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非常规油气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非常规油气
非常规油气

双月刊

非常规油气/Journal Unconventional Oil & Ga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倾角和"通天"双重特征煤层气勘探思考——以新疆煤层气储层为例

    杜世涛赵明廖方兴来鹏...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疆煤层气储量大,煤层含气量高,但是煤层气井只少数单井持续高产稳产,大部分井低产甚至不产气.因此,新疆煤层气产业难以实现高质量增储上产,达不到规模化开发利用的条件,不能发挥潜在的资源优势.基于对工作实践的认识与分析,结合国内外对煤层气储层的研究成果,认为煤层高倾角+"通天"的空间赋存特征以及针对此特征的技术方案不配套是制约新疆煤层气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针对高倾角+"通天"双重特征煤层气储层与低倾角煤层气储层在勘探开发过程中存在的较大差异,分析了煤层气藏出现双重特征的原因并提出以下解决方法:1)借鉴水文地质学和水地球化学研究方法,研究储层的封闭性及其与煤层含气量的关系;2)储层物性参数提取的标准化为储层认识和储层改造决策提供精准依据;3)煤层气成因认定避免了对区域气藏甜点优选、富集规律以及评价工作等的片面认识;4)客观科学的储量计算方法是提高成果转化质量,降低区域性气体储量入库误差的直接方法.该研究结果说明了规范双重特征煤层气储层参数提取和客观识别成藏机理是必要的.

    新疆煤层气增储上产大规模开发利用空间赋存特征标准化思路成藏机理

    沁水盆地煤层气地震资料处理技术

    侯艳柯沛宁宏晓刘宁...
    9-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准确预测沁水盆地煤层气勘探有利区,开展了煤层气地震资料处理关键技术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层析反演技术配合地表一致性剩余静校正技术,可以较好地解决资料中存在的静校正问题,最终99%以上的炮点和检波点校正量约束在一个样点间隔范围内,目的层反射连续性增强,信噪比得到大幅度提高;2)基于AVO正演道集的保幅去噪质控技术,可以定量评价去噪保幅性,去噪后井点位置地震道集的AVO特征与正演道集的AVO特征相似程度达到90%以上;3)对于黄土山地地震资料,近地表Q补偿加串联反褶积可以有效改善地震资料的频谱,最终成果主频可达37 Hz,频宽达到4.5个倍频程,满足叠前、叠后反演对资料的频率需求;4)OVG道集不仅保留了方位角和炮检距信息,同时其近中远炮检距能量均衡,能更好地满足叠前裂缝检测的需求,提高裂缝检测的精度;5)将采区内生产井的产水与产气信息作为验证手段,对成果的构造形态以及断层合理性予以质控,更能保证处理成果的真实性与合理性.以上成果认识对地震勘探技术在煤层气有利区预测中的成功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满足煤层气高效开发的需求.

    沁水盆地煤层气地震勘探综合静校正去噪保幅AVO正演建模OVG道集

    济阳坳陷热液流体活动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朱士波
    2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济阳坳陷中热液流体活动标志及油气地质意义不明确的问题,综合运用薄片、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碳氧同位素和压汞等资料,明确了济阳坳陷中热液流体活动发育标志及其油气地质意义.研究结果表明:济阳坳陷中热液流体活动发育,指示标志包括多种热液矿物和热碎裂结构,砂岩中绿泥石和伊利石含量异常高,黄铁矿的Co/Ni比大于1,稀土元素表现出明显的Eu正异常,砂岩中铁白云石胶结物的碳氧同位素数据投影在低温热液成因区.热液流体活动有利于储层中次生孔隙的形成,同时也有利于裂缝型储层和成岩圈闭的形成.以上成果不仅可以丰富和完善对含油气盆地中热液流体活动特征的认识,而且对于热液改造型隐蔽油气藏的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济阳坳陷热液流体热液矿物黏土矿物微量元素稀土元素

    鄂尔多斯盆地七里村油田长7段致密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流体可动性

    向敏刘星李政胤
    29-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孔隙结构和流体可动性是当前致密储层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以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高压压汞和核磁共振等实验方法为基础,结合岩心特征等对鄂尔多斯盆地七里村油田长7段致密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流体可动性进行研究,为该区进一步勘探开发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七里村油田长7段储层岩性为长石砂岩,储集空间类型主要是残余粒间孔与溶蚀孔,平均孔隙度为6.4%,平均渗透率为0.43×10-3μm2.研究区储层非均质性较强,孔喉结构参数和可动流体参数分布范围广,最大进汞饱和度和退汞效率都偏低,排驱压力较大,孔喉细小且连通性较差.核磁共振实验T2谱分布均呈左高右低的"双峰"形态,反映了研究区储层以小孔隙为主,可动流体饱和度较低,平均可动流体饱和度为23.39%,储层岩石孔隙结构复杂,储层物性、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和黏土矿物含量都是储层流体可动性的重要影响因素.根据高压压汞曲线特征,将研究区储层孔隙结构划为Ⅰ类、Ⅱ类和Ⅲ类,不同类型孔隙结构的孔喉结构特征和可动流体含量及分布具有明显区别.

