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大学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大学教育
大学教育

月刊

大学教育/Journal University Education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公安院校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四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以中国刑事警察学院为例

    韩培培于群
    8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践教学不仅是强化公共管理硕士(MPA)理论认识与实践能力的基本途径,也是推动MPA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手段.如何提升实践教学的有效性是学校迫切需要思考与解决的问题.文章以中国刑事警察学院MPA教学为例,提出构建核心课、方向课、选修课、实践课"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为公共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与借鉴,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公安管理人才提供新思路.

    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研究生"四位一体"实践教学

    高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四环六边多元立体"课程思政体系构建与实施路径——以光电测试技术课程为例

    孙显彬战卫侠文妍井陆阳...
    88-9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高校课程思政在内容设计与体系构建中存在的表面化、"硬融入""两张皮"现象,结合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强化高校测控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认知、坚守课程思政价值认同与情感认同、以光电测试技术课程为例,设计了"四环六边多元立体"课程思政体系,并通过具体案例介绍了该课程思政体系的执行过程、执行效果、课后反思,构建了"设计—执行—反思—评价—改进—再设计"的闭环实施路径.该课程思政体系为高校仪器类专业课程思政内容设计与体系构建提供了借鉴,对将测控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推向深入具有重要意义.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课程思政体系构建光电测试技术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基于项目的EDA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设计

    王彩凤李志远高海阔毛国明...
    9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专业课程教学与工程应用脱节、难以全面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问题,按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课程组从重构项目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和方法、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对基于项目的EDA课程思政教学进行了改革,并以一个典型教学案例为例,对基于项目的EDA课程思政教学进行设计,锻炼、提升了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同时,课程组将思政元素"润物无声"地融入课程教学,使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传授同向同行,从而全面提升课程教学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EDA课程项目化教学课程思政

    基于红色文献阅读推广的思政育人第二课堂构建路径研究

    杨华王玉祥杨敏
    9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思政"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通过红色文献阅读推广等实践,扮演了实体空间提供者、知识遴选者、专业导读者等十个角色.文章从静态呈现、活化演绎、环境渗透、多维空间和活动鼓励五个方面探讨高校图书馆思政育人实施路径.

    思政育人阅读推广红色文献第二课程高校图书馆图书馆价值

    系统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格化管理的着力点

    梅娇
    100-102,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格化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以系统观念为指导,着眼整体,着眼协同,着眼开放,利用数字化和信息化平台,整合系统资源和育人要素,科学构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格化管理体系,积极践行"三全育人",切实增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格化管理系统观念着力点

    新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中共党史学习教育的理据与路径

    张泊艺
    103-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史学习教育一直以来都是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中共党史学习教育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创新党史学习教育方法,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强化党史学习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思政育人意识;开发优质党史学习教育资源,增强党史课程内容的实践性.实践证明,相关举措能有效推动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提质增效、赋能发展.

    新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中共党史学习教育

    提高工科类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方法研究

    刘明芹张元良朱文亮
    107-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国家对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要求,从分析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的不同入手,结合工科研究生教学实际情况,从学校层面、教学团队到教师个体,从上到下、从全局到个人,多层面、多角度对提高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法进行研究.实践证明,从学校层面做好布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以及多角度提高个人教学能力等多方面采取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

    研究生教育教育质量教学方法工科类硕士研究生

    导师教育对研究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的影响

    罗颖曾闵江虹
    11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研究生是国家重要岗位的主要人才来源,如果其综合素质欠缺将导致问题层出不穷.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关键堡垒,其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文章从教育时效性和能力位差等方面探讨了导师对研究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从周期性开展学术报告、开展多样化的主题团队活动、合理规划项目参与、引入联合导师制度四个方面探究了导师培养研究生综合素质能力的途径.该途径将为后续开展新时代研究生综合素质教育提供新思路.

    导师教育研究生教育综合素质能力培养途径

    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类专业"一核两翼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钟明辉李志军
    115-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如教学内容相对陈旧、职业能力相对不足和软技能培养相对缺乏等,由此提出通过深化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专业+外语"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模式围绕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通过专业融合、产教融合以及"双创"融合培养具备较强的职业竞争能力、良好的外语应用能力、较高的综合素养、开阔的国际视野,且能适应区域经济发展以及"一带一路"建设需求的复合型计算机类专业人才.

    计算机类专业应用型"一核两翼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一带一路"倡议下广西职业本科院校农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何淑洁孔德就彭丽红李鹏...
    119-122,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剖析"一带一路"倡议下广西农机人才培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为起点,总结了广西职业本科院校服务农机企业"走出去"的人才培养新要求,构建了能实现人才培养新要求的"校企共同体"农机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并从"校企共同体"人才培养目标融合路径、"校企共同体"人才培养过程实施路径、"校企共同体"人才培养评价体系三个方面解读该模式下学校与企业共管、共育农机人才的具体做法.实践证明,该模式取得了较好的人才培养效果.

    "一带一路"职业本科农机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