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子器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子器件
东南大学
电子器件

东南大学

孙立涛

双月刊

1005-9490

dzcg-bjb@seu.edu.cn

025-83794925

210096

南京市四牌楼2号东南大学

电子器件/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 Devi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向国内外介绍有关电子学科领域的新理论、新思想、新技术和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本刊发扬学术民主,坚持双百方针,为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促进电子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服务。 本刊主要刊登真空电子学、微波电子学、光电子学、薄膜电子学、电子显示技术、激光与红外技术、半导体物理与器件、集成电路与微电子技术、光纤技术、真空物理与技术、表面分析技术、传感技术、电子材料与元器件、电光源与照明技术、电子技术应用,并涉及电子科学领域里的最新研究动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功率高频辅助电源整流级均压控制技术研究

    刘芬徐光辉
    1577-15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功率高频辅助电源分布不平衡会极大影响电网运行电压的稳定性,提出一种大功率高频辅助电源整流级均压控制技术.根据单级性二值逻辑开关函数以及基尔霍夫电压定律,获取电源电压的状态.利用Clarke变换获取大功率高频辅助电源之间的拓扑关系,生成电源整流级别电压控制规律.确定电源离散化直接功率的控制方案,对电源各个模块的功率实时重新分配,获取不平衡电压的补偿结果,实现大功率高频辅助电源整流级均压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技术均压控制效果较好且适用范围广.

    大功率高频电源整流级均压控制电源拓扑结构辅助电源

    电力基站抑制公网干扰宽阻带腔体滤波器设计

    程松王兴龙徐鹏钱建平...
    1582-1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移动公网用户激增和网络参数调整,对电力无线专网的干扰越发严重.针对该问题,设计了一款应用于电力基站的腔体滤波器.工作频段位于[1 790,1 800]MHz,采用四腔级联的CQ结构,每个矩形腔内置圆柱形谐振筒和调谐螺钉,主线耦合采用感性矩形窗结构,交叉耦合采用容性圆柱杆结构.电磁仿真结果显示,选择性达到:>22 dB@f0±10 MHz;>60 dB@f0-[200,1000]MHz;>73 dB@f0+[200,1800]MHz;>60 dB@f0+[1 800,2 700]MHz;>50 dB@f0+[2 700,3 200]MHz,有效地抑制了源于移动公网[800,5 000]MHz频段的干扰.系统尺寸小于 40 mm×40 mm×20 mm,较好地兼顾了超窄带、宽阻带和小尺寸的应用需求.

    电力基站专网移动通信公网干扰腔体滤波器HFSS仿真

    基于状态感知的智能电网接地线监测和自供电无线传感器研究

    何剑军林裕新刘敬诚
    1589-15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电力系统中接地线状态监测存在实时性不足和维护成本较高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难题,基于状态感知技术提出了一种创新的自供电无线传感器方案.通过模糊控制和 4G通讯技术,实现了在不停电的情况下对接地线状态进行实时监测.状态感知技术通过监测电器设备中接地线的电流或电压,实现对接地故障的及时诊断和处理.模糊控制技术提高了监测精度和稳定性.设计了一个级联式智能系统,并在IEEE 13 总线测试系统上进行了成功的仿真测试.结果表明,通过自供电的无线传感器,大幅降低了维护成本,同时通过 4G通讯技术实现了远程实时数据传输,消除了地理位置的限制,提高了监测的精准度和可靠性.这一基于状态感知的智能电网接地线监测和自供电无线传感器方案为电力系统中接地线监测问题提供了创新而可行的解决方案.

    状态感知接地线监测模糊控制4G通讯

    基于多源异构信息融合的VSC-HVDC小电流接地故障检测算法

    戴月明应晓娟吕兆康冯超...
    1595-16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小电流接地故障的故障特征不明显,故障检测难度较高的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多源异构信息融合的VSC-HVDC小电流接地故障检测算法.结合VSC高频动态模型与VSC低频动态模型建立三相静止坐标系的VSC-HVDC相关数据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选取D-S证据融合理论利用数据模型得到的VSC-HVDC系统的电气特征量、非电气特征量、电气量故障数据以及非电气量等多源异构信息进行数据融合;再利用模极大值和反向行波获取VSC-HVDC小电流接地故障检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可以有效检测VSC-HVDC小电流接地故障,实现小电流接地故障点的精准定位.

    多源异构接地故障信息融合VSC-HVDC小电流检测算法

    基于STM 32的输电线路缺陷检测方法研究

    黄学达陈思思袁刘湘何鑫...
    1601-16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STM32单片机无线传输系统设计,同时结合蓝牙模块、传感器模块传送获取输电线路的图像数据,并且针对输电线路图像背景单一、数据集数量少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7 的输电线路缺陷检测方法.本文对数据集进行自动扩充利用少量图片建立合适的数据集,主干网络替换为ConvNeXt主干网络,并引入将ECA注意力机制,将PANet替换为BiFPN进行特征融合.利用消融实验和对比实验验证改进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结果表明改进算法的mAP由 89.62%上升到 92.27%,对背景单一场景具有更好的检测性能目标.

