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发光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发光学报
中国物理学会发光分会;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发光学报

中国物理学会发光分会;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申德振

月刊

1000-7032

fgxbt@126.com

0431-86176862,84613407

130033

长春市东南湖大路16号

发光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Luminesc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反映我国发光学领域中在科研、技术和生产中的学术成就,开展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提高该领域内从事科研、教学、生产人员的技术水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硼酸表面处理对ZnxMg1-xO量子点自驱动光电探测器性能的影响

    何玥仪宋玺尧王浩然胡均义...
    1521-15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氧化锌材料(ZnO)因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自驱动光电探测领域中展现出巨大应用潜力.然而,目前基于ZnO材料的自驱动光电探测器存在结构复杂、响应时间长、响应度低等问题,难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本文构建了一种结构简单、响应速度快的ITO/ZnO 量子点(QDs)/Au光电探测器,并提出了一种硼酸(BA)表面处理结合退火的处理工艺,成功降低了ZnO QDs薄膜中的表面态密度,提高了器件光电性能.器件在0 V下响应时间约为1 ms,开/关比达到104,响应度达到8.81 mA/W.将这一工艺应用在Mg2+掺杂ZnO量子点基光电探测器中,同样提高了器件的比探测率和响应度,获得了具有0.93 ms上升时间的高响应速度自驱动光电探测器,Mg2+掺杂量越高,器件的上升时间越短.这项工作证实了BA表面处理结合退火处理工艺对化学合成的ZnO材料性能具有普遍提升作用,有望广泛应用于ZnO基紫外光电探测器的性能优化中.

    氧化锌量子点自驱动光电探测器溶液表面处理带隙调控

    高功率1150nm垂直外腔面发射半导体激光器

    张志军陈贺张卓刘志君...
    1531-1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激光医疗、食品药品检测等领域对橙黄色激光的应用需求,开展了高功率基频光1 150 nm垂直外腔面发射半导体激光器(VECSEL)研究.提出激光谐振腔内大尺寸基模光斑外腔结构,使VECSEL腔内模式匹配较大泵浦光斑尺寸,实现了高功率激光输出;提出增益峰-腔模失谐结构,增益峰与腔模温漂系数不同,高泵浦功率下具有良好的增益峰-腔模匹配,实现高泵浦功率工作下的激光波长稳定控制.制备的VECSEL器件在1 150 nm激光波长的输出功率达到9.38 W,并获得良好的圆形对称的输出光斑形貌,光斑在正交方向上的发散角分别为7.3°和7.5°.

    半导体激光器垂直外腔面发射半导体激光器增益芯片应变量子阱

    GaN基Micro-LED反向漏电流失效机理分析

    王伟张腾飞王绶玙
    1539-15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GaN基蓝光Micro-LED芯片,采用温度应力和电压应力的实验方法研究了其反向漏电流失效机理.结果表明,在温度应力下,Micro-LED芯片退化前的反向漏电流主要由多步热辅助隧穿电流构成,且受Poole-Frenkel(PF)隧穿机制影响;电压应力(-85 V)退化后,反向漏电流会随着应力时间的延长而增大,此时由多步热辅助隧穿电流转换为空间电荷限制电流机制(SCLC).通过分析退化前后的能带图得知,长时间的电压应力会发生击穿现象,导致Micro-LED芯片内部电场剧烈变化,电子能够以高能量碰撞到晶格原子,产生大量的载流子,从而增加了非辐射复合率,使得反向漏电流由原来的1.9766×10-7 A增大到1.5834×10-4 A.

