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节能(中英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节能(中英文)
建筑节能(中英文)

邹庆堂

月刊

2096-9422

bee@vip.126.com

024-23853673

110006

沈阳市和平区光荣街65号

建筑节能(中英文)/Journal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CSTPCD
查看更多>> 《建筑节能》(月刊)是由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主管主办,建设部建筑节能中心、清华大学建筑节能中心、中国建筑协会建筑材料分会协办的国家级专业技术期刊, 于2007年1月荣获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辑委员会颁发的“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7年8月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2008年4月被美国《剑桥科学文摘》收录,2012年12月被英国《科学文摘》(网络版)收录,是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扩展版)! 为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统计源期刊。2008年1月起参加“期刊编校无差错承诺”活动。国内统一出版物号CN21-1540/TU,国际标准出版物号 ISSN1673-7237。 《建筑节能》以刊登建筑节能技术、工艺、设计、设备、材料为主要内容,读者主要是面向房地产开发公司、建筑设计技术单位、施工企业、监理公司等企业的技术主管及技术人员,建筑节能产品生产技术人员,建筑节能行业管理人员,相关科研单位技术人员和专业院校师生等。 主要专栏:暖通与空调、新能源及其应用、绿色建筑与设计、保温隔热与材料、生态城市与环境、电气与智能建筑、节能产品与企业、节能改造与技术、标准规范与检测、节能经济与行业研究、绿色施工技术与管理、政策与法规、高层论坛、行业资讯、国际文摘等。 《建筑节能》期刊是目前我国建筑节能行业唯一经国家批准公开发行的建筑节能专业技术期刊,期刊稳定的专业读者群和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为建设、设计、施工、生产、科研人员进行技术交流提供了理想的平台。 新浪博客: 新浪微博: 百度百科: 投稿邮箱:bee@vip.126.com 办公邮箱:cce-ed@163.com 联系电话:024-23853673,62123873(兼传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能源消纳时空特征的分布式屋顶光伏承载力测算

    刘金森张彦陈露东罗宁...
    109-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大量分布式屋顶光伏接入电网,造成的电网消纳能力降低问题,研究了基于能源消纳时空特征的分布式屋顶光伏承载力测算方法,提升光伏承载力测算效果.通过空间滞后模型、空间误差模型、空间杜宾模型分析能源消纳时空特征的分布情况;以能源消纳时空特征、远方有载调压开关分接头挡位、光伏接入容量为决策变量,以分布式屋顶光伏承载力最大值为目标函数,以潮流约束与电压概率约束等为约束条件,构建分布式屋顶光伏最大承载力测算模型;通过自适应权重粒子群算法求解该模型,得到分布式屋顶最大承载力测算结果.实验证明:在不同置信水平下,该方法均可有效测算分布式屋顶光伏最大承载力;应用该方法后,可有效降低分布式屋顶光伏发电设备的三相不平衡度,提升电网消纳能力.

    能源消纳时空特征分布式光伏承载力空间滞后模型粒子群

    不同倾角对BIPV系统斜面总辐照量的影响分析

    戴姝张文超
    115-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用斜面总辐照量公式被广泛应用于光伏发电预测物理模型中.对于多安装角度的建筑集成光伏(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BIPV)系统,通用斜面总辐照量公式由于没有考虑倾角因素的影响,存在预测精度低、计算复杂等问题.通过对典型BIPV系统不同倾角对斜面总辐照量影响的分析,提出一种基于多项式拟合的BIPV系统斜面总辐照量计算方法,并利用贝叶斯信息准则(Bayesian Information Criterion,BIC)确定最优多项式阶次.该方法相对于通用计算公式具有原理简单、计算便捷、准确度高的优势,并且对不同倾角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将该方法应用于BIPV系统发电量预测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相对于通用斜面总辐照量公式的优越性.

    建筑集成光伏斜面总辐照量最佳安装角度发电量预测

    干式装配式墙体非均匀性传热规律

    刘大龙冯本成胡宋舒
    120-125,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干式连接的装配式建筑因连接缝的存在会造成接缝与墙体间的传热不均,对墙体传热及建筑能耗产生重要影响.分析了干式装配外墙的非均匀传热特征,提出外墙内表面的累计温差比T′来评价墙体的传热非均匀性,确定了干式装配墙体传热的非均匀判定准则.提出用热桥影响区域等效传热系数K′T来评价接缝非均匀传热影响区域,分析了非均匀性传热对建筑采暖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装配式墙体在接缝两侧的温度波动较大,且墙体构造越复杂波动越显著.干式装配墙体接缝的非均匀影响区域明显大于传统砖混建筑.T′越大墙体传热越不均,建筑采暖能耗越大.接缝宽每增加 5mm导致的墙体传热不均使得建筑能耗变化约为3%~4%,含空气层的预制墙体变化尤为大,约为3.2%~6.7%.

