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节能(中英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节能(中英文)
建筑节能(中英文)

邹庆堂

月刊

2096-9422

bee@vip.126.com

024-23853673

110006

沈阳市和平区光荣街65号

建筑节能(中英文)/Journal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CSTPCD
查看更多>> 《建筑节能》(月刊)是由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主管主办,建设部建筑节能中心、清华大学建筑节能中心、中国建筑协会建筑材料分会协办的国家级专业技术期刊, 于2007年1月荣获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辑委员会颁发的“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7年8月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2008年4月被美国《剑桥科学文摘》收录,2012年12月被英国《科学文摘》(网络版)收录,是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扩展版)! 为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统计源期刊。2008年1月起参加“期刊编校无差错承诺”活动。国内统一出版物号CN21-1540/TU,国际标准出版物号 ISSN1673-7237。 《建筑节能》以刊登建筑节能技术、工艺、设计、设备、材料为主要内容,读者主要是面向房地产开发公司、建筑设计技术单位、施工企业、监理公司等企业的技术主管及技术人员,建筑节能产品生产技术人员,建筑节能行业管理人员,相关科研单位技术人员和专业院校师生等。 主要专栏:暖通与空调、新能源及其应用、绿色建筑与设计、保温隔热与材料、生态城市与环境、电气与智能建筑、节能产品与企业、节能改造与技术、标准规范与检测、节能经济与行业研究、绿色施工技术与管理、政策与法规、高层论坛、行业资讯、国际文摘等。 《建筑节能》期刊是目前我国建筑节能行业唯一经国家批准公开发行的建筑节能专业技术期刊,期刊稳定的专业读者群和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为建设、设计、施工、生产、科研人员进行技术交流提供了理想的平台。 新浪博客: 新浪微博: 百度百科: 投稿邮箱:bee@vip.126.com 办公邮箱:cce-ed@163.com 联系电话:024-23853673,62123873(兼传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辐射致冷对建筑长期能效的影响——七种涂层的实验比较

    何悦路标方巾中雷玥...
    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辐射致冷涂层因其优异的致冷能力和能源效率而被广泛应用.然而,对辐射致冷涂层的耐候性、长期性能和对建筑负荷的影响尚缺乏全面的研究.为了弥补之前研究的不足,对七种涂层的耐温度循环、耐紫外老化、耐自然老化和长期致冷能力进行测试.此外,通过WUFI-Plus软件模拟了使用不同涂层时办公建筑的冷负荷和热负荷.结果显示,不同涂层的抗老化、长期降温和降低建筑负荷能力存在明显差异.实验室测试结果表明,一些涂层在耐候性测试后出现变黄、开裂和剥落的现象,同时辐射性能降低.户外测试结果表明,随着自然老化时间的延长,所有涂层的致冷能力均逐渐下降,且下降速度与涂层的老化速度成正比.建筑负荷模拟结果表明,不同涂层对建筑冷热负荷的影响不同,因此需根据不同气候区的实际使用情况选择适宜的涂层.

    辐射致冷涂层耐候性长期致冷性能建筑负荷

    不同环境下外墙保温缺陷表征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

    冯国会王涵李环宇蒲毅...
    15-2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外墙保温缺失墙体为研究对象,基于数值模拟探究其在不同室内外温差和室外风速下的表征规律.选取标准中规定的缺陷区域相对面积及能耗增加比作为表征指标,同时提出温度异常区域相对面积及墙体能耗增加比作为新的表征指标,分别从墙体内、外表面对热工缺陷进行表征.通过分析缺陷墙体表面温度分布及传热量计算方法差异,探究各类型指标在不同环境下的表征结果差异产生原因.结果表明,由于现阶段标准中对缺陷区域划分及能耗增加比的简化计算,导致同一缺陷在不同环境下的表征结果出现明显波动,外表面缺陷区域相对面积和内表面缺陷区域能耗增加比波动幅度分别达到2.5%和6.6%,存在无法准确表征热工缺陷的问题.缺陷侧的温度异常区域相对面积及墙体能耗增加比在不同环境下的表征结果较为稳定,适宜作为热工缺陷的表征指标.

