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站系统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站系统工程
电站系统工程

董文刚

双月刊

1005-006X

dzxtgc@126.com

0451-82938454;86062916

15004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旭升街1号

电站系统工程/Journal Power System Engineering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专业技术性刊物。报道国内外电力工程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发展动向。主要栏目有专题综述、火电技术、水电技术、煤燃烧技术、新能源、自动控制、测试技术、电子计算机应用、制造运行经验、环保技术、标准化、系统化、国内外消息及动态等。读者对象为电力专业的科研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有英文目次和英文文摘。继承《动力系统工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的光伏发电系统经济模型预测研究

    魏泽辉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精准预测光伏系统发电量、经济性是研究分布式光伏系统对电网稳定运行评估的关键手段.提出一种光伏系统经济性的预测模型建立方法,通过正交实验法及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法,获取光伏发电系统影响因素与其系统经济性的变化关系,采用残差分析法及比值拟合分析法验证模型的准确性,最后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确定各因素与经济性能的关联度大小.结果表明,光伏组件倾角、污秽系数、前后排间距及储能容量分别与系统经济性能关系呈1次方、2次方、对数及1次方函数,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得到四因素与系统经济性指标的关联度大小分别为 0.3142、0.6288、0.3248 和 0.2956.

    分布式光伏功率预测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逐步回归分析法

    具有非理想气体工质的内可逆和不可逆Atkinson循环最优性能

    吴迪戈延林陈林根冯辉君...
    6-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前人建立的循环模型基础上,引入了非理想气体比热模型,研究了内可逆和不可逆Atkinson循环的最优性能,分析了压缩比(γ)、循环最高温度(T3)、气缸活塞长度(L)、比热模型、传热损失(B)、摩擦损失和内不可逆性损失对两种循环功率(P)、效率(η)、生态学函数(E)和功率密度(Pd)的影响.结果表明:曲线P-γ、η-γ、E-y和Pd-γ均呈类抛物线型,均存在对应的最佳γ让4个目标函数分别达到最大.对内可逆循环,随着T3的增大,Pmax、ηmax、Emax和(Pd)max均增大;随着B的增大,ηmax和Emax均减小.对不可逆循环,随着不可逆损失项数目的增多,Pmax、ηmax、Emax和(Pd)max均减小;随着T3的增大,Pmax、ηmax、Emax和(Pd)max均增大;随着L的增大,Pmax、ηmax、Emax和(Pd)max均减小.与其他两种比热模型相比,非理想气体比热模型下的两种循环Pmax、ηmax、Emax和(Pd)max均较小.

    Atkinson循环内可逆循环不可逆循环有限时间热力学非理想气体性能优化

    内可逆闭式Braysson循环生态学有效功率特性

    巫云雷戈延林刘鹏陈林根...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和前人建立的恒温热源闭式Braysson循环模型,以生态学有效功率Eη为目标,研究了循环性能特性,推导出了 Eη的表达式.通过数值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工质热容率Cwf、工质对数温比x和热导率分配u对Eη性能的影响,比较了循环工作在最大无因次生态学有效功率Eη,max、最大无因次功率(P)max、最大无因次生态学函数(E)max和最大无因次有效功率(E)p,max条件下的性能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给定Cwf的情况下,存在最佳的工质对数温比(xopt)和热导率分配(uopt)_使循环的(E)η达到最大值;在分别给定x和u的情况下,(E)η随着Cwf的增大而减小;当设计目标从其他目标转为(E)η时,可以通过牺牲部分功率换取效率的提升.

    有限时间热力学内可逆闭式Braysson循环生态学有效功率主要性能性能比较

    O2/CO2气氛半焦燃烧CO2跟踪法的燃烧试验研究

    杨彪袁少东焦晶晶
    19-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富氧条件下的半焦燃烧性能,通过自制恒温立式管式炉,采用CO2跟踪法进行半焦恒温燃烧性能,结果表明:富氧条件明显改变了半焦燃烧路径,与常规空气气氛相比,延长了燃烧时间约100 s左右,CO2生成量也发生明显改变;恒温燃烧过程中,CO2生成总量随氧气浓度增加表现为减少趋势.此结论为富氧条件下高炉喷吹半焦炼铁和"双碳"过程中的减排提供新思路.

