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地质与勘探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地质与勘探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矿产资源研究院 中国地质学会
地质与勘探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矿产资源研究院 中国地质学会

卢进

双月刊

0495-5331

dzykt@vip.sina.com

010-59623572

100025

北京市朝阳区姚家园路105号观湖国际2座312室

地质与勘探/Journal Geology and Explora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着重报道黑色、有色、贵金属矿床地质、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太产资源评价,找矿勘探方法,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勘查,岩石与矿物研究,同位素地质,数学地质,遥感地质及计算机应用,以及矿产开发和钻探技术、工程勘察、岩土施工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经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福建南日水道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物源指示

    黄艳娜王锦荣陈钦李鑫...
    762-7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福建南日水道是沟通兴化湾与台湾海峡能量和物质转换的重要航道,其海洋沉积物所包含的物源信息对探讨中国东部海域的水文特征及沉积特点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南日水道及其邻近海域兴化湾的海洋表层沉积物的粒度与粒径参数、主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南日水道沉积物以砂质粉砂为主,但远岸海域浅部存在细粒黏土质粉砂,水动力条件总体中等,横向上,远岸相对近岸水动力条件减弱;兴化湾沉积物粒度随深度加深呈变粗趋势,水动力条件由浅至深也逐渐加强,但总体相对南日水道较弱.对研究区表层沉积物主微量元素进行的R型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南日水道沉积物受粗碎屑组分(如石英、生物碎屑等)、细粒陆源碎屑矿物、水动力条件以及海洋化学沉积作用因素制约;兴化湾沉积物受陆源碎屑沉积、海洋生物沉积作用因素制约.稀土元素配分图以及分异参数物源判别图显示南日水道与兴化湾沉积物的源区较为相似,主要受浙闽河流物质以及浙闽沿岸流携带的长江源物质的控制.

    海洋沉积物地球化学物源南日水道兴化湾福建

    胶东招远-平度断裂地球物理异常特征及其控矿条件研究

    许志河丁正江朱成庞森瑞...
    776-7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招远-平度断裂是胶东金矿集区三条超大型控矿断裂(三山岛、焦家及招远-平度断裂)之一.受地表第四系覆盖影响,金矿体空间赋存位置与主断裂及其次级断裂地表出露位置的耦合关系尚存问题.通过开展精细化处理区域重力和航空磁测数据,如空间域不同高度延拓(100 m、200 m和500 m)及垂向一阶导数等方法,发现招远-平度断裂地表出露位置与深部地球物理梯度带存在位移差,且位移差向断裂倾向方向南东侧移动趋势愈发明显,进一步证明招远-平度断裂深部倾向南东,倾角由浅至深逐渐变缓,局部变化剧烈的地质推论.同时,开展地表高精度1/10000比例尺的重力结果显示,重力异常曲线自西向东整体呈快速上升趋势,局部存在凹陷区,表明花岗质碎裂岩及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密度(2.63 g/cm3)介于玲珑二长花岗岩(2.57 g/cm3)和古元古界(2.82 g/cm3)之间,含矿层位与围岩存在较大密度差,金矿体主要赋存于花岗质碎裂岩及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层位的倾角由陡变缓或由缓变陡的转折部位,可分别发现石英脉型金矿和蚀变岩型金矿.

