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动物营养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动物营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动物营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卢德勋

月刊

1006-267X

yyxb@cau.edu.cn

010-62817823,62734530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西区动科动医大楼153室

动物营养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Nutri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动物营养学报》办刊宗旨为报道反映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各学科前沿的研究动态与进展、对学科发展有指导意义的综述,以及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各领域未公开发表或未出版过的原创性研究论文和简报,促进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为提高我国畜牧业生产综合效益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原花青素通过塑造肠道菌群调节免疫应答的作用与机制研究进展

    苏玲玲黎小银易宏波高彦华...
    1454-1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原花青素是广泛存在于多种植物中的重要天然生物活性物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动物饲粮中添加不同来源的原花青素能够调节肠道菌群的多样性与组成,并通过菌群及其代谢产物与肠黏膜免疫系统发生相互作用,从而调节肠道免疫应答.本文综述了原花青素对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的塑造作用,总结了原花青素对肠道免疫应答的调节及可能的作用机制,为原花青素在改善动物肠道健康方面的基础研究和生产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原花青素肠道菌群代谢免疫应答

    广藿香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康黎波李翌邓宏达宋小珍...
    1468-14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藿香又名藿香,是我国传统药食同源植物,其茎叶具有芳香化浊、开胃止呕、祛暑解表等作用,是消化系统疾患及暑湿时令之常用中药.广藿香油作为传统中草药广藿香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促进胃肠蠕动、抑菌抗炎、抗氧化、抗应激等作用,近年来在畜牧养殖中被广泛研究.本文从广藿香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展开综述,旨在为广藿香作为绿色饲料添加剂在畜牧生产中的开发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广藿香广藿香油生物学功能畜牧生产

    生物性添加剂在青贮饲料中的研究进展

    易启轩王鹏
    1475-1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物性添加剂能改善青贮饲料的青贮品质,提高青贮饲料的利用率,解决饲料供应不平衡问题,从而进一步推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生物性添加剂主要包括微生物添加剂和酶制剂.如何发挥出生物性添加剂各自优点,形成协同作用,成为目前高效利用青贮饲料的关键.基于此,本文对目前国内外生物性添加剂在青贮饲料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归纳,总结了其对青贮饲料发酵品质、营养价值、有氧稳定性及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提出了未来生物性添加剂应向复合生物性添加剂(菌种组合和菌酶组合)方向重点发展的观点,以期为研发出具备高效、环保、低成本等优势的新型复合生物性添加剂提供科学性依据.

    青贮饲料生物性添加剂发酵品质有氧稳定性生产性能

    低蛋白质饲粮中添加发酵菜籽粕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

    顾方刘世龙李红胜倪冬娇...
    1489-15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质饲粮中添加发酵菜籽粕替代豆粕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选取36头体重为(60±2)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按性别随机分配至3个试验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猪(公母各占1/2).其中,对照组和低蛋白质组饲喂玉米-豆粕型饲粮,粗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4.03%和11.79%;低蛋白质-发酵菜籽粕组饲粮以发酵菜籽粕替代50%的豆粕,饲粮粗蛋白质含量为11.81%.试验猪体重达到110 kg时结束饲养试验并对所有猪实施屠宰取样.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的生长性能和胴体性状无显著差异(P>0.05).2)与对照组相比,低蛋白质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与低蛋白质组相比,低蛋白质-发酵菜籽粕组肌肉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降低(P<0.05).3)与低蛋白质组相比,低蛋白质-发酵菜籽粕组宰后24、48 h的背最长肌红度值显著降低(P<0.05),其他肉色指标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4)与对照组、低蛋白质组相比,低蛋白质-发酵菜籽粕组趋于提高背最长肌风味(P=0.075);与低蛋白质组相比,低蛋白质-发酵菜籽粕饲粮显著降低了肉汤浑浊度(P<0.05).5)与对照组、低蛋白质组相比,低蛋白质-发酵菜籽粕饲粮极显著提高背最长肌肌苷酸含量(P<0.01).各试验组背最长肌肌内脂肪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6)各试验组间总脂肪酸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低蛋白质-发酵菜籽粕组油酸含量、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亚油酸、二十烷二烯酸含量及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综上所述,在低蛋白质饲粮的基础上使用发酵菜籽粕部分替代豆粕,对60~110 kg阶段育肥猪的生长性能和胴体性状无负面影响,但可显著提高猪肉的肌苷酸含量和感官评分,并具有改善猪肉脂肪酸组成的作用.