    Micro-LED失效机制非辐射复合遂穿通道反向漏电流

    有机聚合物掺杂离子液体忆阻器用于低电压人工光电突触

    李雯曾诺兰周嘉邢晓琳...
    1547-1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忆阻器的神经形态计算有望克服冯诺依曼瓶颈,有助于实现节能数据处理.有机聚合物因其优异的半导体和光电特性以及溶液加工优势,是低成本忆阻器和突触应用的理想候选者.然而,聚合物忆阻器的高操作电压和阻态随机切换问题限制了其在神经形态芯片中的应用,增加了外围电路系统的复杂性.本研究利用掺杂离子液体[EMIM][PF6]的有机聚合物MEH-PPV为活性层构建了垂直结构忆阻器,通过电输入调制各种短期和长期突触可塑性行为,显著降低了工作电压并增加了可调谐导电态范围.该忆阻器在mV级电压下实现光调控生物突触的关键特征和类脑学习与记忆特性,集成光信号传感、存储和处理功能.在此基础上,将该有机突触阵列应用于人类视觉神经系统的图案识别与记忆任务.研究结果为下一代低功耗高性能有机神经形态设备的设计提供了重要指导.

    忆阻器有机聚合物离子液体光电突触图像识别

    基于单线态氧荧光传感的微流控光动力疗法研究

    孙煜然彭洪尚
    1560-1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光动力疗法(PDT)作为一种新型的光疗技术,具有非侵入性和毒副作用小的优点,在临床医学上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目前PDT研究主要基于静态培养的肿瘤细胞,其与实际肿瘤微环境差异明显因而往往导致PDT临床疗效不佳.本文设计开发一种微流控生物芯片用于肿瘤PDT,并制备荧光纳米传感器(λex=410 nm,λem=460 nm)对PDT过程单线态氧的产生进行荧光传感,分析影响PDT灭活肿瘤细胞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培养基pH由7.4减小至6.8(环境酸化)以及注射流量由5 μL/h增加到20 μL/h(剪切应力增大)均会降低肿瘤细胞对纳米光敏剂的吞噬效率;PDT初期氧含量充足(<30 s),光敏药物剂量、微酸化和力学微环境的差异对单线态氧的产率影响不大,细胞抑制率接近;PDT后期(30~180 s)氧含量下降,单线态氧产率下降,不同的肿瘤微环境参量产生的细胞光毒性差异明显.该工作通过荧光传感探究了模拟肿瘤微环境下PDT过程中单线态氧的产生情况,为推进肿瘤PDT的临床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荧光传感单线态氧微流控芯片光动力疗法

    基于萘并呋喃的比色型Zn2+荧光探针的构建及性能

    肖嘉扬宗洪凤怀玉芦海成...
    1568-1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锌离子(Zn2+)作为一种对人体至关重要的微量金属元素,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能量转换、新陈代谢和信号传递等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人体内Zn2+的检测和监控对于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利用萘并[2,1-b]呋喃-2-碳酰肼与4-(二乙氨基)水杨醛进行缩合,设计合成了比色响应Zn2+的荧光分子探针(SPA).探针SPA识别Zn2+后荧光大幅增强且波长发生红移.利用HR-MS考察了探针SPA对Zn2+的响应机制.探针SPA识别Zn2+的检测限可低至1.13 nmol/L.探针SPA已成功应用于HeLa细胞中Zn2+的共聚焦成像以及活鼠体内Zn2+的荧光成像.

    萘并呋喃锌离子荧光探针细胞成像小鼠成像

    基于铁配合物的焦磷酸根离子荧光探针的构建及生物成像

    陈壹刘宗洪凤李锦高妍...
    1578-15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萘并[2,1-b]呋喃-2-碳酰肼和4-甲酰基-3-羟基-N-丁基-1,8-萘二甲酰亚胺为原料经缩合反应制备了一种新型配体ARC,配体ARC与Fe3+按照1∶1络合制备了荧光探针ARC-Fe3+,通过高分辨率质谱(HR-MS)、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对探针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等方法对ARC-Fe3+的识别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探针ARC-Fe3+可通过荧光"OFF-ON"高选择、高灵敏地识别焦磷酸根离子(PPi),探针ARC-Fe3+识别PPi的检测限为1.12×10-8 mol/L,且可在60 s内完成对PPi的响应.探针ARC-Fe3+已被成功应用于细胞和活鼠体内对PPi的荧光成像研究.

    Fe3+配合物荧光探针PPi细胞成像活鼠成像