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节能(中英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节能(中英文)
建筑节能(中英文)

邹庆堂

月刊

2096-9422

bee@vip.126.com

024-23853673

110006

沈阳市和平区光荣街65号

建筑节能(中英文)/Journal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CSTPCD
查看更多>> 《建筑节能》(月刊)是由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主管主办,建设部建筑节能中心、清华大学建筑节能中心、中国建筑协会建筑材料分会协办的国家级专业技术期刊, 于2007年1月荣获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辑委员会颁发的“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7年8月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2008年4月被美国《剑桥科学文摘》收录,2012年12月被英国《科学文摘》(网络版)收录,是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扩展版)! 为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统计源期刊。2008年1月起参加“期刊编校无差错承诺”活动。国内统一出版物号CN21-1540/TU,国际标准出版物号 ISSN1673-7237。 《建筑节能》以刊登建筑节能技术、工艺、设计、设备、材料为主要内容,读者主要是面向房地产开发公司、建筑设计技术单位、施工企业、监理公司等企业的技术主管及技术人员,建筑节能产品生产技术人员,建筑节能行业管理人员,相关科研单位技术人员和专业院校师生等。 主要专栏:暖通与空调、新能源及其应用、绿色建筑与设计、保温隔热与材料、生态城市与环境、电气与智能建筑、节能产品与企业、节能改造与技术、标准规范与检测、节能经济与行业研究、绿色施工技术与管理、政策与法规、高层论坛、行业资讯、国际文摘等。 《建筑节能》期刊是目前我国建筑节能行业唯一经国家批准公开发行的建筑节能专业技术期刊,期刊稳定的专业读者群和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为建设、设计、施工、生产、科研人员进行技术交流提供了理想的平台。 新浪博客: 新浪微博: 百度百科: 投稿邮箱:bee@vip.126.com 办公邮箱:cce-ed@163.com 联系电话:024-23853673,62123873(兼传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成都市社区微型养老设施过渡季室内热舒适研究

    胡家僖吕宬熺朱能刘凯瑞...
    65-7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嵌入式养老模式的兴起,社区微型养老设施在国内的建设数量与日俱增.为研究成都市过渡季社区微型养老设施室内老年人的人体热舒适情况,并为后续的建设提供数据支撑和参考,于2021 年10 月-11 月对成都市该设施内的老年人进行了热舒适状况调研,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开展了热环境测量.通过对 105 位老年人的问卷填写结果和现场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得出:(1)该地区老年人对于社区微型养老设施过渡季室内热环境接受度较为良好,但认为需要进一步提高温度、降低湿度及控制风速的老年人占比在 10%~20%之间.(2)运用回归分析法建立过渡季热舒适评价模型后,通过计算得出实测热中性温度为20.56℃,且实测热中性温度与可接受温度范围均大于预测的热中性温度与可接受温度范围,说明老年人在过渡季喜好偏暖的室内环境以及对温度变化的实际敏感度较预测的更低.(3)现场实测结果表明,成都市社区微型养老设施过渡季室内热环境整体略微偏冷,同时相对湿度偏高,建议适当提升透明围护结构的太阳辐射得热能力并采用除湿手段.(4)热环境实测参数与热舒适模型的结合分析结果显示,南向老人起居室内过渡季热舒适情况相对北向更好;采用阳光房有利于在日间营造舒适的室内热环境;彩钢夹芯板房白天开窗可提升室内热环境状况;种植过多的植被会阻碍太阳辐射得热,降低过渡季老年人在室的热舒适度.

