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动物营养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动物营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动物营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卢德勋

月刊

1006-267X

yyxb@cau.edu.cn

010-62817823,62734530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西区动科动医大楼153室

动物营养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Nutri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动物营养学报》办刊宗旨为报道反映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各学科前沿的研究动态与进展、对学科发展有指导意义的综述,以及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各领域未公开发表或未出版过的原创性研究论文和简报,促进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为提高我国畜牧业生产综合效益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对脂多糖诱导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郭咏梅石惠宇闫素梅史彬林...
    4596-460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以脂多糖(LPS)作为应激源,诱导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氧化损伤,旨在探究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对LPS诱导的BMEC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并确定抑制细胞氧化损伤的适宜IL-1Ra浓度.第3代贴壁生长的BMEC被随机分为12个组:对照组(无 LPS,无 IL-1Ra)、LPS 组(1.0 μg/mL LPS)、单独添加 IL-1Ra(0.25、0.50、1.00、5.00 和10.00 ng/mL)组、同时添加 IL-1Ra 与 LPS(0.25 ng/mL IL-1Ra+1.0 μg/mL LPS、0.50 ng/mL IL-1Ra+1.0 μg/mL LPS、1.00 ng/mL IL-1Ra+1.0 μg/mL LPS、5.00 ng/mL IL-1Ra+1.0 μg/mL LPS、10.00 ng/mL IL-1Ra+1.0 μg/mL LPS)组,每组设6个重复.不同处理的工作液作用于细胞6 h后,测定细胞相对增殖率(RGR),并且收集细胞和培养液测定抗氧化指标和炎性因子含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单独添加不同浓度的IL-1Ra对RGR、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1(GPx1)、硫氧还蛋白还原酶1(TrxR1)、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与总抗氧化能力(T-AOC)以及丙二醛(MDA)、活性氧(RO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一氧化氮(NO)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是,单独添加不同浓度IL-1Ra对白细胞介素-1(IL-1)的生成有显著的抑制效果(P<0.05).与LPS组相比,同时添加LPS和1.00 ng/mL IL-1Ra能显著提高RGR(P<0.05),显著增加GPx1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 T-AOC,并显著降低 IL-1、IL-6、TNF-α、MDA、ROS、iNOS、NO 含量(P<0.05).结果提示,单独添加IL-1Ra可以专一性的抑制BMEC内IL-1的产生,对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不显著;LPS加速了BMEC氧化还原水平的失衡,IL-1Ra可有效抑制LPS诱导的细胞氧化损伤,且IL-1Ra的适宜作用浓度为1.00 ng/mL.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脂多糖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

    白藜芦醇对热应激诱导肉鸡脾脏淋巴细胞增殖及凋亡的作用研究

    刘峰成孟田田郅可欣龚番文...
    4604-46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白藜芦醇对热应激诱导肉鸡脾脏淋巴细胞增殖及凋亡的作用.本试验通过分离和消化白羽肉鸡脾脏组织,成功培养出原代淋巴细胞,并能稳定传代.通过构建正常细胞模型(37℃)和热应激细胞模型(42℃培养3 h),培养鸡脾脏淋巴细胞,并分别添加不同剂量的白藜芦醇(15、30、60 μg/mL).运用CCK8法测定热应激对脾脏淋巴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取脾脏淋巴细胞上清液,用乳酸脱氢酶(LDH)法测量LDH活性;采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染色法检测脾脏细胞凋亡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检测凋亡蛋白的含量;提取总RNA,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量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变化;提取总蛋白,用Western blot法检测HSP70、肿瘤抑制因子53(p53)、凋亡激活因子-1(APAF-1)、肿瘤抑制因子65(p65)、核因子κB抑制蛋白(IκB)、肿瘤抑制因子38(p38)蛋白表达量.结果表明:热应激处理导致淋巴细胞增殖显著下降(P<0.05),LDH活性显著增加(P<0.05).用15、30、60 μg/mL白藜芦醇处理脾脏淋巴细胞并热应激培养时,细胞增殖呈剂量依赖性增加(P<0.05),LDH活性显著下降(P<0.05).热应激会造成淋巴细胞凋亡和损伤,添加白藜芦醇后显著降低了细胞凋亡率(P<0.05).热应激导致淋巴细胞的p53含量和p53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B淋巴细胞瘤-2(Bcl-2)含量显著降低(P<0.05),BBcl-2相关X蛋白(Bax)含量显著增加(P<0.05).热应激时添加或正常条件下添加白藜芦醇会使Bcl-2含量显著增加(P<0.05),Bax含量显著降低(P<0.05),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Caspase 9)含量显著降低(P<0.05),APAF-1的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热应激时添加白藜芦醇对p53蛋白表达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白藜芦醇可以剂量依赖性增加细胞增殖、减轻细胞凋亡等,从而减轻热应激导致的脾脏淋巴细胞的损伤.