    半焦CO2

    基于本体的火电机组故障知识和数据语义性建模

    王仲陈东超韩旭东
    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火电机组故障知识和数据类型多、关联关系复杂等问题,采用本体理论对故障知识和运行数据进行语义性建模,以促进故障知识和数据的整合、重用和共享,提高知识查询和推理的效率.首先,建立满足故障知识和数据多粒度语义性建模要求的本体,提出火电机组故障诊断场景下类、属性、个体的概念与关系;其次,基于本体SPARQL语言,提出了故障知识和数据的语义性查询模型;最后,以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为对象,利用Protégé软件建立了故障知识图谱,验证了故障知识和数据语义性查询的可行性,为火电机组运维领域的知识图谱与工业大数据平台的建立提供思路,也有助于支撑后续的智能诊断研究.

    火电机组故障诊断本体理论语义性建模知识图谱

    内可逆等温加热修正Miller循环功率效率特性

    赵俊戈延林陈林根徐开云...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了一种对传统Miller循环改进后得到的新循环——等温加热修正Miller循环,应用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建立了内可逆等温加热修正Miller循环模型,得到了循环功率与压缩比、效率与压缩比和功率与效率的关系曲线,分析了循环最大温比、预胀比、修正Miller循环比和传热损失对循环性能的影响,并将修正前后的Miller循环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循环的功率与压缩比和效率与压缩比的关系曲线为类抛物线型,功率与效率的关系曲线为扭叶型;随着循环最大温比、预胀比和修正Miller循环比的增大,循环性能显著提升;修正Miller循环性能明显优于传统Miller循环性能.

    有限时间热力学等温加热修正Miller循环最优性能功率效率性能比较

    运行参数对400 t/d垃圾焚烧炉结焦特性影响及优化研究

    黄俊宾刘嘉晋钟志刚游敬翔...
    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焚烧法是处理城市固体垃圾的有效手段,但垃圾焚烧发电中,随着垃圾热值逐年增加,炉内受热面往往面临着结焦问题,严重地限制了垃圾焚烧发电的发展.以400 t/d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炉为研究对象,使用CFD对过量空气系数、一次风温度和一二次风配比等三个方面进行数值分析,研究其对垃圾焚烧炉结焦特性的影响规律,并优化运行参数.结果表明:当过量空气系数为1.4时,一次风温控制为150 ℃,一、二次风比7∶3,炉膛最高温度为1154 ℃,能维持焚烧炉日常运行,灰分结渣降低,为垃圾焚烧炉运行参数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垃圾焚烧炉数值模拟结焦特性运行参数

    锅炉中针型烟管换热特性模拟研究

    黄允灿陈彬彬李炎戴冬华...
    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强化传热技术研究了一种针型管换热器,通过数值仿真对比不同布局和结构针型管的换热性能,主要研究了强化传热方式的机理.运用烟管中烟气的流动特性分析,发现其主要流动为层流,导致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差;通过增加针肋对换热器进行改进,破坏流体的流动边界层,增加流体混合,形成强对流环境,大幅提升了换热器的换热能力.对换热器换热单元流动与热交换过程进行数值仿真,讨论单元域温度场、速度场分布,并与不同工况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分析了针肋的不同数量、高度及排列布置方式对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影响.仿真数值模拟表明,在恒定温度条件下针肋的不同数量、高度、排列布置方式及烟气负荷对换热器的换热性能有较大的影响.

    针型管强化传热数值仿真模拟对比分析

    余热锅炉效率计算的研究与分析

    王志刚周润梅王鑫霞
    4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ASME-PTC4.4规程并没有明确描述余热锅炉效率的试验程序,导致在相关联合循环机组性能试验工程中找不到具体的条款及法规作为支撑.现从余热锅炉效率性能试验为切入点,以孟加拉希拉甘杰2号机225 MW联合循环发电机组性能试验参数为基础,以ASME-PTC4.4(2008)规程为参考,论述余热锅炉效率的试验程序.

    余热锅炉效率平衡空气量排烟温度汽水系统

    薄壁小弯曲半径弯管工艺技术研究

    齐鹏常小猛宋建
    4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管子壁厚降低,弯曲半径减小,弯管的成型质量逐渐降低.依托普通的液压弯管机,研究了提高弯管成型质量的方法.

    电站锅炉薄壁弯管成型质量小弯曲半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