    成都市社区微型养老设施老年人过渡季室内热环境热舒适

    基于光环境仿真模拟的高校实验室竖向遮阳构件优化研究

    王扬黄锐聪
    80-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中国石油大学古镇口校区实验楼为例,以该校区实验楼的物理实验室为基础模型,将实验室外立面作为装饰构件的竖向外遮阳构件形体尺寸作为变量,结合相关建筑设计规范、绿色建筑设计规范和实际工程需求,设置试验的边界条件,试验方案设计采用正交试验法,以采光系数、空间天然采光百分比作为主要室内光照评价指标,结合其他相关光环境评价指标,使用三维建模软件Rhino建立基础实验模型,运用Grasshopper+Ladybug Tools设置变量并对实验室进行室内光环境定量模拟.优化结果使高校实验室的光环境得到改善.研究方法和思路有助于提高建筑项目落地实施的质量,同时为碳中和目标下的高校建筑设计提供参考.

    高校实验室室内天然采光空间天然采光百分比采光系数平均照度值

    内蒙古西部地区民居被动式节能改造研究——以鄂尔多斯为例

    王蒙任玉成张宝庆高小聪...
    87-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严寒地区的农村民居存在着能耗高、舒适度低的问题,相关研究较多集中在东北地区和内蒙古东部,而有关内蒙古西部的草原民居研究相对较少.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了一种针对内蒙古西部气候特征和民居问题的优化改造框架,该框架以能源使用强度(EUI)、热舒适度不满意者的百分数(PPD)、改造后全生命周期的成本(LCC)为性能目标,利用深度神经网络(DNN)和遗传算法(NSGA-Ⅱ)对民居的围护结构进行优化.选取鄂尔多斯地区的一户草原民居进行案例研究,利用Grasshopper平台进行性能模拟并获取数据集,使用Python语言训练深度神经网络模型,最终得到R2 评价指标较为理想的预测模型,之后利用遗传算法对该模型进行优化得到多个帕累托前沿解,使用Kmeans聚类算法对帕累托前沿解进行分析选出自己理想的方案.最后将选出的方案和改造前的方案进行对比,结果表明:LCC、EUI、PPD分别降低35%、33%和17.75%.

    改造框架性能优化民居

    国际文摘

    93页

    严寒地区装配式钢结构ALC板围护体系试验房热工性能研究

    张相勇王洪兴高占祥张鹏飞...
    94-99,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一栋位于严寒地区的主体结构采用装配式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墙面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板(ALC)自承重墙结合外保温围护体系的单层居住功能试验房,在冬季采暖期采用原位测量非破坏性方法进行周期为119 d的连续测试,完成围护结构热工缺陷检测、室内湿热环境测试、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测试.结果表明:ALC墙板竖向拼接板缝、钢管混凝土柱墙角、墙脚、窗体均存在热桥.试验房构造做法的墙体传热系数平均值为 0.239 W/(m2·K).试验房蓄热性能良好,停暖后室内气温缓慢降低,历时7d达到最低温度,基本保持恒定.恢复供暖后,室内气温快速回升.测试期内试验房平均气温为 22.4℃,平均相对湿度为 53.8%,舒适性良好.为严寒地区推广应用装配式钢结构和选择保温体系提供了实测数据支持.

    严寒地区装配式钢结构ALC板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热舒适性

    磷石膏改性与地暖模块的制备

    李南陈晨耿志涛姜葱葱...
    100-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磷石膏是湿法生产磷酸时排放的固体废弃物,其中夹杂的少量磷和氟等杂质会严重危害周围的大气、土壤和地下水等生态环境.地暖模块是利用保温板沟槽固定保护发热管并能均热的集成地暖板块,可大幅简化地暖安装程序并降低地暖厚度,让地暖更节能.以磷石膏为原料,首先进行煅烧与陈化预处理;通过掺加有机乳液和水硬性胶凝材料改性处理磷石膏并分析其改性机理;对改性后的磷石膏进行发泡处理,制备磷石膏地暖模块并对其密度、导热系数、体积吸水率、强度和燃烧等级等性能进行测试与分析.利用改性后的磷石膏制备发泡板模块,不仅拓宽了地暖模块保温材料的选择,而且为磷石膏综合探索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磷石膏改性发泡地暖