    白藜芦醇热应激脾脏淋巴细胞增殖凋亡

    二十二碳六烯酸对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转录调控机理研究

    雷琼郭宇康张佳惠张富...
    4617-46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对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GMECs)转录调控机理.试验使用不同浓度的 DHA(3.125、6.250、12.500、25.000、50.000 和 100.000μmol/L)对GMECs进行处理,并测定细胞活力,然后利用转录组测序(RNA-Seq)技术对DHA作用的GMECs进行测序,获得并分析相关基因表达.结果表明:1)与空白对照组(无DHA处理)相比,低浓度DHA(≤25.000 μmol/L)对各时间点GMECs细胞活力无明显抑制作用;当DHA浓度高于50.000 μmol/L时,GMECs细胞活力出现明显下降.在不同时间点,24 h时各浓度DHA处理GMECs细胞活力高于其他时间点.因此,选择处理时间为24 h、DHA浓度为25.000 μmol/L用于后续试验.2)构建DHA在GMECs中作用的RNA文库,获得的碱基质量值≥20的碱基所占百分比(Q20)和碱基质量值≥30的碱基所占百分比(Q30)均在96%以上,鸟嘌吟和胞嘧啶(CG)占比为53%,各个组的比对效率为98.18%~98.43%,表明转录组信息质量较高.3)以|log10[差异倍数(FC)]|>1且P<0.05为筛选标准,共筛选出236个显著差异表达基因(DEGs),其中108个基因表达上调,128个基因表达下调.4)基因本体论(GO)富集分析发现,DEGs主要富集在铁离子结合、聚合细胞骨架纤维、中间丝状体细胞骨架和中间丝状体中,并参与Rho家族鸟苷三磷酸酶(Rho GTPases)、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和Hippo等信号通路的信号转导.5)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发现,DEGs显著富集到视黄醇代谢、谷胱甘肽代谢、亚油酸代谢、化学致癌、药物代谢-细胞色素P450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信号通路.由此可知,DHA在GMECs的免疫、细胞骨架构建、抗炎、抗癌及代谢等相关通路中具有明显作用,其中亚油酸代谢、PPAR信号通路能够在脂代谢方面发挥作用.

