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大学教育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大学教育科学
大学教育科学

章兢

双月刊

1672-0717

dxjy8821123@yahoo.com.cn

0731-88821123

410082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大学

大学教育科学/Journal University Education Science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向全国教育科研人员、教育实践工作者征稿。欢迎具有创见性、学术性、指导性的高水平论文,特别欢迎研究和探讨高等教育热点问题的论文。办刊宗旨为:探索和研究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介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新的学术思想和成果,推介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经验,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递相出入":从阳明学派转向甘泉学派——以明儒蒋信为个案的分析

    闫雪映黄明喜
    100-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有明一代,甘泉学派与阳明学派突破门户藩篱,允许弟子转益多师,生发出"递相出入"这一独特的教育生态.受"出王入湛"师承经历的影响,蒋信以甘泉心学为宗,又兼容阳明心学,构建起以"理气心性合一"为教育本体、以"慎独"为工夫进路的"天地万物为一体"理论体系.就学派归属而论,蒋信当属甘泉学派传人,而非阳明学派弟子.蒋信这一师承范例,既反映了明清之际门户意识的变化,警示学人不宜盲从以黄宗羲《明儒学案》为主导的学派划分依据,又体现出明代中后期心学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当下拔尖人才的培养不乏借鉴意义.

    "递相出入"蒋信甘泉学派阳明学派学派归属

    儒家经典教化诠释学的当代教育使命及其进路——基于中西经典诠释传统的比较与启示

    夏泉源
    109-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教育必定植根于其独特的经典诠释与教化传统.儒家经典诠释传统的解经学基础强化了道德-政治教化传统,诠释方法与道德-政治教化目的相互补充;西方经典诠释传统在哲学认识论基础上形成了人文教化传统,提出了历史理性概念并不断促进人的自我教化.当代儒家经典教化诠释学的发展迫切需要引导时代精神与历史理性共鸣,激发现代理性精神促进人的自我教化,以实现其内在的教育使命.儒家经典教化诠释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相互融通,儒家经典教育加深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了儒家教化精神的当代实践.儒家教化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增强儒家经典教育的历史意识、批判意识、经典意识与教化意识,不仅能让儒家教化精神在当下时代的多元语境中"其命维新",亦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走上儒家经典教化诠释学之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化诠释学儒家教化精神历史理性自我教化

    现代大学书院制改革汲取宋代书院办学经验刍议

    肖德荣李轶南韩畅
    117-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宋代书院办学蕴含着"教以复性"的德育内核,其以培养德才兼备、经世致用之人才为重任,着眼于教育事业的长远价值,一定程度上规避了传统官学中求学者为博取功名而受教的功利化弊端.宋代书院办学在总体办学目标、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办学支持条件等方面为现代大学书院制改革提供了颇多有益经验.当下我国现代大学书院制建设正处于深化改革和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亦处于理论与行动整合的重要阶段.部分大学书院办学存在定位模糊、目标松散、互动欠缺、环境支持不足等现实问题,难以真正发挥书院的教学功能和德育价值.借鉴宋代书院办学经验,有助于把握古代书院教育德性教化之内核,明确现代大学书院须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办学目标,灵活拓展大学书院的教学内容、层次和形式,全方位支持大学书院办学环境的营造,以保障大学书院办学的育人效果,推动大学书院制改革向纵深发展.

    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大学书院制宋代书院办学经验

    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浅表化"现象审思及其成因机制——基于新制度主义的视角

    陆宇正郝天聪
    127-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借助新制度主义构建"体制框架—社会规范—认知观念"分析框架,探究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在现实层面呈现的被动抵抗、虚假践行、边缘参与等"浅表化"现象发现,过于刚性的制度约束遮蔽了教师企业实践的复杂性,对集体主义的过度推崇导致教师在企业实践中的能动性无法充分发挥,企业、高职院校、教师三方主体内在认同的差异致使企业实践本真价值丧失.为增强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成效,应破除对刚性制度的过度依赖,建立质量为要、灵活多样的新型校企协作模式;发挥高职院校协调作用,调和集体主义导向带来的价值观束约;明确多元主体身份定位,从认知与文化层面营造和谐氛围.

    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浅表化新制度主义产教融合

    全面深化改革与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第二十届全国大学教育思想研讨会综述

    霍少波黄志聪李颖
    135-138页

    《大学教育科学》2024年1~6期总目次

    139-142页

    探析创新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创新研究》

    徐清
    143页

    高校音乐教育改革与表演艺术教学创新之路——评《音乐教育与表演艺术实践》

    黄奕
    144页

    一本探索法学教育现代化的内涵逻辑与实施路径的著作——评《中国式现代化与法学教育发展》

    宿梦醒
    封2页

    以高校音乐教育传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评《音乐文化传承与高校音乐教育研究》

    段志敏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