOD活性极显著提高(P<0.01),回肠MDA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4)与对照组相比,丁酸梭菌组肉鸡空肠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过氧化氢酶(CAT)和血红素氧合酶-1(HO-1)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空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mRNA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丁酸梭菌组空肠闭合蛋白(occludin)、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mRNA相对表达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饲粮添加丁酸梭菌可以通过改善肉鸡肠道形态结构和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从而提高其生长性能.

    丁酸梭菌肉鸡生长性能肠道健康抗氧化能力

    乳酸菌素对肉鸡生长性能、血清指标和肠道健康的影响

    王丽君徐静雅赖欣宇岳闫蕊...
    908-9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添加乳酸菌素对肉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血清抗氧化指标、肠道形态以及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健康的1日龄爱拔益加(AA)白羽肉鸡27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和2%乳酸菌素.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乳酸菌素对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乳酸菌素极显著降低21日龄肉鸡血清中尿素氮(UN)含量(P<0.01),饲粮中添加2%乳酸菌素极显著降低21和42日龄肉鸡血清中尿酸(BA)含量(P<0.01).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2%乳酸菌素可显著或极显著提高21(P<0.05)和42日龄(P<0.01)肉鸡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降低42日龄肉鸡血清丙二醛(MDA)含量(P<0.05).4)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乳酸菌素显著提高肉鸡十二指肠绒毛高度、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及回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P<0.05).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2%乳酸菌素极显著增加21日龄肉鸡盲肠UCG-005的相对丰度(P<0.01),饲粮中添加1%乳酸菌素极显著增加42日龄肉鸡盲肠真杆菌属产粪甾醇真杆菌群的相对丰度(P<0.01).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乳酸菌素可提高肉鸡血清抗氧化能力,提高小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提升产丁酸盐菌属相对丰度,从而改善肉鸡肠道健康,更有利于饲粮消化吸收.

    乳酸菌素肉鸡生长性能血清指标肠道形态肠道微生物

    阿魏酸对白羽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肌肉质构特性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李响尹月张喜闻王敏...
    921-9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阿魏酸对白羽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肌肉质构特性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1日龄健康、体重相近的爱拔益加(AA)肉公雏2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300和600 mg/kg阿魏酸.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100和300 mg/kg阿魏酸添加组1~21日龄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各阿魏酸添加组全净膛率和胸肌率均显著提高(P<0.05),腹脂率均显著降低(P<0.05).3)与对照组相比,各阿魏酸添加组胸肌黄度(b∗)值均显著降低(P<0.05);300 mg/kg阿魏酸添加组胸肌屠宰后45 min pH(pH45 min)显著提高(P<0.05);300和600 mg/kg阿魏酸添加组胸肌屠宰后24 h pH(pH24 h)显著提高(P<0.05),胸肌失水率显著降低(P<0.05).4)与对照组相比,各阿魏酸添加组腿肌红度(a∗)值和pH45min均显著提高(P<0.05),24 h滴水损失均显著降低(P<0.05);300 mg/kg阿魏酸添加组腿肌剪切力显著降低(P<0.05).5)与对照组相比,各阿魏酸添加组胸肌黏附性、内聚性和咀嚼性均显著提高(P<0.05);100 mg/kg阿魏酸添加组胸肌弹性显著提高(P<0.05);300和600 mg/kg阿魏酸添加组胸肌胶黏性显著提高(P<0.05).6)与对照组相比,300 mg/kg阿魏酸添加组腿肌硬度显著降低(P<0.05);100和300 mg/kg阿魏酸添加组腿肌黏附性显著提高(P<0.05);100和600 mg/kg阿魏酸添加组腿肌内聚性显著提高(P<0.05).7)与对照组相比,各阿魏酸添加组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100和600 mg/kg阿魏酸添加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显著降低(P<0.05);300和600 mg/kg阿魏酸添加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显著提高(P<0.05),血清肌酸激酶(CK)活性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适宜水平的阿魏酸可以降低AA肉鸡生长前期的料重比,提高全净膛率和胸肌率,降低腹脂率和血清TG含量,对肉品质和肌肉质构特性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本试验条件下,白羽肉鸡饲粮中阿魏酸的适宜添加水平为300 mg/kg.