    二十二碳六烯酸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转录组测序

    甘草酸通过c-Jun氨基末端蛋白激酶通路缓解脂多糖诱导的IPEC-J2细胞炎症反应

    赵潇晗司玮赵青余张军民...
    4632-46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甘草酸(GL)缓解脂多糖(LPS)诱导的IPEC-J2细胞炎症的分子机制.选择IPEC-J2细胞作为研究对象,采用CCK-8法检测GL在不同浓度(0、10、50、100、200、500 μmol/L)下处理不同时间(12、24、48 h)后的细胞活力,从而确定合适的GL处理条件.试验共设4个组,分别为对照组[IPEC-J2细胞生长24 h后,经二甲基亚砜(DMSO)处理12 h再经杜氏磷酸缓冲液(DPBS)共同处理12 h]、LPS组(IPEC-J2细胞生长24 h后,经DMSO处理12 h再经10 μg/mL的LPS共同处理12 h)、GL组(IPEC-J2细胞生长24 h后,经50 μmol/L的GL处理12 h再经DPBS共同处理12 h)和GL+LPS组(IPEC-J2细胞生长24 h后,经50 μmol/L的GL处理12 h再经10 μg/mL的LPS共同处理12 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LPS和GL处理后细胞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的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细胞中IL-lβ、IL-6和TNF-α的mRNA表达水平,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和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中Toll样受体4(TLR4)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1)与未添加GL相比,浓度为50 μmol/L的GL处理24 h对IPEC-J2细胞活力无显著影响(P>0.05),故后续选择浓度为50 μmol/L的GL处理24 h作为GL的适宜处理条件.2)与对照组相比,LPS组中IL-6的水平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LPS组相比,GL+LPS组中IL-6的水平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3)与对照组相比,LPS刺激显著增加了c-Jun氨基末端蛋白激酶1/3(p-JNK1/3)和c-Jun的蛋白表达水平(P<0.05);与LPS组相比,GL预处理显著降低了p-JNK1/3和c-Jun的蛋白表达水平(P<0.05),但对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的蛋白表达水平无显著影响(P>0.05).4)LPS组细胞核中磷酸化c-Jun(p-c-Jun)荧光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GL预处理可使细胞核中p-c-Jun荧光强度显著下降(P<0.05).综上所述,GL可以通过下调IL-6基因表达以及c-Jun氨基末端蛋白激酶(JN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缓解LPS引起的IPEC-J2细胞的炎症反应.

    甘草酸IPEC-J2细胞JNK信号通路抗炎功能

    9种常用饲料原料生长猪有效能近红外定标模型的构建

    胡杰李军涛隋莉谢庚楠...
    4643-4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建立全脂米糠、大麦、麦麸、玉米蛋白粉、花生粕、棉籽粕、菜籽粕、次粉和玉米胚芽粕9种常用饲料原料的生长猪消化能和代谢能近红外定标模型,并探讨光谱范围和光谱预处理方法对定标效果的影响.试验分别选取了369个全脂米糠、521个大麦、174个麦麸、223个玉米蛋白粉、326个花生粕、237个棉籽粕、283个菜籽粕、138个次粉和160个玉米胚芽粕样品的光谱建立近红外定标模型.使用布鲁克MATRIX-I近红外光谱仪采集样品光谱,光谱采集范围为12000~4000cm-1.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近红外定标模型,利用动物试验测定值对所建模型进行外部验证.结果表明:有效能模型的最佳维数分布在7~14,最普遍的光谱预处理方法是一阶导数+矢量归一化(1st D+SNV)和一阶导数+多元散射校正(1st D+MSC).此外,大麦猪消化能和代谢能定标模型的最佳光谱预处理方法是M S C,棉籽粕猪消化能定标模型的最佳光谱预处理方法是二阶导数(2nd D).9种猪饲料原料的最佳消化能和代谢能近红外定标模型均取得了良好的定标效果,定标决定系数(R2c)均在0.90以上,定标标准差(RMSEC)均在0.15以下,交互验证决定系数(R2cv)均在0.90以上;除次粉猪消化能模型的交互验证标准差(RM-SECV)为0.51外,其余有效能模型的RMSECV均在0.17以下;玉米蛋白粉猪代谢能模型的交互验证相对分析误差(RPDcv)最低,为3.42,花生粕猪消化能模型的RPDcv最高,达到了10.00.9种猪饲料原料最佳有效能模型的外部验证决定系数(R2v)在0.62~0.92,外部验证标准差(RMSEP)在0.18~1.30,外部验证相对分析误差(RPDv)在1.11~2.80.因此,利用近红外反射光谱快速检测常用饲料原料生长猪的消化能和代谢能是可行的.本研究为把握猪饲料原料有效能的变异奠定了基础,对提高饲料利用效率以及实现猪的精准营养具有重要意义.

