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复旦教育论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复旦教育论坛
复旦教育论坛

林尚立

双月刊

1672-0059

jylt@fudan.edu.cn

021-55664241

200433

上海市邯郸路220号

复旦教育论坛/Journal Fudan Education Forum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探索和研究高等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反映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研究新成果,扶植创新,鼓励争鸣,开拓视野,推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学制度建设。读者对象为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高等院校、教育研究机构及广大教育研究者、学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教养结构

    陆一
    1页

    习近平"教育强国"重要论述视域中的严复教育思想再析

    周晔
    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任务;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的重要讲话中,对建设教育强国这一重大命题做了系统阐述.习近平在福建及中央工作期间,曾多次就严复启蒙思想发表重要讲话.在习近平"教育强国"重要论述指引下,重温严复的"教育救国、教育强国""三育并举""三学段"等教育思想及其主政复旦公学等学府的实践探索,能使我们更加深入、全面地理解今天提倡"教育强国"的渊源与根基,从而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习近平"教育强国"重要论述严复教育思想复旦公学

    世界教育强国的发展经验:经济社会学视角下的四维分析

    钱梦婷方建锋
    10-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世界之大变局总是与教育之大变局相伴而生.回首历史、立足现在、展望未来,"东升西降"的教育发展格局初见端倪且势不可挡.世界教育强国的发展有着诸多共性规律:从观念觉醒到教育形态变革,从引进模仿到自身制度创新,从时代变革到核心问题突破,从自然成长到国家战略驱动,从教育崛起到人才科技赶超,从科教融合到经济社会发展.以文化、人才、科技和经济四个维度为线索,揭示了世界教育强国在发展过程中注重多元文化与价值体系的共意治理,内源培养与外源引进的协同耦合,基础研究与学科交叉的循环推进,教育经费与财政结构的动态驱动等方面的经验与启示.

    教育强国基本规律实践经验教育现代化

    论法国《教育法典》的教育平等原则:内涵、依据与功能

    黄硕申素平
    20-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平等原则是法国《教育法典》的三个基本原则之一,具有四重内涵:保障受教育机会平等,通过援助等手段促进实质平等,确保包容性的学校教育,学生参与及社会参与.教育平等能够成为法国《教育法典》的基本原则,一方面具有历史依据,有利于法典保持基本原则和制度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具有宪法依据,从而使这一原则具有充分的民主基础.教育平等原则在法国《教育法典》编纂中发挥了建立基本制度和产生具体规则的功能,真正贯穿于法典,支撑起法典的结构.

    教育法法典编纂法国《教育法典》教育平等基本原则

    教育法典编纂背景下受教育权的部门法基础及其规范整合

    魏文松
    30-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有理论研究多是从宪法层面探讨受教育权问题,并将其归入公法调整范围,从而遮蔽了其他部门法视域对于这一问题的拓展意义,也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受教育权在私法领域的研究价值.刑法、民法以及行政法等部门法关于教育条款的规定,同样是受教育权保障的重要规范基础.在协同运作方面,受教育权部门法规范的双向衔接面临着一定的实践困境,在实体衔接上缺少技术规制思维,在程序衔接上缺少程序救济条款.在规范整合方面,统一立典是受教育权部门法规范有效整合的路径依归.从分散立法到统一立典,体现了受教育权立法保障的逻辑转换.从国家教育权到公民学习权,彰显了受教育权规范整合的权利基础.从立法论到解释论,则是受教育权保护规范的具体适用路径.

    教育法典编纂受教育权部门法基础统一立典规范整合

    引导性问题如何影响高校项目化学习中的同伴反馈

    何珊云沈演
    37-45,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同伴反馈作为形成性评价的重要形式,对高校学生的学习有着积极的影响,但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面临着种种挑战.引导性问题作为同伴反馈的支架,在支持并提升同伴反馈质量和学生课程学习上效果显著.本研究主要采用准实验法,以Z大学一门课程的46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内容分析、对应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对不同方式、不同阶段撰写的引导性问题对同伴反馈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学生更倾向于撰写评论型引导性问题,小组合作方式与期末阶段会产生更为丰富的引导性问题类型.不同类型的引导性问题能够对应引发不同类型的同伴反馈,且对同伴反馈质量与有效性产生显著影响.其中,分享型、头脑风暴型、改进型引导性问题能够引发更高质量且更有效的同伴反馈.