    阿魏酸白羽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质构特性血清生化指标

    玉米-杂粕型饲粮中添加复合纤维素酶对蛋鸡生产性能、肝脏糖代谢、内源消化酶活性和肠道中葡萄糖转运载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常丹萍刘观忠杨博文赵国先...
    935-9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玉米-杂粕型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复合纤维素酶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肝脏中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内源消化酶活性以及肠道中葡萄糖转运载体基因表达的影响,并筛选出复合纤维素酶的适宜添加量.选取288只健康状况良好的53周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对照组饲喂玉米-杂粕(豆粕-棉籽粕-菜籽粕)型饲粮,3个试验组在玉米-杂粕型饲粮中分别添加200、400、600 mg/kg复合纤维素酶(主要成分为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淀粉酶和蛋白酶).预试期7 d,正试期84 d.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400 mg/kg组产蛋率显著提高(P<0.05),料蛋比和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降低(P<0.05).2)玉米-杂粕型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复合纤维素酶对蛋鸡蛋品质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3)与对照组相比,玉米-杂粕型饲粮中添加400或600 mg/kg复合纤维素酶可以显著提高蛋鸡肝脏中丙酮酸激酶活性(P<0.05).4)与对照组相比,400 mg/kg组蛋鸡空肠中淀粉酶与胰蛋白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5)与对照组相比,玉米-杂粕型饲粮中添加400或600 mg/kg复合纤维素酶均可以显著提高蛋鸡空肠中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1(SGLT-1)mRNA相对表达量(P<0.05).综上可知,在玉米-杂粕型饲粮中添加复合纤维素酶可以通过提高饲粮中营养物质的释放量而增强蛋鸡小肠消化酶活性及肝脏中糖代谢相关酶活性,还能提高空肠中SGLT-1 mRNA相对表达量,进而改善生产性能.在本试验条件下,蛋鸡玉米-杂粕型饲粮中复合纤维素酶的最适添加量为400 mg/kg.

    蛋鸡复合纤维素酶玉米-杂粕型饲粮生产性能肝脏糖代谢葡萄糖转运载体

    甜叶菊绿原酸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血浆生化指标和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

    张珊肖蕴祺陈傲施寿荣...
    946-9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甜叶菊绿原酸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血浆生化指标和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选取192只体重、产蛋率均相近的63周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2个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甜叶菊绿原酸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 g/t甜叶菊绿原酸的试验饲粮.预试期1周,试验期12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甜叶菊绿原酸组产蛋后期蛋鸡的产蛋率、产蛋量和平均日采食量显著增加(P<0.05),料蛋比和破畸率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甜叶菊绿原酸组产蛋后期蛋鸡的蛋黄颜色显著增加(P<0.05),其他蛋品质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3)与对照组相比,甜叶菊绿原酸组产蛋后期蛋鸡血浆尿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血浆碱性磷酸酶活性有增加的趋势(P=0.099),其他血浆生化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4)与对照组相比,甜叶菊绿原酸组产蛋后期蛋鸡回肠绒毛高度显著增加(P<0.05),十二指肠、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100 g/t甜叶菊绿原酸能有效改善产蛋后期蛋鸡的生产性能,增加蛋黄颜色,改善回肠组织形态.

    蛋鸡甜叶菊绿原酸生产性能蛋品质血浆生化指标肠道组织形态

    藿香提取物对夏季蛋种鸡产蛋性能、内分泌激素、抗应激能力、抗氧化能力及繁殖性能的影响

    孙海霞韩书宇刘静郭梦宇...
    956-9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探究藿香提取物(ARE)对夏季蛋种鸡产蛋性能、蛋品质、内分泌激素水平、抗应激能力、抗氧化能力和繁殖性能的影响.选取288只65周龄、健康且产蛋率相近的大午金凤蛋种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5%(0.05%ARE组)、0.10%(0.10%ARE组)和0.15%(0.15%ARE组)藿香提取物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49 d.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0.15%ARE组蛋种鸡第1~49天产蛋率极显著提高(P<0.01),各试验组第1~49天平均日采食量均极显著提高(P<0.01);0.15%ARE组第1~28天料蛋比显著低于0.05%、0.10%ARE组(P<0.05).2)饲粮添加不同水平藿香提取物对蛋种鸡蛋品质相关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3)0.15%ARE组第49天血清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雌二醇(E2)含量和促卵泡素(FSH)活性极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0.10%ARE组第28天血清中FSH、促黄体生成素(LH)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05%ARE组(P<0.01).4)与对照组相比,0.15%ARE组第49天血清中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含量显著提高(P<0.05),第28天血清中瘦素(LEP)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5)0.15%ARE组第28天血清中皮质酮(CorT)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和0.10%ARE组(P<0.01),各试验组第49天血清中CorT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0.15%ARE组第28天和第49天血清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含量显著降低(P<0.05).6)0.10%ARE组第28天血浆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极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第49天血浆中T-SOD活性极显著提高(P<0.01),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7)0.05%ARE组种蛋受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10%ARE组(P<0.05);与对照组和0.05%ARE组相比,0.15%ARE组种蛋死胚率显著降低(P<0.05),母鸡提供的健雏率显著提高(P<0.05).综上所述,在饲粮中添加藿香提取物可以通过提高夏季蛋种鸡的抗应激能力和抗氧化能力来提高机体健康水平,同时可以调整机体内分泌,进而提高夏季蛋种鸡的产蛋性能和繁殖性能,并且本试验中以0.15%藿香提取物的应用效果最佳.

