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吴恩远

双月刊

1671-8461

Oyyj-oys@cass.org.cn

010-64039120 64039118

100007

北京张自忠路3号东院(北京1103信箱)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Journal Russian, Central Asian & East European Studies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学术类期刊。栏目有专论、政治、经济、外交、综述、人物志、书刊评介、外论摘编等。英文目次,英文摘要和参考文献。06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金砖"在全球能源体系中地位及定价话语权的提升

    蓝庆新武月杨挺
    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更多能源生产国加入金砖合作机制,"大金砖"汇集全球重要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油气生产、能源消耗均位居全球前列,将为成员国能源贸易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俄罗斯等能源生产国的出口安全和中国、印度等能源消费国的供给安全系紧了金砖国家能源合作纽带,推动能源双边多边合作不断深入."大金砖"已经成为推动全球能源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欠缺相匹配的能源定价话语权.如何提升"大金砖"能源定价话语权,是提高"能源金砖"代表性和影响力的重要现实问题.基于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掌握国际原油定价主导权的事实,本文以国际能源市场主要参与方、计价结算货币、主要交易场所等关键要素为切入点,研究国际原油定价机制的运行以及它是如何被扭曲的.未来,金砖国家应从扩大能源合作、完善机制建设、加强金融合作、发展期货市场等方面发力,不断提升在全球能源市场中的定价话语权.这样做不仅能有效维护自身利益,也是对全球能源治理的完善.

    "大金砖"能源治理定价机制全球能源体系国际话语权"全球南方"

    西方制裁下俄罗斯经济的两重性:韧性与脆弱性

    唐朱昌杨波
    1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了前所未有的超级制裁.虽然制裁使2022年俄罗斯经济下降2.1%,但从2023年第二季度起,俄罗斯经济出现反弹并在当年实现3.6%的增长,其增速不仅领先于世界平均水平,也高于发达国家.2024年俄罗斯经济依然会延续增长态势.部分学者把俄罗斯当前出现的经济增长态势归因于"经济韧性",并据此分析了支撑俄罗斯经济韧性的内在逻辑.本文认为,经济韧性的本质特征体现为经济持续增长的能力,所以一国的经济韧性不仅应该包括在内外部发展环境不确定条件下抵御冲击、恢复经济增长的阶段性能力,更应包括基于优化产业结构、深化制度改革、加速科技进步、稳定金融体系等一系列竞争优势之上的持续稳定发展的能力.虽然当前俄罗斯经济展现出抵御外部冲击的阶段性能力,但只体现为第一层面的经济韧性,还远没有形成第二层面的经济韧性.随着俄乌冲突延续和外溢风险不断增大,制裁的"长尾效应"也会随之显现,俄罗斯经济发展的内外部不确定性会随之增加.俄罗斯目前出现的以恢复性增长为特征的阶段性韧性,难以掩盖其经济的结构性脆弱.俄罗斯经济发展前景依然受制于外部环境、经济结构转型、金融发展和科技进步等多种因素.

    俄罗斯经济恢复性增长阶段性韧性结构性脆弱

    极限制裁下俄罗斯产业链断裂风险、应对举措及对中国的启示

    陈汉雪张其仔
    4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西方对俄罗斯主要实施了出口管制、能源管制、金融管制以及物流管制四类极限制裁措施,这四类措施分别通过阻碍产业链产品供应、打击产业链关键领域、限制产业链关联结算以及切断产业链运转渠道的方式威胁俄罗斯产业链的安全与稳定.能源产业链脱钩、运输设备与服务产业链断链、高科技产品与服务产业链"卡脖子"成为美国及西方国家制裁俄罗斯的重要目标.受制裁影响,俄罗斯能源产业链出口端短期内因囤货需求不降反增,进口端负向冲击显著.运输设备与服务产业链呈现"脱欧向亚"和本土化趋势,高科技产品与服务产业链则面临循环受阻的现实困境.俄罗斯短期内通过采取平行进口、放宽生产法规、实施出口禁运、推行"天然气卢布令"和本币结算以及外资企业国有化等方式,中长期通过推动产品供销多元化和进口替代战略等举措,有效化解了产业链断裂风险.面对全球产业链体系重构、分化趋势,中国应进一步增强粮食和能源矿产等基础产业链维稳保供能力,始终把实体经济韧性作为产业链韧性的核心,推动产业链区域化合作与多元化布局,全面提升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俄乌冲突产业链韧性经济制裁产业链断裂风险粮食安全能源安全

    竞争性战略对大国军事安全竞争的引导与塑造——基于冷战后期的实证考察

    徐若杰王思羽
    68-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竞争性战略是里根政府为了有效应对美苏竞争,在国防部主导下开创的一种国际安全战略类型,其聚焦点是大国无战争状态下的长期性军事安全竞争.文章从历史缘起、特征与运作逻辑、经典案例和当代意义四个维度,对竞争性战略进行系统性学理研究.作为一种典型的战略陷阱,竞争性战略凭借对竞争双方军事力量优劣势的科学评估,着眼于和平性、长期性、系统性和混合性竞争环境,通过发掘和利用"非对称竞争点",牵引对手进入对其不利的竞争状态.竞争目标是基于"成本—收益"计算改变对手行为,核心要素是差异化竞争成本,运作过程包括强加竞争、战略牵引、"以压促变"和缔造优势四个环节.对竞争性战略的深入研究不但可以增进对核时代大国竞争互动的理解,同时有助于为进一步思考崛起国如何防范陷入战略竞争陷阱,有效应对和管控大国战略竞争风险提供相应的知识基础.

