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鄂州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鄂州大学学报
鄂州大学学报

田巨平

双月刊

1008-9004

ezdxxb@163.com

0711-5905136

436099

湖北省鄂州市莲花山鄂州大学

鄂州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Ezhou University
查看更多>>《鄂州大学学报》创刊于1988年,自创刊以来一贯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刊物的学术水平不断提高,逐步凸现了刊物的个性特征。本刊的办刊理念是:坚持鲜明正确的政治方向,但不办成政治理论刊物,而是强调求真的科学性探讨;坚持科研服务于经济建设,但不一味急功近利,而着意于“形而下”与“形而上”的兼容并包,尤其注重精神文化领域的开拓;重视校内学术人才的扶持,着力展示校内教师创造的科研教学成果,但不画地为牢,近亲繁殖,而力求拓宽交流渠道,多吸纳一点校外前沿性科研成果,形成杂交优势。本此理念,本刊在编辑出版工作中,努力培植自身应有的特色:学术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结合;学术视野的广泛性与论域地方性的并包;学术热点与冷门的兼容;不同学术观点的争鸣。力求期期都显示着学术上的创新精神、内容上的厚重感和风格的朴素坚实。《鄂州大学学报》在历年的质量检查中不断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表扬,在学术界和社会上越来越受到重视,二次刊载逐年增多。《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心、《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等全国性信息收集单位均有转载、摘要和报道;多个国家级和省市图书馆均长期连续订购收藏;与全国数百家公开发行的学术杂志建立了长期交流关系;稿源不断拓宽,作者从青年学人到资深专家博导,从高校讲师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所长,构成了一支多层次的撰稿人队伍,保证了学报的清新气息和学术质量。本刊两次荣获全国市属大学优秀学报奖、首届全国《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6年,荣获湖北省第五届“湖北省高校优秀学报”、第三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职院校文化基础课程的课堂改革与实践

    沈小雨
    64-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基础课程是链接宏观教育行动和微观教学实践的媒介,有必要根据职业教育发展态势和人才培育新要求进行深层次改革.高职院校应基于正确和清晰的思路框架进行科学的课堂改革,通过新媒体与大数据技术深度介入文化基础课程教学课堂、构建愉悦—民主—开放—多元的优质课堂教学生态、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文化基础课程的深度融合等对策,推动高职院校文化基础课程的健康发展.

    高职院校文化基础课程课堂改革实践

    终身体育视域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引导策略

    郭蓉蓉刘远远
    66-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终身体育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实施需要有效围绕学生体育素养发展需求,培育学生终身体育观念,也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提高学生体育锻炼能力,取得理想学习效果.文章指出终身体育教育的主要发展方向,阐述基于终身体育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与引导价值,并提出明确终身体育指导思想、采用俱乐部式体育教学等策略.

    终身体育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创新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英语分层教学策略

    董丽丽
    68-69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学院英语课程是提升学生外语水平,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教学科目.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核心理念,采用分层教学法提升高职英语的教学质量,是解决高职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的有效方法.高职英语分层教学应该基于科学的考核思维,以及学生成绩水平划分层次.再使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促进不同层级学生有效吸收知识.对学生的考核也要充分兼顾学生的层次差异,尽量采用过程性评价,突出学生能力的优化.

    以生为本高职教育高职英语分层教学法

    线上线下混合模式在化学反应工程中的教学实践

    晋梅余国贤安良吴宇琼...
    7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化学反应工程"教学中,依据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构建"线上网络-线下课堂-自主拓展"教学环节,完善多元化形成性考核评价,通过课程目标达成评价和教学反思等方式对课程教学实施持续改进.通过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不仅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自主学习能力、训练工程思维分析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解决复杂化学工程问题的能力.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化学反应工程教学实践

    基于耦合模型的湖北省体育发展与生态环境关联测度分析

    李静
    73-75,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和政策文件的基础上,运用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模型,以湖北省体育和生态环境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二者之间关联度极高,长期属于相互交融发展的态势.体育与生态发展的协调程度整体上呈递增状态,其中在2011-2014年期间,湖北省体育发展指标滞后于生态环境指标,而在2015-2019年期间,湖北省生态环境指标滞后于体育发展指标,说明与体育相关的生态资源已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对此提出:(1)建立绿色体育标准,提高全民环保意识;(2)调整"体育+生态"机制,督促落实各项新规;(3)转变未来发展思路,共筑"体育+生态"堡垒这三条发展对策.

    体育发展生态环境耦合度耦合协调度

    历史镜像中的孙尚香——解读三国故事中的孙夫人形象

    周淑茹
    7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女性多作为男性的陪衬出现.文章从女性主义视角来阐释历史中孙尚香形象的演变.从女性名字的缺失到孙尚香名字的显现,从影视剧对历史的改写和还原,到女性意识的失落与回归.孙尚香形象越来越丰满的原因,和历史语境下女性的地位变化紧密相连.

    孙尚香改写还原女性意识

    《红与黑》中的于连形象解读

    杨晶
    79-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司汤达是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小说《红与黑》围绕主人公于连,讲述一个普通人奋力抵抗社会、不甘平庸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时期,主人公于连坚持不懈地与封建社会斗争,从到德·瑞那尔家中当教师,再到侯爵府任职,最终走向断头台.作者以细致的语言刻画于连的人物形象,呈现出于连复杂多变的个性特征、利益至上的爱情观念、遗世独立的英雄情结、幻想破灭的悲惨结局.

    《红与黑》于连形象解读

    沈从文作品中的人文精神

    麻慧群
    8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沈从文在湘西文化的浸润下,作品中处处彰显着一种深刻而浓郁的人文情怀,他崇尚爱与美,引人探索和思考人生的路标.他的文字拥有难以言表的"温存",他的作品体现了他对人生的理解与认识.在市场经济与世俗文化的浪潮中,探究沈从文笔下的人文关怀,拥有鲜明的现实意义.文章从爱与美的悲剧、风景风俗的追寻以及幻想与回忆的叙事中分析其内在的人文精神与情怀.

    沈从文人文精神浪漫叙事

    几何形态在室内设计中的艺术表达

    阎艺
    83-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几何构成形态的结构抽象化特点,对强化结构设计的自然性、艺术性、单纯性有着重要影响.基于几何形态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特点,分析几何形态在室内设计中的主要应用需求,文章结合当前的室内设计模式及室内设计主流趋势,探究几何形态在室内设计中的艺术表达方式,通过针对几何形态的归类分析,指出几何形态在室内设计中的艺术价值.

    几何形态室内设计艺术表达分析

    巴洛克音乐的艺术风格

    叶济璇
    85-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巴洛克音乐不仅仅是一个时期的象征,同时也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起源于欧洲动荡时期,这个时期形成了新旧思想的强烈碰撞,同时也产生了巴洛克艺术.因此该时期音乐艺术特点除了体现在整体美感和情感共鸣方面,还融合了强烈的人文主义,在社会思潮的碰撞下,巴洛克音乐凭借多样的音乐创作题材和音乐风格,推动了欧洲甚至世界的音乐发展,表现出一种全新的音乐生命力.文章以巴洛克时期音乐为研究对象,探讨该时期音乐艺术风格.

    巴洛克音乐风格共性情感人文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