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大学化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大学化学
北京大学 中国化学会
大学化学

北京大学 中国化学会

段连运

双月刊

1000-8438

dxhx@pku.edu.cn

010-62751721

100871

北京大学化学楼C202

大学化学/Journal University Chemistry
查看更多>>教学辅导刊物。内容涉及教育方针、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国内外学术动态等,为提高化学教学水平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融合废旧镍氢电池回收及镍含量检测分析的实验设计与实践

    汪快兵张红林卢文杰章维华...
    335-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新创实验设计旨在开发一种基于废旧电池回收再利用环保理念,融合无机化学、电化学与分析化学的实验体系,将镍氢电池回收、二次储能应用以及镍离子分析检测合为一体,加深学生对基础化学实验原理的认识,拓展创新思维.在二次储能方面,选用镍氢电池回收液中的含钴氢氧化镍和商业活性炭分别作为正负极材料,通过组装纽扣电池验证器件的储能能力.利用计时电位与循环伏安法,评估纽扣电池在不同电流密度和不同扫速下的性能表现.同时,串联多组纽扣电池用于点亮小灯泡来验证其实用价值.在镍离子检测方面,利用分光光度法定量检测镍离子含量.通过实验的联合设计与分析,学生可以认识到新能源技术的潜在应用前景,并充分了解储能器件回收与检测分析,培养其创新和环保意识.

    废旧电池电化学分光光度法超级电容器

    近红外二区光学诊疗探针的制备及性能测试——高分子化学综合实验的新设计与教学实践

    王其高逸聪陆峰范曲立...
    342-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癌症已经成为当今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发展新型光学诊疗体系用于癌症精准诊断与高效治疗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一个高分子化学综合实验的新设计与教学实践,即一种新型共轭高分子基近红外二区光学诊疗探针的制备过程及其相关性能测试.该实验包括共轭高分子合成、水溶性纳米粒子制备、吸收发射光谱测定、光热光动力性能分析、近红外二区荧光成像及对癌细胞光毒性研究.该实验内容科学性及前沿性强,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独立思考,启发学生的创新及科研思维.

    癌症共轭高分子光学诊疗探针性能测试综合实验

    科教融合实验教学设计——以有机分子电氧化为例

    闫世成
    350-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展科研和教学融合型化学实验教学,将基础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以学以致用的方式提升人才培养效果,有助于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进程.本实验以Ni(OH)2电极有机电氧化反应为例,设置了五个教学模块,包含Ni(OH)2电极制备与表征、Ni(OH)2有机电氧化特性研究、催化活性中心原位电化学测定、电化学界面电荷转移机制和有机电氧化热力学的第一性原理研究等方面的实验教学,涵盖宏观到微观电化学反应规律描述及其原位表征技术,以达到通过实验教学促进学生对相关电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

    科教融合有机电氧化原位表征技术电催化反应机制学生培养

    逆向思维法在普通化学稀溶液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教学中的应用

    李新学
    359-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普通化学中稀溶液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的教学内容,提出以课程教学为载体,采用逆向思维法,培养大学生的质疑精神、辨析能力、自主学习内生动力、创新意识和探索能力.

    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逆向思维创新能力

    从电荷平衡式出发对酸碱滴定曲线与终点误差的统一处理与讨论

    邵利民李娜
    365-3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电荷平衡式(Charge Balance Equation,CBE)出发,推导滴定曲线的反函数V=g([H+]),并直接利用反函数计算终点误差.利用CBE公式的特点,将所有酸碱体系的CBE形式统一起来;而滴定曲线与终点误差的直接关联,为学习者提供一个理解酸碱平衡内涵的新视角.

    电荷平衡式反函数酸碱平衡酸碱滴定曲线终点误差

    超共轭效应对乙烷、肼和过氧化氢的稳定性与稳定构象的影响

    许家喜麻远
    374-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乙烷、肼与过氧化氢分别是同周期元素与氢组成的、结构相似的三种物质,但它们的稳定性却依次明显减弱,且稳定构象也不相似,现行教材中没有很好地解释造成它们稳定性和稳定构象不同的原因.本文通过分析n-σ*的超共轭效应为这三种物质稳定性的变化规律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释,同时,也解释了肼和过氧化氢不以对位交叉构象存在的原因.将超共轭效应拓展到了解释无机物稳定性和稳定构象上.

    乙烷过氧化氢稳定性构象超共轭效应

    课程思政视域下"PBL"教学模式在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以碳酸锰的制备为例

    孙长艳周花蕾董彬
    378-38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碳酸锰的制备"实验为例,在无机化学实验课程中应用了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教学模式.通过设计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问题分析和实验验证,实现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机融合."PBL"教学模式不仅为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而且还为课程思政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PBL"教学模式课程思政无机化学实验碳酸锰的制备

    沉淀滴定终点误差的计算公式及应用——以莫尔法为例

    苏铁军
    384-3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终点误差是分析化学中的重要教学内容.基于沉淀溶解平衡理论和终点误差定义,推导出了计算莫尔法终点误差的一般公式.介绍了该公式在直接计算终点误差、确定滴定突跃范围及确定指示剂的最低需要量等方面的应用,所得计算结果均与文献值相符.该公式的构建进一步完善了计算终点误差的新方法体系,将有力推动分析化学一流课程的建设.

    沉淀滴定终点误差滴定突跃指示剂

    介绍一个核磁共振波谱解析的学习网站

    金晋慷盛伊甸吕萍陆展...
    388-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核磁共振技术是化学工作者分析化合物结构与纯度的重要工具,尤其在有机化学方向的科研工作中,这项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一个交互式的核磁共振波谱解析练习网站,通过练习解析真实核磁共振波谱,学生可以逐步建立对核磁共振波谱技术的认知,逐渐学会如何解读学习、工作中遇到的核磁共振谱图.在本科阶段学习与练习核磁共振波谱解析技能,将有助于学生未来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借助文中介绍的练习网站,学生可以方便地选择难度合适的练习题进行学习提升.

    核磁共振波谱解析练习网站

    中英高等化学教育课程设置对比研究

    张诗雨蔡靖侯欣然周青...
    397-4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大学化学专业为例,对比每学年中英两国课程设置的差异,分析中英两国化学教育理念的异同,促进我国化学教育课程设置的科学发展.中英两国化学专业具有相似的专业课内容,却以不同的方式向学生开设.不同的培养目标以及授课方式都为中国高等教育化学专业课程设置改革提供参考.本文研究为国内面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改革提供了参考,并从大学教育角度为培养我国化学学科优秀科学家提供了借鉴.

    大学化学课程设置中英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