    装配式建筑干式连接拼接缝墙体传热非均匀性

    寒区相变蓄热墙体多因素热特性研究

    邱菊恽定康张宇刘昌宇...
    126-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墙体中应用相变材料可以显著改善墙体的保温蓄热能力,但相变材料厚度和墙体构造的选择尚需科学论证.基于寒区气象特点,选择适用于寒区建筑外墙的相变储能材料,从墙体的传热特性角度出发,通过建立不同相变材料层厚度和多种构造的相变墙体模型,研究多种情况相变墙体的热特性.结果表明,相变墙体在冬季的保温蓄热能力受相变材料层位置和厚度影响,夏季效果主要受相变材料厚度影响;相变材料厚度为40 mm的中间型相变墙体和相变材料厚度为60 mm的内侧型相变墙体比较适合寒区建筑应用.研究所得结论可为寒区相变墙体的结构设计优化提供参考.

    寒区相变材料传热过程影响因素热学性能

    建筑外墙保温装饰一体板性能及适用性评价方法研究

    刘莉杨玉忠赵矗曲军辉...
    132-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筑外墙保温装饰一体板是集建筑节能和建筑工业化于一体的建材产品,拥有施工便捷、缩短工期、减少工程现场环境污染等优点.这种产品主要是由保温材料和面层等部分组成,材料及构造种类的多样性致使产品种类繁多,而目前尚未有相对全面的行业级保温装饰板产品标准,且各种性能产品应用的统一性要求比较混乱,各地方的相关标准参数也有诸多的不统一性和矛盾性,不利于社会和行业对保温装饰板的认知.以建筑保温装饰一体板为对象,通过大量的调研,对保温装饰板关键组成部分、组成部分间组合适用性和整体性能的评价进行研究,主要对保温材料、面板、锚固构造、面板与锚固构造组合适用性、面板与保温材料组合适用性、保温装饰板整体性能进行评价研究,形成优差及推荐程度的等级划分,为行业及社会认识保温装饰板提供一个角度,也供相关评价认证工作参考.

    保温装饰一体板性能评价组合适用性干字卡锚

    椰壳纤维混凝土空心砌块热工性能和抗压强度模拟分析

    贺建莹黄锋肖丽丽
    137-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椰壳纤维混凝土较普通混凝土热工性能优,但其因自重大不适合作为围护结构材料.为此在椰壳纤维混凝土实心砌块中设置孔洞,使砌块在满足抗压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减轻自重,并进一步降低导热系数.利用ANSYS Fluent分析椰壳纤维混凝土空心砌块在孔洞数、孔洞长宽比和孔洞率分别作为单因素和多因素变量时对热工性能的影响.利用ANSYS Workbench探究热工性能最优的空心砌块是否符合MU7.5 设计强度要求,从而得出最佳孔型.结果表明:当孔洞数为2,孔洞长宽比为11∶1,孔洞率为30%时,当量导热系数最低为 0.273 W/(m·K),较实心椰壳纤维混凝土降低了59.33%,抗压强度为9.77 MPa,符合设计强度MU7.5 的要求.

    椰壳纤维孔型数值模拟导热系数抗压强度

    单位面积能耗与人均能耗综合对标方法研究与案例分析

    刘永刚王中原季柳金黄巍...
    142-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公共机构能耗的合理对标,以国家和江苏省能耗定额标准及合理用能指南中指标规定类型为对象,分析了单项指标(单位面积能耗)对标方法和双项指标(单位面积能耗和人均能耗)对标方法,得到了指标判定区间及区域表达式,对比分析两种方法.提出单位面积能耗和人均能耗综合对标方法,推导指标定额限值数学表达及区域表达式.以《公共机构能耗定额及计算方法》中小学定额为例,推导出单位面积能耗和人均能耗综合对标限值及区域表达式.以南京某小学的单位面积能耗和人均能耗指标为例,进行3 种方法的对标,分析对标结果的区别,为公共机构能耗指标的对标提供参考.

    单位面积能耗人均能耗能耗定额能源审计

    面向碳达峰的老旧小区绿色低碳改造路径研究——以温州某工程为例

    曾理黄章来李超
    146-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发展理念的贯彻,各省市都逐步提出当地的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建筑作为减碳的重要领域,备受社会各方面的关注.此外,城市更新工作已经将老旧小区改造列为主要攻坚对象之一.老旧小区建筑存量规模庞大,建筑设计品质亦无法满足节能减排要求,还存在室内环境舒适度较差等问题.因此,在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政策支持、技术研究进展、技术标准支撑情况,结合温州市某小区绿色低碳改造方案,对其节能降耗水平和碳排放量进行建模计算,总结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中有效节能降碳的实施路径,为城乡建设模式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案例与数据参考.

    老旧小区绿色改造节能改造低碳改造碳达峰

    征稿启事

    封3-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