    地球物理2.5维反演布格重力异常剩余重力异常控矿构造识别招远-平度断裂胶东金矿集区

    多辐射场源半航空瞬变电磁法薄层探测能力

    张莹莹王玉马玉龙
    785-7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辐射场源半航空瞬变电磁法具有探测深度大、地形适应性强和工作效率高的优点,已逐渐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为了研究其探测能力,本文基于一维正演理论,从多辐射场源布设方式入手,选定典型测点与辐射源组合,通过定义瞬变响应相对异常,分析对比不同模型薄层电阻率、厚度、埋深等参数对薄层探测的影响.结果表明:根据测点位置合理设置发射电流方向可以有针对性地增大采集信号强度,获得形态相对简单的B和dB场响应曲线;与单辐射源相比,多辐射源激励时瞬变响应不仅幅值更大,衰减速度也更快,对大地电阻率的变化更灵敏;B场更适合用于相对异常计算,探讨多辐射场源半航空瞬变电磁法的薄层探测能力,其中x分量的薄层探测能力最强;薄层电阻率与围岩差异越大、厚度越大、埋深越浅,相对异常曲线的幅值越大,薄层越易于分辨;薄层分辨能力与测点位置有关,当测点位于多辐射源内侧时B场各分量相对异常曲线幅值更大,对薄层分辨能力更强.

    多辐射场源电性源半航空瞬变电磁法相对异常薄层探测

    融合先验物理信息的高精度智能可控源电磁反演算法

    李雄罗伟奇金小燕傅群和...
    800-8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可控源电磁反演利用人工信号获取地下结构信息,为地质勘探和资源开发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然而,传统电磁反演方法面临低分辨率的挑战,主要是由于简化处理和观测数据的限制,导致模型平滑、细节丢失,从而削弱了反演的准确性,影响了电磁勘探的效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将传统反演结果与响应数据同时作为深度网络的输入数据,为深度网络反演提供先验物理信息,并结合深度学习算法提升可控源电磁反演的计算效率.通过模型试验,对合成的电阻率模型分别进行了传统反演、智能反演以及融合先验物理信息的智能反演.结果表明,融合先验物理信息的智能反演能够更好地刻画异常体结构特征,有效提升反演效率,并且得到的电阻率参数更符合实际.最后,将该反演技术应用于金川铜镍矿床的可控源数据反演解释,取得了较为可靠的应用效果.

    可控源电磁反演深度学习先验物理信息计算效率电阻率参数金川铜镍矿床

    准噶尔盆地东缘老君庙地区砂岩型铀矿成矿要素遥感识别

    木红旭徐隆鑫芮歆旻邱骏挺...
    809-8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盆地边缘砂岩型铀矿的成矿要素包括构造斜坡带、充足的铀源、携铀地下水的补-径-排体系以及氧化-还原过渡带等.遥感技术的发展为快速识别以上成矿要素,及高效勘查砂岩型铀矿提供了机会.本文以准噶尔盆地东缘老君庙地区为研究对象,利用GF-5高光谱分辨率影像进行蚀变矿物提取、Sentinel-2影像及DEM数据建立三维地形,结合航磁航放数据对该区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进行遥感识别.结果表明,研究区处于盆缘缓倾的构造斜坡带,并具有较好的地下水补-径-排体系;地表蚀变矿物主要为高岭石、少量伊利石,并呈带状分布;航磁异常的弱变化表明研究区处于氧化-还原过渡带.综合遥感、航磁航放资料与铀异常信息,识别出研究区砂岩型铀矿形成相关的铀源、补-径-排体系和蚀变矿物等成矿要素,对盆地周缘找矿具有参考意义.

    遥感技术高光谱卫星GF-5砂岩型铀矿成矿要素老君庙地区准噶尔盆地

    中国绿色矿山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贾汉森郭冬艳孙映祥
    820-8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绿色矿山是推动矿业绿色转型的重要平台和抓手,开展相关研究对推动矿业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该研究基于1101个国家级绿色矿山样本数据,采用非均衡指数、标准差椭圆法、Moran's I、热点分析、核密度估计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在分析地级单元尺度上绿色矿山的空间分布特征的基础上,从资源、环境和社会三个维度选取影响因子,探究其对绿色矿山密度空间分异的驱动作用.结果表明:(1)中国绿色矿山空间分布呈现出"东南密集,西北稀疏"的空间分异特征,与胡焕庸线所形成的地理格局具有空间一致性.(2)绿色矿山空间集聚特征显著,表现出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热点区域凸显了明显的极化现象,在空间上呈现出包含3个较大的核心区和5个较小的核心区的多核式"核心-边缘"的分布特征.(3)单因子对绿色矿山的空间分异影响显著,但解释度不高,双因子交互解释力显著增强,这种增强的关联主导因子为生态敏感度、路网密度与矿产地密度.该研究可为进一步发挥地理主导因子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绿色矿山发展模式提供依据.

