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大学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大学教育
大学教育

月刊

大学教育/Journal University Education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以高层次人才为引领的高校基础研究人才培育路径与分析

    侯新新吴琼国海东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其中,高层次人才是加强基础研究的主要载体,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关键。加强以高层次人才为引领的基础研究人才培养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基础研究人才培育路径。文章分析了新时代加强基础研究的重要意义以及进行高层次人才引进及培育的必要性,并以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为例阐述了其在基础研究人才培育方面的主要做法,以期为高校在探索基础研究人才培育及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方面提供新模式及新思路。

    高层次人才基础研究高校中西医结合人才培育

    "一融双高"背景下高职院校清廉学校建设"三聚四廉五进"的路径研究

    江丽萍谭翔尹王虎平
    6-9,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院校清廉学校建设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一融双高"背景下,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入推进,高职院校全面开展廉洁教育既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其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文章分别从学校、教师、学生等层面探索"三聚四廉五进"的路径,助力高职院校的党建工作与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

    "一融双高"高职院校廉洁文化清廉学校建设

    非机类工程制图线上线下课程建设研究

    张鹏
    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程制图课程是工科专业的一门传统公共基础课,随着计算机和电子信息等专业的快速发展,非机械类专业在工科专业中的比重逐年增长,受数字化趋势、专业特点、工作导向等因素影响,这些专业的部分学生认为工程制图在实际中的应用价值有限。文章针对该问题展开讨论,结合电子信息专业的教学实践,对非机类工程制图课程学习的必要性、教学内容的调整和优化、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方法进行了详细论述。其中,在课程学习必要性上,指出非机类工程制图课程对于包括电子信息专业在内的所有工科学生都有着重要作用,可以提升学生在设计与原理表达、空间想象、跨学科合作、就业竞争力等方面的能力;在教学内容调整和优化方面,指出非机类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多结合机械专业内容开展,与本专业的联系不够紧密,建议在专业特色、内容比重等方面进行调整;在教学方法上,从学习实践的灵活便利、学习个性化、互动与合作、多样化教学手段、效果反馈等方面分析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必要性,建议从线上教学资源、专业特点设计、互动交流平台、评估和反馈机制等方面发力,给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

    工程制图非机类课程建设混合教学

    面向智能制造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王丽洁张燕飞徐德凯
    1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出发,以全面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为目的,依托西安理工大学工程训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优质教学资源与高水平学科平台,通过搭建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大学生综合实践教学平台,构建集"教学实践、综合实践与自主实践"于一体、基于CDIO理念的"三级项目"实践教学体系,以此提升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

    智能制造项目式教学实践教学体系协同创新

    机器人技术创新实践教学探究——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矿山机器人本科实践教学为例

    杨健健周国昊黄乾坤孙露...
    19-2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工科背景下,能源特色工程教育强调本科学生应具备跨学科合作、工程实践、创新思维以及团队协作等多种综合能力,以解决未来能源领域中的复杂问题。课程组立足学校特点、专业特色,聚焦露天矿机器人化自主运输装卸系统最新技术,设计了多技术融合、理实结合的机器人技术创新实践课程,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结合创新教学实验平台,将露天矿机器人化自主运输装卸系统建设中的智能感知、远程驾驶等知识点纳入课堂教学,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将课堂教学与工业应用相结合,从而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高素质工程人才,达到提高本科实践教学质量的目的。

    新工科工程教育机器人技术课程设计创新实践教学

    基于产出导向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效果分类评价研究

    张梦雯
    2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高校顺应时代要求确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情况下,实践教学已成为高校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准确评价实践教学效果就成了必然且重要的内容。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在培养方案修订工作中,通过对实践类课程进行分类,重构各类实践课程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关系矩阵,调整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强化教学过程对教学目标的支撑,以确保学生达成毕业要求。

    实践教学教学效果评价产出导向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

    高校思政课教师提升教学话语转换能力应遵循的四重逻辑

    王敏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思政课教师应遵循四重逻辑以提升自身的教学话语转换能力:以理论逻辑掌握教学内容、以价值逻辑分析学生需求、以实践逻辑运用教学方法、以情感逻辑影响教学对象。努力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把抽象的真理转化成朴素的道理,把文件式的教材语言转化成接地气的教学语言,让思想政治理论更易于触及青年学生的心灵,助力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

    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转换四重逻辑

    构建多元风景园林学研究生教学案例数据库的技术途径——基于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建设背景

    刘保国张宝文屠克彭蓉...
    33-39,7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工作的加大推进,打造具备风景园林学等人居环境类学科专业背景,符合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要求的产学研用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显得尤为关键。本研究利用国际合作资源,探讨了促进研究生培养的综合性国家公园规划设计与教学案例数据库的构建路径,包括公园自然资源管理、文化遗产保护以及运维系统更新模块;开发了一套开源数据检索和管理系统,形成了完整技术路线。数据库不仅助力风景园林学研究生拓展设计思维,增强独立思考能力和提高实际规划设计能力,而且响应国家公园建设需求,帮助毕业生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兼具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能力,符合当前美丽中国建设与人居环境改善的发展旋律。数据库在公园建设和管理的实际应用中体现了灵活易用和便于参考的特点,为丰富公园体系建设背景资料,促进公园发展的全球化、科学化、高效和可持续提供案例支撑。

    国家公园风景园林研究生教育数据库检索系统

    数字经济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洪爽
    4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借助《"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发布,为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契合社会发展新形态对人才画像的新要求,数字经济专业课程体系需重构。文章通过分析数字经济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课程开设、大纲修订和课程整体设计提出优化建议,为国家培育合格的数字经济复合型跨界人才提供参考。

    数字经济课程建设人才培养

    "双高计划"背景下林业技术高水平专业群的组群逻辑与建设路径分析

    蒋桂娟苏杰南买凯乐
    45-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设林业技术高水平专业群是服务林业产业强国策略的重要支撑,是适应区域产业转型的更高需求,也是提升农林类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途径。文章基于广西首批高水平专业群——林业技术专业群建设,从服务产业链、人才培养定位等方面对其组群逻辑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要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育"双师型"教师教科研创新团队、打造"一体两翼"高水准技术技能平台、建设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群、组建广西现代林业产业学院、输出中国—东盟国际课程和培训资源包等建设路径打造新时代智慧林业技术专业群,全面推进高水平专业群建设。

    高水平专业群林业技术组群逻辑建设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