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子质量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子质量
电子质量

高建华

月刊

1003-0107

leiditm@163.com

020-28296963

510600

广州市五羊新城广兴花园32号一层

电子质量/Journal Electronics Qualit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小水电站的风光水互补系统互补特性研究

    姚磐任家智张晓荣
    77-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并网型风光水互补发电系统,在系统负荷给定时,建立具有互补特性的风力发电子系统、光伏发电子系统和水力发电子系统;根据电源特点,提出水-风-光协同控制策略,分析风-光-水能源互补发电特性;通过定义系统的调峰容量比,对系统互补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较单一发电子系统,采用并网型风光水互补发电系统,调峰容量大幅下降,全年调峰容量比均低于50%,表明互补系统能够在解决水能、风能和光能发电波动性的同时,减小系统所需调峰容量,实现稳定的电能输出.

    互补系统调峰容量互补性能

    机器人能用AI加速发现化学分子

    83页

    典型应用场景下软件质量监督方法研究

    王郑力李振刘思杨高佳健...
    8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装备体系化、信息化特征愈发明显,软件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软件质量问题隐蔽性强、故障现象各异,质量管理难度大.为了发挥质量监督效能,预防软件质量问题,基于知识图谱技术,创新构建了软件质量监督方法框架,分析了TF-IDF、SIM模型等智能推荐关键技术,设计了智能问答处理流程,围绕装备软件质量监督过程遇到的"新装备"、"新问题""新验收""新风险"4种情景,研究了具体的应用模式,为装备软件质量监督,特别是问题解决和质量风险预防提供了有效手段.

    软件质量监督方法

    科研产品的供方管理办法研究

    宋立伟葛永辉刘亚坤曹政...
    8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品的科研生产不是由单一科研单位独立实现的,次级供应商的参与不可或缺,尤其是次级供应商负责了关键性物料或特殊生产过程时,更不能仅对科研单位进行管理,还应对次级供应商进行管理.基于信息产品的特点、迭代速度和产品的维修性要求,识别过程中可能出现风险,通过实践总结了相应的对策,提供了对次级供应商管理的思路与方法.

    科研单位次级供应商供方分级管理供方前移管理

    新型纳米腔重新定义光子极限

    90页

    大数据背景下质量管理的数据特征

    刘辉
    9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大数据时代的数据纷乱繁多,呈现出爆炸式增长态势.面对错综复杂的数据,如何对数据进行分类、分析和管理,如何运用质量管理的知识从海量的数据里面找出规律,结合经验发现、解释甚至预测生产中的问题,是值得研究的课题.因此,对大数据背景下质量管理的数据特征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和现状;然后,阐述了大数据时代质量管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对于提升大数据时代质量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数据质量管理数据结构数据特征

    "内外双循环"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邵瑞影周淑芳刘纪新王洪军...
    96-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为智能制造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为高校新工科智能制造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为了提升智能制造人才培养质量,迫切需要加快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首先,分析了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背景,明确了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意义;其次,分析了目前智能制造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完善组织机构、标准体系、构建校企"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和构建"内外双循环"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评估指标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以期为其他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

    内外双循环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民办院校学生培养研究

    周新院葛付婷宋慧
    101-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办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民办教育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相对于公办院校,民办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问题日渐突出,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实现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基于全面质量管理,以提升学生培养质量为目标,从学校、教师和学生3个层面开展分析,得出影响学生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结合民办院校实际情况,探索了在民办高校建立起有效的全面人才培养质量管理体系的路径方法.

    民办院校全面质量管理培养质量

    新方法可精准控制光纤内光学电路

    104页

    关于低空智联网发展的思考

    林丽芸孔德智
    105-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低空经济发展迅速,航空产业也随之不断壮大.同时,低空经济与智慧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推动了低空经济新业态蓬勃发展,低空经济发展模式不断创新,有效地带动了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低空经济作为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已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但是,目前我国低空经济相关政策法规尚不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亟需以顶层设计为引领,以重点突破为抓手,加快构建低空智联网平台,为促进低空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从该角度出发,对智联网在我国低空领域的应用发展进行了探讨.

    低空经济智联网关键技术未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