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子政务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

周宏仁

月刊

1672-7223

egov@mail.las.ac.cn

86-10-82622546;

100190

北京市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电子政务/Journal E-Government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电子政务》是中国科学院主管、国家科学图书馆主办的中国首家大型电子政务专业杂志,以“服务中国电子政务实践”为核心办刊理念,集结整合国内外电子政务的高端专家资源,依托开放的研究合作体系,理性探讨国内外电子政务建设的经验,聚焦中国电子政务发展关键问题,探讨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道路和模式,推动国家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发展的进程。读者对象为:中国电子政务决策者、思想者、建设者和应用者的。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政府传播:概念、关键议题与体系建设

    曾润喜杨璨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政府传播是数字政府在运行过程中的信息流动、主体互动及价值共享的活动与过程.数字政府传播与数字政府治理构成数字政府建设的两大内容,但数字政府传播研究一直处于被忽视的状态.面向数字政府建设新征程,数字政府传播应当在数字政府组织传播、数字政府人机传播、数字政府国际传播和数字政府公共关系等核心议题方面发挥建设性作用.做好数字政府传播工作,需要树立数字政府传播意识,打造数字政府战略传播体系,提升数字政府传播能力,增强数字政府整合传播效能.

    数字公共治理电子政务政府传播智能传播智能治理

    数字政府传播的对话能力:基于省级政府网站和政务微博平台的实证研究

    陈强张杨一赵汉卿
    1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话能力是理解数字政府传播的重要视角,是加快建设数字政府的必然要求.数字政府传播的对话能力可以具体化为信息有用性、产生回访、用户挽留、对话回路和界面易用性等维度,并因数字政府平台的差异性而有所不同.基于省级政府网站和政务微博的数据表明,我国省级数字政府传播的对话能力尚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尤其在对话回路维度上;具体到不同类型的数字政府平台,省级政府网站的表现显著强于政务微博.为此,要高度重视数字政府传播的对话能力建设,在精准识别公众需求的基础上,与公众开展真正意义上的对话;要不断提升数字政府传播的对话能力素养,主动将对话传播融入到数字政府传播的全过程;要做好顶层设计,探索建立数字政府传播工作的考核评估机制.

    数字政府政民互动数字治理政务新媒体政府网站政务微博

    数据要素视角下公共数据开发利用的县域治理困境与长效路径——以中部L县为例

    聂耀昱范梓腾张文泽
    2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县域层面的公共数据开发利用,是当前我国政府数据治理中实际存在但尚未引起系统关注的问题.通过对中部L县探索公共数据开发利用的案例分析,发现县级政府面临着来自政府侧和民众、企业侧的多重结构性和文化性阻碍.这些阻碍并发联动、相互强化,共同制约着县域公共数据的价值化利用潜力.为此,优化公共数据开发利用县域治理的长效路径,需数据治理机构围绕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同时着眼供给侧和需求侧相关利益主体的认知驱动和能力资源,从转变认知理念、重塑制度体系、引入社会力量、构建数据底座和激活应用场景等入手,逐渐消解县级政府面临的多重阻碍,为数据要素的价值释放提供基础支撑.研究结论为理解我国公共数据治理的复杂性,打破数据价值化利用的"最后一公里"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启示.

    数据治理公共数据数据要素县域治理数字治理

    政府负责任创新下数字包容型老龄社会构建研究

    匡亚林蒋子恒
    33-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对人口结构持续向老与统筹推进数字中国建设整体规划布局的社会事实,提供包容性的政策与服务,将游离于数字社会之外的老年群体纳入其中,使其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目标任务已愈发迫切.研究发现,政府负责任创新与数字包容在结构、过程、目标上正相耦合,从政府负责任创新视角切入分析数字包容型老龄社会建设的供需状况可知,政府行为在供需时序、供需传递、供需参与、供需回应四个维度上存在时序倒挂、传递异化、回应不足与协同乏力的问题.为化解政府行为的供需非均衡困境,积极应对人口结构新势态下的挑战与要求,数字包容型老龄社会的构建应遵循以人为本的价值逻辑、可持续发展的构建理念,并采纳具备预期性、反身性、响应性与包容性的行为要素.

    数字包容数字鸿沟老龄社会数字养老数字社会

    公共数据牵引与数据要素共享式开放:改变现状权的理论视角

    蒋余浩贾开
    43-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技术革命的迅猛爆发,一方面激发了深刻变革治理模式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想象力,另一方面又在不断维护和巩固着技术能力及资本能力占优势的巨型平台的地位..公共政策研究必须关注如何改变这种现状,促使数字技术革命承诺的先进理念真正惠及更多普通主体.改变现状权的理论视角有助于思考这种努力,其具体包含设置动态权益保护机制、培育新兴市场主体、加强生产要素组合方式实验性等三项理论主张.广东省在开放公共数据领域的实践经验体现了改变现状权的理论内涵,并有个案展现出赋能普通主体、推进共享式开放的积极效果.理论建构与经验分析表明,借助有效的创新性举措设计,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巨型平台垄断数据市场的现状:通过公共数据牵引实现数据要素共享式开放,为不同主体在数据开发利用过程中的不同权益提供动态保护,培育可以深度嵌入数据共享式开放中的新兴市场主体,实验性扩展生产要素组合方式以便提升市场行为的丰富度和灵活性.

