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地质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地质科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地质科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钟大赉

季刊

0563-5020

dzkx@mail.igcas.ac.cn

010-82998115

100029

北京9825信箱

地质科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Ge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专业学术性刊物。主要报道地质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包括地层学、古生物学、 地质构造学、岩石矿物学、水文与工程地质、沉积学、数学地质、同位素地质、地热等方面的论文经验介绍等。读者对象为地质科学教学和科研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华北克拉通中元古代A型花岗岩的成因及其构造意义

    陈杰杨明慧贾会冲张威...
    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华北克拉通保存有与Columbia超大陆裂解相关的中元古代岩浆记录.本文综述了华北克拉通中元古代A型花岗岩的时空分布、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等特征,讨论了各期次A型花岗岩的成因及构造背景,论述了其对华北克拉通中元古代裂解事件的指示意义.华北克拉通主要发育4期A型花岗岩:1)~1.78 GaA型花岗岩主要分布于南缘熊耳裂陷槽和晋陕地区;2)~1.70 GaA型花岗岩主要分布于北缘渣尔泰—白云鄂博和燕辽裂陷槽;3)~1.60 GaA型花岗岩主要分布于南缘熊耳裂陷槽;4)~1.32 GaA型花岗岩主要分布于北缘渣尔泰—白云鄂博和燕辽裂陷槽.这4期A型花岗岩均来源于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可能与同期伸展作用导致岩浆底侵提供热源有关.整体具有造山后伸展到陆内裂谷环境的演化序列,且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华北克拉通中元古代A型花岗岩记录了4期主要的裂解事件,为华北克拉通参与了 Columbia超大陆裂解提供了依据.

    Columbia超大陆A型花岗岩华北克拉通中元古代构造背景

    胶西北大泽山岩体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及Lu-Hf同位素特征

    李增胜张晨西迟乃杰单伟...
    2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胶东金矿集区是我国最重要的金矿集区,大规模金成矿作用发生于125~110 Ma.本文选择了与成矿作用同期的早白垩世晚期大泽山岩体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识别出中粒二长花岗岩和细粒二长花岗岩两种主要的侵入岩类型,它们具有相似的岩相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呈现同源岩浆演化特征.定年结果表明,中粒二长花岗岩中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19.8±0.8 Ma和119.3±0.9 Ma,细粒二长花岗岩中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09.2±0.7 Ma和109.9±0.7 Ma.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二长花岗岩具有高的全碱(K2O+Na2O=8.14%~8.72%),高的Al2O3(12.42%~15.32%),属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轻稀土(LREE)富集、重稀土(HREE)相对亏损(LREE/HREE=8.46~18.87),具明显的稀土元素分馏((La/Yb)N=8.52~24.08)和较强的Eu负异常(δEu=0.33~0.58).大泽山岩体锆石εHf(t)值为-26.4~-16.2,亏损地幔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为2 812~2 173 Ma,物源主要是古元古代和新太古代陆壳的部分熔融,有少量幔源物质的加入.大泽山岩体成岩期与胶东金矿的主成矿期一致,暗示岩浆活动与金成矿具有统一的地球动力学背景.

    地球化学锆石U-Pb年龄Lu-Hf同位素大泽山岩体胶西北

    山东栖霞黄燕底闪长玢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形成时代及地质意义

    靳立杰李春稼张存艳迟乃杰...
    3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胶东地区中生代的岩浆活动形成了大量花岗岩类侵入岩、中基性—酸性脉岩和火山岩.其中,中基性脉岩因分布广泛,且与胶东地区成矿期为120 Ma的金矿成因相关而备受关注.前人对胶东地区中基性脉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形成时代及大地构造背景,对于中基性脉岩的源区特征和成因演化尚存争议.本次对胶东地区栖霞市黄燕底村一处闪长玢岩开展研究,根据闪长玢岩的微量/稀土元素特征,佐证了前人得出的胶东地区中基性脉岩的岩浆来自地幔源区,且受到俯冲板片流体影响的结论;同时得到闪长玢岩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为火山弧环境,其形成年龄为138.5±1.7 Ma,佐证了前人关于胶东地区中基性脉岩形成时代的结论;同时获得大量继承锆石,结合大于5的La/Sm值,判断闪长玢岩岩浆活动在上升侵位过程中受到了地壳物质的强烈混染,与前人认识有所不同.