    育肥猪低蛋白质饲粮发酵菜籽粕生长性能胴体性状肉品质

    仔猪小肠优势乳酸杆菌断奶前后全肠道演替及其比较代谢组学研究

    刘沫言郝友玲宋庆庆陈辉...
    1501-15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仔猪小肠优势乳酸杆菌在断奶前后的全肠道数量变化,并对部分优势乳酸杆菌的代谢差异进行了比较代谢组学研究.试验用梯度稀释培养法,分离21日龄哺乳仔猪的小肠优势乳酸杆菌.此外,试验选取24头体重为(7.00±0.50)kg的21日龄断奶长×大二元杂交去势公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分别于21、24、28和35日龄时,每组随机选择1头仔猪屠宰,采集胃、空肠、回肠、盲肠和结肠内容物,用荧光定量PCR法定量分析胃肠内容物样品中的不同种类乳酸杆菌数量.另外,选取3株优势乳酸杆菌进行比较代谢组学分析.结果表明:试验分离获得了 5株仔猪小肠优势乳酸杆菌分别为:食淀粉乳杆菌(Lactobacillus aunylovorus)、罗伊氏乳杆菌(Limosilactobacillus reuteri)、约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johnsonii)、黏液乳杆菌(Limosilactobacillus mucosae)和唾液乳杆菌(Ligilactobacillus salivari-us).断奶后,仔猪胃肠内的乳酸杆菌数量降低,并随着日龄的增加逐渐恢复,但均未达到哺乳期水平.断奶后,胃中的优势乳酸杆菌为唾液乳杆菌、黏液乳杆菌和食淀粉乳杆菌;小肠和大肠中的优势乳酸杆菌为食淀粉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和约氏乳杆菌,但3种乳酸杆菌在不同肠段的数量存在差异.比较代谢组学结合液相色谱分析显示,食淀粉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和黏液乳杆菌的主要差异代谢途径为氨基酸代谢中的精氨酸生物合成与碳水化合物代谢中的柠檬酸循环.试验结果可为饲粮调控断奶仔猪肠道不同部位乳酸杆菌的菌群组成和代谢、改善断奶仔猪肠道功能与健康提供基础.

    优势乳酸杆菌消化道断奶演替比较代谢组学

    脂多糖刺激后不同时间点断奶仔猪肠道中凋亡和自噬信号通路的动态变化

    秦旭周墨涵尉心田陈少魁...
    1513-1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脂多糖(LPS)刺激后不同时间点断奶仔猪空肠中凋亡和自噬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选取42头21日龄、体重(7.09±0.90)kg的杜×长×大断奶仔猪,按照注射LPS后时间点的不同随机分成7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预试14 d后,仔猪腹膜注射100 μg/kg BW的LPS,分别在注射前(0 h)和注射后1、2、4、8、12、24 h屠宰仔猪,取空肠样品,检测凋亡和自噬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与注射前相比,LPS刺激后,Fas配体(Fasl)的mRNA相对表达量在12和24 h均显著升高(P<0.05);B淋巴细胞瘤XL蛋白(Bcl-xl)的mRNA相对表达量在2h显著下降(P<0.05);半胱天冬蛋白酶3(Caspase 3)的mRNA相对表达量在2 h显著升高(P<0.05);Bcl-2相关X蛋白(Bax)的mRNA相对表达量在12 h极显著升高(P<0.01);哺乳动物雷帕毒素靶蛋白(mTOR)的mRNA相对表达量在1和2 h显著下降(P<0.05);关键调控因子自噬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和Unc-51激酶1(ULK1)的mRNA相对表达量在1h显著升高(P<0.05);自噬相关基因16(Atg16)和自噬接头蛋白1(SQSTM1)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在4 h极显著升高(P<0.01).由此可见,LPS刺激后激活了仔猪空肠中的凋亡和自噬信号通路.

    脂多糖空肠凋亡自噬断奶仔猪

    益生菌对肠道损伤条件下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影响的Meta分析

    高靖春曹舒婷姚康黄凯勇...
    1520-1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整理以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及脂多糖作为损伤模型的断奶仔猪研究数据并进行Meta分析,探究添加益生菌制剂对损伤处理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通过检索中国知网、PubMed、Web of Science、Science Direct数据库,筛选益生菌添加对损伤处理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选择同时具备损伤处理组及益生菌干预损伤处理组的试验纳入到本项研究中.自1999年6月30日至2022年4月20日,筛选获得12篇相关体内研究文献纳入本次试验,所纳入总样本909例,用Review Manager 5.4对纳入研究进行相关数据分析.选择标准化均数差(SMD)作为效应指标.结果表明:相较于损伤模型组,饲喂添加益生菌的饲粮可以有效提高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SMD=1.35,95%置信区间(CI)=0.86~1.83,P<0.000 01],影响平均日采食量(SMD=0.46,95%CI=-0.16~0.76,P<0.000 01),降低料重比(SMD=-1.10,95%CI=-1.61~-0.59,P<0.000 01).这些结果表明,益生菌制剂可以改善损伤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

    益生菌断奶仔猪生长性能Meta分析肠道损伤模型

    灵芝粉对地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牛晋国张希瑶申李琰张旗...
    1532-1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灵芝粉对地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280羽健康状态良好、体重和产蛋率相近的38周龄肉蛋兼用型地方蛋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4羽.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4、6g/kg的灵芝粉.预试期10 d,正试期56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的产蛋率极显著升高(P<0.01).2)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的蛋重显著降低(P<0.05),4 g/kg组和6 g/kg组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极显著升高(P<0.01).3)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干扰素-γ(INF-γ)和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4 g/kg组和6 g/kg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4)与对照组相比,2 g/kg组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极显著升高(P<0.01),4 g/kg组和6 g/kg组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灵芝粉能够提高地方蛋鸡的产蛋率,改善蛋品质和抗氧化能力,增强免疫功能,适宜添加水平为4 g/kg.

