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地域研究与开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地域研究与开发
地域研究与开发

冯德显

双月刊

1003-2363

yjkf@vip.sohu.com

0371-67939201

450052

郑州市陇海中路64号

地域研究与开发/Journal 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CSSCICHSSCD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主办的地理学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刊1982年创刊,主要刊载地域研究与开发方面的理论、方法与实践性的最新研究成果。读者对象主要是地理学研究、可持续发展研究、区域研究等方面的科研工作者及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城市空间紧凑发展对碳绩效的影响效应研究——以长三角41个城市为例

    陈飞谌子群王树建李永贺...
    139-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形态、结构和功能维度以及单位碳排放经济、社会福利产出视角,测算长三角41 个城市紧凑度及碳绩效综合指数,并分析二者的空间自相关性.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分析连接度、邻近度及功能混合度 3 个紧凑度分指标对碳绩效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1)2012-2020 年长三角城市紧凑化程度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分布差异明显;碳绩效总体呈现"中东部高、西北部低"的空间格局.(2)紧凑度和碳绩效均具有一定的空间关联特征,且二者局部高-高集聚及低-低集聚区中城市占比均高度吻合,高紧凑度城市的集聚会带来同区城高碳绩效城市的聚集.(3)连接度、邻近度及功能混合度均显著促进城市碳绩效的提高;对当地城市碳绩效影响效应中,连接度影响程度最大,邻近度影响程度最低;对周边城市碳绩效影响效应中,邻近度影响程度最大,连接度影响程度最小.

    紧凑度碳绩效时空分布空间关联影响效应长三角

    基于PLUS-InVEST模型的陕南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多情景模拟与碳储量评估

    张新生韩永虎韩轶伟
    146-152,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PLUS模型中纳入POI驱动因子并利用LASSO回归进行驱动体系筛选与精度验证,设定自然发展、经济保护与生态保护3 种情景,利用筛选后的驱动因子模拟 2030 年各情景下陕南地区的土地利用格局,利用InVEST模型分析2000-2020 年陕南地区碳储量的时空分异特征,探讨不同发展情景下土地利用变化对陕南地区碳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0-2020 年,陕南地区的建设用地面积由 23 648.49 hm2 增长到 78 000.21 hm2,侵占了耕地、林地和草地的生存空间,使其分别减少了39 415.05 hm2,8 787.51 hm2 与17 476.56 hm2,2030 年3 种发展情景下的建设用地均保持扩张的趋势.(2)在PLUS模型中加入POI驱动因子且利用LASSO算法筛选驱动因子有效提升了模型的精度与运行效率,模型的Kappa系数和OA系数分别提高了2.53%和0.20%,更精准地模拟了建设用地的分布情况.(3)2000-2020 年陕南地区碳储量总量呈下降趋势,由2.188 7×109 t下降至2.177 5×109 t.2030 年经济保护情景与自然发展情景的碳储量总量均小于2020 年,生态保护情景下的碳储量总量最高,达到了2.183 0×109 t.(4)生态保护情景更有利于陕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以陕南地区平均碳密度分区分布为基础,可为陕南地区分区发展与区域碳收支平衡提供参考,对未来不同情景下土地利用对区域碳储量的影响和双碳背景下的国土空间规划具有借鉴意义.

    土地利用变化PLUS模型InVEST模型LASSO回归碳储量陕南地区

    基于电路理论的生态保护修复关键区域识别——以重庆市梁平区为例

    伍龙江周启刚李辉罗泓然...
    153-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对科学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具有重要意义,有效识别生态保护修复关键区域是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基本前提.以重庆市梁平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和电路理论识别生态保护修复关键区域,包括生态源地、生态夹点、生态障碍点和生态断裂点.结果表明:(1)研究区生态源地19 处,总面积359.82 km2,呈现"两带多点"的空间分布特征;生态廊道42 条,总长241.27 km,构建了"三片区三屏一网多节点"的生态安全格局;(2)识别出生态夹点5 处、生态障碍点12 处、生态断裂点5 处,是进行生态保护修复的关键区域,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地区;(3)结合关键区域生态特征,提出相应的生态保护修复主攻方向和建议措施.研究可为梁平区及其他区域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开展提供路径和方法参考.