    热工缺陷数值模拟缺陷表征评价指标

    密度和土砂配比影响下生土材料导热性能研究

    齐文龙穆钧于沈尉
    2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土材料的导热系数是评价其热工性能的重要指标,采用理论分析、试验测量和构建理论模型验证的方法,测得不同密度和不同土砂配比的干燥生土试块导热系数并与理论计算结果对比.结果表明:密度与不同土砂配比生土材料的导热系数呈正相关;土砂含量对生土试块的导热系数有一定影响,合理的土砂配比可以有效地降低生土试块的导热系数,当土含量为46%、砂含量为38%时的生土材料具有理想的热工性能;并基于复合材料导热系数理论建立了土砂含量—导热系数预测模型,试验结果与模型计算结果误差平均在 9%左右,数据吻合良好.相关结论揭示了密度和土砂含量与生土材料导热系数之间的关系,为生土材料热工性能的量化计算提供了理论指导.

    生土材料导热系数密度土砂配比导热系数模型

    温度影响下不同级配生土材料吸湿性能的研究

    冯梅瑾穆钧于沈尉
    30-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饱和盐溶液法,研究了9 种级配生土材料在不同温湿度环境下的吸湿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当环境温度在10~30℃之间时,生土材料的平衡含湿量随着温度的升高呈现出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在20~25℃区间内平衡含湿量达到最大.低温环境下,级配对生土材料吸湿量的影响相对较小,吸湿速率相对较慢.当土、沙、石比例为 28∶67∶6 时,生土材料吸湿性能相对较差(最大平衡含湿量约为2.66%);而当土、沙、石比例为45∶13∶42 时,生土材料吸湿性能相对较好(最大平衡含湿量约为3.95%).由此可见,小粒径成分含量高的生土材料展现出更好的吸湿性能.此外,采用数据拟合的方法对不同吸湿性能预测模型进行分析,最终修正了温度因子对预估数值的影响,且修正系数与温度之间符合二次函数关系 α=-0.0656t2+0.4185t+0.3033,相关性系数高达0.935 4.上述结论为生土材料平衡环境温湿度性能的量化计算提供了科学便捷的方法.

    生土材料粒径构成平衡含湿量吸湿速率

    岩棉条复合保温结构墙体传热系数研究

    张敏敏刘元彬王功振王洪飞...
    38-4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筑墙体作为围护结构构件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传热系数的直接影响了建筑保温系统的隔热性能评价.检测机构在实验室内依照相关建筑节能检测标准对建筑构件和建筑材料的保温性能进行检测.通过实验室测量和数值模拟计算相结合,研究了聚氨酯板复合岩棉条保温墙体结构和石墨聚苯板复合岩棉条保温墙体结构的传热系数,结果表明:随着岩棉条宽度的增加,非匀质复合保温墙体的传热系数的计算值和测量值之间误差波动增大.当外墙墙体的传热系数设计值为不大于 0.30 W/(m2·K)、复合保温板的厚度为 70 mm、岩棉条的宽度为20 mm、岩棉条所占面积比为0.09 时,所测得的复合墙体的传热系数为0.31 W/(m2·K),与计算设计值误差3.3%.

    数值模拟计算岩棉条复合保温墙体传热系数数值波动

    冷热双向全周期维度蓄能空调系统设计优化

    周科李锦堂张广秋谈竹奎...
    4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蓄能空调系统涉及"源"侧电力供应和"荷"侧建筑冷热需求双重动态变化特性,系统的容量配置是一个技术经济寻优问题.受室内外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建筑冷热负荷每天的逐时分布规律差别较大,传统上仅基于设计日等典型周期逐时负荷分布规律的设计方法使得蓄能空调系统容量的配置不合理.突破传统设计方法的不足,提出以空调系统全年运行性能为导向的冷热双向全周期维度蓄能空调系统性能化设计方法,能够考虑到全供暖季、全制冷季每天的逐时动态负荷分布规律,耦合建筑冷热负荷双向需求,获得更加科学合理的蓄能空调系统容量配置方案.用具体案例进行了设计方法展示.