    灵芝粉生产性能蛋品质免疫功能抗氧化能力

    四逆散加葛根混合物对产蛋后期蛋鸡肝脏脂质代谢和氧化还原状态的影响

    慈文佳陈欣蒋梦琪朱建津...
    1540-15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四逆散加葛根混合物对产蛋后期蛋鸡肝脏脂质代谢和氧化还原状态的影响.选择240羽400日龄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羽.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1(SP1组)、2(SP2组)、3 g/kg(SP3组)四逆散加葛根混合物.试验期30 d.结果表明:1)与CON组相比,SP3组的产蛋率极显著升高(P<0.01),SP1和SP3组的平均蛋重显著降低(P<0.05),SP1、SP2和SP3组的腹脂率显著降低(P<0.05),SP2和SP3组的肝脏指数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SP1和SP3组的脾脏指数显著升高(P<0.05).2)与CON组相比,SP1、SP2和SP3组的肝脏活性氧自由基(ROS)和丙二醛(MDA)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SP3组的肝脏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3)与CON组相比,SP1、SP2和SP3组的肝脏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SP3组的肝脏总胆固醇(TC)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SP1和SP3组的肝脏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SP1和SP2组的肝脏游离脂肪酸(FFA)含量显著降低(P<0.05).4)与CON组相比,SP2和SP3组的肝脏肝X受体α(LXRα)、固醇调节原件结合蛋白1(SREBP1)和乙酰辅酶A羧化酶(ACACA)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SP3组的肝脏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酰基辅酶A氧化酶1(ACOX1)和肉碱酰基转移酶1A(CPT1A)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综上所述,四逆散加葛根混合物可能通过改善产蛋后期蛋鸡肝脏氧化还原状态,抑制肝脏脂肪合成,促进肝脏脂肪分解,从而减少蛋鸡肝脏脂肪堆积,改善脂质代谢.

    四逆散葛根肝脏脂质代谢氧化还原状态

    饲粮苏氨酸水平对43~63日龄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林厦菁席鹏彬苟钟勇程忠刚...
    1552-1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饲粮苏氨酸水平对43~63日龄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胴体品质、脂肪代谢和免疫功能的影响,以确定43~63日龄黄羽肉鸡适宜的苏氨酸需要量.试验选用43日龄快大型岭南黄羽肉公鸡1 600只,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鸡.5个组的试验鸡分别饲喂含0.50%(基础饲粮)、0.57%、0.64%、0.71%和0.78%苏氨酸的饲粮.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1)饲粮苏氨酸水平显著影响43~63日龄黄羽肉鸡的料重比(P<0.05),其中0.57%、0.64%、0.71%和0.78%苏氨酸组料重比显著低于0.50%苏氨酸组(P<0.05),但对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苏氨酸水平与黄羽肉鸡料重比呈显著的二次相关(P<0.05),根据料重比回归方程计算得出,黄羽肉鸡饲粮苏氨酸最适水平为0.68%,苏氨酸每日需要量为0.61 g,苏氨酸与赖氨酸、蛋氨酸和色氨酸的比值分别为0.76、1.94和4.00.2)0.64%、0.71%和0.78%苏氨酸组全净膛率显著高于0.50%和0.57%苏氨酸组(P<0.05).0.78%苏氨酸组胸肌肉色亮度(L*)值显著低于0.50%和0.64%苏氨酸组(P<0.05),0.71%和0.78%苏氨酸组胸肌肉色红度(a*)值显著高于0.50%和0.64%苏氨酸组(P<0.05).3)0.78%苏氨酸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低于0.50%和0.64%苏氨酸组(P<0.05),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0.50%苏氨酸组(P<0.05),血清胰岛素含量显著高于0.50%苏氨酸组(P<0.05);0.64%和0.71%苏氨酸组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含量显著高于0.50%苏氨酸组(P<0.05).4)0.64%、0.71%和0.78%苏氨酸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率显著高于0.50%和0.57%苏氨酸组(P<0.05);根据T淋巴细胞增殖率回归方程计算得出,黄羽肉鸡饲粮苏氨酸最适水平为0.75%,苏氨酸每日需要量为0.67 g,苏氨酸与赖氨酸、蛋氨酸和色氨酸的比值分别为0.83、2.14和4.41.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基础饲粮粗蛋白质和赖氨酸水平分别为17%和0.50%),饲粮补充适宜水平的苏氨酸可提高43~63日龄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和肉品质,对机体的脂肪代谢有显著影响;以料重比为判定指标,确定43~63日龄黄羽肉鸡饲粮苏氨酸最适水平为0.68%,苏氨酸每日需要量为0.61 g,苏氨酸与赖氨酸、蛋氨酸和色氨酸的比值分别为0.76、1.94和4.00.

    黄羽肉鸡苏氨酸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免疫功能营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