    栖霞闪长玢岩锆石U-Pb定年岩石地球化学岩石成因

    北秦岭饭铺闪长岩的岩石成因及其构造意义

    刘晓宇韩旭梁涛李龙明...
    5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饭铺闪长岩的岩石成因模型可为深入认识北秦岭古生代中性岩浆作用的活动规律及深部过程提供进一步的限定.饭铺岩体两件样品的锆石U-Pb同位素年龄值分别为422.1±5.5 Ma和424.2±5.2Ma,表明其形成于晚志留世.其锆石的176Hf/177Hf 比值介于 0.282 560~0.282 676,εHf(t)值介于-8.48~14.45,TDM2为1 938~488 Ma.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饭铺岩体属钙碱性系列,均具有富硅、碱、钙和镁,Mg#值介于41.7~57.4.在微量元素蛛网图中,饭铺岩体具有Nb、Ta、Ti异常.饭铺岩体的稀土总量为117×10-6~171×10-6,(La/Yb)N比值范围是6.71~18.1,δEu值介于0.82~0.95,表现为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的配分特征,未显示明显的负Eu异常.饭铺岩体形成于岛弧构造环境,岩浆起源于下地壳,可能受到少量幔源物质的混合,推测是商丹洋向北深俯冲作用的产物.

    饭铺闪长岩锆石U-Pb定年晚志留世岛弧北秦岭

    东昆仑东段各玛龙闪长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许智夏楚林韩芝弘孙方余...
    65-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各玛龙地区位于东昆仑造山带东段南部,该地区构造活动与岩浆活动强烈.本文以两件花岗闪长岩和两件英云闪长岩为研究对象,开展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和岩石全岩元素组成研究,探讨岩石成因类型和岩浆源区特征,分析闪长岩的构造演化环境.研究结果表明:两件具有代表性的闪长岩样品成岩年龄分别为405.3±1.1 Ma和405.8±1.2Ma,说明成岩时代为早泥盆世;4件闪长岩样品具有高硅、高铝、高碱、贫钙、贫镁、弱过铝质特征,属于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4件样品中未发育S型花岗岩的代表性矿物,并且Rb/Sr值为0.32~0.43,均小于0.9,A/CNK值为0.98~1.09,均小于1.1,符合I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通过分析La-La/Sm图解与(Zr+Nb+Ce+Y)-(Na2O+K2O)/CaO 图解,同时结合 Nb/Ta、Zr/Hf、Nb/U、Rb/Sr、Ti/Y、Ti/Zr值,可以得知各玛龙地区闪长岩是由地壳岩石部分熔融形成的,并且可能伴有幔源物质的参与.结合前人研究及(Y+Nb)-Rb图解与Rb/30-Hf-Ta*3图解可知,各玛龙地区闪长岩形成于早泥盆世东昆仑造山带的后碰撞伸展环境.