    绿色矿山GIS密度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地理探测器驱动力

    贵州省三都县滑坡特征及分布规律研究

    兰中孝张才兵杨雲兵卢思其...
    830-8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贵州省三都县地质灾害的防灾减灾能力,通过资料收集、地质灾害调查、数理统计、GIS空间分析等手段,查明了研究区滑坡数量及特征,研究了滑坡与地质构造、工程地质岩组、斜坡结构、坡度、坡形和人类工程活动等孕灾因子的关系,总结该县滑坡发育特征与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共发育滑坡57处,多发育在坡度20°~30°范围内,相对高差主要在20~40 m之间,坡形以凸形坡为主.在地质构造方面,丰乐断层、大河断层、烂土断层影响较大,该区域发育地质灾害共35处.软质岩组、顺向坡结构的斜坡区与河流两侧地质灾害数量也较多.按照地质环境差异和滑坡分布规律进行孕灾地质条件复杂、中等和一般分区,研究成果可为地质环境条件相似的地区在风险防控方面提供参考.

    滑坡地形地貌分布规律发育特征孕灾条件三都县贵州省

    勘查工程间距确定方法探讨——以云南某铅锌矿为例

    燕利军殷伟柏杨沙建泽...
    838-8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确定合理的勘查工程间距是矿产资源勘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目前常用的勘查工程间距方法主要有验证法、标志值统计法、地质统计学法等.现有方法确定勘查工程间距均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以云南某铅锌矿为例,按照我国现行勘查规范要求,对现有的勘查工程间距确定方法进行了探讨性完善.认为合理的勘查工程间距应综合考虑现行勘查规范、矿体面积、矿体各类变化系数、置信概率、允许的误差范围等参数后确定,并根据相关参数拟定了勘查工程间距确定公式(规范标志值协调法).利用该公式可使勘查工程间距更加合理规范,其确定的勘查工程间距与勘查规范综合可确定特定级别资源储量勘查工程间距合理浮动范围,其合理性、适用范围有待进一步完善验证,该公式供读者参考使用.

    矿产勘查勘查工程间距规范标志值协调法云南省

    深部煤层气井合理排采制度优化设计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神府区块为例

    王小东石军太郝鹏灵王宇川...
    850-86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几年,我国深部煤层气开发取得重大突破,初期产量平均可达万方每天,但产量递减较快,排采制度有待优化.为保障深部煤层气长期稳定生产,提高最终可采储量,亟需开展合理排采制度优化设计研究.本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神府区块深部煤层气藏为例,根据区块19口井的历史拟合与预测结果,确定了深部煤层气井产能评价指标,分析各参数与产能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给出产能高、中、低三类井的识别图版;提出多目标排采制度优化设计方法,制定神府区块高、中、低产井的合理排采制度模板,并将三类井排采制度模板应用于新井.研究表明:第二年平均日产气量包含了气井短期和较长一段时间内产能的变化,可作为深部煤层气井产能评价指标.煤储层厚度、煤储层温度、原始煤储层压力、临界解吸压力、Langmuir压力、煤储层渗透率、供给半径、裂缝半长、煤粉伤害临界流速9个参数与第二年平均日产气量呈正相关关系,而孔隙压缩系数、裂缝应力敏感系数和煤粉渗透率伤害率3个参数与第二年平均日产气量呈负相关关系.根据临界解吸压力与渗透率参数交汇图可有效判别高、中、低产井;高、中、低产井分别具有各自的最优排采制度,排采速度不是越快越好,尤其低产井受煤粉影响十分显著,建议缓慢排采.研究成果可为神府区块深部煤层气新井井位优选、排采制度制定提供依据,为深部煤层气长期稳定高效开发奠定基础.

    深部煤层气历史拟合产量预测排采制度神府区块鄂尔多斯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