    引导性问题同伴反馈高校项目化学习

    同伴指导对大学生学习结果的影响研究——基于30项实验或准实验研究的元分析

    张洁韩双淼
    46-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界对于同伴互动对大学生学习结果的影响效用尚未达成统一结论.本研究采用元分析方法对30项实验或准实验研究展开系统量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同伴指导对大学生学习结果呈中等偏上的积极促进效应,合并效应值为0.782;同伴指导对大学生学业成绩和专业技能的促进作用突出,但对情感态度发展的促进作用较小;其效应受指导时长、指导形式、指导年级和课程类型等调节变量的影响.高校应优化制度环境,建立协同、可持续的同伴指导机制,选择短周期、跨年级和小组指导的同伴指导模式,从而更为有效地提升大学生学习结果.

    同伴指导大学生学习结果元分析

    志愿服务参与能培育大学生非认知能力吗——基于追踪调研和双重差分技术的因果分析

    胡平平牛新春汪卫平
    54-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已有众多研究基于人格特质理论和经验学习理论,揭示了志愿服务参与和大学生非认知能力存在双向因果关系.本文基于湖南省高校大学生发展追踪调查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检验志愿服务参与和非认知能力的因果关系,以揭示志愿服务参与究竟是筛选还是培育了大学生的非认知能力.研究结果证实了志愿服务参与对外向性和尽责性有筛选作用,对宜人性有培育作用,对情绪稳定性和开放性既没有筛选作用,也没有培育作用.这些结果表明高校志愿服务主要通过人格特质机制筛选了学生的非认知能力,对非认知能力的培育作用有限,促使我们重新审视高校志愿服务如何发挥实践育人的功能.

    志愿服务参与非认知能力因果关系双重差分法追踪调研

    联合指导制对博士培养质量的异质性影响——基于2021年全国博士离校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徐浩天沈文钦赵延东
    64-74页
    查看更多>>摘要:联合指导目前已经成为博士生学术指导的一种重要形式.但和传统的单一导师制相比,联合指导制度的效果具体如何,相关的实证分析较为不足.本研究基于2021年全国博士离校调查数据,通过回归分析、异质性分析、拉索回归调整等研究方法,分析了联合指导制对于博士生研究产出和能力发展评价的学科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导师指导形式是博士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相较于传统的单一导师制,联合指导制对博士生的研究产出、能力发展发挥了显著的积极影响.在进一步的学科异质性分析中,结果表明在理学、工学、医学中,联合指导制的实施显著提高了博士生的研究产出和能力发展水平;在农学和社会科学中,联合导师制的影响只体现在能力发展方面;而在人文学科中,联合指导制对论文产出和能力发展均无显著影响.基于上述实证结论,研究建议在理工医等学科中进一步推广联合指导制度.

    博士生培养联合指导异质性分析

    我国高校重点建设政策变迁的特征与成因

    宋懿琛
    75-81页
    查看更多>>摘要:"211工程"拉开了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序幕,此后实施的"985工程"作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系列政策,与之同行并存.历史制度主义将在原有政策核心逻辑基础上引入新规则的模式称之为政策层叠.经济基础的支撑条件、政治体制的决策基础、文化理念的认知框架三者的高度匹配与兼容,推动了政策层叠变迁的产生.这种政策间的耦合或相互兼容表现出既有政策对新环境适应性调整的结果,政策层叠没有演化为制度的再生产或者导致制度的崩溃,而是更多地趋向整合,演化为政策转换.对于统筹"211工程""985工程"等重点项目的"双一流"建设而言,在政策层叠演化的基础上,需要关注不同政策任务的统筹性、政策资源配置的分类方式、政策执行的制度环境,避免政策的分化以致增加政策变迁的成本.

    211工程985工程历史制度主义世界一流大学层叠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