    闪长岩锆石U-Pb定年全岩地球化学分析后碰撞伸展各玛龙地区东昆仑成矿带

    西昆仑南屏雪山地区奥陶纪弧型辉长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杨志浩刘晓强张传林木热地里·马合木提...
    82-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昆仑造山带早古生代岩浆岩记录了区内原特提斯构造演化的关键信息.近来,笔者所在课题组在西昆仑造山带南部南屏雪山地区新发现一套奥陶纪辉长岩.LA-MC-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辉长岩形成于476~471 Ma,为早奥陶世岩浆活动的产物.岩石化学特征显示,辉长岩具有高Al2O3(14.32%~16.91%)和TiO2(1.20%~2.53%),贫 P2O5(0.22%~0.55%)和低碱(Na2O+K2O=4.03%~5.84%)特征,SiO2(52.27%~56.65%)与 MgO(2.98%~7.59%)变化较大;其中部分样品表现出富Nb特征,相对高SiO2(53.08%~56.86%),低MgO(2.98%~6.05%),高TiO2(1.48%~2.54%)和 Nb(7.64×10-6~14.08×10-6).南屏雪山辉长岩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U、K)和轻稀土元素,明显亏损Nb、Ta、Sr等元素,表现出典型岛弧型岩浆岩特征.Sr-Nd同位素方面,南屏雪山辉长岩显示出亏损的εNd(t)值(2.84~4.04).综合研究表明,南屏雪山奥陶纪弧型辉长岩形成于受俯冲板片熔体交代的亏损地幔发生不同程度的部分熔融过程.结合区域地质特征,我们认为麻扎尔—甜水海地体内大陆弧辉长岩(约530 Ma)、富Nb弧型辉长岩(476~471 Ma)和OIB型枕状玄武岩(约465 Ma)的特殊岩石组合记录了原特提斯洋南向俯冲过程中,俯冲板片后撤诱发的弧后伸展过程.

    早古生代奥陶纪辉长岩原特提斯洋西昆仑造山带南屏雪山

    玉龙铜(钼)矿带多霞松多岩体成因:锆石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约束

    袁亚娟欧诗敏吴楷杨骆小康...
    103-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玉龙铜(钼)矿带的成因机制和动力学背景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选择目前研究程度较低的多霞松多岩体,对该岩体含矿斑岩开展岩相学、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及锆石Hf同位素分析.研究表明,多霞松多岩体主要由二长花岗斑岩和碱长花岗斑岩组成,其中,二长花岗斑岩的主要造岩矿物为钾长石、斜长石和石英,碱长花岗斑岩的主要造岩矿物为钾长石和石英.两种岩石属于高钾钙碱性—钾玄质侵入岩,具有富碱高钾的特征;亏损Nb、Ti等高场强元素,富集Rb、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Pb;稀土元素含量较高(ΣREE=145.04x10-6~290.91×10-6),富集轻稀土(LREE/HREE=6~37).铕表现为从二长花岗斑岩的弱负异常(Eu/Eu*=0.66~0.84)到碱长花岗斑岩的中等负异常(Eu/Eu*=0.35~0.39).锆石U-Pb定年显示,二长花岗斑岩的成岩年龄为38.3士0.6Ma,碱长花岗斑岩的成岩年龄为37.8±1.0Ma,两者形成时代基本一致,均属于喜马拉雅期,表明在多霞松多地区始新世存在一期重要的岩浆热液Cu-Mo成矿事件.多霞松多含矿斑岩的锆石εHf(t)范围在+1.3~+2.6之间.结合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指示多霞松多含矿斑岩可能来源于亏损地幔分异的新生玄武质下地壳,受控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诱发的金沙江走滑断裂系统.