    致密储层孔隙结构流体可动性七里村油田鄂尔多斯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山西组致密储层的分形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赵航罗腾跃贺沛孙建峰...
    37-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致密储层微观物性进行研究,以研究区山西组为例,利用压汞资料、铸体薄片和岩心资料,引入分形理论,定量分析了研究区致密储层微观物性和孔喉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山西组分形维数主要分布在2.15~2.81,表明储层微观孔隙的非均质性较强;2)研究区分形维数与储集岩多种物性参数存在良好的相关性.分形维数可以定量表征储层微观孔隙特征,即分形维数越小,储层物性及非均质性越好,渗流能力越强;3)分形维数可以定量表征储层微观物性特征,可以应用分形维数对储集层进行分类评价;4)影响致密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是沉积相和岩石的矿物成分.以上结果,为研究区下一步的稳产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鄂尔多斯盆地山西组致密储层分形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地区延长组长6段储层特征研究

    白江
    46-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深入研究吴起地区延长组长6段储层地质特征,通过开展各类分析测试,对研究区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和流体可动性进行了定量表征,系统分析了不同成岩作用强度与物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长6段储层岩石类型为长石砂岩,填隙物以铁方解石和绿泥石为主,储层物性较差,孔隙类型以残余粒间孔为主.储层孔隙结构可分为Ⅰ类、Ⅱ类和Ⅲ类,对应的孔喉大小、孔喉连通性和可动流体饱和度依次变差.研究区长6段储层压实作用中等偏强,压实作用主要是减小储层的孔隙空间,但对储层渗流能力影响较小;碳酸盐矿物和黏土矿物胶结均降低了储层物性,但绿泥石膜的存在可以有效保存储集空间;而溶蚀作用对储层物性的改善作用较小.以上成果对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地区延长组储层综合评价和开发方案制定具有一定理论指导价值.

    吴起地区储层特征孔隙结构成岩作用

    东方物探研究院一体化技术助力页岩气产能提升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55页

    基于孔裂隙储层弹性参数频散衰减机理的有限元数值模拟

    张家良魏朋朋张会卿张孟凡...
    56-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饱含流体孔隙裂隙储层介质的弹性参数频变特性常应用于地震勘探和储层评价中.针对传统有效介质理论不准确及计算精度不高的问题,该研究推导了适用于孔隙弹性储层的Biot固结方程;为了研究模型介质渗透率、流体类型和黏度等参数对频变弹性参数的影响机理,开发了相应的有限元数值模拟流程,用于计算由波致流引起的地震波速度频散及衰减.模拟结果表明:1)与现有岩石物理理论模型对比,该数值模拟方法在宽频段模拟一维/二维孔隙裂隙介质的适用性更好;2)渗透率、流体黏度以及流体饱和模式作为岩心重要的物性表征,显著影响地震波弹性响应,渗透率增大,特征频率右移;黏度增大,特征频率左移;水包气模型相对于油包气模型衰减峰值较大,特征频率略高.综上所述,该研究为深入理解地震波在孔裂隙储层中的传播特性提供了准确的预测方法,有助于揭示储层的非均质性和孔隙结构,提高勘探精度和储层评价的可靠性,对储层预测与流体识别的岩石物理解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频散与衰减孔裂隙介质数值模拟岩石物理流体流动

    特低渗油藏水驱波及半径计算方法研究

    石立华
    66-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特低渗油藏渗透率低,非均质性强,裂缝发育,注水过程中注水波及参数难以预测,无法及时为注水调整提供指导.为了更好地表征注入水在地层中的波及距离和程度,开展了特低渗油藏水驱波及半径计算方法研究.该方法基于注采动态数据,对油藏注采系统进行简化表征,将注水井与采油井间油藏离散成一系列由基质和裂缝参数组成的质量单元体,以质量单元体为 目标建立油水井间物质平衡方程,追踪水驱前缘饱和度,通过非均质性注水劈分计算,得到某一时刻注入水流量,进而求得该时刻注入水的波及半径.研究结果表明,该计算方法简单方便,可定量表征水驱波及前缘动态突进,追踪水驱波及方向,实时反映油井见水见效程度.计算结果与水驱前缘动态监测结果吻合性好,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对特低渗油藏注水开发调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油藏工程物质平衡水驱波及半径水驱前缘应用

    延长石油集团研究院十大基础研究成果

    7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