    近红外反射光谱饲料原料消化能代谢能生长猪

    生物活性肽对产肠毒素大肠杆菌诱导的小鼠肠道损伤的缓解作用

    王兆雨吴晓宇裴小琪魏宏逵...
    4659-46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生物活性肽(BTP)对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诱导的小鼠肠道损伤的缓解作用.选用6周龄体重为(18±2)g的C57BL/6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ETEC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每组10只.试验期共15 d,在第8~14天,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小鼠每天灌胃0.1 mL的磷酸盐缓冲液(PBS),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小鼠每天分别灌胃150和300 mg/kg的BTP(溶于0.1 mL PBS中);在第15天,空白对照组小鼠灌胃0.2 mL的PBS,阴性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小鼠灌胃5×109 CFU/mL的ETEC菌悬液(重悬于0.2 mL PBS中),连续观察8 h后进行屠宰.结果表明: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阴性对照组小鼠的存活率显著降低(P<0.05),腹泻指数显著升高(P<0.05);空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白细胞介素-1β(IL-lβ)、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显著升高(P<0.05);空肠闭合蛋白(Occludin)、闭锁小带蛋白-1(ZO-1)、闭锁小带蛋白-2(ZO-2)、转录因子核受体77(Nur77)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降低(P<0.05),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2)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小鼠的存活率显著升高(P<0.05),腹泻指数显著降低(P<0.05);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的空肠TNF-α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IL-1β、IL-6含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Ⅱ组的空肠Occludin和Nur77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的血清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Ⅱ组的血清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5).综上所述,BTP能够缓解ETEC感染导致的小鼠肠道炎症及屏障功能损伤,该作用可能与BTP上调了Nur77表达,抑制小肠上皮细胞凋亡、坏死性凋亡及焦亡有关.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生物活性肽肠道炎症程序性死亡

    罗汉果总黄酮对慢性睡眠剥夺小鼠抗氧化能力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李浩雨徐兴军李雪涵张伟伟...
    4668-46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探究罗汉果总黄酮对慢性睡眠剥夺(CSD)小鼠抗氧化能力及炎症反应的影响.将42只4周龄无特定病原体(SPF)级雄性ICR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7组,每组6只,组间体质量差异不显著(P>0.05).空白对照组不进行慢性睡眠剥夺,其他6组使用改良多水平台睡眠剥夺法进行为期30 d的慢性睡眠剥夺,以构建CSD模型.造模成功后灌胃4周,其中低、中、高浓度罗汉果总黄酮组(分别简称低、中、高酮组)分别灌胃30、60、120 mg/(kg·d)的罗汉果总黄酮(溶于0.5 mL的1%DMSO溶液),空白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灌胃0.5 mL的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灌胃30 mg/(kg·d)的褪黑素(溶于0.5 mL的1%DMSO溶液),二甲基亚砜(DMSO)对照组灌胃0.5 mL的1%DMSO溶液.利用相应试剂盒测定CSD小鼠血清和大脑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含量、血红素氧合酶-1(HO-1)活性、核因子-κB(NF-κB)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血清和大脑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HO-1、NF-κB、TNF-α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1)低、中、高酮组CSD小鼠大脑中T-AOC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中、高酮组CSD小鼠大脑中HO-1活性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和DMSO对照组(P<0.05).低、中、高酮组CSD小鼠血清中T-AOC、HO-1活性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和DMSO对照组(P<0.05),大脑和血清中MDA、NF-κB、TNF-α含量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和DMSO对照组(P<0.05).2)低、中、高酮组CSD小鼠大脑和血清中HO-1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及DMSO对照组(P<0.05);中、高酮组CSD小鼠大脑和血清中Nrf2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及DMSO对照组(P<0.05);低、中、高酮组CSD小鼠大脑和血清中NF-κB、TNF-α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及DMSO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罗汉果总黄酮可提高CSD小鼠大脑、血清中抗氧化酶活性及相关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大脑、血清中MDA与炎症因子含量及相关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改善CSD小鼠的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

