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大众文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大众文艺
大众文艺

马维彬

半月刊

1007-5828

dazhongwenyi@sina.com

0311-86025585

050081

石家庄市虹光街10号

大众文艺/Journal Art and Literature for the Masses
查看更多>>展示艺术成就 发掘民间艺术 促进学术交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徐州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文学类课程思政研究

    郜淼
    180-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徐州是一座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的城市。研究徐州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文学类课程思政有助于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还可为徐州文旅提供智力支持。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的基本载体,目前高校文学类课程思政还处在研究起步阶段,多数论者只是提出教学设想。文章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调查、语音采访等方式发现目前在教师对红色资源的挖掘、学生政治素养、教学设计上还存在不足,并尝试以中国现当代文学为例,为徐州红色文化融入专业课程中做实践探索,通过示范课程的建设进一步推动高校文学类课程思政研究。

    徐州红色文化高校课程思政

    文旅融合背景下博物馆研学课程开发与实施路径探索

    梁晨
    183-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博物馆是一种社会服务机构,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研究、收藏、保护、阐释、展示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有着极大的社会教育优势。文旅融合趋势引领下,博物馆课程和研学旅行课程已经成为旅游圈与学术界讨论的热门话题。基于此,文章首先分析博物馆研学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特点与教育意义,其次探讨了博物馆研学课程的教育功能体现,最后围绕文旅融合的时代发展趋势,提出了几点开发与实施博物馆研学课程的策略,旨在突破博物馆传统单一的文物展览、参观等单一的功能,发挥博物馆的社教功能优势。

    文旅融合博物馆研学课程开发

    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价值与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融合路径

    白素萍
    186-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历史内涵,是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资源。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教育体系,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和责任意识,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通过课程设置、校园活动和网络平台等多层次途径,红色文化资源可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有效提升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该研究提出了将红色文化资源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的具体路径,以期为高校思政工作提供参考,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红色文化资源理想信念教育大学生校园文化网络平台

    高职院校党的二十大精神"三进"实践路径探究

    鲁丹
    189-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进职业院校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具有提升高职院校理论研究水平、助于学科高质量发展、引领学生成长成才和回应地区发展战略的重要价值意蕴。为了扎实推进高职院校党的二十大精神"三进"工作,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探究其具体实践路径。其中,进教材是基础和前提;进课堂是核心和关键;进头脑是理想和目标。

    高职院校党的二十大"三进"

    OBE框架下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设计的质量提升路径

    王成涛牛绿林
    192-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教育中,学位设计作为重要的实践环节,面临着选题创新性匮乏、时间管理与学术投入不足以及成果形式单一等问题。文章探讨了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在此背景下的应用。研究发现,通过明确学习成果定义、反向设计课程、持续评估与反馈及持续改进,能够有效提升学位设计的质量与学生的综合能力。OBE理念的应用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学位设计中保持高学术标准和专业水平,也为未来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基础,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OBE学位设计教育质量实践能力

    "一带一路"视域下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促进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路径研究

    袁敏
    195-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探讨大学生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促进中华文化认同的理论问题。首先,整理归纳并分析研究现状。其次,明确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形成过程的三个阶段。其次,提出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时,现阶段所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四种改进措施。这将促进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这种认同不仅是理性上的理解和接纳,更是情感上的共鸣和归属感与自豪感的体现。同时,也可推动中华文化的健康传播和发展。

    一带一路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中华文化认同

    徐特立的德育方法及其对新时代教育的启示

    易晓
    198-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育人是本。徐特立作为一位杰出的红色教育家,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为党和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具有远大理想与爱国情怀的杰出英才。徐特立在德育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方法,其德育方法在教育界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他认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以身作则,发挥榜样作用和示范效应,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道德观念。此外,徐特立还强调情感教育和人格塑造,认为培养学生的良好情感和人格素质同样重要。文章从徐特立的德育方法出发,探讨其对新时代教育的启示,旨在为新时代教育注入更多的正能量和创新思路。

    徐特立德育方法新时代教育

    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关系和自尊的影响分析

    赵楠
    201-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深入探究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尊的积极影响,研究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对比了参与团体心理辅导的实验组与未参与的对照组在人际关系量表与自尊量表上的得分变化。研究结果显示,团体心理辅导后,实验组的人际关系与自尊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证实了团体心理辅导在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提升自尊方面的显著效果。这一发现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实践指导,强调了团体心理辅导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重要作用。

    团体心理辅导大学生人际关系自尊

    全面阅读与健身共同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对策研究

    任民锋潘丽娜张银娜宋瑞卿...
    204-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审议通过后,健身和阅读成为"健康中国"的一体两翼。通过阅读和健身的结合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则成为落实"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具体实践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面对推进阅读与健身结合的过程中存在着挑战和问题,高校通过采取提高服务质量、进行跨界合作、强化健康意识教育的一系列措施进行解决。同时通过对实践案例的分析,归纳总结出全面阅读与健康共同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新模式,为全国全民健康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阅读健身大学生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对策研究

    贵州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现状调研与分析

    陈忠吉李成雪
    207-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族地区高校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为核心要求。对贵州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状调研揭示,在认知、情感及意志三大方面,学生普遍展现出积极的态势,同时也存在因不同因素导致的差异性。据此,需要强化政治引领,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和实践强化媒体运用,进一步营造浓厚氛围。

    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