    竞争性战略军事安全竞争"非对称性"竞争美苏关系中美关系

    差异性一体化:俄乌冲突背景下欧盟新老成员国的利益博弈

    宋黎磊常晨
    92-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俄罗斯对乌克兰采取的特别军事行动使欧盟凝聚力得到增强.但是随着俄乌冲突的持续,"新欧洲"与"老欧洲"在安全、能源以及贸易领域的认知差异性增强.同"老欧洲"一样,欧盟的中东欧成员国将"支持乌克兰、反对俄罗斯"视为政治正确,但是在实际政策制定过程中,中东欧成员国仍然将自身的国家利益作为对乌和对俄政策的首要考虑.俄乌冲突使中东欧成员国对俄罗斯的恐惧加剧,在欧盟尚未成为安全保护者的情况下,中东欧成员国倾向于在北约框架下进行安全合作,体现了差异性替代一体化.俄乌冲突间接损害了中东欧成员国的能源安全和经贸利益,在能源领域,以匈牙利为代表的中东欧成员国寻求对俄能源制裁豁免权;在贸易领域,中东欧成员国出台单方面对乌克兰的贸易政策.中东欧成员国在能源和经贸领域的政策体现出差异性内部一体化的特点.为提高决策效率,欧盟在安全、能源以及经贸领域所推出的政策往往存在着豁免性差异化,这使欧盟的差异性替代一体化与差异性内部一体化的特征增强.俄乌冲突的持续将会导致新老欧洲在对俄政策和对乌政策上的协调性降低,欧盟差异性一体化趋势走强,将在未来进一步影响欧盟的凝聚力.

    欧盟俄乌冲突中东欧国家差异性一体化豁免性差异化

    俄乌冲突背景下的中东欧能源转型与中国的应对——基于角色冲突的视角

    张锐
    118-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角色冲突指行为体同时扮演两个或更多的角色,而这些角色承载不相容的期望.中东欧国家长期被视为欧盟内部能源转型的落后者,既不愿在本土加速转型,也经常反对欧盟实施激进脱碳政策.俄乌冲突爆发后,中东欧国家的能源战略出现较大调整,但呈现"积极转型者"和"消极转型者"的角色冲突.域内国家一方面支持加快转型,设定更高转型目标,加大可再生能源生产消费,推动大型项目开发,迅速改善政策环境;另一方面保障化石能源供应仍为各国首要任务,能源转型议题处于相对次要地位,多国继续维持对煤电的较大依赖.本文运用角色理论的分析框架,提出中东欧国家能源角色冲突的原因包括各国能源转型期望与能源安全期望之间的矛盾、争取外部利益与维护本土产业的冲突,同时各国还缺乏推动快速转型的实力和明确具体的转型目标.未来,中东欧国家将继续融入欧盟能源转型的大趋势,"积极转型者"角色或更加凸显,"消极转型者"角色或加速弱化;区域国家对核电的倚重有望加强,与美国的能源联系将会提升.中国是中东欧能源转型的重要伙伴,未来可从政策沟通、基础设施建设、清洁能源供应链等维度加强合作.

    中东欧能源转型可再生能源角色冲突

    "乌克兰文学"背后的国际政治学:来自西方斯拉夫学的论述

    林精华
    139-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帝俄体制内外的批评家和文学史家虽然在具体文学现象认知上有差别,但都把通过殖民扩张而不断扩大的俄罗斯帝国之文学,视为统一的"俄罗斯文学".在这种文学版图中,是不存在包括"乌克兰文学"在内的非俄罗斯文学的.这种相当程度上背离历史的话语战略,在苏联时期得到延续、强化.流亡在欧美的乌克兰裔学者不断成立学术组织,通过大量史料发掘"乌克兰历史""乌克兰文学",从而解构苏俄建构的"俄罗斯文学史".把乌克兰文学作为专门的文学现象从俄罗斯文学中分解出来,不仅有助于还原乌克兰作为主体民族和国家的地位,而且颠覆了长达三个世纪以来俄罗斯人所建立的统一的"俄罗斯文学"概念,这连同乌克兰侨民所保留和彰显的乌克兰身份一道,共同推动了乌克兰作为主体民族之意识的形成、发展和壮大.这种学术工作及其成果成为西方斯拉夫学的一部分,为苏联解体后乌克兰建构主体民族和国家提供了思想资源,塑造了乌克兰人异于俄罗斯人的主体意识.

    "乌克兰文学"俄罗斯文学乌克兰侨民西方斯拉夫学乌克兰民族认同

    Abstracts

    161-166页

    书讯

    封3页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投稿须知

    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