    罗汉果总黄酮慢性睡眠剥夺抗氧化炎症因子

    紫云英苷对慢性睡眠剥夺小鼠肝脏氧化损伤的修复作用

    张文天祝锴烨梁卫祺龚治安...
    4678-46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紫云英苷对慢性睡眠剥夺小鼠肝脏氧化损伤的修复作用.将36只4周龄无特定病原体(SPF)级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正常睡眠组(DMSO组)、睡眠剥夺组(SD组)、睡眠剥夺+紫云英苷组(SD+AG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DMSO组不进行慢性睡眠剥夺,其余2组利用改良多平台睡眠剥夺法对其连续睡眠剥夺21 d.每日进行睡眠剥夺前,DMSO组和SD组灌胃0.04 mL生理盐水配制的0.1%DMSO溶液,SD+AG组灌胃等量由0.1%DMSO溶液溶解的20 mg/kg BW紫云英苷.每日13:00测量各组小鼠的摄食量,观察小鼠状态.末次灌胃后禁水禁食,断颈法处死小鼠,取其心脏、肝脏、肾脏和脑,称其重量,并检测小鼠肝脏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与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KP)、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同时检测核转录相关因子2(Nrf2)基因及其下游基因NAD(P)H:酰氧化还原酶1(NQO1)、谷氨酸-半胱氨酸连接酶催化亚基(GCLC)和谷氨酸-半胱氨酸连接酶调节亚基(GCLM)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与DMSO组相比,SD组小鼠的肝脏AKP和ALT活性分别升高了112.03%(P<0.05)和32.96%(P<0.05),T-AOC、GSH 含量和 GSH-Px 活性分别降低了8.33%(P<0.05)、39.79%(P<0.001)和9.00%(P<0.01),Nrf2、NQO1、GCLC 和 GCLM mRNA 相对表达量分别 降低了19.00%(P>0.05)、8.91%(P>0.05)、13.00%(P>0.05)和 13.00%(P>0.05);SD+AG 组小鼠肝脏 AKP 活性降低了45.11%(P<0.01),ALT 活性升高了14.88%(P<0.001),T-AOC、GSH 含量和 GSH-Px 活性分别升高了47.22%(P<0.05)、70.38%(P<0.01)和 36.07%(P<0.001),Nrf2、NQO1 和 GCLC mRNA 相对表达量分别升高了23.00%(P<0.001)、61.39%(P<0.01)和 85.00%(P<0.01),GCLM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了19.00%(P<0.05).与SD组相比,灌胃20 mg/kg BW紫云英苷的SD+AG组小鼠的脑系数显著升高(P<0.05),肝脏系数显著下降(P<0.05),同时肝脏AKP和 ALT 活性分别降低了74.11%(P<0.001)和 13.60%(P<0.05),T-AOC、GSH 含量和 GSH-Px活性分别升高了60.61%(P<0.05)、182.99%(P<0.001)和 49.53%(P<0.001),Nrf2、NQO1 和GCLC mRNA 相对表达量分别提高了51.85%(P<0.01)、77.17%(P<0.001)和 112.64%(P<0.001),而GCLM mRNA相对表达量下降了7.03%(P>0.05).综上可知,紫云英苷可上调肝脏中Nrf2 基因及其下游基因NQO1、GCLC和GCLM的表达,修复慢性睡眠剥夺对小鼠肝脏造成的氧化损伤.