    藿香提取物蛋种鸡产蛋性能内分泌激素抗应激能力抗氧化能力孵化性能

    基于微生物和代谢组学研究葡萄籽原花青素对鹅肠道健康的影响

    任继武邓超乔君毅陈哲秀...
    968-9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基于微生物和代谢组学方法,探讨饲粮添加葡萄籽原花青素(GSPs)对鹅肠道菌群和代谢物的影响.选择体重相近的35日龄四川白鹅14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3个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100和150 mg/kg GSPs.预试期7 d,正试期21 d.在63日龄时,每个重复随机选取1只鹅屠宰:取盲肠,测定组织形态指标;取盲肠内容物,测定肠道菌群和代谢物.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50 mg/kg GSPs显著提高鹅盲肠绒毛高度(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GSPs显著提高鹅盲肠菌群Chao1指数、可观测物种(observed_species)数和PD_whole_tree值(P<0.05),饲粮添加50和100 mg/kg GSPs显著提高盲肠菌群Shannon指数(P<0.05).在门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各GSPs添加组盲肠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提高,盲肠拟杆菌门(Bacteroidota)相对丰度降低;100和150 mg/kg GSPs添加组盲肠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降低.在科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GSPs提高了盲肠瘤胃球菌科(Ruminococcaceae)、梭菌UCG-014(Clostridia_UCG-014)、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和产粪甾醇真细菌群([Eubacterium]_coprostanoligenes_group)的相对丰度,降低了盲肠颤螺菌科(Oscillospiraceae)、理研菌科(Rikenel-laceae)和拟杆菌科(Bacteroidaceae)的相对丰度.在属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GSPs提高了盲肠梭菌UCG-014相对丰度,降低了拟杆菌属(Bacteroides)相对丰度;饲粮添加50和100 mg/kg GSPs提高了盲肠产粪甾醇真细菌群和粪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的相对丰度.3)50、100和150 mg/kg GSPs添加组与对照组之间的盲肠差异代谢物数量分别为23、18和36种[变量投影重要性(VIP)>1,P<0.05].与对照组相比,50、100和150 mg/kg GSPs添加组共有差异代谢物亚精胺表达丰度显著下调(P<0.05).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GSPs主要通过β-丙氨酸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以及丙酸盐代谢等途径发挥作用.4)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GSPs显著提高鹅盲肠乙酸和丙酸含量(P<0.05),饲粮添加50和100 mg/kg GSPs显著提高盲肠丁酸含量(P<0.05).综上所述,饲粮添加GSPs可提高鹅盲肠菌群多样性和丰富度,促进有益菌增殖,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和代谢物改善鹅肠道健康.

