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子设计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子设计工程
电子设计工程

金戈

半月刊

1674-6236

editor@ieechina.com;dzsjgc@vip.163.com

029-84350396;84350396

710075

西安市高新路25号瑞欣大厦10层A座

电子设计工程/Journal Electronic Design Engineering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际科技部批准的电子应用类期刊。以其创新性、实用性、前瞻性,努力提升自身学术水平,是目前国内介绍电子应用技术的主要期刊之一,是国家正式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半导体晶圆无损高速搬运设备集成优化调度研究

    唐宏博
    102-105,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紧凑、科学、高效地调度半导体晶圆搬运设备,研究半导体晶圆无损高速搬运设备集成优化调度方法.基于半导体晶圆无损高速搬运连接情况,考虑半导体晶圆无损高速搬运过程中的任务量大与工序复杂等特性,以整体时间间隔最小与整体搬运时间最短为目标函数,构建半导体晶圆无损高速搬运设备集成优化调度模型,并设定目标函数的相关约束函数.针对双目标函数的调度模型,采用粒子群算法求解多目标函数,考虑标准粒子群算法求解过程中的收敛效率差等问题,利用异步学习因子优化标准粒子群算法,提升算法的收敛速度与全局搜索性能.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目标函数求解效率较快,在保证完成搬运任务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缩短搬运时间.

    半导体晶圆搬运设备集成优化调度目标函数约束条件粒子群算法

    融合图像识别与地理信息的电力设备送样监测技术

    刘志伟宁克刘星廷侯滨...
    106-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送样过程的透明度和安全性,防止电力设备遭到非法干扰与损伤,优化送样过程的准确性及质量,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识别和地理信息的电力设备采样监测技术.该技术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图像特征提取技术对视频监控进行目标识别,并通过SAR快速获取目标特征及其相对位置,实现对抽检物体的识别和全流程监控.同时,采用椭圆曲线技术构建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视频加密策略,实现了对监控视频的安全保护.以电力设备抽检视频为数据样本进行的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检测方法的相关指标比同类型方法提升约10%,识别结果均保持在85%以上,可以准确地对抽检全过程进行监测,并能够分析处理抽检过程中的位置变化信息,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电力设备送样深度学习图像识别地理信息数据加密椭圆曲线

    基于NSGA-II算法的微电网无功分区节点选择

    程昱舒谢振刚郭晓霞
    111-114,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无功分区节点错误规划会导致微电网实时功率异常增大,从而造成电能过量消耗的问题.为控制微电网实时功率水平,选定正确的无功分区节点,提出基于NSGA-II算法的微电网无功分区节点选择方法.利用NSGA-II算法分析微电网局限性,定义无功区域划分原则,完成微电网无功区域划分.求解微电网无功分区内的类间合并距离,通过修正无功功率的方式,选择必要的分区节点,完成微电网无功分区节点选择方法的设计.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将微电网实时功率控制在4.0×109 kW之下,达不到微电网的额定功率水平,表示所选择无功分区节点不会造成微电网电能过量消耗的问题.

    NSGA-II算法无功分区电网局限性类间合并距离无功修正

    面向大规模新能源并网的无功电压优化技术

    牛浩明鲁怡兰张立清王维洲...
    115-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改善系统电能质量和电压稳定性,文中提出了一种结合深度神经网络和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无功电压优化方法.该方法通过采用图卷积神经网络对电力系统运行状态进行特征提取,辨识出对无功电压优化最有效的控制节点.在压缩控制节点后采用粒子群优化法对无功电压优化模型进行求解,避免了传统算法对求解初值要求高、计算耗时长的问题.以某地电网数据为算例进行了实验验证,不同方法求解所得到的系统无功功率分布和节点电压分布情况表明,所提方法在优化系统无功功率、改善节点电压方面相比于其他方法均有一定提高,系统线路平均负载率仅为0.67%.

    粒子群算法新能源电压优化电网规划电能质量

    考虑多约束的电源接入端最大承载力分段算法

    陈迪雨梁邱钟磊高挺...
    120-123,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10千伏配电网环境中,电力载荷分布不均是电源接入端分段承载力超限的主要原因.为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研究考虑多约束的电源接入端最大承载力分段算法.分析10千伏配电网结构的连接关系,计算可靠性规划向量;考虑多约束情况,进行配电网电源接入端规划.自动化地分配电量信号,根据最大承载力功率谱,确定电量分段参数的实际取值范围,完成电源接入端的最大承载力分段.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使电力载荷分布密度保持在0.75~1.60 W/m2之间,较好地解决了电力载荷分布不均的问题,在10千伏配电网环境中,可以避免电源接入端出现分段承载力超限的情况,符合实际应用需求.