    公共数据数据要素共享式开放数据要素市场化数字技术革命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反垄断规制

    李希梁张钦昱
    53-63页
    查看更多>>摘要:ChatGPT类生成式人工智能基础模型的公共属性预示着其将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引发模型共谋、数据剥削、歧视性模型许可和模型独家许可型集中等多重垄断风险,同时在"资本-技术"和"算法-数据"双循环中形成结构性壁垒和生态型垄断.现行反垄断法律规则在主体、行为及规制能力等方面无法有效应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所带来的垄断风险.鉴于此,有必要从立法和执法两个层面建立软法优先硬法和包容优先刚性的基本准则,同时在具体规则层面完善相关市场及市场支配地位认定,增加模型问责的反垄断程序性执法权,细化数据剥削和模型优待的行为类型,以及增加模型独家许可的并购反垄断申报.

    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治理A1治理生态型垄断反垄断

    政府数据开放场景下匿名化数据的再识别风险防范

    张艳王璐瑶
    6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个人数据匿名化是平衡政府数据开放与个人数据保护之间利益冲突的有益方案.鉴于匿名化数据仍存在剩余风险,政府宜遵循整体主义立场与功能主义视角对匿名化数据进行贯穿前、中、后端的全流程再识别风险防范.前端风险防范旨在通过有效的匿名化处理从源头上降低再识别风险,政府宜确定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匿名化判断标准、相对性的匿名化判断视角以及"三级分类"式匿名化流程.中端风险防范致力于通过再识别风险评估控制再识别风险,政府宜采用以固定周期评估为主、突发事件评估为辅的评估时间,结合主体、动机与方法的综合性攻击模型并根据评估结果对数据加以处理.后端风险防范的主要内容是再识别后的处理与追责,在匿名化数据被重新识别为个人数据后,政府应通过收回外泄资料等方式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再识别给数据主体造成的损失,并在存在失职行为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政府数据开放个人数据保护匿名化数据再识别风险评估数据匿名化

    治理结构与技术嵌入:解构数字治理中政企合作模式的新视角

    骆飞门理想
    77-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国家治理的一种重要手段,数字治理的实现离不开广泛的政企合作.不同地区已在实践中探索出差异化的政企合作模式,这些模式是关乎数字治理成效的核心因素.当前学界对数字治理中的政企合作模式缺乏系统探究,对模式选取情境及其生产逻辑等方面的讨论更是少之又少.为此,在建构"治理结构-技术嵌入"二元分析框架后,选取我国数字治理中的典型政企合作实践开展比较案例研究,旨在解构政企合作模式的基本特征与内在逻辑.研究发现,治理结构与技术嵌入的互动会产生组织运作、制度引领、技术驱动和二元互构四种政企合作模式,四种模式的选取与转换受到吸纳空间与技术市场等情境因素的影响.这一发现将情境因素纳入政企合作模式讨论,为权力、制度等传统逻辑进路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未来,相关研究应进一步聚焦治理结构变迁、技术能力提升、企业性质等因素对政企合作模式的影响.

    数字治理政企合作治理结构技术嵌入

    数据要素市场建设背景下个人数据的价值化路径和实现机制

    林镇阳陈荣源林拥军刘欣...
    88-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个人数据要素价值实现是数字中国建设、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个人数据要素价值实现及增值收益分配是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的关键环节.在此背景下,首先分析了个人数据要素价值实现过程,提出了"生产阶段-价值分配-权属配置"三维分析框架机制;阐释了数据要素在"信息(自有价值)-资源(使用价值)-资产(资产价值)"的不同阶段下,如何有效统筹数据权属权益保护和数字经济高效发展及价值普惠之间的关系,最终实现个人数据要素价值的有效分配.其次,从理论、技术和制度三个视角提出个人数据要素价值实现的基本逻辑:通过对个人数据的收集汇聚、登记确权,在授权模式下进行受托存储、受托治理和受托交易,探索个人数据要素的"资源化-资产化-普惠化"路径,以期实现政府高效治理和经济利益的返还;同时,个人数据要素权益分配也需遵守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方式,以及通过政府财政体系进行财富的二次分配,并构建基于个人数据全周期和场景一致性的权益保护和补偿机制.研究表明,个人数据要素价值化助力推动实现共同富裕,未来应该逐步探索建设国家级"数据银行",建立场景驱动的数据要素价值化市场机制,建立个人数据返还机制,让数据红利实现普惠.

    个人数据数据要素数据要素价值收益分配共同富裕

    互联网使用、老年人健康与适老化应对——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的实证研究

    吴旭红谢舒婕
    101-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被卷入科技浪潮中的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是当前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研究通过中国健康养老与追踪调查数据(CHARLS),运用OLS、工具变量法等方法首次对互联网使用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和代际支持对老年人的健康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中,代际支持在互联网使用与老年人健康中起中介作用,且上述影响在女性、高龄老人和农村老年人群体中存在明显异质性.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尽管互联网使用能够对老年人的健康具有积极作用,但是老年人的数字鸿沟问题依然存在,老年人数字适老化改造任重道远,主要存在老年人需求被忽视、代际支持不足、老年人互联网使用受到环境等因素影响.据此,提出了重视家庭角色培育,提高子女数字支持意识和能力;加强顶层设计,实施差异化数字支持方式,建立健全农村老年人数字素养培育体系及发挥社区作用,加强智慧居家养老适老化改造和应用场景开发建设等建议.

    互联网使用数字养老CHARLS老年人健康适老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