    慢性睡眠剥夺氧化应激肝脏损伤核转录相关因子2紫云英苷

    丁酸梭菌及其胞外囊泡对结肠炎小鼠肠道真菌菌群结构的影响

    彭浩任莹马灵燕吕文涛...
    4686-46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丁酸梭菌及其胞外囊泡对小鼠结肠炎的缓解作用以及对肠道真菌结构的影响.试验选用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Control组、DSS组、CB组和EV组分别给予正常饮水并灌胃200 μL/d生理盐水、3%葡聚糖硫酸钠(DSS)饮水并灌胃200 μL/d生理盐水、3%DSS饮水并灌胃200 μL/d 丁酸梭菌溶液(5× 108 CFU/mL)、3%DSS饮水并灌胃50 μg/d 丁酸梭菌胞外囊泡(溶于200 μL生理盐水),7 d后各组饮水均换为正常饮水.于第11天停止灌胃,对小鼠进行眼球取血,收集血清,测定炎症因子含量;随后麻醉处死小鼠,解剖后收集结肠组织及其内容物,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和真菌测序分析.结果显示:1)相对于Control组,DSS组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脂多糖(LPS)的含量显著提高(P<0.05),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含量显著下降(P<0.05).相对于DSS组,CB组和EV组小鼠血清中IL-6、TNF-α 和LPS的含量显著下降(P<0.05),IL-10的含量有所提高(P>0.05).2)经DSS处理的小鼠结肠真菌菌群操作分类单元(OTU)数量、Chao1指数和Shannon指数较Control组显著增加(P<0.05),而灌胃丁酸梭菌或其胞外囊泡使结肠炎小鼠结肠真菌菌群的OTU数量和Chao1指数减小,趋于Control组.在门水平上,DSS处理小鼠结肠中子囊菌门(Ascomycota)的相对丰度下降,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的相对丰度增加;在属水平上,DSS处理小鼠结肠中哈萨克斯坦酵母属(Kazachstania)的相对丰度下降,枝孢菌属(Cladosporium)、锥盖伞属(Conocybe)和青霉菌属(Penicillium)的相对丰度增加,而灌胃丁酸梭菌或及其胞外囊泡能使这些真菌门和真菌属的相对丰度趋于正常.3)斯皮尔曼相关性分析发现,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结肠中暗梗单孢霉属(Chloridium)、帚霉属(Scopulariopsis)、Conocybe 和丝孢菌属(Scedosporium)的相对丰度与血清中 IL-6、TNF-α 和 LPS的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与血清中IL-10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而结肠中Kazachstania的相对丰度与血清中IL-6、TNF-α和LPS的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P<0.05或P<0.01),与血清中IL-10的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综上所述,丁酸梭菌及其胞外囊泡能通过调节小鼠的肠道真菌菌群结构对DSS诱导的肠道黏膜损伤和炎症产生缓解作用.

    丁酸梭菌胞外囊泡结肠炎小鼠真菌菌群结构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花生秧营养组分预测模型构建

    付趁巴提玛·努尔巴合提马慧慧孙全友...
    4697-470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建立河南省南部地区花生秧主要常规营养组分近红外光谱(NIRS)预测模型.利用NIRS技术,以河南省正阳县主推的6个花生品系120份样品为材料,选取100份花生秧作为定标集、20份花生秧作为验证集,建立花生秧水分、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粗纤维(CF)、粗灰分(Ash)、酸性洗涤纤维(ADF)、酸性木质素(ADL)和中性洗涤纤维(NDF)的湿化学法测定值与其扫描光谱值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花生秧水分、CP、EE、CF、Ash、ADF、ADL和NDF预测模型的定标决定系数(RSQ)和交叉验证决定系数(1-VR)均在0.9以上,交叉验证标准误差(SECV)分别为 0.209 4、0.161 6、0.616 3、1.108 6、0.223 5、1.413 5、1.524 4和 1.763 3,外部验证相对分析误差(RPD)分别为8.99、6.25、1.72、3.45、4.55、3.85、5.26和4.17.由此可见,本试验所建立的NIRS预测模型可用于花生秧水分、CP、ADL、CF、Ash、ADF和NDF含量的预测,应用于实际生产;EE含量不能准确预测,需进一步进行调整优化.

    近红外光谱技术花生秧营养组分预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