    多约束电源接入端承载力分段10千伏配电网配电信号功率谱

    LLC谐振变换器混合控制策略的研究

    芮国相王磊宫平
    124-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两级式车载充电机的后级全桥LLC谐振变换器,根据锂电池充电策略确定了电压电流双单环竞争的控制方案,并使用PFM+Burst混合控制方法提高LLC谐振变换器的轻载效率.采用等效电路法简化LLC谐振变换器的小信号模型,推导出开关频率到输出电压的传递函数,基于此设计了2p2z型补偿器用于LLC谐振变换器闭环控制.并在全桥LLC谐振变换器实验平台验证了控制方案的正确性.实验表明,该控制方案下变换器工作稳定,恒压恒流输出准确.

    LLC谐振变换器电压电流双单环PFM+Burst混合控制2p2z型补偿器

    深度挖掘与聚类分析框架下的电力负荷控制技术

    王者龙王硕周子杰魏姗姗...
    130-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升新型电力系统中配电网台区内重要用户的服务水平,文中对电力负荷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训练高精度、高效率的负荷预测网络,为负荷控制提供实时指导.引入了一种以动态时间(DTW)相似度为判别准则的聚类算法,根据台区内用户的历史用电趋势、电压等级、接入方式等信息对用户数据进行预处理,通过同类用户的池化提升了深度挖掘的效率.使用深度神经网络(DNN)作为用户负荷的非线性预测拟合算法,以交叉熵函数作为该网络的损失函数,改善了DNN误差方向传播迭代的效率.为了评估算法的性能,基于某供电公司的实际负荷数据对所提方法进行了测试.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K-means算法相比,DTW算法的聚类效能比变化曲线与实际数据的吻合度更高,DTW-DNN算法的MAPE、RMSE较普通DNN网络分别提升了6.9%和3.96%.

    聚类分析DNNDTW深度学习负荷预测负荷控制

    基于XL8812的超多电池阵列监测系统的设计

    范庆坤覃庆良
    135-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设计一款高精度多电池管理系统,采用了主从模块化设计结构,将系统划分为主控板和采集板两个部分.一块主控板可最多级联20块采集板.主控单元STM32F407VET6和采集单元XL8812通过IosSPI通信方式相互配合.实现了对4~240节电池的电压、温度等信息的采集,并将数据上传至上位机以实现实时监测电池组状态的功能.经过打板联调测试,该系统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测量精度,能够满足大规模电池阵列的电压监测系统需求.

    高精度多电池STM32F407VET6XL8812实时监测大规模电池阵列

    高比例新能源接入下配电网源荷自动跟踪研究

    王晓明张健左一成李华...
    140-143,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不可控的幅值突变是导致配电网主机无法精准跟踪源荷信号的主要原因,为解决这个问题,提出高比例新能源接入下配电网源荷自动跟踪方法.根据高比例电量输入比条件确定配电调度参数的取值范围,并联合相关电量传输信号,实现高比例新能源接入下的配电网源荷状态识别.根据配电网源荷阵列的数学表达式,提取源荷基波,确定跟踪向量的取值范围,从而完成高比例新能源接入下配电网源荷的自动跟踪.实验结果表明,应用所提方法可以避免源荷信号在单位传输周期内出现幅值不可控的情况,较好地解决了幅值突变造成的配电网主机无法精准跟踪源荷信号的问题.

    高比例接入新能源配电网源荷自动跟踪源荷基波跟踪向量

    基于时序差分的OFDM无线网络信道自适应分配方法

    田润丰
    144-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减少OFDM无线网络信道之间的干扰,提升信道资源利用率,提出基于时序差分的OFDM无线网络信道自适应分配方法.通过OFDM无线网络信道中观测的时间序列数据时序差分化,识别信道冲突情况,以实现网络冲突值最小为目标,构建OFDM无线网络信道分配目标模型,将网络子载波与功率传输要求、网络节点通信量与信道分配的公平性作为约束条件;利用差分进化算法(DE)求解信道分配目标模型的过程中,引入自适应比例缩放因子;采用基于时序差分算法对DE算法中的变异和交叉过程进行优化,获得优质的OFDM无线网络信道自适应分配方案.实验证明:该方法的响应速度最大值在330 ms以下,可以有效控制链路间的冲突,减少信道之间的干扰,提高信道节点通信质量.

    时序差分OFDM网络信道分配网络冲突差分进化算法比例缩放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