    STM32YOLOv7输电线路缺陷检测注意力机制

    基于卷积循环神经网络的新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故障诊断技术

    杨阳匡子靓尚文李武龙...
    1606-16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推进,分布式新能源容量大幅度提升,越来越多的电力电子设备接入电网中,导致短路时的故障特征发生本质变化,传统的继电保护故障诊断技术难以适用.为提高新型电力系统保护的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卷积循环神经网络的新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故障诊断技术.首先,使用小波变换提取出故障电流时频特性作为网络的输入数据;然后,设计包含卷积神经网络和双向门控循环单元的卷积循环神经网络算法,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对输入的故障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双向门控循环单元对特征中的动态序列关系进行挖掘;最后,使用Softmax分类器进行故障分类,完成故障诊断.经过实验表明,所提方法在新型电力系统下的故障诊断率能够达到 99.6%,与常见的卷积神经网络和前馈神经网络相比,分别提升了8.2%和 9.7%,证明所提方法具有更高的故障诊断准确率.

    新型电力系统分布式新能源继电保护故障诊断卷积循环神经网络

    基于熵权融合算法与加权支持向量机的变压器故障短期识别方法

    苑龙祥张亮卢俊
    1613-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基于熵权融合算法与加权支持向量机的变压器故障短期识别方法,提升变压器故障短期识别效果.通过无源RFID传感器采集变压器的短期数据,对数标准化处理采集的短期数据.利用熵权融合算法,为对数处理后的短期数据赋予权值,输入支持向量机内,建立加权支持向量机.通过引入自学习因子与比例权重系数,改进蝙蝠算法.采用改进蝙蝠算法优化加权支持向量机参数.在参数优化后的加权支持向量机内输入赋予权值的短期数据,输出变压器故障短期识别结果.实验证明:所提方法可有效采集短期故障的变压器数据,合理对数处理采集的数据,令数据分布更加均匀.所提方法可精准识别变压器短期故障.在不同故障场景下,所提方法识别变压器短期故障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均较低,具备较高变压器故障短期识别精度.

    熵权融合算法支持向量机变压器故障短期识别对数处理蝙蝠算法

    基于鲁棒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的配电网故障恢复策略

    侯祖锋林桂辉郭华君潘凯岩...
    1619-16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配电网的弹性和可靠性以加强配电网的故障供电恢复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鲁棒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的配电网故障恢复策略.首先,建立了配电网支路潮流方程的凸二阶锥模型以便于计算模型的最优解;其次,以失电负荷功率和开关动作次数最小化为目标,以功率流约束、支路潮流约束、母线电压平衡约束、母线电压安全约束、支路电流约束和辐射运行约束为主要约束条件,建立求解优化问题.最后,在三个测试系统上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基于鲁棒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方法的配电网故障恢复策略可以实现开关切换次数和负载断电时间的最小化,为配电网的故障恢复提供快速可靠的供电恢复方案.

    配电网故障恢复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凸优化

    基于改进随机森林算法的中低压直流配电网剩余电流保护方法

    常潇郭伟东李胜文刘翼肇...
    1625-1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中低压直流配电网剩余电流造成触电和电气火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随机森林算法的剩余电流保护方法.利用监控终端实时采集节点剩余电流幅值信息,配合工作站后端计算机采用改进的随机森林算法对剩余电流进行检测并控制断路器排除故障.利用MATLAB软件构建研究对象模型,结果表明,剩余电流故障检测结果的准确率和召回率可以保持在 97%以上.针对保护问题,采用分励脱扣器配合微断的方式,实现低压直流剩余电流的保护,并设计了中压适用的混合式断路器.测试表明所提方法具有良好的保护性能,对不同类型的剩余电流故障具有良好的判别能力.

    随机森林算法直流配电网剩余电流保护电流振幅信息断路器

    极端故障下负荷恢复的多电网协同弹性增强方法

    张勇侯祖锋丘冠新潘凯岩...
    1633-1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进一步增强配电网的弹性并提升系统的供电可靠性,提出了一种用于增强有源配电网弹性的最优负载恢复方法以在极端故障期间提升配电网的持续供电能力.该方法通过在主动配电网中调度不同的本地和外部灵活资源以增强配电网的弹性,采用混合非线性规划(MINLP)模型考虑孤岛模式、时间序列特性和外部微电网连接以最小化网络损耗、负荷切机率和调度成本,同时为了减轻系统的计算负担,通过凸松弛将非线性模型重新表述为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MISOCP)模型,并进行优化计算和求解.为了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在集成微电网的IEEE 33 总线系统上进行了案例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电网的恢复能力,提升负荷恢复率,实现最优负荷恢复.

    有源配电网微电网孤岛分区负载恢复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