    生态保护修复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电路理论关键区域识别重庆市梁平区

    河南省耕地粮食生产时空演变及功能分区

    马泉来吕敏敏杨延伟项鑫...
    161-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经典统计学、GIS空间分析、重心及空间自相关等模型方法,对河南省122 个县级单元耕地粮食生产时空演变规律进行研究,并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分区.结果表明:2001-2020 年河南省粮食生产(总量和地均产量)增长幅度大,2020 年粮食总产量和地均产量平均值较2001 年分别提高61.50%和31.71%,但增长幅度趋缓,粮食产量提升空间趋紧;粮食生产的高产区不断扩大,空间上形成豫东平原、豫北平原和南阳盆地三大核心区,耕地质量建设是豫东平原和南阳盆地未来粮食产能提升的关键.2001-2020 年全省粮食生产重心一直在鄢陵县,整体沿南偏东约17.3°方向移动了14 073 m,2001-2010 年向东南向移动,2010 年后缓慢向西北向移动,移动距离逐阶段减小,粮食生产趋于平衡;粮食生产总量空间上具有强的正自相关性,高-高和低-低自相关类型并存,结合粮食产量,划定粮食生产的一级核心区、二级核心区、潜力提升区和一般生产区.

    粮食生产时空演变重心模型功能分区河南省

    河南省抖音农村网红的发育水平、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霍雪晨马芳芳丁志伟
    168-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河南省粉丝量20 万以上的抖音农村网红数量、粉丝量、直播带货等数据构建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位序-规模法、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分析河南省抖音农村网红的发育水平、空间差异并解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河南省抖音农村网红发育水平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高水平区在洛阳—商丘形成条带状集聚区,中低水平区围绕高水平区扩散,主要分布在南阳、驻马店、安阳;发育水平排名前 10%的网红大多集中分布在郑州、开封、洛阳、商丘,并且这些网红的带货能力、视频支撑力与粉丝粘性均处于领先地位.(2)从位序-规模特征看,拟合曲线属于接近首位型的类型且"翘尾"现象明显."头部城市"数量少但影响作用强,"中部城市"数量虽较多但影响力不及"头部城市".(3)从空间分布看,农村网红数量高水平区分布在开封、商丘、周口和平顶山;济源和漯河两地的农村网红数量在全省均呈相对落后的格局.此外,在空间关联格局方面,农村网红数量呈现明显的集聚特征且在商丘形成显著高-高集聚区.(4)从影响因素看,政府支持力度、科技文化水平、互联网环境支撑和电商发育水平对农村网红的发育起到显著的正向作用.

    农村网红空间分布影响因素抖音河南省

    基于农户生计资本的农村宅基地整治满意度分析——以湖南省岳阳市为例

    罗湖平李雅婷郑鹏古睿...
    175-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湖南省岳阳市407 个样本的微观农户实地调研数据,运用有序离散Probit模型检验生计资本对农户宅基地整治满意度的影响程度以及不同资本结构的差异性作用规律.结果表明:(1)农户物质资本、人力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和自然资本均对农户宅基地整治满意度产生显著影响,作用强度较大的因素主要有家庭干部数量、家庭收入来源、邻里关系、家庭党员数量、家庭总人口、距耕地距离等;(2)不同资本类型农户对宅基地整治行为表现出不同的满意度,资本合理型农户的满意度更高;(3)在不同资本类型农户的满意度影响因素中,资本合理型农户更倾向于宅基地整治带来的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提高,资本缺乏型农户更倾向于金融资本、自然资本和物质资本的提高.

    宅基地整治生计资本有序Probit模型农户满意度岳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