    蓄能空调系统冷热负荷双重需求全年逐时动态负荷性能化设计设计日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室内微循环热舒适性研究

    王玉钟雷钧陈剑波王金地...
    50-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医院在提升治疗服务的同时迫切需要改善患者就医环境和医护人员的工作环境.目前,医院建筑中特别是病房广泛应用的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存在温度分布不均匀、吹风感较强、噪音大等问题,导致了患者的室内热舒适性无法得到保障.因此,针对医院病房,探索研究风机盘管加除湿置换新风空调系统,在实际搭建的实验平台基础上建立CFD数值模拟模型,将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相对比,论证了模型的准确性之后,通过CFD模拟的方式,在保证对流换热可以达到室内设定温度的前提下,找到一种新的气流组织形式,这样不仅有效降低室内人员的吹风感和噪音,而且避免了传统置换通风容易出现温度分层、垂直温差过大的问题.

    风机盘管置换新风热舒适性计算流体力学(CFD)

    溶液调湿空调在医药厂房工程应用的碳减排潜力分析

    关博文杨浩波陈亮亮张涛...
    5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众多医药生产车间要求低湿环境,需要送风含湿在7g/kg甚至5g/kg以下,常规7℃冷冻水驱动的冷冻除湿方式难以完成上述除湿任务,因而医药厂房通常采用转轮除湿系统对空气进行湿处理以满足环境热湿控制需求.然而,转轮系统所需再生温度较高,通常使用高温蒸汽或电加热器作为再生热源,限制了系统的低碳化运行.溶液空调系统具有利用低品位冷热源的优势,但现有研究对于溶液空调技术在医药建筑中应用可行性研究尚不充分,无法揭示其在医药建筑应用的节能减排潜力.因此,现场测试了溶液空调系统在某试点医药厂房的实际应用效果,对比了其与常规转轮系统的性能差异并阐明差异原因.示范工程应用结果表明,一次回风系统送风含湿量在6g/kg左右时,溶液系统可以将再生热源温度从100℃以上降至50℃以下,相较于常规转轮系统的节能比率为 15%~45%,典型工况下的碳减排率为 20.7%.以期为医药建筑低碳化发展提供经验参考与数据支撑.

    暖通空调溶液除湿医药厂房建筑节能碳减排

    北京市昌平区马池口村地源热泵系统设计与热平衡分析

    苏存堂王璐刘振鹏李锦堂...
    62-67,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使用模拟软件对北京市昌平区马池口村项目的供热制冷设计负荷和全年逐时动态负荷进行计算,结合项目的能源条件与建筑的负荷特点,设计了以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为主,空气源热泵与复合式太阳能热水系统作为辅助热源的复合式能源系统.通过TRNSYS软件模拟,分析了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承担75%供暖负荷时存在的土壤热平衡问题,验证了使用复合式太阳能热水系统为地埋管系统补热后地下岩土温度可维持在一定范围内,基本保持冷热平衡,确保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通过对系统节能效益分析,检验该复合式能源系统的节能降碳效果,为寒冷地区同类型项目提供参考.

    地源热泵地埋管热平衡岩土热响应试验

    医院空调水系统数字化监控与智慧运行

    蒋海刚
    68-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医院空调水系统负载具有周期性和随机性特征,对系统运行管理提出挑战.为实现对医院空调水系统的精确控制,节省医院后勤系统能耗,提出应用物联网技术获取空调水系统实时流量、温度等运行数据,通过分析空调水系统实时运行特征,为空调水系统故障诊断和预防性维护提供主动式运维技术方案,探索基于实测运行数据优化空调水系统运行能效的技术途径,以辅助医院空调系统整体控制策略和运行方案的优化和决策,降低医院后勤系统能耗,减少医院空调设备故障发生概率.医院项目应用验证显示,通过该数字化运维方案,医院空调水系统平均能耗降低12%,在保证空调末端舒适性的前提下,提升了医院空调水系统的节能效率与运行的可靠性,为推动医院后勤管理数字化升级提供了范例.

    空调水系统数字化运维节能控制物联网医院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