    葡萄籽原花青素盲肠微生物代谢物

    白术多糖对脂多糖处理下雏鹅十二指肠肠道屏障功能的调节作用

    陈枭枭杨舒展陈浩祥马元艺...
    981-99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探索白术多糖(PAMK)对脂多糖(LPS)诱导的雏鹅十二指肠肠道屏障损伤的调节作用.将240只1日龄雏鹅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PAMK组、LPS组、PAMK+LPS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雏鹅.对照组和LPS组饲喂基础饲粮,PAMK组和PAMK+LPS组饲喂含有400 mg/kg PAMK的基础饲粮.对照组和PAMK组于21日龄时腹腔注射0.5 mL生理盐水,LPS组和PAMK+LPS组腹腔注射5 mg/kg BW的LPS注射液.腹腔注射后12 h采集雏鹅的血清、十二指肠样品.通过检测肠绒毛形态、血清D-乳酸含量、血清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十二指肠紧密连接和黏附连接相关指标来评估肠道机械屏障功能;通过检测十二指肠杯状细胞数量和黏蛋白相关指标评估肠道化学屏障功能;通过检测十二指肠炎症通路和炎性细胞因子相关指标评估肠道免疫屏障功能.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PAMK组十二指肠的绒毛高度、绒隐比、隐窝深度均无显著变化(P>0.05);血清中D-乳酸含量和DAO活性无显著变化(P>0.05);十二指肠组织中闭合蛋白(Occludin)、闭锁小带蛋白-1(ZO-1)、闭锁小带蛋白-2(ZO-2)、E-钙黏蛋白(E-cadherin)、α-连环蛋白(α-catenin)、β-连环蛋白(β-catenin)、连接黏附分子(JAM)、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的基因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变化(P>0.05);十二指肠的杯状细胞数量无显著变化(P>0.05);十二指肠组织中黏蛋白-1(MUC-1)和黏蛋白-2(MUC-2)的基因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变化(P>0.05);十二指肠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半胱天冬酶-1(Caspase-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相对表达量和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因子-κB(NF-κB)、NLRP3、Caspase-1的蛋白表达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与对照组相比,LPS显著降低了十二指肠的绒毛高度和绒隐比(P<0.05),并显著增加了隐窝深度(P<0.05);显著增加了血清中DAO活性(P<0.05);显著降低了十二指肠组织中β-catenin、JAM的基因相对表达量(P<0.05);显著减少了十二指肠的杯状细胞数量(P<0.05);显著降低了十二指肠组织中MUC-2基因相对表达量(P<0.05);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组织中TLR4、NLRP3、Caspase-1、TNF-α、IL-6的基因相对表达量和MyD88、Caspase-1的蛋白表达水平(P<0.05).与对照组相比,PAMK显著增加了LPS处理下十二指肠的绒毛高度(P<0.05),显著减少了隐窝深度(P<0.05),显著增加了绒隐比(P<0.05);显著减少血清中D-乳酸含量(P<0.05);显著增加十二指肠组织中Occludin、β-catenin、JAM基因相对表达量(P<0.05);显著增加了LPS处理下十二指肠中的杯状细胞数量(P<0.05);显著增加了十二指肠组织中MUC-2的基因相对表达量(P<0.05);显著降低了LPS处理下十二指肠组织中TLR4、NLRP3、Caspase-1、TNF-α、IL-6基因相对表达量和MyD88、Caspase-1的蛋白表达水平(P<0.05).综上所述,LPS可以破坏雏鹅十二指肠肠道的屏障功能,PAMK具有缓解LPS造成的十二指肠肠道屏障损伤的作用.

    白术多糖脂多糖雏鹅十二指肠肠道屏障

    叶酸和甜菜碱对围产期奶牛泌乳性能、乳脂肪酸组成、养分消化和瘤胃发酵的影响

    闫国骏李福岗刘泽锋黄实...
    995-10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叶酸(FA)和甜菜碱(BT)对围产期奶牛泌乳性能、乳脂肪酸组成、养分消化和瘤胃发酵的影响.选取预产日期、胎次、体重和上一泌乳期平均产奶量相近的围产期荷斯坦奶牛4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牛.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FA组、BT组和FA+BT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35 mg/d的FA、100 g/d的BT和135 mg/d的FA+100 g/d的BT.预试期10 d,正试期42 d.结果表明:1)FA组和FA+BT组的实际乳、4%乳脂校正乳、乳脂肪、乳蛋白质产量以及乳脂率和饲料效率(FE)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T组的4%乳脂校正乳、乳脂肪、乳蛋白质产量以及乳脂率和FE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FA组乳脂肪中葵酸(C10:0)、月桂酸(C12:0)、肉豆蔻酸(C14:0)、棕榈一稀酸(C16:1)、亚麻酸(C18:3)和总4~15碳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硬脂酸(C18:0)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BT组和FA+BT组乳脂肪中C10:0、C12:0、C14:0、C16:1、亚油酸(C18:2)、C18:3和总4~15碳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18:0和总>16碳脂肪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FA组、BT组和FA+BT组的干物质(DM)、有机物(OM)、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FA组、BT组和FA+BT组的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乙酸和丁酸含量及乙酸/丙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围产期奶牛饲粮中添加FA和BT能改善泌乳性能和养分消化,而且FA和BT共同添加对改善泌乳性能比单独添加更有效.

    叶酸甜菜碱泌乳性能饲料效率乳脂肪酸围产期奶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