    地球化学锆石U-Pb年龄锆石Hf同位素富碱斑岩多霞松多

    赣中相山地区加里东期细粒花岗岩成因及其对钼多金属矿的找矿意义

    杨庆坤庞文静章传超齐子瑞...
    120-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华南燕山期成矿事件频发,形成于该时期的花岗岩研究程度较高,而关于加里东期的花岗岩研究相对薄弱.赣中相山矿田及其周边深部岩浆与铀多金属成矿作用复杂.近些年,在对相山地区开展进一轮找矿突破过程中,其周边陆续发现了铅锌、钼、锡等金属矿化点,其深部均出露了块状细粒花岗岩.为查明该套花岗岩与多金属矿化的关系,本文对其开展了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微量元素地球化学以及辉钼矿Re-Os年代学等方面研究.该细粒花岗岩形成于加里东晚期410±2.5 Ma,与辉钼矿年龄接近(405±1.2 Ma).结合焦坪单元花岗岩锆石微量元素特征,得到锆石的Ti结晶温度为572 ℃~585 ℃,氧逸度ΔFMQ=-9.62~-2.52,(Ce4+/Ce3+)锆石=0.9,说明焦坪单元花岗岩成岩温度较低、氧逸度较低;(Ce/Nd)/Y比值(0~0.012)较低,Dy/Yb比值(0.23~0.42)较高,指示岩浆含水量不高,预示着该套花岗岩虽然与钼多金属关系密切,但并不具备形成大型钼多金属矿床的条件.赣中古塘地区加里东期大地构造背景复杂,在大地构造背景判别图解中,样品主要落在板内/非造山环境与岩浆弧/造山环境的过渡范围内,但通过总结前人赣中地区加里东期花岗岩石地球化学数据发现:430 Ma是赣中加里东期花岗岩差异性分化的时间节点,加里东早期以造山期挤压环境为主,晚期以后造山伸展环境为主.

    锆石辉钼矿氧逸度加里东期赣中相山地区

    云南白牛厂银多金属矿床成矿元素组合与空间矿化规律研究

    杨策婷贾福聚郑国龙蒙光志...
    138-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云南白牛厂银多金属矿床位于华夏地块、扬子地块和印支地块的结合处,受多期地质作用的影响,区域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本文在建立探矿工程数据库和矿体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地球化学和统计学结合的方法,对主成矿元素数据进行深入挖掘.成矿元素三角图解结果显示,矿区Zn/Pb值集中分布在0.70~3.50之间,在该区间范围Ag、Sn和Cu元素品位也较高,Zn/Pb值对成矿流体示踪具有指示意义.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P1和P2两个主成分能够解释原变量的大部分信息,其中P1主成分元素组合为Ag-Pb-Zn,代表中温成矿元素组合;P2主成分元素组合为Sn-Zn/Pb值,代表高温成矿元素组合.趋势面分析结果显示,P1矿化强度南低北高,P2矿化强度南高北低.因此,矿化热液的源头位于矿区南部,成矿流体由南向北运移并沉淀成矿.

    因子分析趋势面分析矿化规律滇东南成矿区

    物源—地貌双控背景下海底扇沉积储层特征及勘探意义:以琼东南盆地梅山组为例

    李建平贾万丽李宏义张成...
    148-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琼东南盆地中新统梅山组海底扇是南海北部天然气勘探的重要目标,对其沉积机理、储层主控因素等进行深入研究对该区天然气增储上产有重要意义.根据海平面变化、海底地形地貌、同生断裂组合等因素,本文将琼东南盆地海底扇分为陆棚扇、斜坡扇和盆底扇3大类.根据大量的钻井岩心及分析测试资料,对该区海底扇储层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表明,不同物源以及不同地貌单元海底扇储层物性差异较大,其中来自西部越东物源和西北部宁远河物源的盆底扇储层明显好于北部陵水河和万泉河物源的陆棚扇和斜坡扇.单一海底扇储层受到物源、海平面变化、扇体类型及内部构成以及底流改造等因素控制,其中海底扇类型及其内部组成、底流改造等是影响和控制深水沉积体储层品质的主要因素.相比而言,低位时期的缓坡断阶盆底扇、开阔洼地盆底扇和峡谷切割盆底扇是好—优质储层较为发育的深水沉积体,是重要勘探目标;而陡坡根部盆底扇和缓坡末级断阶盆底扇由于储层物性较差或储层不发育,勘探风险较大.因此,基于物源体系及地貌单元的海底扇储层研究成果可广泛应用于深水海底扇储层预测.

    南海北部梅山组海底扇沉积特征优质储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