    极端热湿条件下含盐加气混凝土热湿传递特性

    王佳才陈夏飞朱艳华何建...
    104-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孔建筑材料的湿物理性质是计算墙体传导负荷的重要输入项.盐分的存在会极大地影响多孔建筑材料的湿物理性质.然而,关于盐分对墙体传导负荷的影响却鲜有研究.因此以加气混凝土为例分析了盐分对导热系数的影响,通过COMSOL数值求解分析了稳态下的(含盐)加气混凝土墙体的热湿传递,并根据真实的室外气象数据分析了南海区域墙体的传导负荷.结果表明:在初始条件一样时,含盐墙体内的湿分更难散发出去.当含盐量为0.87%时,含盐墙体内部湿平衡所需时间延长了一倍;盐分的存在使得墙体的潜热和显热负荷明显增加.当含盐量为0.87%,潜热负荷的增加量为5.3%~21.0%,显热负荷的增量为4.2%~5.3%时,总传导负荷增量为4.1%~6.4%.

    加气混凝土极端热湿气候热湿传递盐分负荷

    基于CRITIC-TOPSIS法的极端热湿气候区溶液再生器运行优化研究

    张广凯谢静超杜伯尧王禹晗...
    109-115,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再生器是溶液除湿系统中的关键部件之一,提高再生器综合性能是解决极端热湿气候区高湿问题的有效手段.将指标相关法(CRITIC,Criteria Importance Through Intercriteria Correla-tion)和优劣解距离法(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联合,建立CRITIC-TOPSIS模型,用于再生器运行入口参数(空气质量流量、溶液质量流量、温度)的选择评价.以永暑岛礁地区为例,通过再生器处理模型得到基础数据以及4 个指标的评价体系,采用CRITIC法求得权重后使用TOPSIS法对 220 种运行入口参数的组合方案进行评价得到最优解.结果表明,空气质量流量为0.1 kg/s、溶液质量流量为0.3 kg/s、溶液温度为56℃时得分0.885,为永暑地区再生器综合性能最优解;再生量指标的权重为0.4,可作为永暑地区再生器综合性能的代表性指标.

    极端热湿气候区溶液再生器CRITIC-TOPSIS模型运行策略综合评价

    基于室外温度变化的建筑供热节能控制算法效果分析

    马晨钰任杰杨毅曹志刚...
    116-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青岛市某购物中心间接连接供热系统的运行数据进行节能诊断分析.针对系统存在的供热量与所需热负荷不匹配的问题,建立系统热平衡数学模型及TRNSYS仿真模型.仿真模型TRNSYS与计算数学模型的计算室温与耗热量误差控制在 1.5%以内,优化控制算法为水泵根据气候补偿变频.所提出的基于室外温度变化的建筑供热节能控制算法是采用气候补偿实现动态变频调节的,通过调节系统一次侧循环水泵的流量,改变二次侧供水温度,更好地适应由于室外温度不同造成的建筑热负荷不同.结果表明一周内优化控制带来的用能减少量为7.2%,供暖季内优化控制策略带来总用能量减少16.2%,其中营业期节能量减少26.0%,非营业期减少5.4%.

    TRNSYS控制算法间接连接气候补偿供热节能

    夏热冬冷地区住宅建筑新风热回收系统节能性能测试与应用研究

    鲍全庞旭
    122-127,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分析新风热回收系统在夏热冬冷地区住宅建筑中应用时的节能性能,对该系统在各季节的实际节能效果作出判断.通过现场测试计算出新风热回收系统的热交换效率、热回收量以及室内的新风负荷,运用PKPM能耗模拟软件建立两种建筑模型,计算分析某住宅建筑使用新风热回收系统前后的用电能耗和相对节能率.研究结果显示,使用新风热回收系统后,建筑相对节能率由2.60%提高到6.09%,建筑冬季供暖用电节能3948.35 kW·h,夏季空调用电节能2036.22 kW·h,总用电能耗降低了5984.57 kW·h,实现能源节约 3.57%.上述研究内容为新风热回收系统的设计、运用及研究工作提供了借鉴帮助.

    新风热回收系统节能性能现场测试能耗模拟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